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6937

主题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复制链接] 查看:19084 | 回复:103
发表于 2011-12-12 14:0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撒哈拉丁 于 2011-12-12 19:36 编辑

        华岩寺又名花岩寺,位于重庆市西南郊九龙坡区华岩镇园林风景名胜区,在碧波粼粼的花岩水库边依山傍水而建,距渝中区约二十公里。由大雄宝殿、接引殿、华岩洞三部分组成。属重庆市佛教重点寺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中国佛教名寺古刹》第三卷。
        华岩寺始建年代无考,初因山岩有洞,依洞结庵,四时涧泉飞溅,状如散花,遂以华岩为洞名而后建寺,以洞著称,亦沿称华岩寺。为巴中名刹,明、清两代历经扩建。据华岩寺志载:“巴县之西有伽蓝,曰华岩。明万历已亥,里人杨益延僧无权复建。”华岩寺属佛教禅宗,接嗣于梁平县双桂堂破山大师,传临济宗三十二世法。自圣可大师首任住持以来,已传六十四届,今为释心月法师(详见本书宗教知名人士简介)任方丈,有常住僧人60余名。大雄宝殿顶棚嵌佛教故事彩绘,殿中壁嵌木浮雕十六尊者,形象逼真。石刻观音,达摩佛像系画圣吴道子白描珍品。五百罗汉雕像别具一格,每尊高不过一尺,宽约七寸,全部妙相以柳木镂空浮雕而成,造于清嘉庆年间,乃佛教艺术之瑰宝。在深邃幽静的华岩古洞右边,有一尊石刻大乘卧佛——释迦涅磐圣像,长约3米,神态安详,左边半崖上有刻于清同治年间的“有龙则灵”四个大字。
        全寺占地七十余亩,总建筑面积一点四万平方米,有房三百二十余间。林木茂盛,寺庙雄伟壮观。环寺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等八景。重庆佛学院亦设于华岩寺内,山青水秀的古刹丛林,供佛门弟子虔心参学。近年华岩寺与港商联合开发,在寺内新建宏伟七佛塔苑,是佛教信众骨灰存放处,为亡灵栖息、生者缅怀悼念之场所,亦为寺庙增添一处新景观。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华岩七佛塔

       华岩寺流传着不少神奇的传说。最著名的是“金鸡筑巢”和“袈裟蔽日”:传说很久以前,天上飞来一只金光灿烂的神鸟,欲寻一个筑巢的宝地,寻觅方圆数十里,最后降落在华岩洞斜对面的山坡上,但见烟霞氤氲,松竹鸣涧,于是在此筑巢安居。至清康熙年间,圣可大师在华岩洞讲经传戒,欲在附近修建一座大庙,他察看地势,看中了金鸡巢窝之地,而这里正是当地乡绅杨继芳家的祖坟墓地,圣可便向杨家提出此事。杨问需要多大一块地,圣可回答:“以我袈裟遮荫之地为界”。于是选择一个晴空万里的日了,只见圣可大师将身披袈裟向天上一抛,袈裟随风长空撒开,将日影遮荫七十亩地,在场乡绅和民众无不惊讶。杨继芳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认为圣可大师不是凡人,当即慨然相赠。为了不煞金鸡头的风水,大雄宝殿修造在金鸡背上,而直通山门的大道,则开辟于庙门的左侧,砌三十三步石梯,再建一座飞檐翘角的门楼,题曰:“巴山灵境”。
        寺内藏有梵文,巴利文“贝叶经”等珍贵文物,银塔中供奉着舍利子。八十余方名人题匾,其中雍正元年三宝弟子敬献的浮雕龙凤绕边“道济群生”金匾为艺术上品。有金佛、玉佛、铜佛、木雕佛及各种精美法器三藏经典八仟余卷。王羲之、唐伯虎、曾国藩、龚晴皋等名人字画数百幅。明代原刻本《嘉续藏经》、《碛砂藏》等,虽残缺不全,亦属绝世珍品。

