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067

主题

雀儿山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45618 | 回复:241
发表于 2014-8-10 17:4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谨以此贴献给有志于高山探险和正在探险路上的人们

如果在雀儿山上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现在也许我将无法向大家讲述雀儿山探险路上的这些事情,甚至就连我的生命都可能像夜空飞过的流星,消逝在那个美丽的夜晚。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照片,苏拉王平和我)

阿式攀登是热衷于雪山攀登者的最后选择。我选择阿式攀登的首座雪山就是雀儿山。雀儿山主峰海拔6180米,位于四川省德格县境内,属于终年积雪的技术型山峰,由于山峰亲近性较好,每年7月至10月气候相对稳定,可攀登型强,不少商业队伍在此期间组织商业攀登,我曾经于2011年、2013年分别跟商业队攀登过。

阿式攀登雀儿山的主要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C1至C2有一段冰裂缝区域以及C2至C3、C3到冲顶的两个大于70度的冰壁;二是在登山过程中小气候突然变化,如风雪大雾等因素使能见度低于10米,导致的迷路。综合分析和权衡后,认为第一方面的困难,通过攀登小团队结组、行进间保护等办法把这些技术难点控制在可克服的范围内。第二方面的困难通过GPS路径、攀登密集期前后攀登商业队的行进路径以及路旗的方法解决。

分析研究后决定,2014年7月底阿式攀登雀儿山。攀登团体为木头、石头、自由音乐、风一样自由等四人。


1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10 17:49 2 只看该作者
老——木头 发表于 2014-8-10 17:49 谨以此贴献给有志于高山探险和正在探险路上的人们如果在雀儿山上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现在也许我将无法 ... ...

楼主说的太精彩了,快来点评一下!
发表于 2014-8-10 17:51 3 只看该作者

为了顺利完成攀登,开展了一系列准备训练。

攀登者群体来自于云南昆明,海拔2000米左右,4月份开始,每周慢跑3次,每次距离5至15公里不等。

2014年5月,攀登理县半脊峰作为海拔适应性训练。

每周野外攀岩活动最少一次。

7月中旬,在出行前最后一次碰头会上,再次把攀登装备、技术难点等细节梳理了一遍。60米主绳、30米辅绳、冰锥5颗、雪锥3支、对讲机、主锁、散锁、菊绳、扁带、牛尾、安全带、帐篷、睡袋。领攀、跟攀、收队等情况都反复过了多遍。

其中发现自由音乐突发感冒,要求打消炎针,尽快恢复。

7月24日,按照计划团队乘坐昆明到西昌的火车。

7月25日,从西昌乘坐汽车到康定。

7月26日,从康定乘坐汽车到甘孜县。

7月27日,从甘孜乘坐汽车到新路海大本营。

大本营阴,伴有阵雨,攀登团队在大本营煮了一顿梦寐以求的山脚火锅。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10 17:56 4 只看该作者

我们攀登时间计划为7月28日从大本营到C1营地、7月29日C1到C2营地,7月30日C2到C3营地,7月31日C3营地登顶撤至C1营地,在山上预留等天气的时间为2天。在攀登时间期内,有两支商业队和我们的时间差不多,一是成都某羊户外俱乐部的攀登时间与我们的攀登时间一样,二是川藏队A组的攀登时间晚我们一天,为29号到C1营地。

7月,正是新路海自然保护区山花烂漫的时候,一路山花、流水美不胜收,经过3个小时的攀登,团队轻松到达C1营地。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山花照片)当晚有队员感到有呼吸困难、心跳过快和头疼的现象,但基本都属于在高山区域的正常反应,风一样自由开始服用头疼粉。注:云南昆明很盛行爬山,在当地不叫登山也不叫爬山,而叫走山,每逢周末当地驴头一声呼喊,下到十多岁,上到七十岁,少则几十号,多则一两百号各种年龄层次的人聚集在城市周边,就像赶集一样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反复穿越。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攀登团队对于山路行进能力是比较强的。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10 17:59 5 只看该作者

