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37

主题

石家庄

白石岭上有古驿,庚子长墙拒列强——井陉行之22、走过东天门

[复制链接] 查看:11518 | 回复:130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22:10 编辑

  东天门我来过一次,说起来还是非典那年,一个周末,我和几个事一起骑车子来到东天门,那时,咱还没玩户外,到了的是景区正门,可那个时候全国草木皆兵,各村设卡,景点关闭,到哪儿哪儿不让进。东天门不例外。众人一顿乱磨:“你看我们这么远骑车子来的,能有病么。要是有病还能骑车子跑这么远的路么?”好说歹说,工作人员终于被感动,打电话请求了一下,破例放我们进去了。一人20元的门票。

  那次我本想沿庚子长墙走一走的,但几个同伴无一人有兴趣,他们催着我下山了,于是心中留下了一个遗憾,这个遗憾一留就是十几年。今天,我终于有了弥补遗憾的机会了。


   由东天门城楼子钻过灌木林,循环着人声绕上城墙,我沿城墙向不远的山顶走去。



在庚子长墙基础上修建设的山寨版的城墙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6:55 编辑



   我很快的就来到了白石岭山顶上,下边的山脊上能清楚的分辨出一段人工砌筑的石墙,那一定就是庚子长墙了。再远些,对面的山头上,已经很难分辨出长墙的走向了。

   站在白石岭上,我有些感慨:眼前的山即不高也不险,它与我平时走过的山根本不就不可同日而语。很难想象,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当时是怎么抵御持有洋枪洋炮的侵略军进攻的。但当时的中国军队就是依赖这道简易的石墙顽强的抵档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8:53 编辑



   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光绪26年即1900年,那一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子年。当时,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依仗洋枪洋炮攻陷天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逃往山西,八国联军迅速侵占了保定、定州,正定等地,并企图继续西进,进犯山西。慈禧一边继续向西逃亡,一边调集军队火速赶往山西一线,加强山、陕两省戒备。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原江宁军次参将刘光才接到升任山西大同总镇,并带忠毅军山西上任的命令。刘光才接命后,取道山东、河北走进赴山西。刘光才行至河北威县时,接到圣命:洋兵如果再西进,要立即选择有利地形驻扎,进行堵御。到达栾城时,又接到山西巡抚来电,说已奏明圣上,让刘光才总领武功营、忠毅军及晋威军,在井陉驻守,以守卫晋东门户。

  几乎与此同时,原驻扎获鹿的湖北武功营,因兵力不足,面对法国人的进逼于九月(农历)底退屯井陉。十月初七,法军兵马携大炮多门,由获鹿西进,企图向井陉进犯,行至井陉平望村时因道路崎岖,两部炮车的车轴断裂,法军认为此为不祥之兆,遂暂时退回获鹿。法军的行动无意中为刘光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十月初十,刘光才所部及其军辅全部到达井陉,大营驻扎在微水镇西的长岗。命所部在岩峰、马村、段庄、石门、青石岭、白塔坡、割瓮岭、珍珠岭、后掌、东方岭等处据险设防,修筑关卡、长墙、炮台、开挖地洞地营,埋设地雷,准备迎击西犯的侵略军。

  一场近代史上少有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白石岭山顶上俯视东天门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3 编辑



   11月19日,数千名法国侵略军趁雾对东天门发动了进攻。他们先以开花大炮猛攻清兵军营,然后冲向白石岭上的清军阵地。忠毅军全体将士士气高涨,奋起还击,经过激战,打死打伤法军无数,迫使侵略军退回获鹿。侵略军西犯受阻,经常派人到忠毅军防地前窥探。刘光才所部将士坚守阵地,昼夜严防。当地百姓也积极配合,日夜巡逻,捕获法军侦探多名。军民同仇敌忾,使法军企图不能得逞。

   12月9日,法军头目又率领马步大队,从马村卡外的老鸹岩向清军发起攻击。刘光才所部据险堵击,又打死打伤法军多名,并将法军头目的屁股打伤,法军进攻再遭失败,不能西进一步




山顶上疑似的工事遗址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9:04 编辑


东天门东侧的地势,当年法军就是从这个方向向东天门的清军防线发起进攻的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9:09 编辑


   东天门西侧的地形,越过白石岭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宁。这个方向也是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主战场。难怪看到韩信背水设阵,赵军主帅成安君陈馀会望见而大笑”了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2 编辑



