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52

主题

合肥

魔都大上海

[复制链接] 查看:7333 | 回复:74
发表于 2024-1-5 11:47 51 显示全部帖子
古漪园餐厅

上海 的小笼包并不像我认为的加了很多糖,味道和 安徽 淮河以南的 大同 小异,现代 上海 菜的分量也比我在江浙皖地区生活和旅游所形成的固化思维大。我三舅说 上海 现在外地人很多,南翔这样的乡镇都有很多外地人,北方人到 上海 来得也多,这里的小笼包过去分量没那么大,现在是价格提高,分量也增加了。

最后浪费了很多。

发表于 2024-1-5 11:47 52 显示全部帖子
南翔双塔

吃好早饭,三舅带我去逛南翔古镇。南翔古镇主要的古迹就是双塔和古漪园。还有一个檀园据说是后来修的。到了南翔一看,这里的老街上的房子和河上的桥基本上都是后来建的,没什么看点。

南翔镇隶属于 上海 市嘉定区,是 上海 市四大历史名镇(嘉定镇、 松江 镇、 朱家角 镇、南翔镇)之一,历史上曾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美誉。南翔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在这里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便取名南翔。
五代两宋时期在南翔寺后,又建成五代砖塔――双塔、南宋抗金民将韩世忠留下的烽火墩――鹤槎山。

明初,南翔经济繁荣程度已为嘉定县各市镇之首。明代还建成古猗园、檀园等园林。嘉靖年间,屡遭倭寇焚掠, 万安 寺以南民房被毁殆尽。至隆庆、万历年间,逐渐复兴。镇上,布庄林立,成为全县土布业集散中心。

清初,人口增多,花豆米麦,百货骈集,舟车纷繁,遂有“银南翔”之称。顺治年间建成天恩桥、千年古刹云翔寺、五代砖塔等历史遗迹。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在此特设县丞署。宣统初,自南街至沪宁铁路车站兴筑马路,士商侨寓纷至沓来,以棉花、土布、洋纱、米麦、蚕豆、鲜茧、竹木、油饼、水产、蔬菜为大宗贸易。

民国元年(1912年),设南翔自治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隶属嘉定县第二区,改设第二区公所。下设古猗、陆华、东林、惠民4镇。日据沦陷期间,日军实行物资统制,禁运粮食。南翔因地处 江苏 省临近 上海 处,成为粮食集散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隶属 江苏 省第二县,成立南翔镇公所。

1949年5月14日,南翔解放。5月16日,集镇设南翔市人民government,农村设嘉定县第一乡镇联合办事处。10月,撤第一乡镇联合办事处,建立纪王区人民government。1950年6月13日,纪王区与南翔市合并,改设南翔区人民government,下设13个乡和南翔镇公所。11月24日,南翔镇划为县属镇。1954年8月,南翔区人民government改为南翔区公所,之后分别改为乡人民委员会、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商业网点逐步减少。1979年,改革开放致商业网点逐渐增加。1983年4月,人民公社与镇合并,成立南翔镇,实行以镇管村。1992年,为嘉定区直属镇。

南翔镇在宋、明、清代出过贡生34人,举人35人,进士29人,位列嘉定县城厢之外各镇榜首。 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清代竹刻名家吴之璠、当代国画大师陆俨少等风流才俊均来自南翔镇。

南翔镇的特产最有名的是南翔小笼包,除此以外还有郁金香酒、肥羊大面、罗汉菜(一种当地农田野菜做成的腌咸菜)等


南翔古镇

南翔双塔位于 上海 市嘉定区南翔镇大街,是 上海 古塔中始建年代较早的( 上海 有13座古塔,最早的建于唐代,五代两宋时期的也有一些),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

发表于 2024-1-5 11:47 53 显示全部帖子
南翔古镇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一场大火将古寺烧的荡然无存,惟独砖塔劫后余生,为南翔古镇最古老的地面文物;200多年来,古塔历经沧桑,已是岌岌可危。1982年根据古塔尚存的构件和痕迹,以及地下清理的点滴实物,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终于构画出古塔复原方案。现新生的双塔,七级八面,高11米,全部砖制构件外观模仿 江南 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上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表现了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它的修复体现了 上海 人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和智慧。

南翔古镇

南翔古镇

南翔古镇

发表于 2024-1-5 11:47 54 显示全部帖子
南翔古镇

南翔古镇

南翔双塔
地址: 上海 市嘉定区人民街75号
开放:全天,免费

发表于 2024-1-5 11:47 55 显示全部帖子
南翔老街

南翔镇的老街和 朱家角 古镇、嘉 定州 桥老街、 松江 华亭 老街并称 上海 四大古镇。但是实地到这里一看。发现无论街道边的老房子还是桥梁都是后来重建翻修的。失去了古朴的原貌。光看古街两边的老房子的话, 合肥 保存比这里完好的古镇古村有很多,所以就在南翔一座桥上拍了照,当作来过这里的纪念。

南翔古镇

合肥 四区五县的各乡镇我去过三分之一左右,虽然南翔的双塔和古猗园, 合肥 各乡镇没有那么好的,但是老房子保存方面要好得多。先给你们发我去过的旅游资源在 合肥 不算一流的有完整老街的乡镇的。这些都是一对的两个相邻乡镇的
https://www.mafengwo.cn/i/23860516.html 巢湖市 黄麓镇和烔炀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23780470.html 庐江 县矾山镇和罗河镇游记

