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60

主题

石家庄

白石岭上有古驿,庚子长墙拒列强——井陉行之22、走过东天门

[复制链接] 查看:11618 | 回复:120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1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9:09 编辑


   东天门西侧的地形,越过白石岭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宁。这个方向也是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主战场。难怪看到韩信背水设阵,赵军主帅成安君陈馀会望见而大笑”了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2 编辑



   法军西进一再受阻,战场上讨不到便宜,就改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当时清政府正派李鸿章与洋人在天津谈判议和。光绪27年2月,双方合议达成意向,法却迟迟不退兵,以“刘光才一军扎驻井陉相逼,必须先退,彼国方肯撤军,否则德法合兵,即日进攻”为由逼清政府让刘光才部先撤出井陉,方肯议和休战。腐败的清政府屈从于洋人压力,马上奏明天子,令刘光才退扎。失魂落魄的光绪帝更是找不着北,钦此:“先行退扎晋境”,“万一彼军来扑”,“千万不可还击”,“免致藉口”。令刘光才将前敌五营先行退扎山西境内,其余所部,陆续撤走。于是,让法国人无法攻破的东天门防线后来竟一枪不发的被放弃。这真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对此,深感窝囊的刘光才无奈地叹道:“夫惟用兵之道,全在赏罚严明,号令严肃,随机应变,操纵自如,方足以励军心,而尚难必操胜算。况时至今日,敌国之欺凌俞甚,军家之锐气全消。徒使握兵符者,进退无据,战守皆非。蒿目时艰,杞忧曷极?”(刘光才.《防堵晋东敌兵记》)。

   刘光才部被迫于1901年3月2日退往固关、槐树铺等处。撤退前,刘光才料定法军不会善罢甘休,亲笔写信让井陉县知事赵振鸿赴天津去见李鸿章,探询“联军议和,是否真有诚意?”李鸿章说:“洋人信实无欺。”但是,当赵振鸿回程路过保定时,亲见洋兵紧急装备,行动异常,便知其中必有变故,随即电告李鸿章。但是李鸿章于三月初四日电令刘光才“勿起衅端”。


   清政府的柔软和卖国行径,给了洋人机会。刘光才奉旨退入晋境“布置未定”,法军提督巴尧与德军提督欧贝就相互勾结,发动了进攻。巴尧法军由获鹿出发,欧贝率德军由平山起行,两军共13000多人,大炮数十门,于3月4日会聚于井陉县城。5日黎明,兵分乏驴岭、南北障城、核桃园三路,向冀晋咽喉娘子关、固关疯狂进攻。刘光才率部坚守固关,打退洋鬼子一次次进攻。驻守娘子关的湖北武功营防守不力,娘子关失守。敌兵遂从娘子关绕到固关西侧,抄刘光才的后路,从东西两面夹击刘光才的忠毅军。刘光才的副手李永钦亲临战场,沉着应战,指挥若定,将士们为保家卫国,英勇抵抗,歼敌无数。德法军队进攻多日,终无法攻破故关。事后, 据德国人的统计,德军在1900年10月-1901年4月间共在中国战场损失近3000人,其中近半是死在了进攻山西的战场上,由于德军只在娘子关一线对山西发动了进攻,所以可以说,死在娘子关前线的德军约有1400人。


   东天门、娘子关一战共打死法、德侵略军1800名,其中包括军官多名,这一战斗是中国近代史上抗击外族侵略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它沉重的打击了西方列强的嚣张气焰,使侵略军继续西犯的企图没能得逞。最后德法两国不得不在合约上签字。为了表彰刘光才和他的忠毅军,后人在白石岭上树立了“刘光才抗法碑”,以志纪念。但也有人对刘光才并不感冒。刘的部将、直接守卫东天门的王南浦就在当年冬月就写了一篇《晋东防军纪略》,指着刘光才的鼻子,骂了个狗血喷头,说刘:“假造日记,饰人耳目”,东天门之战“远近传颂,遂(虽)负盛名”,“刘公实非将才……”。理由就是刘“远在二十里外的大营”坐着,真正指挥东天门之战的并非他本人,却落了个“远近传颂”。


   不管刘光才是不是将才,亲自指挥没指挥那场战斗,白石岭、娘子关之战的确是不个不小的胜利。要知道,曾被大肆吹嘘的镇江保卫战,一共只打死了37个英国人;被吹为空前的镇南关大捷,也只打死了约300个法军,东天门、娘子关一线的保卫战,清兵不足万人,却抵抗了上万德法联军几个月的进攻,击毙上千敌军,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但是,东天门、娘子关保卫战的结局又是那样的无奈,它说明,不是中国人没有战斗 力,不是中国军队无能,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导致了鸦片战争以来屡屡丧权辱国的结局。




白石岭上的山寨版城墙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4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6 编辑


怀着无限的感慨,我告别了东天门,沿白石岭东坡的大道向下走去。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6 编辑


古道遗址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51 编辑


  秦始皇歇灵台,一个平整的石台,传说秦始皇驾崩后,赵高、李斯秘不发丧,绕道九原回咸阳途中路过井陉,因山高路险曾在此歇灵。此说是否真实无法考证。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8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5-6-24 16:19 8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53 编辑


还是秦皇古道的遗址


发表于 2015-6-24 16:19 9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55 编辑


仿造的秦国战车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