29日,由C1向C2继续推进,团队在C1冰舌上方开始结组过冰裂缝区域。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下午3点到达C2营地,成都某羊商业队也于我们的攀登团队前后到达C2营地,队员自由音乐和风一样自由觉得体能还有余,提出继续上到高C2营地建营,高C2海拔5500米,C2之间相隔一个小时的路程,海拔相差一百余米,石头体能消耗较大,提出就在C2建营,后经讨论,自由音乐及风一样自由,先行出发,带帐篷到高C2先行扎营,木头和石头后续缓慢攀登至高C2。下午5点,团队攀登到高C2,天气转阴,快速在高C2扎营。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团队商议,如果当晚天气好,夜里3点有星星的话,3点起床,4点出发直接轻装冲顶。当夜3点天气不如意,团队决定休息调整一天。


发表于 2014-8-10 18:01 6 只看该作者

7月30日,休息调整,并决定当晚夜里3点起床,4点开始轻装冲顶。按照计划,凌晨起床后,向顶峰发起冲击,当时天气同样不如意,木头起床出发一段路后,感到无力,提出个人回营地休息守营,让团队其它成员按照计划冲顶。在30日的休息调整过程中,队员发现木头出现奢睡现象,一整天都处于睡睡醒醒再睡的情况。

7月31日,冲顶完成撤回的队员开始收拾装备,准备下撤,木头依然奢睡,甚至有大脑和意识模糊的情况发生,并且持续无力,伴有咳嗽现象,团队撤到C2营地时,木头意识更加模糊,咳嗽更加严重,呼吸时肺部已经伴有发泡音。真正让队员意识到问题严重的是,木头已经无法很好的控制脚步,在过一条宽度不足1米的冰裂缝时,直接掉入了冰裂缝里面。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10 18:02 7 只看该作者

队员自由音乐向刚到C2营地的川藏队A组求援,川藏队A组队长经过现场查看后,用对讲机向川藏队苏拉王平汇报了情况,苏拉当即决定给予救援帮助。由川藏队A组派出两名协作,帮助下撤至C1,川藏队在C1派出三名协作前往C2接应,同时,从大本营再派出2名协作带着担架前往救援帮助下撤。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10 18:04 8 只看该作者

川藏队的救援效率非常高,协作用睡垫做成简易担架,把救援对象用绳子固定在简易担架上,直接冰川上拖行。在C1营地上方的冰舌区域,大本营派出的带有担架的协作与救援下撤的队伍相遇,被救援人员被移上担架,并继续往下撤。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8-10 18:06 9 只看该作者

在C1营地稍作休整后,继续往下撤,在山路陡峭无法使用担架区域,川藏队协作采取人背的办法帮助被救援人员往下撤,当晚8点,队伍下撤到川藏队大本营。当晚得到了川藏队备用的高压氧仓的救助,被救援的木头,经过一晚的调整,已可以自行撤离新路海自然保护区。

作为被救援人,在这里还要强调和感谢的是川藏队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从苏拉王平一直到救援队员,始终强调救援行动为义务救援,不收取任何费用。

最后,还要感谢在攀登路上,所有给过我帮助、支持、关心的朋友,有了你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我才能走到今天,才能躲过生命中一次又一次劫难,我将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也将把你们给予过我的帮助和支持转化成能够给予别人的正能量,传递下去。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2014年7月31日雀儿山山险及救援报告


1人点评 收起
  • 花衬山 雀儿山是川藏队的发迹处,也是川藏队的后花园,在这,没有哪个队在实力上比得过川藏队 2015-6-30 20:50
发表于 2014-8-10 18:12 10 只看该作者

8月1日,经过甘孜县医院拍片和诊断,木头为急性高山肺水肿,医生给予的诊断为十分危险,如果没有即使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8月2日,下撤返回至康定,康定州医院诊断为十分危险的高山肺水肿。

