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8

主题

大同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复制链接] 查看:43049 | 回复:688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12-22 16:18 编辑

古景最美在长城,长城最美在大同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6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7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12-22 16:09 编辑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3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12-22 16:11 编辑

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着光辉的地位。大同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横贯中国北部的长城看做是祖国母亲胸前的一条项链的话,大同长城就是这条项链上最耀眼最璀璨的项坠。
  从地理范围来看,大同长城与大同两千多年的置邑建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大致是明长城的遗迹多一些,明朝的时候大同是“九边重镇”,尤其是明朝早期,作为“北方锁钥”,其范围包括东到居庸关,西到黄河边的偏关,北到呼和浩特,南到雁门关,如此广大的区域,都是今天我们研究大同长城文化的范围。大同长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方泥土,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大同地区灿烂文化的缩影,成为大同人民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象征。
  从历史年代来看,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早期,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国修筑长城的历史至少绵延了2400年乃至更久,至少有9个朝代修筑的长城在大同地区留下了痕迹。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金长城、明长城、清长城,城、墙、堡、墩、堠、台、烽、燧……这些众多的古长城遗迹散发着悠久的历史光芒,星罗棋布在我市以及周边的各个县区,使“大同长城”成为“中国长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大同独特地方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基础。
  从大同长城文化的涵盖内容来说,以墙堡烽燧为特征的政治和军事、以茶马互市为标志的经济和贸易、以人口迁移为表现的民族融合、以屯田军户为起源的晋商的悠久与辉煌、以碑刻寺庙为遗留的宗教和多种艺术形式……一部庞大而纷繁的大同长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5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6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12-22 16:11 编辑

汉长城主要为防匈奴而筑。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大部族,分布在蒙古高原,活动范围南边达阴山一带,北到贝加尔湖附近,以游牧为生,逐草而居。早在夏代就称荤粥,周代称猃狁,秦称匈奴。汉初匈奴统治者冒顿杀死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统一匈奴各部,逐步强盛起来。冒顿凭借自己兵强马壮的优势,乘机夺取长江以北汉朝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到北中国的统治。
  白登之战后,汉族与匈奴和亲,边境安定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时,又起争端,“马邑之谋”一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落了空。从此,汉与匈奴关系破裂,以后20年中,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先后率军与匈奴进行了数十次战役,直至元狩四年(前119)的“匈奴远遁”为止。为防匈奴,修筑了长城。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在当时的平舒县(今广灵县)一带修长城,至今遗迹尚有80余里,以广灵县直峪关附近的长城为主,蜿蜒起伏,石筑而成,残高不足1米,底宽尚存3米。 汉武帝修膳的秦长城,就在大同的西北边外,据载,元光二年(前133)派“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修缮秦城。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派杜茂、王霸二人于建武十二年(36)、十三年(37)从代郡到平城“筑亭障”300余里,这些亭障的位置与现代明长城的位置很近。至今烽台密布,遗迹仍存,个别地段已为明长城所用。据《天镇县志》载,“汉长城遗址,位于平远堡与怀安县西洋河交界处,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高5至7米,宽4至6米”。《左云县志》载,“左云的汉长城段,从张家场乡猪八洼村起,分南北两支,北支经长城岭、小厂子、后辛庄村达宁鲁堡,长12公里;南支经张家场、田村、施家村向北延伸至宁鲁堡与北支会合,长20公里。会合后,沿五路山向西延伸。其延伸部分成为明长城的基础”。
  汉把屯田作为发展生产积极备战的一项重要政策,自秦始皇筑长城、设郡,徙民实边起,汉承秦制,西汉诸帝都大力推行此政策,其时大同西北边屯田已有相当规模。西汉中期,匈奴呼韩单于附汉。东汉初,南单于降汉,于是匈奴人渐次迁入内地农业区与汉人杂处。长城已失去作用。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8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9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2 16:07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12-22 16:12 编辑

柔然一直是北魏北方的主要威胁。391年魏击破柔然,迁部众到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394年柔然贵族社仑率部众逃往漠北,自号豆伐可汗,征服高车诸部,兵马强盛,据有西至焉耆(西域),东接朝鲜,南临大漠的广大牧地,逐渐南移,攻掠魏国北境。
  423年魏明元帝要夺取宋河南之地,拿不出太多的力量对付柔然,决定采用秦汉时防御匈奴的办法,在其北边筑长城。据《魏书·太宗本纪》载,“泰常八年(423)正月丙辰,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以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设戍卫”。据《通鉴辑览注》“赤城,即今宣化府赤城县”。又据《纲鉴易知录载》,“五原在今陕西神木(县)境”这道长城才是大同北界的外长城。“长川”在其北,这长川正是今内蒙流入河北的东洋河,大同的外长城应是从北魏泰常八年(423)开始修筑的。这道长城的建立,限制了柔然的南进,切断其同中原的往来,柔然曾多次攻打长城,因北魏国势强盛,多以失败而归。
  神□二年(429)魏太武帝怕宋文帝北伐,决定先灭柔然,免得腹背受敌。他亲率大军,分东西两路袭击柔然,大获全胜,得柔然降人30余万落,马百余万匹。遂于京都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北)、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抚冥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土城)、柔玄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台基庙东北)、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六个军事重镇,用以拱卫京都,组成北部又一道军事防线。
  北魏为防柔然,每年秋冬两季,分东、中、西三路出边游击,仲春收兵归镇。471年大将源贺认为,以游防往来疲劳,不可持久,建议召募健兵三万,在三路上筑三个城屯田,冬季讲武,春季耕种。484年高闾以为北方游牧部落长于野战,短于攻城,建议在六镇北再筑一道新长城,要害处开门,门旁造小城,置兵守卫。高闾还阐述了筑长城的五大好处:一是免得每年出兵游防;二是旧长城以北可以放牧;三是以逸待劳;四是六镇可以安居;五是可以预贮粮草。源、高二人的建议与镇官贵族利益冲突,故未被采纳实施。
  北魏又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是太平真君七年(446),据《魏书·世祖本纪》载,“太平真君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河,广袤皆千里”。即现在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丘,再向西经平型关、偏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当时这道称为畿上塞围的长城,它环绕魏都平城的西、南两面,用以护卫京都。


行走在大同的古长城上--宏赐堡~镇川堡(作业贴)续3
9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