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起头,海子山出现在右边,山顶的皑皑白雪如明灯般,突然又飘来一朵雨云,又是一场瓢泼的大雨,一串串水滴顺着纹路从头盔滴到眼睛里,只得把头低下,全身湿透,只剩下一个念头:骑!不停地向前骑!我不顾一切地蹬踏,突然就骑出了雨区,似乎又是一切从没发生过一样。这时候,我真的差点瘫下车来,累到极致。 累了可以推,虽然前行的速度有时奇慢无比,但,垭口的经幡总是会看见的。我坚信完整的完成 西藏 的骑行并不是那么的难,但它也绝对不是那么的简单,无论是以前从不骑车就踏上征途的猛男猛女,还是骑行经验丰富的老鸟们,都是要用熬的。放弃很简单,但坚持,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庆幸的是,今天我终于又坚持爬上了海子山。 |
随后便是近90公里的下坡,加之天色不早,体温必将下降的厉害,加一件雨衣,能御寒。过了海子山指示牌,自行车像是刚过最高点的过山车,沿着路径直向山下冲去。重重摔打在脸上的空气像抹布擦去桌面上的水渍一样瞬间将脸上的体温吸个精光,脚尖也能感受到强大风力带来的阻力。我调整了踏板的位置,让两只脚保持弯曲状态,两只手捏住刹车控制着速度,只要平均速度维持在三十,三个小时后就能到 巴塘 ,我想。 当海子山姊妹湖出现在眼前时,速度快的可以,以至于刹住车已经离开观景台一段距离了。实在无法用冻得僵硬的手去包里拿相机,只好掏出手机记录一下,2006年第10期 中国 国家地理杂志《 中国 景观大道》专辑封面就是海子山姊妹湖,她位于G318国道 巴塘 和 理塘 的中间,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可以说海子山姊妹湖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此刻这个我魂牵梦萦的姊妹湖,就那样静静地躺着,仿佛岁月从来不曾流淌过,姊妹湖后方的尼特岗日峰被一团乌云笼罩,并不蔚蓝的天空下姊妹湖也表现的异常漂亮,蓝绿色平静的湖水就像两面镜子静静的躺在山坳里。阳光从云层中钻出照亮雪山一隅,湖在雪光照映下更加晶莹剔透。说是神的两滴眼泪也好,两颗绿宝石也罢,怎样都不为过,一山两湖,刚柔并济,神把他的恩威并重展现得淋漓尽致。位于山坳外侧的湖靠河谷方向有湖水唯一的出口,尼特岗日峰上的冰川 融水 汇入姊妹湖,最后通过这唯一的出口流到山下,最后汇入巴曲,并最终流入金沙江。 海子山姊妹湖,这也是当初看别人的游记里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地方。实景非常漂亮,如果以后有机会徒步进藏,我一定会选择在这里露营,可惜多数人抵达这里的时候,心情都十分紧张,因为前方还有近90公里的路在等着。这里需要说一下,海子山下山其实不是 波尔 攻略里的90公里爽下坡,而是50公里左右的爽下坡和40公里左右的缓坡平路起伏路甚至上坡。不过这种下山的组合已经是不敢想象了,也许,全世界也只有青藏高原会有这么变态的下坡了吧,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临时增加行程去 巴塘 的底气所在。 |
骑过金沙江大桥后,是真正踏上 西藏 的土地了,过桥不远就到了进藏的第一个检查站--朱巴龙公安检查站,按规定每个人都要刷身份证。从此后藏区的很多县城、小镇都有检查站,在检查站要检查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成为一种常态。金沙江大桥两头连着两个乡镇,名字也很有趣, 四川 这边的叫竹巴笼乡, 西藏 那边的叫朱巴龙乡,读音相近,只是字不同,同音不同字,也许存在一些内在联系。长期以来金沙江河两边存在相互的自然连贯和文化交融,不会因为人为的行政区划所阻隔。 过了金沙江大桥就是塌方,路况的恶劣程度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 西藏 境内的路并不好走吧,不过有时面对修路的工程车和破烂的道路,下来走走,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 |
下山路过一个小村子,遇到了这货,看样子像家养的,难不成是为了鹿茸么? 雨一直下,伴随着一路。而这一路内心却是异常忐忑的, 那就是海子山到 巴塘 ,这里有着川藏线上最密集的隧道群,87公里下坡路分布着长长短短六个隧道,但是这里也有一个最恐怖的传言,打劫高发路段正是这六个隧道,依次是:德达隧道(659米),列衣隧道(2107米),波戈溪隧道(2743米),拉纳山隧道(3451米),黄草坪1号隧道(1221米),黄草坪2号隧道(917米)。这六个隧道的总长达到11098米,占下山总里程的12%,说壮观也确实壮观。如果将来,隧道成为川藏的一个主题,那海子山到 巴塘 就提供了集中体验这一主题的机会。 |
过了金沙江后,那山的荒凉,那路的险峻都是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的神经,如果不是亲自走过,怎么也体会不到那种荒凉与惊心动魄同在的感觉。公路上常有不少的大石砸在路面上,我只有选择快速通过,生怕山石滚落下来。原来只在一些人的描述中说 西藏 是多么穷山恶水,今日方才真正有了感性认识。也使我先前的那点兴奋感一扫而空,随处可见的落石和塌方,让我时时刻刻都得把心提着,现在才体会 四川 境内的318是多么的赞…… 峡谷中湍急的河水,它是金沙江的支流——西曲河。黄色的江水在狭小的河谷中奔突着、怒吼着,西曲河虽没金沙江的博大,但奔腾的江水却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再配上落石和断路,现场的震撼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