8月3日,撤回到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专家诊断为致命的高山肺水肿,致命率10%。

百度百科关于高山肺水肿:

高山肺水肿(HAPE)的发生是由于身体的水份渗入了部,使得呼吸功能受到干扰。肺水肿有致死的可能,存亡的关键就系于对这种紧急情况的迅速反应。

高山肺水肿的早期症状和较轻微的病症颇相类似,例如由于高山空气干燥引起简单的支气管感染而咳嗽个不停。如果是肺水肿,随着病情加剧,病人会愈来缺乏运动的力气,不但呼吸急促、猛咳,而且呼吸速度和脉搏都会加快。如果登山队带着一副听诊器,或许会听到肺部在呼吸的时候会有清脆的发泡声音。这个清脆的声响是由于肺部增加了液体的缘故。 如果任由高山肺水肿恶化下去,呼吸时发泡般的噪音会变得非常明显,即使不用听诊器也听得到。嘴唇和指甲可能会变暗或带紫,表示身体由于肺部的水份阻扰。无法将氧气轮运到动脉血液去。有些病人可能还会发烧,因此令人很难区别到底是肺炎还是肺水肿。看看病人继续登山后恶化的速度如何,是辨别肺水肿的一个线索。

高山肺水肿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下撤。如果很早就发现,下撤约三千呎后几乎所有的肺水肿情况都会解决。某些远征队伍会携带一种手提式的高压舱,可以用来创造暂时性的仿真「下撤」情境,藉以将病情稳定几个小时。氧气的供应对于病情的暂时稳定也有帮助。不过,病人终究必须实际下撤到海拔低处。有些登山者如果过去有过肺水肿记录,会事前服用一种nikedipine药物,可做为防治高山肺水肿的措施之一。

百度百科上两起因高山肺水肿的山难:

圣棱线山难的当事人本身的登山经历就非常丰富,在体力上也算是非常的不错,登山久的人基本上都非常能撑,这不是爬几次山的人能超越的,在争取救援时间上就会比较有利!高山肺水肿(AME)是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较低海拔地区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由于大气压力的降低以及缺氧,在短时期内发生的一系列缺氧反应,造成身体无法适应而产生。 .高山肺水肿(HAPE)是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血容量增加,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收缩不平衡,结果收缩较弱的区域出现激流,造成这些区域水肿;液体通过靠近阻力血管的动脉壁漏出;由于凝血机制障碍出现血栓,血栓又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一些意见认为高山肺水肿是急性高原病的合并症,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且常见于夜间睡眠时,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危及生命。

嘉明湖山难在发现事态危急时,是在半夜12点,达芬池山难则是发生在天候不佳有浓雾的情形下,两起山难都是在直升机来不及救援的情形下造成不幸的,而圣棱线山难在当时白天的天气不错,直升机有办法及时救援所以避免了一次遗憾的发生。.Ps.这一点其实也时第一点有关,因为嘉明湖山难的当事人无法撑到天亮。高山肺水肿(HACE)的病因是由于缺氧导致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脑水肿,以及脑容积增加,造成脑组织受压迫,脑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进而发生昏迷及死亡。

总结和结论:

1、高山探险是一项刺激而危险的运动,很多时候危险往往在令你不觉察中滋生,参与人必须慎之又慎,对于整个过程要有充分的准备,并且随时都应有第二方案作为备选。

2、在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阿式攀登时,最好选择商业队积攒经验,而选择商业队时,首选不应该是价格,而是攀登、救援的实力强弱,同时商业队应该有充分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责任感强的商业队才有可能为很多普通登山探险人员着想,并消除探险人员的后顾之忧。

3、在高海拔区域,队员出现奢睡的现象要十分警惕,如果奢睡再加意识出现模糊,应及时尽快的下降海拔,通常攀登队员在到达营地后,应该在营地区域有适量的活动,再进到帐篷休息。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