搜索

19141

主题

合肥

运河之都周总理故乡淮安

[复制链接] 查看:3772 | 回复:138
发表于 2023-10-26 13:54 81 显示全部帖子
沈坤状元府

沈坤的书房和起居室

沈坤状元府

沈坤状元府

发表于 2023-10-26 13:54 82 显示全部帖子
沈坤状元府

沈坤状元府

沈坤状元府

佛堂

发表于 2023-10-26 13:54 83 显示全部帖子
沈坤状元府

沈坤率军在 淮安 的一处城门外击败倭寇,后来 淮安 城的那一处城门就改名为平倭门。

沈坤状元府

穿过庭院可以看到一栋楼,名“抗倭楼”。现在里面是明代军事相关内容。后来我才知道抗倭楼二楼展示有沈坤当时所用弓箭。当时我跟着讲解员没上二楼。

沈坤状元府

戚继光发明的抗倭鸳鸯阵

发表于 2023-10-26 13:54 84 显示全部帖子
沈坤状元府

沈坤状元府

状元府里有一处博物馆,里面有个和清明上河图类似的屏幕展示 中国 古代从一名启蒙读书的儿童经过科举层层选拔到高中状元后的琼林宴宴会场景,介绍古代科举考试的全过程。

沈坤状元府

状元府的后花园

发表于 2023-10-26 13:54 85 显示全部帖子
沈坤状元府

状元府的祖堂,注意牌位两侧的对联,称赞了沈坤取得的成就和贡献。

沈坤和吴承恩是老乡、邻居、同学也是好朋友和儿女亲家,但是比较这两个人的人生,真是大为不同的,毫无疑问,两人都很有才华,并且为人正直。但沈坤的前半生可以说比较顺利,高中状元,生前就建功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取得了很高的名望,结局却很不好,被小人诬陷,死在狱中年仅54岁。吴承恩一生科举失意,生前不得志。却也让他有足够的空闲来创作《西游记》。当 长兴 县丞时被人诬告而最终释放也和他官位低,没有卷入官僚群体的内斗有很 大关 系。他身体健康,活到76岁,那时已经是高寿。死后随着《西游记》家喻户晓,他本人也让现代 中国 人人尽皆知。吴承恩儿子早夭,没有留下后人。沈坤有子女,他的后人如今为数众多。

沈坤状元府

沈坤画像

沈坤状元府

沈坤父母的画像。

沈坤状元府

地址: 淮安 市 淮安 区竹巷街39号河下古镇景区内

开放时间:08:30-17:30开放

门票:40元

发表于 2023-10-26 13:54 86 显示全部帖子
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在 淮安 城北河下(当时称末口)与淮河相接,以利于向北方运送军队和粮草。这座末口城就是 淮安 城和河下镇的前身。605年,隋炀帝又开凿了大运河(当时称 山阳 渎),沟 通江 淮的水路交通。958-960年周 世宗 伐南唐以后,即于此建满浦关以通水路。后又建坝筑闸,更将闸改为坝。宋代称河下古镇为北神镇,1198年年,为避涟水到楚州城淮河风浪,开支家河,支家河入河口在北神镇对岸, 沙河 与支家河的交汇,使北神镇的地理位置更显优越,因此和漕运相关的各种要素都在此汇集,榷关、仓储、闸口、造船等单位基本都集中在此区域或附近,一时兴盛无比。1135-1141年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抗。宋隆兴年间(1163年~1164年),魏胜与金人打仗,即由此调兵运粮。南宋时期的北神镇因为靠近宋 金边 界,又遭受战火破坏,市井萧条。南宋元朝时期称河下古镇为北辰镇。元朝时, 山阳 县儒学就建在河下,明朝洪武年间才迁入 淮安 城。1415年, 合肥 人陈瑄开凿了清江浦,贯通了里运河,水上交通(主要是漕运)改走古镇南部,古镇变成了漕运要冲,成为盛极一时的繁华商埠。此时,管家湖的“湖嘴”二字,便成了这一区域的代名词。古淮河正式断流后,古镇北面的淮河故道,变成了盐薪运输要道,古镇成为全国的盐业中心,淮盐的集散地。明朝时,因盐务活动“上 河北 ”“去河下”,而诞生的“河下”二字,成了古镇西部的代名词。清代朝廷特派盐运使驻扎在河下,主管盐政,并分巡各盐场。沿海各地所产的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各地销售。河下是当时 淮安 重要的商埠。许多盐商聚居在河下,建立起一批盐商园林。清朝时期河下古镇有9座外地商人建立的商业会馆。 浙江 人办的浙绍会馆,是经营绸布业; 山西 人办的定阳会馆是开钱庄,主要是放高利贷收印子钱和承办异地汇兑业务; 新安 会馆是 徽州 人办的主要经营淮盐和典当业; 江西 人办的 江西 会馆是经营木材; 镇江 丹徒人办的润州会馆是经营旱烟和酱园; 溧水 人办的三皇会馆是经营中药材;此外还有 福建 会馆﹑ 江宁 会馆﹑四明会馆﹑ 湖北 公所等。明清两代河下古镇文化繁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进士之乡”之称 。1860年捻军两次到河下,在河下焚烧杀戮,抢劫掳掠。河下街道除竹巷、茶巷外,各处均被焚毁。至于湖嘴之南北,白酒巷、杨天爵巷、估衣街、二帝阁东西,烧毁房屋,不计其数。市面房屋,十去其八九,居民宅舍,十去其三四。各街头多有像二帝阁那样的文武帝过街楼,共有7座,包括二帝阁在内,全部焚毁。当时河下人纷纷外逃,河下灾后一片凄惨景象,死伤了很多人。