   法军西进一再受阻,战场上讨不到便宜,就改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当时清政府正派李鸿章与洋人在天津谈判议和。光绪27年2月,双方合议达成意向,法却迟迟不退兵,以“刘光才一军扎驻井陉相逼,必须先退,彼国方肯撤军,否则德法合兵,即日进攻”为由逼清政府让刘光才部先撤出井陉,方肯议和休战。腐败的清政府屈从于洋人压力,马上奏明天子,令刘光才退扎。失魂落魄的光绪帝更是找不着北,钦此:“先行退扎晋境”,“万一彼军来扑”,“千万不可还击”,“免致藉口”。令刘光才将前敌五营先行退扎山西境内,其余所部,陆续撤走。于是,让法国人无法攻破的东天门防线后来竟一枪不发的被放弃。这真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对此,深感窝囊的刘光才无奈地叹道:“夫惟用兵之道,全在赏罚严明,号令严肃,随机应变,操纵自如,方足以励军心,而尚难必操胜算。况时至今日,敌国之欺凌俞甚,军家之锐气全消。徒使握兵符者,进退无据,战守皆非。蒿目时艰,杞忧曷极?”(刘光才.《防堵晋东敌兵记》)。

   刘光才部被迫于1901年3月2日退往固关、槐树铺等处。撤退前,刘光才料定法军不会善罢甘休,亲笔写信让井陉县知事赵振鸿赴天津去见李鸿章,探询“联军议和,是否真有诚意?”李鸿章说:“洋人信实无欺。”但是,当赵振鸿回程路过保定时,亲见洋兵紧急装备,行动异常,便知其中必有变故,随即电告李鸿章。但是李鸿章于三月初四日电令刘光才“勿起衅端”。


   清政府的柔软和卖国行径,给了洋人机会。刘光才奉旨退入晋境“布置未定”,法军提督巴尧与德军提督欧贝就相互勾结,发动了进攻。巴尧法军由获鹿出发,欧贝率德军由平山起行,两军共13000多人,大炮数十门,于3月4日会聚于井陉县城。5日黎明,兵分乏驴岭、南北障城、核桃园三路,向冀晋咽喉娘子关、固关疯狂进攻。刘光才率部坚守固关,打退洋鬼子一次次进攻。驻守娘子关的湖北武功营防守不力,娘子关失守。敌兵遂从娘子关绕到固关西侧,抄刘光才的后路,从东西两面夹击刘光才的忠毅军。刘光才的副手李永钦亲临战场,沉着应战,指挥若定,将士们为保家卫国,英勇抵抗,歼敌无数。德法军队进攻多日,终无法攻破故关。事后, 据德国人的统计,德军在1900年10月-1901年4月间共在中国战场损失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死在了进攻山西的战场上,由于德军只在娘子关一线对山西发动了进攻,所以可以说,死在娘子关前线的德军约有1400人。


   东天门、娘子关一战共打死法、德侵略军1800名,其中包括军官多名,这一战斗是中国近代史上抗击外族侵略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它沉重的打击了西方列强的嚣张气焰,使侵略军继续西犯的企图没能得逞。最后德法两国不得不在合约上签字。为了表彰刘光才和他的忠毅军,后人在白石岭上树立了“刘光才抗法碑”,以志纪念。但也有人对刘光才并不感冒。刘的部将、直接守卫东天门的王南浦就在当年冬月就写了一篇《晋东防军纪略》,指着刘光才的鼻子,骂了个狗血喷头,说刘:“假造日记,饰人耳目”,东天门之战“远近传颂,遂(虽)负盛名”,“刘公实非将才……”。理由就是刘“远在二十里外的大营”坐着,真正指挥东天门之战的并非他本人,却落了个“远近传颂”。


   不管刘光才是不是将才,亲自指挥没指挥那场战斗,白石岭、娘子关之战的确是不个不小的胜利。要知道,曾被大肆吹嘘的镇江保卫战,一共只打死了37个英国人;被吹为空前的镇南关大捷,也只打死了约300个法军,东天门、娘子关一线的保卫战,清兵不足万人,却抵抗了上万德法联军几个月的进攻,击毙上千敌军,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但是,东天门、娘子关保卫战的结局又是那样的无奈,它说明,不是中国人没有战斗 力,不是中国军队无能,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导致了鸦片战争以来屡屡丧权辱国的结局。




白石岭上的山寨版城墙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5-6-24 16:19 9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6 编辑


怀着无限的感慨,我告别了东天门,沿白石岭东坡的大道向下走去。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