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87

主题

江苏

一个人的川藏南线

[复制链接] 查看:17111 | 回复:190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1 显示全部帖子
午饭后不一会儿,骑友也聚了十有八九,开始穿越隧道。在决定骑行川藏线前,骑友们除了最关心一路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外,还有一种很危险的因素让很多人害怕,那就是抢劫。其实,川藏线从十年前的小众路线发展到如今的大众路线,抢劫的事件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只不过最近两年沿途设立了很多警务站后,抢劫的案件逐渐变少了,而且抢劫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的隐蔽了。第一,以前在川藏线的一些垭口经常会发生抢劫的事件,比较有名的就是 雅江 附近的高尔寺山和 理塘 附近的海子山,这些地方一是海拔高,人烟稀少;二是出警后需要很久才能够到达。所以犯罪分子钻漏洞来作案,但是近几年政府为了大力打击这种抢劫,在高尔寺山和海子山上都设立了警务站,情况相对有所改善。不过这些人现在又利用川藏线上新修的很多隧道来抢劫,这些隧道大部分都是新修好的,里面没有灯,平时通过的车辆也很少,而且川藏线上很多个隧道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抢劫的方式一般都是5、6个人配合,在第一个隧道口坐一个人,那个人应该是有电话可以联系后面的团伙,并且汇报来的人的情况,然后在第二个隧道口,会有另外一个人来回骑摩托车巡逻,剩下的人会在接下来的隧道进行抢劫。
高尔寺山隧道全长5682米,应该是整条路上最长的隧道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尔寺隧道口有两个入口,自行车必须从左边入口进,为的也是自己的安全。而右边的入口就是正常的大车 通道 ,经常在网上看到好多骑友因为不知道隧道有两个入口,走的是大车道,就因为这样送了条命。因为大货车的尾部会很容易刮蹭到驮包,由于司机在黑暗的隧道里面根本看不到后面的情况,活生生就能把人拖死。像这种类似的交通事故,在318的路上真的不是鲜见的。而高尔寺山隧道也是我一路上遇到唯一有两个分流 通道 入口的隧道,真的很人性化,该点赞。
不过,也正是在这个让我点赞的隧道,让我们虚惊一场,遇到了一起疑似抢劫。我们进入的是左边的小入口,平常也以人行或骑行居多,一般机动车辆是不会驶入的,而我们在行进到隧道中段的时候,很突然迎面亮起了两束光源,并且这两束光源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异常紧张起来,缩小距离尽可能的聚在一起骑。离光源越来越近,才发现是一辆没有任何牌照的车,车窗紧闭,车子以极为缓慢的速度贴着从我们身边挪动着,最为可疑的是,在漆黑的隧道里,竟然只开启了示廓灯,就是大灯的远近光都未曾开启,所以很肯定的是,这辆车极不正常。也正是双方会车后,我是大力的蹬车,似乎小宇宙爆发,向着前方疾行,还不时回过头看看那辆怪异的车,然而没两分钟,那辆车又忽的消失了,完全没有光迹可寻,唯一的解释便是灯灭了。对于一辆潜伏在隧道里的无牌车,我们能想到的就是抢劫了。也许那亮灯的片刻功夫正是对方在观察我们的人数,这就像买卖,没有胜算和把握,应该不会盲目出手的吧?
所以这里也给准备走川藏线上的小伙伴们一些小建议:1、通过一些路段身上不要带太多的钱, 比如 高尔寺山和 理塘 的几个隧道等,遇到抢劫的时候就把身上的钱给对方,毕竟安全第一。2、最好不要一个人走川藏线,自驾的可以组个车队,骑行的可以成群结伴,总之就是不能落单。藏区虽美,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出行需谨慎。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2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我们刚刚进隧道时,好像是 辽宁 大卫兄弟拍的一段视频吧,听着音乐,骑行在漆黑的隧道里,还是挺有感觉的。