河下历代皆有名人:唐代有诗人赵嘏,宋代有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清代有朴学大师阎若璩,考据学者吴玉,名翰林程晋芳,温病医学家吴鞠通,数学家骆腾凤,围棋国手梁魏今,道光皇帝御先生官居礼部尚书、都御史汪廷珍等。河下古镇也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目前河下古镇的主要景点有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河下古镇石板街、魁星楼、吴鞠通中医馆、文楼旧址、闻思寺、梁红玉祠等。古镇上最有名的美食有两样,一是文楼汤包,二是 淮安 茶馓。

河下古镇

从电子地图上测了一下距,河下古镇的面积约为0.52平方公里。是一座面积较大的古镇。

河下古镇

到河下古镇贯通南北一条石板街上走了走。这条街有一段没有什么出名的古迹。问了一下古镇的居民,这就是河下古镇最主要的一条街了,问河下古镇有什么古建筑,当地居民只说了沈坤状元府和吴承恩故居。这回答也是我没有仔细逛古镇错过古镇内很多景点的一个原因。河下古镇最主要的这条街上基本上是老房子,外围有一些仿古建筑。古镇较大,不过我走在这里却没什么感觉,因为故乡 合肥 的很多古镇建筑风格和这有共同点,我感觉这里目前似乎找不到太好的拍照地点。没有商业化的古镇都比较朴素,没有什么精心打扮去营造环境,不过河下古镇的老底子是不错的,有很大潜力。

发表于 2023-10-26 13:55 87 显示全部帖子
河下古镇

最后只在石板街上找了一个地方拍照留念。我脚下的这条石板路,是1675年由祖籍 徽州 的大盐商 安东 (今涟水)人程丹林捐银用麻石条铺设的。

河下古镇

石板街上有文楼旧址。文楼是 淮安 河下的一个百年老店,是以制作蟹黄汤包著称的淮扬菜代表性历史名店之一。文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设于河下花巷街,原名“友楼”,后因店东陈海仙家出了秀才,于是更名为“文楼”。文楼早期是一茶馆,经营文楼涨蛋、卤肉、煮干丝等点心。研制 成功 蟹黄汤包后,名声大振。文楼汤包如今是 淮安 当地的名小吃。

据说吴鞠通中医馆就在文楼附近,我没找到,也许门太小,错过了。河下古镇的大部分老街我都没走到,因此古镇的小景点我大多都没逛。古镇没有商业化,有很多老房子是叫得出名字的老字号和商业会馆旧址。没有进一步开发旅游,布展开放可惜了。

