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20

主题

华中

长篇纪实连载:迷茫的山林(下)

[复制链接] 查看:35301 | 回复:361
发表于 2012-7-1 12:45 101 只看该作者
欣赏长篇小说
发表于 2012-7-1 13:11 102 只看该作者
呵呵,老大有才。等回家了也去走走。
发表于 2012-7-1 13:44 103 只看该作者
看完帖子,引人入胜,呵呵,再来顶。
发表于 2012-7-1 14:44 104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发表于 2012-7-1 15:34 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偃城浪子王老大 于 2012-7-1 15:36 编辑

  两县或三县交界处,多以山脉河流为界,地形便利,行政上又属于“三不管”地带,所以集聚的土匪就多
  豫西地形复杂,山路弯曲。到底复杂到啥程度? 栾川县谷德建同志讲过一件事:1948年2月2日,伏牛山深山密林中走过来3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中共栾川县委陶湾区副书记董希桢,30多岁,是我军刚刚派到地方来工作的干部。他此行的目的,是走进深山老林,指导当地革命武装打游击。此地人烟稀少,他们跋涉了两天三夜后,又累又饿,忽然一个战士喊道:“看,前面有间草屋!”
  于是三人叩开柴扉,走进草屋。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这看似普普通通的农家草屋,却隐藏着巨大危险。原来这家户主,是当地反动组织红枪会的一名骨干,他佯装热情,说:“你们先坐下来歇歇脚,我去挑水做饭给你们吃。”
  此人趁挑水之机,发出信号,几十名匪徒迅速包围了草屋。董希桢和两名战士寡不敌众,壮烈牺牲。豫西地形、民情之复杂,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很难摸住底细。
  各处村寨一般依山而建,在坡势稍缓处盖房起屋,形成村落,村落大同小异。1932年秋,张寡妇从洛宁、宜阳交界处出发,赶往她的老家——洛宁德里北村报张更山杀子之仇,正是秋夜,月明星稀,队伍前锋走到涧口乡陶峪北村时,误以为已经到了德里北村,“孩儿们”争功心切,便开始“扫荡”。等张寡妇赶到时,方知杀错了,赶紧下令停杀,但此村已有33个无辜平民被杀。
  豫西山地不利农耕,却利作战,实在是布兵摆阵的好地方。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如神灵寨、龙峪湾、白云山、养子沟、天池山等等,过去都是土匪钟爱之地。越是海拔高,越是易守难攻,土匪越爱在上面扎寨。譬如龙峪湾,地处伏牛山腹地栾川境内,距洛阳有140公里。官军要走这么长的路去围剿,实属不易。
  当时宜阳、洛宁交界的洪崖、高湾一带,也是有名的土匪窝。还有偃师与伊川交界的李村、水泉口一带,嵩县与栾川交界的旧县、大章、潭头一带,都是多股土匪盘踞或出没之地。这是因为两县或三县交界处,多以山脉河流为界,地形上有山有水,行政上又属于“三不管”地带,土匪便相对集中。所有这些,都是豫西土匪活动的特点,至于豫西土匪怎么起杆,怎么进行内部分工,请看下周“豫西土匪探秘系列”之“起杆滤杆篇”。



发表于 2012-7-1 15:40 106 只看该作者

      走在界岭之上,大家的心情好多了,不仅景色原始秀美,而且不需要一直拔高,沿着岭脊还算清晰的小路,上上下下,起伏蜿蜒,不算太累。
      古树新芽,枯木逢春,是这一路最大也最多的风景。
      大概是海拔较高的缘故,树叶还没有完全展开。
      暗灰的树干,婆娑的枝梢,密密匝匝,遮天蔽日。









发表于 2012-7-1 15:41 107 只看该作者


        为了赶时间,又是一番急行军。前面的路充满未知,向导老张也不得不坦诚地说,这一线他还真没有来过,只是知道个大概而已。



发表于 2012-7-1 15:41 108 只看该作者


         前面的几个家伙走的飞快,后面的只有亦步亦趋跟上,前后的间距大约半小时的路程。




发表于 2012-7-1 15:42 109 只看该作者


        走上这个上岗,出现岔路了,大家不得不驻足休息,等候后面的向导。




发表于 2012-7-1 15:42 110 只看该作者


         最拉风的应该就是大家色彩艳丽的包罩,山岗上一站,蓬荜生辉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