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5541

主题

让你了解真正的户外运动---专业知识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4988 | 回复:19
发表于 2014-7-5 10:3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强人96 于 2014-7-5 10:42 编辑

整理一些户外专业的词汇,包含了技术装备,攀登,户外专业术语,各项运动...这些词汇简单易懂,只是希望户外朋友更好的了解,如果能在户外各种运动中更加专业的运用这些词汇,能准确、快速的表达的同时,还能增加户外运动的安全性。

如有不全或者需要更正的地方,请QQ交流完善

,以下只是简单介绍,以便初步了解。

【敬告】:任何装备须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而且部分装备都必须要有CE、EN或UIAA的认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选择整备,或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和演练,请勿在不熟练或无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以下只是简单的初步介绍,自己可以查阅资料了解的更加详细和全面。

做为一名初学的攀登队员只需要选用以下登山技术装备:

一、装备:

1.上升器:一种可以单向锁定绳子的攀登器械。分为手持式(左手或者右手),胸式,脚式3种。


发表于 2014-7-5 10:34 2 只看该作者

2.安全带:安全带是连接主绳和攀登者的安全装备。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穿安全带时一定要将腰带从腰带扣反穿回去,否则受力时有拉开的危险;反穿后的带头长度须在10厘米以上,短于10厘米则需换更大型号的。安全带大多为尼龙制品,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带承受瞬间拉力在3000KG左右。作为保护系统的一部分,安全带的作用是为攀登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保护。安全带按照形式分坐式,胸式,全身式。登山攀岩主要是坐式。


3.头盔: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脱落姿态带来的头部伤害。登山、攀岩专用的头盔都必须通过欧洲联盟CE、EN或/和UIAA的标准。主要有三种,硬壳,泡沫塑料,混合式。


发表于 2014-7-5 10:34 3 只看该作者

4.下降器:当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保护器时,其特殊构造能增加摩擦力,使得主绳的制动端只需较小的握力即可控制受力端的较大重量。即用于运动(拓展训练、登山、极限、攀岩、户外等)、救援中保护操作人员(有时需要保护被困人员)的保护器,也叫“下降保护器”。它与“上升器”相对,是通过增大对绳索的摩擦力来加强缓冲效果,从而达到“慢速下降”的目的。常见的下降器主要有ATC、stop下降保护器、8字环、MPD(多功能滑轮)等等。

5.主锁:是用来连接绳子与保护点,安全带与确保下降器,攀登中常用的金属连接扣件等。承受冲击力在2000KG以上,主锁必须经过CE、EN或UIAA认证,尽可能使用同一类H型的丝扣主锁,主锁分为H型、O型、D型等等。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户外运动中用途广泛。

6.扁带:软性带状物,通过机械缝合或手工打结成为长度不一的闭合圈,提供保护器械之间的软性连接。用来连接安全带与保护点。本产品专为登山、攀登、安全保护等用途而制造,户外普遍用120CM和60CM长度的机缝连接的扁带。安全环节中不同的组件(安全带、绳子、锁扣、扁带、吊索、锚点、保护器械、下降器)必须是经由UIAA或者EN、CE认证之产品。

发表于 2014-7-5 10:35 4 只看该作者

7.快挂: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铁锁成为快挂,使用时一端扣入保护点,一端连接人体安全带或主绳,带来操作便利。是一种钩环类物品,通常用于户外运动、攀岩、探洞、工程保护等。

8.动力绳:(主绳)是整个攀岩保护系统的核心,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UIAA标准的动力绳设计标准:是一个80KG的攀爬者在冲坠系数为2时脱落,对自身所产生的冲击力不超过12KN(人体的受力极限,实验表面人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承受12KN的冲击力),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6~8米,这样攀登者在脱落时会得到一个缓冲,减少冲力,而实现这个目的是靠主绳的弹性来完成的,象蹦极绳一样的动力绳能够吸收突然的冲力,动力绳分为单绳,对绳,双绳。

9.静力绳:与保护带、钢索、一起用于探洞、救援中,但现在在高空速降中经常被使用,甚至在攀岩馆中可以作为顶绳保护之用;静力绳设计为有尽可能小的弹性,所以它几乎不能吸收冲击力;还有静力绳并不象动力绳那样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标准,所以不同的厂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生产的静力绳其弹性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发表于 2014-7-5 10:35 5 只看该作者

10.辅绳:辅绳是在攀登活动中起辅助作用的一大类绳子的统称,它们结构和外观与主绳区别不大,但却要细许多,一般在2-8毫米之间,主要用来做绳套和抓结。辅助绳长度根据各地区的活动要求而定,无统一规格,绳直径为6--7毫米,每米重量不超过0。04公斤,抗拉力不小于1,200公斤,长度根据用途来切割。原料与主绳相同,用作自我保护和在主绳上使用各种辅助绳结进行保护,及搭绳桥渡河,用牵引绳桥运输物资等。

11.岩塞:规格、形状不一的金属制品,可放入岩缝、石洞、石桥等地形中并固定住的器材,成为保护点。以放置岩塞作为保护点需要丰富的器械经验,操作者必须非常谨慎,确保岩塞在可能出现的受力方向上不会移动或脱出。

12.机械塞:也叫活动岩塞是一种可放入岩缝,石洞,石隙等地形中固定,并成为保护点的金属器械。机械塞的外形有很多式样,平常的都有点像棒槌,下方是个把柄,上面凸起的半月形机械塞形状大小可以调控,以收缩状态进入岩缝,弹开后即可卡住。它的作用原理有点类似岩石塞,都是靠在缝隙里成为可靠的保护点,但它比后者更容易从缝隙中取出,不轻易遗留在岩壁上,是攀登中传统路线的首选。

