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5

主题

西南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复制链接] 查看:36892 | 回复:91
发表于 2007-8-31 09:56 41 显示全部帖子
下午将近6点出沟,打的到沟口汽车站买明天去成都的汽车票(116元),晚上继续草根人家FB,犒劳犒劳自己,到超市准备了些明天路上需要的食品,回天堂国际青年旅舍,打理背包,洗澡,睡觉。。。。。。

谈谈个人游九寨沟的感受(仅供参考):
1。最好不要在旺季到九寨沟旅游,人太多,门票价格太贵。
2。真的不需要买90元的电车票,徒步强度不大,都是木质栈道,基本没有上坡,景点都能够看到,而且徒步人少,感觉好(我们一家3口出沟后一致认为徒步的过程是我们这次九寨沟最美好的印象),不到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树正寨乘电车了。
3。其实九寨沟没有宣传的那么令人向往,个人认为精华就是五彩池、五花海、熊猫海、珍珠滩、珍珠滩瀑布、诺日朗瀑布,其余的景点不看也罢。
4。淡季可以考虑在沟内住一夜(住宿30元,晚餐15元,早餐10元),享受九寨沟的美景,旺季就没有必要了,到处都是人满为患,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九寨沟的美。
5。最好不要购物,陷阱较多,可以考虑到成都购物。
发表于 2007-8-31 09:58 42 显示全部帖子
2007年7月26日

起床、退房、打的到沟口车站,早餐后乘6点40分的班车去成都,班车准时发车,豪华大巴,空调VCD,一路还算顺利,感觉从九寨沟再往南去,天就没有那么蓝了。可是快要到达都江堰时塞车了,这一塞就塞了5个多小时,我们晚上10点多才到达新南门客站,事先电话联系几家YHA均被告知客满,只有入住新南门客站旁边的交通宾馆了,这家也是网上许多驴友推荐的,不过好像外国的驴子更多一些,可能是价格有些高的原因。3人间,150元,条件不错。解决晚饭问题,可是绝大多数饭店都打烊了,只有在地摊上随便吃了些,今天在车上16个小时,比较疲劳,下半夜才睡觉。。。。。。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8-31 10:01 43 显示全部帖子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2007年7月27日

自然醒,发现外面下着小雨。去附近的一个火车售票点买回程车票。卧铺票十分紧张。原本可以买到30号的3张卧铺票的,可是售票的女士突然内急,回来之后,30号的卧铺票没有了。汗!!!没有办法,只有买了31号的K246(成都——扬州)3张卧铺票,回到交通宾馆把LP和儿子叫醒吃早饭,除了清汤龙抄手以外,其余的都比较辣。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8-31 10:05 44 显示全部帖子
上午联系阳光移动公寓,11点左右搬了过去。位于成都市的中心地段——红星广场赛家时代酒店,步行到春熙路大约6 7分钟,有一张1米8的大床和一张放下来可以睡2人的沙发,电视、DVD、饮水机、热水器、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宽带接口等一应俱全,价格嘛,100元一天,比在YHA住床位舒服、合适多了!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透过公寓窗户拍的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8-31 10:06 45 显示全部帖子
午睡后先去春熙路,到了龙抄手总店,点了份30元的小吃套餐,14种小吃,外加3荤3素的凉菜,大多比较好吃,就是量少了些。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8-31 10:09 46 显示全部帖子
小吃后,游春熙路。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9-2 17:44 47 显示全部帖子
从春熙路步行到盐市口,乘1路公交车到达武侯祠。中国的武侯祠有两个,但成都的这个显然名扬四海。它位于成都老南门外的武侯大街,是一座红墙环绕的古建筑群,就是杜甫《蜀相》诗中所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地方。门票60元,学生票30元,有点贵!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9-2 17:46 48 显示全部帖子
人认为这种人文景点最好是听导游讲解,先蹭个导游听听,然后再自己仔细体味三国文化。
武侯祠有三个亮点——三个一。
一块碑——三绝碑。
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9-2 17:46 49 显示全部帖子
一幅联——攻心联
踏上武侯祠诸葛殿前的平台,仰望“名垂宇宙”的匾额,脑海中这位千古一人的生平事迹历历浮现出来。“名垂宇宙”匾下面,门楣和楹柱边挂着几副楹联,其中有这样一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简称“攻心联”。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理政的才华,又从和战、宽严的辩证关系总结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此联言简意赅,形式完美,不仅是武侯祠所有联语中位居第一的上品,而且是全国不可多得的名联之一。据说,毛泽东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来武侯祠时,就在此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反复玩味联语的微言大义。邓小平也曾经称赞说赵藩的“攻心联”写得好,富有哲理。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发表于 2007-9-2 17:47 50 显示全部帖子
一座墓——惠陵
沿武候祠西侧廊前行,即可进入史称"惠陵"的刘备墓地。据《三国志》记载,此为刘备及甘、吴二夫合葬墓。墓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清代所制"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立于墓前。惠陵是武侯祠内最早的文物


行走在甘南川北的日子(川北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