过了隧道后,准备下坡,当我加上抓绒戴上手套,一不小心大家都先走了,看来我只能在最后压阵走这今天超爽的40多公里的连续下坡。在这里我得跟各位说说川藏线的下坡,下坡爽不爽,第一看海拔下降多少,第二看下坡的总里程。这个很难不能理解吧。一般来说,从垭口下来,就是盘山公路似的下坡, 比如 高尔寺山,盘山公路的下坡的坡度都很陡,不陡也不会做成盘山公路了,对吧?所以,这段下坡,我都很小心,速度都控制在30公里,甚至25公里之内。否则,一个180度急转,你就飞起来了。再之后,基本就是直路了,坡度没有盘山公路那么陡,但在高尔寺山这条路,也足够你不用蹬,速度冲到4到50公里。下坡时我永远都是最慢的,必须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宁可慢点,我也不要飞出去。那时候披着温暖的阳光,听着耳边呼呼作响的风声,真的感觉自己就像翱翔的雄鹰一样,有激情,有自由。
下山有一段是通过这一座座凌空架起的高桥,起到减缓道路的坡度,这在深山峡谷中建设成有如 大城 市里的立交桥,一个回环紧扣一个回环,环环相连,令人叫绝,非常敬佩 中国 筑路工人的伟大创新力。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3 显示全部帖子
一路四十公里的连续下坡一直到谷底,海拔也从4400多米下降到海拔2600米左右,落差将近2000米,两旁的山峦树木葱绿,隐在山林中的白塔甚是醒目,藏族村寨一一在眼前掠过。

越往下走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到最后不得不停下来把冲锋衣抓绒衣褪下,只留骑行服,真的太热了。
继续前行进入茶马古道上的第一渡口—— 雅江 。 雅江 ,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历史上这里是雅砻江重要的渡口之一, 雅江 县古属羌地;唐宋属吐蕃;明属 四川 省; 清康 熙五十八年设渡口,驻军镇守,雍正年间设德靖营,乾隆年间设中渡汛守备(守备是清朝官名),地据鸦硥江(一作雅陇,又作雅砻)上游,中设浮桥。清时,以外委汎兵,稽往来行者,非有官票不能渡。当年置县时也曾经以河口县命名,宣统3年“改土归流”时定名河口县;民国3年,即1914年,因县城依雅砻江而改名 雅江 县,沿用至今。 雅江 处于 三江 汇流之地,县城建在高山峡谷河流之间,一条雅砻江把县城分割成两半,这里地处横断山脉,水流落差很大。县政府等机关单位高高悬在河的左岸石壁间,而城市的居民区与商业街则在河的右岸的低洼处,一座大桥跨江而过,整个县城很有特色,清一色的藏式楼群,极具少数民族风情。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4 显示全部帖子
雅砻江由 雅江 县 西北 进入,境内接纳鲜水河、卧龙寺沟、吉珠沟、霍曲诸水,南流出境。 雅江 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与草原的过渡带,受这种复杂地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神奇的自然景观;清代诗人李苞在《过雅 江西 行》一诗中写道:“昨日穿去林,今朝过雪山;咫尺风土异,苍茫宇宙宽……”这是对 雅江 县美丽风光的真实写照。
雅江 县位于康巴地区腹地,立于茶马古道上, 雅江 现留存的驿站遗址还有5处。“饥马恨草短,仆夫苦衣单;悲歌猛虎行,惆怅行路难。”这是清代诗人李苞当年过 雅江 时对茶马古道苍凉的真实写照。红军在1936年长征时也经过 雅江 县,并在这里成立红色政权。这样 雅江 积淀下了丰富的康巴人文景观。因而,享有“ 中国 香格里拉 文化旅游大环线第一县”和“茶马古道第一渡”之称。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5 显示全部帖子
途中的风景挺美,很多次我想按住刹车,停下来拍张照片,但又舍不得下坡的感觉。犹豫间,就掠过去了。继续下,植被以可视的速度变高,放坡也渐渐变得乏味,雅砻江不知道什么时候蹿到了我们左边,下了二十分钟左右总算到了 雅江 县城河口镇,县城就在江对面,可怎么过去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七弯八拐,还过了个高架桥,总算进到县城里了。
这一路上遇到最惬意的当属牦牛了,它可以不分时间场合各种躺。