华岩寺楹联:
七佛塔苑
(一)
七佛证三际因缘,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佛性遍大千世界;
万相乃一心变现,人为空,我尽空,生亦空,空观即不二法门。
(二)
两江汇山城,过梵宇琳宫,几曾识曲水流霞,疏林夜雨;
七佛供塔苑,喜宝轮华盖,可忆否白云清梦,明月前身。
华岩七佛塔苑纪 牛翁作
渝城西郊,峰峦起伏,浮图关外,中梁山脉之余,幽洞清泉,松林蓄翠。有斯古刹,名曰华岩。川东之宝刹也。三百三十年来,历经劫难,几度重建。十年动乱,庙废僧散。拨乱反正,殿宇再新,众僧归禅,心月法师返寺主持,惨淡经营,佛事愈昌。甲戌秋,香港李道邦居士莅寺进香,与心月法师商建本佛塔苑,并与堂兄李道铣,共襄是举。塔苑者,原寺中高僧圆寂后灵塔所在之处。经扩地建塔,供舍利玉佛,建习习山庄,营华岩精舍,为僧俗死者寄骨,宜生者游憩。丙子秋破土,戊寅秋全面落成。
佛塔肃现,双峰当面。暮鼓晨钟,香烟缭缦。仙鹤翔辉,山花灿烂。清风拂林,亭阁幽苑。缅逝娱生。两得其便。爰为纪。