再给你们看看比较好的
https://www.mafengwo.cn/i/21631951.html 江淮古镇长临河和湖天胜境中庙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23407232.html 巢湖市 紫微洞、龟山公园、柘皋古镇和银屏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5443019.html 庐阳区三十岗乡三国遗址公园
https://www.mafengwo.cn/i/5696840.html 合肥 5A景区 三河 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24197134.html 肥东 县石塘镇和包公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23542487.html 2022春游 合肥 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https://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三国故地包拯家乡 合肥
https://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江淮首郡吴楚要冲 合肥

这上面。长临河和中庙,包公和石塘也是一对相邻的乡镇。

在南翔镇遇到一位当地老爷爷,很热情的把我和三舅带路到古猗园。

发表于 2024-1-5 11:47 56 显示全部帖子
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 上海 市 西北 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 卫风 淇奥》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南翔古猗园和黄浦区豫园、嘉定秋霞圃、 松江 醉白池、 青浦 曲水 园并称为 上海 五大古典园林。

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明万历年间 河南 府(府治是首县 洛阳 县,也就是 洛阳 市区)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布置,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千姿百态的竹景图案。

闵士籍去世后,猗园约在万历末转让给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明末清初,猗园又先后为陆、李两姓所有。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猗园。次年春 大兴 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因隔了一个朝代,改名古猗园。据清代沈元禄《古猗园记》记载,园坐广福禅院西,门对曹家浜,南临良田万顷。园中有孤山曲廊,香阁翠楼,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风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嘉定地方人士捐款购买了古猗园作为城隍庙的庙园,香客均可入园游览。嘉庆十一年(1806年)又再次募捐整修。

咸丰 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间,太平军同清军及“洋枪队”多次在南翔激战,园内部分建筑被毁。同治至光绪年间,南翔各行业公所陆续修复一些可用的建筑,并增建了一些作为行业集议的场所,后来还在园内开设酒楼、茶肆、点心店、照相馆,此时的庙园已名存实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于3月3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占用两个多月。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倒塌,假山崩颓,树木被砍,花草枯败。

1933年5月当地爱国人士朱寿朋、陈少芸等60人署名成立古猗园整修委员会,募集银元6000元进行局部修复,并 新建 补阙亭,独缺 东北 一角,以志国耻,取名“缺角亭”。此时全园的面积为1.8万平方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南翔再遭战火,园内除缺角亭、小云兜及五老峰等假山怪石外,大部分建筑被毁,逸野堂成了日军的马厩,花木古物荡然无存。

抗日战争胜利后,镇府将其作为公园开放。当地人士又集议修复古猗园,先后筹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书画舫), 新建 了微音阁、南厅、白鹤亭,并种植了一批树木花草。
1957年,南翔镇集资5807元修缮古猗园,3月开工,当年10月1日竣工开放。

这以后又有一次破坏和多次重修。

全园布局,主要由四面环水的两块岛地组成。以五座平桥与两岸连通,以一座曲桥使两岛相接。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与水景配合,体现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意境。园内主要建筑逸野堂、梅花厅、春藻堂、翠霭楼、柳带轩等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致,这些建筑既是风景点缀,又是观赏风景和遮风避雨休息之处,以曲折长廊花墙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变化的自然空间。建筑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变化多端,体现 江南 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小瓦覆顶,屋脊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古猗园

戏鹅池景区位于古猗园的中心地带,戏鹅池因池内有白鹅成群而得名。西边建有明代为纪念"白鹤南翔"而建的“白鹤亭”。
沿戏鹅池往东走,戏鹅池的北面是一三面临水船型建筑,为石舫,又名不系舟,建于明代。原为园主的书画舫,前舱后楼,花窗曲槛,艄楼高耸,有祝允明题额"不系舟"三字。后遭毁坏,由清代名医和鸿舫重题,舟上有清末进士廖 寿丰 撰书的一副对联:“十分春水比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

池东面的梅花厅为全木结构,墨柱紫窗,窗格精巧,均由梅花图案精雕嵌镶,飞檐古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四周遍植梅花。

发表于 2024-1-5 11:48 57 显示全部帖子
古猗园

古猗园

古猗园

园中有一座10米高的唐经幢,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典型唐代雕饰风格。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1959年移入古猗园内。

古猗园

古猗园

发表于 2024-1-5 11:48 58 显示全部帖子
古猗园

古猗园

古猗园的由来和竹子有关。

古猗园

在古猗园拍照时,我小表姐和小姐夫也驾车赶来了。我小表姐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博士,和别人有合作创造的发明专利。我小姐夫也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博士,曾经是 上海 评选的超级博士后,现在在华东理工大学当讲师。

发表于 2024-1-5 11:48 59 显示全部帖子
古猗园

古猗园

唐经幢,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典型唐代雕饰风格。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1959年移入古猗园内。

古猗园

古猗园

古猗园

发表于 2024-1-5 11:48 60 显示全部帖子
古猗园

古猗园

让我的博士后小姐夫帮我拍了照。他是个很谦虚低调的厚道人。

古猗园

这座石塔是 万安 塔,部分塔身建于元代。

万安 塔位于南翔古猗园内,临近 万安 寺, 万安 寺落成于元泰定四年,曾是一方形胜,与南翔寺、万寿寺并称“南翔三大寺庙”。

目前古漪园中的 万安 塔为 万安 寺仅剩的遗迹,损毁得只剩三层塔身,1988年修复后移入古猗园此处。

古猗园

地址: 上海 市沪宜公路218号

开放时间:(一)3月—11月 南门开放时间 7:00—18:30 北门开放时间 5:30—19:30 (二) 12月—2月 南门开放时间 7:00—19:00 北门开放时间 6:00—17:00

门票:12元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