河口镇是依山而建的一个小镇,直上直下的,街道坡度极大。在街边找了家旅店,楼梯,或许应该称之为梯子,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然后你还要想办法把车扛上去,所幸只是二楼。
收拾完我们在镇子上晃悠, 雅江 这个县城全是陡坡,比 康定 差多了。这里简直是一座垂直的小镇,一条街在坡地,另一条街在顶上,这条老街正在改造,我们拾级而上,没爬几级就气喘吁吁,这可比骑车累多了,逛到了河口镇中心的广场,果然,唯一没有地域差别的还是广场舞。我发现,离 成都 越远,县城就越落后。回到旅馆,洗洗澡,然后就窝在床上不想动了。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6 显示全部帖子
一觉到天亮,今天又差不多九点才出发, 雅江 县城到今天住宿的目标地相克宗村只有17公里。听到这里,你一定很惊讶。啥?你今天才骑17公里?又开始偷懒了吧。你猜错了,不是我偷懒。只是大多数骑友在这里都会选择只骑17公里。为啥?因为之后的剪子弯山是传说中的难度极高的一天。没有人敢从 雅安 一天之内翻越剪子弯山到 理塘 。所以,大家都会不约而同选择在17公里后的相克宗村落脚。

去相克宗村的17公里全是上坡,海拔提高将近1000米,过了雅砻江进入上行爬坡路段,我们沿着一条山谷前行,这是雅砻江的支流吉珠沟,再往前走了3公里进入吉珠沟的一条小支流,在这里基本看不到有一块平整的土地,几乎所有的藏民,他们都把房子建在紧靠着河流的河谷上。

十七公里看起来不长,可我认为今天的爬坡难度绝对有五颗星,不亚于 康定 至折多塘的那段十五公里。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7 显示全部帖子
越是往里走,地势越是险峻。当我们继续向峡谷纵深挺进,两山之间的距离相隔不过几十米,再往前走,只有G318国道孤独地在山谷中蜿蜒前伸,经过7天的锻炼,1000米海拔上升,17公里路,对我来说基本没太多难度。但由于今天时间相对宽裕,大家不紧不慢,休息频率也开始各异起来,所以队伍慢慢地与我拉开了距离,很长时间里我又是一个人独自骑行在G318国道上。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8 显示全部帖子
在 四川 境内,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的物资军车队,一过就是上百辆。

发表于 2024-1-17 13:35 59 显示全部帖子
骑骑停停,当看到这个3000公里的路碑,相克宗村就到了,318国道就在村子的旁边。 相格宗,藏语相格,意为狼,宗,意为村寨;意思是狼出没的地方。麻格,意为老妈妈。相传古时麻格宗有位善良慈爱的老妈妈,每当看见茶马古道上行人商贾,她便提醒前面有狼经常出没,当道伤人,并叫行人到她家去休息,等人结伴而行。老妈妈总是热情地提供茶水食宿。这样,不知使多少人免于狼害,于是人们便亲切把这个寨子叫作“老妈妈村”,麻格宗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
而到了相克宗才知道,昔日豺狼当道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欣欣向荣的藏族新村寨,发展成为了骑行318国道重要的休整地点,从 新都桥 经 雅江 到 理塘 中途大多骑友会在此休整,这样有利于第二天胜利翻越剪子弯山。

原以为队友很快会上来,没想到在路碑处苦等一个多小时都没见到人影,只好又先行去找今天的住宿地三姐妹家。

发表于 2024-1-17 13:35 60 显示全部帖子
3000KM的路碑上去不远,就是网上赫赫有名的布珠三姐妹客栈。

卸下驮包,等着吃晚饭洗澡休息,这时天开始下起了大雨,还好没淋上雨算是万幸,这一天也确实非常疲劳,早早回到房间洗澡,然后洗衣,没办法,雨天也得洗,不然越往后,洗衣的概率等同于零。

晚饭前,赫然发现天空竟然出了彩虹,高原虹啊,还记得上一次见到是在2015年的 青海湖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