1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12-12 14:44 2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古人的智慧很高超!
发表于 2011-12-12 15:23 3 只看该作者
深奥 不懂
发表于 2011-12-12 15:56 4 只看该作者
       文峰塔位于南岸区黄桷垭,《巴县志》载:“文峰塔峭立山巅,凡七级,高逾十丈,万松围护,攒天一碧”。清道光十一年(1831),巴县县令高学濂精堪舆,树杆笔架山(今文峰山)中峰,以秀培主山,郁起人文。清道光三十年(1850),编修监察御史黄钟音丁忧回籍(巴县),主讲川东书院时建议造塔于树杆处。同年,驻防重庆的川东兵备道曹澍钟始造塔其巅,钱出于富室,工兴佣雇,期月而成,四周群峰,益增杰气。翌年(1851)建成取名文峰塔。文峰塔为六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顶为六角攒尖葫芦宝顶。塔身层层上收。一、二层为石梯,三至七层为木楼梯,各层均开窗。文峰塔高二十八米,底边周长十九点六八米,建筑面积二百二十平方米。一九九二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千年被公布为直辖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12-12 15:57 5 只看该作者
        报恩塔,又名下浩塔,位于南岸区下浩海弹公路旁,系原觉林寺附属建筑,为八方九级楼阁式塔,砖石结构。报恩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据《巴县志》载,此塔系月江和尚为报母恩所建,塔未成而月江圆寂,由其弟子善明继师志续修,历十七年完成。报恩塔塔身通高四十二米,底边周长四十五点六米,攒尖葫芦宝顶塔刹为金属铸成,每层用石质作挑檐,挑檐上施石拦杆,可环绕行走。塔逐级迭缩,层层上收。塔内九层,每层正中为中心室,层间设石梯相通,由左盘旋而上直达顶层。塔身内外有多处石刻题记,各层均开门、窗。
        报恩塔现为南岸区文物管理所办公所在地,一九九二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千年被公布为直辖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孟秋时节,有觉林寺的居民偶然发现古塔顶端有青烟冒出。这塔年深月久,其大门被大铁锁锁住,长期既无人居住也没有香火,更让人称奇的是,每天早晨七点半和傍晚八点二十分,塔顶便会准时冒烟。开始颜色很淡,随后由淡转浓,婉若几百支香捆在一起点燃后冒出的袅袅青烟。有时还同时从顶端冒出几缕粗细不同,形态各异的烟,有的成柱状,扶摇升腾;有的成网状,遮住了一小片天空。那烟,在塔顶上空明灭幻变,飘忽不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神奇景象,让人浮想连翩。若遇有风,烟从塔刹逸出后,便随风飘散,若遇阴天或小雨天气,塔刹冒出的烟则更多更浓。
        一传十,十传百,每到晨、昏时候,塔下空地和公路两侧,还有周围房屋的楼顶窗前,以及山坡上都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围观的群众,多达一两万人。争睹这奇观。
        主要有“三论”。
一曰神塔论。
        起源于对报恩塔建塔史和传说有一定了解的老者。他们说,这塔自古有神助。建塔之初,从地下挖出了前朝银锭,及时充实了造塔之资。随后挖塔基又遇巨石,工程受阻。一筹莫展之际忽天降暴雨,一惊天响雷将巨石粉碎,为此历史上留下了“地献花银,天赐雷斧”的传说。现在塔刹冒烟,是古塔出现的第三大奇迹,所以此塔不可小视。
二曰菩萨发怒论。
        古塔旁原是著名寺庙觉林寺,那时香火鼎盛,景观奇绝,其“觉林晚钟”被誉为巴渝十二景之一。清朝末年被官方废寺,解放后又建学校,觉林寺街名已名不符实,正如一副对联写的:“觉林已无寺,江月年年寻暮鼓;报恩尚有塔,浮屠日日送黄昏”。人们议论由于寺废,庙拆,绝了菩萨香火让菩萨失去立身之处。所以他们发怒了。这烟是他们吐出的怒气。
三曰沉冤论。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一批干部和著名学者含恨死去。如《红岩》作者之一罗广斌,下浩地区南岸区委党校校长王若骨……,他们死不瞑目。于是魂聚古塔,那烟便是他们吐出的冤气。
        又有人说,此塔名曰报恩塔,是当年一位叫江月的和尚为报母恩而修建,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所以天神赋予报恩塔神力,可以镇妖伏魔。几年前,重庆武斗为全国之冠,一些年青气盛的造反派走上了武斗的战场,最终成了“文攻武卫”的牺牲品,他们到了阎罗殿,凡罪大恶极者,在遭受酷刑后,其魂魄还被镇压在报恩塔之下,永世不得超生。他们如今天天以泪洗面,这冒出的烟,便是他们的悔恨之气。
        一九八九年八月三十日,重庆晚报记者和南岸区文物管理所人员在龙门浩派出所民警保护下,于当晚塔刹冒烟之时,沿塔内石阶攀沿而上,在距塔顶约五米处,从洞开的小窗向上看,“青烟”原来是一群群蚊子在风中聚散。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12-12 15:59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撒哈拉丁 于 2015-5-6 10:59 编辑

       溉澜溪塔子山文峰塔与江南岸觉林寺塔和江北边黄角桠文峰塔呈三角形,形成重庆有名的“三塔不见面”人文景观。
  相传三座塔是“镇妖塔”,塔下同时压着一条兴风作浪巨龙,这三座塔若能同时被人看见,这塔下巨龙又会腾空而起祸害苍生,因此,即使在最晴朗天气极目远望,也只能隐隐而见江南岸的下浩塔,无论如何,也见不到第三座塔。
  文峰塔白石垒成,今能上塔第二层。小镇流传三个传说:一是当年国民党逃离重庆时,在塔顶安放了珠宝财物,为不让别人拿去,放宝人一把火烧了二至五层楼梯;另一传说蒋介石逃往台湾时,其飞机撞了古塔,引起燃烧,二至五层木质楼梯全烧光;最后一种传说是塔里曾吊死一人,人们为防止悲剧再次发生而烧掉登顶楼梯。结论就是火烧掉楼梯。
  文峰塔塔身残旧,塔上部塔檐还有缺角,塔檐上稀疏生着野草,塔座被人烟火熏黑。砖石结构,六角七级空心楼阁式,通高二十米。清光绪十四年(1888)在数百年废塔基上重建。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发表于 2011-12-12 16:48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撒哈拉丁 于 2011-12-12 16:52 编辑

