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32

主题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复制链接] 查看:125236 | 回复:339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1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是不是任何建筑过了百年之后都会有价值呢?一座建筑的价值主要还不在于它年代的久远,而在于它本身的精美程度和历史意义,当今泛滥的火柴盒楼房,哪怕保存五百年,恐怕也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2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3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村中很多老宅子还有人居住,虽然有些杂乱,但不影响建筑的精美,有人气的老建筑才有灵气。很喜欢这样破旧凌乱的古旧味道,居民的生活杂物就这么堆放着。这就是生活气息,就像自己回到老家祖屋时,看到自家若干年前的一些旧物的感觉。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4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团山村还遗存有4座寨门,这是其中一座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5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正在织草编的手工艺人。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6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老村、老宅、老人,不仅是团山村,也是中国大多数村庄的现状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7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团山村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清末民初,共和国以后,翻天覆地慨而慷,偏安一隅的小山村也不可能变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所有的大宅子——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原本是一家人的院落挤进了十几户几十户翻身做主的贫苦人家,但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几近于无的保护维修终究还是对古建筑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损害。军队进驻了将军第、营长府,大多数泥腿子出身的农民子弟兵在老建筑那些精美古雅的书法绘画上画上了毛主席的大头像、刷上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时髦标语,甚至涂抹上了“打倒刘少奇”这样的涂鸦......不过,吊诡的是,据说正是因为这些破坏了传统艺术但政治正确的标语、画像,却在文革时期保护了这些古建筑,因为造反派红卫兵们谁敢破坏画了主席像的大门啊!这些东西若干年后看,也是历史的印记。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8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秀才府,主人家是一对秀才兄弟,不过在清末那个乱世里,两人弃文从商,算是儒商吧。秀才兄弟在建水开设天吉昌商号,主要经营个旧出产的锡矿产品,但自己家里还是以“秀才府”为名,看来骨子里还是以文名自傲。
发表于 2017-3-6 15:01 109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现在的团山村正在开发4A级景区,第一步就是把原来挤满了大宅子每一个房间的村民搬迁出去,计划在村子旁边另外建造一个新村,村民搬入新村,老宅统一做旅游商业开发。据说原本大多数村民都很愉快地签订了搬迁协议,但后来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新村火柴盒楼房的建筑设计很难令村民满意,于是新村的建造不得不半途停了下来。
不过这个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对于大多数不那么具有审美趣味的村民来说,搬离没有现代化厨卫和五通设施的大杂院其实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对古建保护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仅仅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居住在古建里的人、古建里的生活形态、人在生活中所凝结的社会族群文化,这些才是村落的内在灵魂。如果所有的村民都搬走了,每一栋大宅门都修整一新(或者更高级更专业一点修旧如旧)成为对外展览的“博物馆”,或者出售旅游商品的店铺,那么这个村落会不会就此变成一个失去活力与灵魂的华丽空壳?我有点担心。
发表于 2017-3-6 15:01 110 只看该作者
赴一场最美的春天之约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