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725

主题

桂林

全集已写完。第186集。阳朔古迹,古镇,古村。山水。传说,。旅游故事200篇

[复制链接] 查看:115358 | 回复:655
发表于 2012-6-5 07:56 111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阳朔文化~
发表于 2012-6-5 08:44 1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5 09:45 编辑

第7集
古迹文物
    石锛    60年代在牛头蛉修路时, 出土1把小石锛,长约4厘米、口径3厘米。已送区博
物馆收藏。又于1973年,在鸡窝渡牛头岭路边大岩发掘石锛1把,口径宽6.2厘米,长11.2厘
米,厚0.8厘米。
    钱币    1970年在兴坪书家堡出土西汉五铢钱10枚。1985年,在沙子溪村边挖出一陶罐
钱币,4至5斤,据考证是东汉时代的五铢钱和货泉。陶罐模样与附近汉基出土的一样。另修
铅锌矿公路时,在响水[山厄]发掘唐代的通宝,分左挑开元、中平开元、右挑开元、双挑开
元、一型乾元、二型乾元重宝、唐国通宝、周元通宝。
    藏经冀铁座    阳朔公园有一铁铸的藏经藏底座,为唐代寺庙中用作收藏经书用的藏经
藏的遗物,藏经藏即有如现代的书橱。因其上部为木结构,中柱楔入铁座方眼中,“藏”可
推转动,敢又名转经藏。
    铁钟  福利夏村莫姓祠堂, 现存一口铁钟,高0.9米,口周长2.5米,重150公斤。清朝
乾隆二十三年铸造。外面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字,并有龙纹云彩图案。系“三
学寺”遗物。
    另,福利龙尾村龙尾庙、兴坪大源太太庙和白沙岩门树代销店也存有类似铁钟。
    铜牛  县文化馆存有铜牛一只。据国家历史文物研究所所长王冶秋1974年考证,系晚清
铸造。
    水壶  临阳联队队员用过的两个铜水壶,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委任状  1945年,临阳联队任命谭孝通为阳朔县大源乡乡长和大源乡自卫大队长委任状
各一份。藏于县档案馆。

    古迹
    新石器时代遗址    1960年,桂林市张益桂等在高田大坝岩、叫化岩发现新石器时代人
类活动遗物陶沙片、石器、螺壳化石等。1982年桂林市文物考察队和县文物管理所开展文物
普查,发现白沙镇扶龙村塘后山洞、葡萄乡下寨村英布山漏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片、打制
石器、动物骨骼化石、螺壳、蚌壳化石堆积层
发表于 2012-6-5 08:48 1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5 09:46 编辑

第8集熙平县城遗址
古城墙址   位于兴坪镇狮子嵅内,建予吴甘露元年(265年),废于南
朝梁代, 前后共200多年。古城遗址群峰环绕,如天然城墙。遗址中残存的古砖古瓦碎片和
墙基仍依稀可见。“老屋宅”、“跑马道”的名称也还在群众中流传。   〔归义县城遗址〕
位于白沙镇新寨村旁。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贞观元年(627年)废。遗址为正方形,有东、
南、 西3门。城墙为土筑,现存高约3米,厚约6米,周长约800米。城内现在除东北角有2户
人家和1个小果园外,其它开辟为农田,面积30余亩。   〔古乐州城遗址〕在福利双桥村南
漓江边数十亩稻田之处。置于唐武德四年(621年) 。城南为白面山,北为双桥树,西北临马
头江。 城墙土筑,除东西两段崩塌外,其余较完整,开东、西、北3门,城墙厚6米,高约5
米,周围长700米。古城北郊,现留存有有凿马槽10余个。传为当时的马棚。
    古城墙  元至正七年(1347年)始筑阳朔城垣,开四门。明、清两代继续增高完善东、西,
南、北城墙。民国拆城墙以筑碉堡,至懈放前夕,东城墙保全,南城墙基本完好,西城墙仅
存一小段。 当时县城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居民不满300户。建国后,广西壮族自治
区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使城区扩大数倍,面貌焕然一新。东城墙予1979年拆除,辟为旅
游停车场和滨江大道, 现保存南薰门和一小段城墙,青阳门照原样东移8米,城门上用钢筋
水泥结构改建帜江楼
发表于 2012-6-5 08:49 1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5 09:51 编辑