        菩提金刚塔位于渝中区观音岩,自网络小说《失踪的上清寺》提到塔内藏有宝物,一句“乱坟闹鬼不清净,菩提镇邪多宝藏”,吸引不少市民前去寻宝,给塔造成破坏,二千零九年十二月予以修复后免费开放。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原国民政府重庆第一任市长潘文华为扩建市区,决定在通远门外新修公路。由于通远门外是一片乱坟岗,施工时,不少尸骨被工人乱抛。有人传言潘市长“修路挖坟、破棺露骨,冒犯神灵”。
  面对流言,潘文华决定根据佛经上的说法,建造一座“使死者超度、生者永得安宁、消灾避难”的金刚塔。金刚塔实心石塔,修建历时二年,耗资四万银元,从奠基到落成,均由西藏喇嘛指导,并由佛学家张心若为金刚塔撰写碑文。一九三零年金刚塔建成后,一位活佛还率数十名喇嘛来此诵经祈祷,场面十分壮观。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12-12 16:50 8 只看该作者
        鹅岭瞰胜楼位于渝中区长江一路鹅岭公园。鹅岭原名鹅项岭,其地处于长江、嘉陵江南北挟持而过的陡峻、狭长的山岭上,形似鹅颈项,故名。环抱重庆半岛的两江在这里距离最近。相传蜀汉太守李严曾想于此凿穿高崖,连通两江。鹅岭背倚山城,高挑出世,挟两江而西望,览尽雄、险、旷、秀的自然风光。
        一九五八年,重庆市政府对礼园旧址扩地修缮,新建楼台亭榭,广植林木花草,命名为“鹅岭公园”。园中有绳桥、虎台、江山一览台、盆景园、瞰胜楼等景点。鹅岭公园位于重庆半岛最高处,瞰胜楼高耸九重,登楼远眺,两江风光尽收眼底,入夜观灯海,更是绝佳去处。
        清末宣统年间,云南恩安盐商李耀廷父子羡鹅岭之奇美而于此营造园林,名其曰“礼园”。这是重庆最早的私家园林。李氏友人清侍御赵熙曾书赠“鹅岭”,刻石立碑。
        礼园建成之初,即有“园极亭馆池台之胜”的说法。光绪年间进士宋育仁《题礼园亭馆》诗,所谓“步虚声下御风台,一角山楼雨涧开。爽气西浮白驹逝,江流东去海潮回。俯临木杪孤亭出,静听涛音万壑哀”,对礼园风光描摹颇有传神之处。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发表于 2011-12-12 16:54 9 只看该作者
       魁星阁始建于清代,据《重庆府志》记载:雍正三年(1725),知府张光鏻在文庙内建尊经、魁星二阁;雍正九年(1731),巴县令朱介珪重新之。嘉庆十六年(1881),知县叶文馥修魁星阁。该阁为八角飞檐三层斗拱楼阁,位于今天解放碑颐之时大酒楼前街道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该阁为危险建筑,被拆除。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重庆博物馆内的魁星阁模型

发表于 2011-12-12 16:57 10 只看该作者
        气死莫告状塔在重庆市商务学校里面,古塔六角七层,高十米左右,每层都开有窗。原塔前有座“气死莫告状”碑,所以称此塔“气死莫告状”塔。据住在古塔附近余光宗老人介绍,塔在清朝就有,由于清代官场腐败,百姓遇到不平事,到官府告状往往不会有结果。因此便修建这座“气死莫告状”塔,专门让人们在此诉说心中不满。
        重庆市商务学校扩建时,将塔围在学校内。古塔在校食堂后,周围大树茂密,很难发现。《大渡口文史资料》:“清朝同治三年前后,马王场(学校所在地)曾建有一座贞节牌坊,在其后三十米处有一座观音庙,庙前有一座七级石塔。”

印象.山城----塔 阁 楼 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