发表于 2014-7-5 10:35 6 只看该作者

13.岩锥:提供另一种建立保护点的方式;一头是楔形,通过敲击楔进岩缝提供保护力,另一头是环状,可连接铁锁或扁带。岩锥是常用的保护器材,登山和攀岩都用的上。但两种岩锥用途不同,要求是不同的。登山或器械攀登所使用的岩锥,要求能够承担一定的拉力(几百kgf)就可以了,而攀岩所使用的岩锥,必须能够承受先锋攀登坠落带来的冲击力,除了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外,和岩锥的使用技巧有相当大的关系。登山专用的岩锥一般都会有标识,禁止用于攀岩。

14.冰镐:是一种在登山或者攀冰时使用的一种多用途冰雪工具。在登山时,根据地形的不同,冰镐会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冰镐因款式和用途不同,使得镐尖形状、镐柄弯曲程度等都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长冰镐和短冰镐两种。长冰镐适合于缓坡度地形的行走(60cm-90cm);攀登陡坡时更短的冰镐相对合适一些;对于攀冰,则需要特殊设计的冰镐,如镐柄弯曲、镐尖更锋利,配重更利于挥动入冰(60cm以下)。镐尖根据强度分为Technical、Basic两种,在一些镐尖上以T、B标出。T型镐尖强度很大,适合于冰攀、混合地形的攀登;B型镐尖由于经过打磨,强度变小,只适合于冰壁攀登。


发表于 2014-7-5 10:36 7 只看该作者

15.冰爪:冬季登山或者高海拔登山必备的器械。用来在很滑的冰面或者雪地上站稳脚跟。冬季登山靴要求有足够硬度才能将冰爪真正牢靠地固定在它上面。按用途分⒈日常工作、生活使用。此类冰爪价格低廉,结构简易,齿比较少。⒉普通徒步、穿越、登山。此类冰爪价格相对高海拔登山低廉,对齿的数量和角度要求不高。⒊专业高海拔探险、攀冰使用。这种爪子价格相对较高,对搭配的鞋靴也有很高的要求。对使用者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要求。这里主要介绍高海拔攀登专业冰爪:一般登山爪是12齿,前掌是两前齿加六后齿,后跟四齿,一只冰爪大体由11个部分组成:1前齿、2后跟、3尺码条、4快速尺寸调节片、5捆绑带、6卡扣、7阻雪板、8卡杆、9提柄、10后跟固定器、11前绑部分。固定方式有:全绑式,全卡式和混合式。

16.冰锥:在冰雪操作中的装备,通过螺旋和锋利的锥头,轻松旋入垂直的冰壁。可以迅速在冰面设置保护点,保护站或打冰洞。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冰况。较长的冰锥用于保护站的设置,也可透过空洞冰层深入内部;中等型号的冰锥用于中途保护点;较短冰锥用于较薄冰层或者紧急状况。

发表于 2014-7-5 10:36 8 只看该作者

17.板状雪锚:专门用于雪地做保护点的金属板。

18.定滑轮:定滑轮的中心轴固定不动。定滑轮的功能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当牵拉重物时,可使用定滑轮将施力方向转变为容易出力的方向。主要用于溜索,救援,运送物资等。

19.高山靴:高山靴和一般的徒步鞋比较,高山靴都有非常坚硬的鞋底(几乎是不可形变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并且能够配合各种冰爪匹配使用,对付高山的冰雪路线。如雪原上跋涉、在覆冰的岩石上行走、在陡峭的冰壁上奋力攀爬等都以保护和攀登功能为目标,侧重“爬”而不是“走”的性能,更加坚硬、温暖。保护功能主要包括保暖、保护脚部避免运动伤害。保暖最主要的是防水,潮湿会使脚冻伤。高度专业化的高山靴针对不同的用途,材料上主要分为塑料靴和皮靴,还有少数款式采用复合材料。海拔的高度也会对高山靴的要求不同,8000米级和6000米级选择就完全不同。

发表于 2014-7-5 10:36 9 只看该作者

20.雪镜:以前爱斯基摩人用以预防雪盲。高质量的雪镜,应该具备这些能力:1.极强的抗冲击能力,确保在任何强重力撞击下也不会碎裂变形。2.必须100%过滤紫外线和强光。3.不能出现明显的视觉误差。4.戴起来必须贴合自己的脸形。5.通风除雾效果要很强。

21.保温水壶:这个不需要多介绍,雪山上面一杯热水会让你温暖。


户外运动装备的专业性给攀登者带来便利,但不是最好的装备就一定适合所有的活动,要根据环境、线路、人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装备,同时也要熟悉自己每一个装备,爱惜装备要像爱惜生命一样。或许这里过于强调装备了。再回到初衷就是:在任何登山运动中,策略高于技术,技术高于装备。装备只是让你更加便利,舒适,但最终的安全,成败装备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通过此文,只是让想攀登雪山的朋友,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在登山运动中能用到的装备。



发表于 2014-7-5 10:37 10 只看该作者

二、雪山:

1.消融区:冰川位于粒雪线以下的部分,由于每年的降雪量小于融水量,所以冰川会逐渐消融。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直观上珠峰地区冰川退缩强烈。珠峰海拔6520米的东绒布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从去年的海拔6300米区域扩大到今年的海拔6400米的区域。

2.积累区:冰川位于粒雪线以上的部分,由于每年的降雪量大于融水量,所以会形成新的冰川冰。

3.高山:相对地面,而高出的部分,泛指树木生长线以上的区域。海拔1000M以下为低山,海拔1000-3500M为中山,海拔3500以上为高山。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面积大,地形开阔,有明显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