第9集

进德新村

   是爱国将领宋哲元所建。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宋以二十九军军长镇守北平,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部奋起抗日,受到蒋介石的严厉斥责,于是宋愤而解甲,携眷来阳朔访
张国权,拟在城南凤呜村王家祖一带(今阳朔中学校址)筑室寄居。经张国权主持兴建砖木结
构平房十余间,命名“进德新村”。1939年,宋哲元去重庆,将全部屋宇、林园赠给张国权。
后来,张又将新村转赠给阳朔国民中学作校舍。当时,广西省政府拨专款修一纪念碑,省主
席黄旭初亲题“嘉惠士林”四字



发表于 2012-6-5 09:16 1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6 20:14 编辑

精彩继续
发表于 2012-6-5 09:52 116 只看该作者
第10集#

阳朔历始
f5 O! A, ?; g0 a- I# a

阳朔历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阳朔属桂林郡管辖,无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阳朔为始安县地,属荆州零陵郡管辖。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县地置尚安、熙平两县,属荆洲始安郡,为阳朔县建制之始。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撤销尚安县,其地并入熙平县,属始安郡辖地。熙平县治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南朝宋泰始年间(466-471年),改始安郡为始建国,熙平县属其辖地。南朝梁代(502-556年),撤销熙平县,其地并入始安县,阳朔为始安县地,属桂州所辖。隋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熙平迁至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五代十国,阳朔地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属静江府所辖。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县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直隶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公元1968年4月改称桂林地区。公元1981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阳朔划归桂林市管辖,成为市辖县,县治至今不变。
N4 R! g+ R+ c
阳朔是一个汉族、壮族、瑶族聚居的地方,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阳朔的文化弥漫着千年古镇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和西方人迅速涌入带来的浓郁西风,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混和在一起而散发出的扑朔迷离的味道。正是这种融合,让西方人对它的迷恋不已,而东方人也为它深深陶醉

发表于 2012-6-5 09:56 1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5 09:56 编辑

  
第11集

  山水传说 西街故事





  在中国旅游名县阳朔,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西街。
  西街是一条小街,是县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青色的石板路,两排低矮的砖木房,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吊脚楼,散发着浓浓的古香。过去,西街除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还是农民,处于“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阳朔对外开放,西方游客发现了西街,那些被大都市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同时,他们对当地古朴典雅的民居和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把对西街的独特感受写进旅游指南书上。近些年,每年到西街观光、休闲的境外旅游者超过数十万人次。他们有住几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几年的,有的干脆在西街成婚、开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成了超越地域的“地球村”,成了规模庞大的“外语角”。
  西街是阳朔的缩影,“西街文化”是对阳朔乡土文化的扬弃。秦臻先生研究阳朔文化多年,成果颇丰,写下大量文章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此次将部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实属地方文化之幸事。《西街故事》以平凡人的故事形式介绍西街人物群像、市井风情、小镇魅力,使读者感悟西街以至阳朔风情文化。“阳朔石刻”部分以解读分布全县各地有代表性的碑刻为切入点,记叙阳朔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不乏为了解阳朔历史的一份珍贵资料。
  西街是阳朔县城最古老的街道。两排低矮的砖瓦房,一条暗红色的石板路,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典型的桂北传统小街。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阳朔县时,县城就只有这条长约二百米、宽约五米的街道,街上除了几家经营日用品的店铺外,大部分居民是农民。千多年来,这条小街一直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这种历史状态使西街保持了典型的南方小镇的传统风貌,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的豁达和乡里人的淳朴的双重性格。这种性格和风貌成为了今天西街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过去,西街和阳朔风景一样,一直处于“躲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七十年代初,桂林阳朔正式对外开放,许多西方游人在饱览了阳朔漓江风光以后,来到阳朔县城,无意中走进西街,才发现,在这奇山秀水之中,有一条这么迷人的小街。这些西方人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甲,把对西街的新奇和美好的印象写在了西方出版的旅游指导书上。到了八十年代,自助旅游进入我国,西方的自助旅游者涌进了西街。这些被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
  阳朔县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年产量为13万吨。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为阳朔四大特产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闻名海内外,1997年总产量达1.6万吨,1995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同类产品最高奖--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199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沙田柚之乡”。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矿种。阳朔人心灵手巧,近几年来,开发制作出大量的旅游工艺品,如书画、画扇、大理石、滑石工艺品,还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装、仿古陶器、绣球等工艺精品,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观特色,造就了阳朔这方人间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赐,给予了阳朔富甲天下的灵山秀水。全县拥有奇特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8大景区,250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个国家,300多位总统、总理、首相、部长等到阳朔观光考察。其实,老外比大多数国人更先了解阳朔,一本Lonely Planet把他们从地球的另一面带到了阳朔,到阳朔的外国游客都是人手一本,他们只把桂林作为一个交通的中转站,下飞机了,下火车了,直接从桂林赶到阳朔,一刻也不停留。