淮安博物馆

从 淮安 博物馆的河下古镇介绍中选两张图移到这里。
明清时期河下是当时 淮安 重要的商埠。许多盐商聚居在河下,建立起一批盐商园林。河下古镇上的园林曾经达到近70座之多。

发表于 2023-10-26 13:55 88 显示全部帖子
淮安博物馆

河下镇也许是 中国 历史上拥有最多进士的乡镇,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 而明清两代 淮安 府总共出了226名进士。其中明代97人,清代129人。是全国各府州中比较多的。

河下古镇

岳家茶馓, 淮安 制作茶馓的老字号中最有名的一家,之前尝过他家的茶馓,味道很好。
淮安 人制作馓子时间久远,茶馓的制作原料中并没有茶。 淮安 人为何将馓子称为“茶馓”呢?这也许同馓子是饮茶时的吃物有关。 淮安 的茶馓制作,在清代已形成一个食品加工行业。清朝后期 淮安 城中心鼓楼旁的岳氏、 新城 的吴氏、城内的王氏等家族内部的作坊式产业,在当时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岳家茶馓创立于清朝 咸丰 年间(1851-1861年)由岳文广首创,岳氏系岳飞后裔。岳文广改进了茶馓制作工艺,岳家茶馓曾经成为清朝的皇家贡品。

河下古镇

地址: 淮安 市 淮安 区河下估衣街125号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开放

门票:古镇的老街巷免费开放,但进入一些景点参观要另外收费。

发表于 2023-10-26 13:55 89 显示全部帖子
映像淮安(河下古镇店)

逛完河下古镇是10点45分,走出古镇步行到古镇 西北 角的马路斜对面,到映像 淮安 河下古店就餐,这家也是在 淮安 当地很有口碑,得到当地餐饮协会认可的饭店。

问饭店有没有开洋蒲菜和钦工肉圆,饭店推荐了蒲菜肉圆,另外还点了一盅当地的特色甲鱼羹,外加文楼汤包和米饭,一共122元。蒲菜和钦工肉圆都是 淮安 当地的特产。蒲菜是一种水生蔬菜, 淮安 的蒲菜以月湖产的最为有名。蒲菜味道寡淡,味道随做法不同而变化,接近笋衣。甲鱼羹是用切碎的甲鱼肉丁加入少许香菜末做的, 淮安 和淮河流域其他地区和皖西南一样做菜会以香菜调味,但是 淮安 的香菜用法无疑比 安徽 高明得多,甲鱼羹里的一点香菜末不会让庐州文化区常见的不吃香菜的人吃不下。文楼蟹黄包和 合肥 还有皖江地区的、沪宁杭地区的相比够大个, 淮安 当地流行用吸管开窗吸汤汁,总之我觉得这次点的东西味道都不错。我对美食其实也没有一定的忌口,只要觉得好吃就行。

映像 淮安 河下古镇店

地址: 江苏 省 淮安 市 淮安 区翔宇大道 淮安 人家小区23号楼201号房( 淮安 人家小区大门向南20米)

发表于 2023-10-26 13:55 90 显示全部帖子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吃好饭,离开 淮安 区,打车去 淮安 市中心城区清江浦区游览,下午1点左右到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位于 江苏 省 淮安 市淮 海南 路30号, 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展示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陈区域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二是李一氓生平事迹陈列;三是刘瑞龙生平事迹陈列;四是苏皖边区政府领导人和部分厅局办公场所原状陈列;五是苏皖边区政府交际处原状陈列。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苏皖边区政府的大门楼。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中、苏北、 淮南 、 淮北 四大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地域广阔的苏皖解放区。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在 江苏 淮阴(当时的淮阴县城是清江浦区)成立。在 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苏皖边区政府带领边区人民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高举 和平 、民主、团结的旗帜,开展民主建政,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大力繁荣 新民 主主义文化,巩固与保卫边区,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展示 中国 共产党实践 新民 主主义主张的窗口。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苏皖边区政府以其在 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 成功 执政实践,在 中国 革命和建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这个大院是苏皖边区交际处旧址。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交际处里的这栋办公楼上下两层共有26个房间,是苏皖边区政府接待来客、举行会议的地点,1945-1946年年国、共、美三方代表的 和平 谈判就是在这四合院里展开的,所以人们称这里为交际处。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