  --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在阳朔;

  --美丽的漓江,山水风光的精华地段在阳朔境内;

  --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的唯一代表中国自然景观的图画,是阳朔风光的“黄布倒影”;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行的贰拾圆人民币背景图案,是阳朔的兴坪风光;

  --1960年,轰动东南亚的电影《刘三姐》在风光如画的阳朔拍摄成功;

  --2001年,荣获首批广西优秀旅游县;

  --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又在阳朔获得成功,该项目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

  --2004年,世界旅游组织定位:阳朔--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被誉为“中国地球村”的阳朔西街,中西文化水乳交融,既充满了乡土气息,又洋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西街的独特魅力,已成为阳朔旅游鲜明的符号,成为中国旅游的著名商标
发表于 2012-6-5 09:57 118 只看该作者
第12集

阳朔西街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便对住在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而今,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蜂拥而来,只为彻底放松疲惫的身心。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长1180米,宽仅8米,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不逛洋人街,等于没到阳朔来。”“不住地球村,游人兴趣减三分。”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还有那不受当地计划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其实,游览西街完全是一种体验,她浓浓的乡村氛围中流淌着纯正的小资情调,朴素的民风里包容着令人惊讶的国际元素,阳朔人爱吃的糍粑与米粉、正宗的意大利咖啡与西餐、古老的中国画、最前卫的休闲风尚、国语、英文、法语、意大利语乃至西班牙语……种种看似不可能的,全部柔合在长度不足1000米的岭南小街里

发表于 2012-6-5 09:58 119 只看该作者
第13集

阳朔纪事碑






白面山下有块刻于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2年)的纪事摩崖,高2.3米,宽3.8米,全文502字,是百里漓江惟一整块大型纪事碑。碑文记述的是当年的广西当局征讨阳朔农民起义的一次重大战役情况,是珍贵历史资料。旁边有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摩崖石刻,也出自于那个时代。
发表于 2012-6-5 09:59 120 只看该作者
第14集

阳朔公园






位于阳朔镇西部,东起独秀山东麓,南临桂(林)阳(朔)公路,西至龙跃山,北靠螃蟹山,总面积340亩。该园始建于1915年,因附近有寿阳山(碧莲峰),故曾取名“寿阳公园”。1934年第一次扩建后,以其位于阳朔县城而改名“阳朔公园”。现有大小二园门。大门上方刻有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海粟手书“阳朔公园”四字。小门在碧莲洞口西南方,建于1980年,刻有著名画家陆俨少手书园名。

园内桂树成荫,竹木繁茂,花果满园,四时飘香,双月溪从园内萦回而过。四周奇峰环绕,园内有独秀峰、西郎山、碧莲洞、来仙洞等名景。园内的“春蕾苑”,以陈列当地特产的吸水石假山、花卉盆景为主,衬以梅亭水榭、小溪曲桥、彩壁回栏、怪石名花,集阳朔名山秀水于一苑。公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人文景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