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6

主题

大同

天镇“新平堡”行

[复制链接] 查看:14463 | 回复:109
发表于 2017-3-8 10:48 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07016249 于 2017-3-8 15:26 编辑

天镇“新平堡”行
    文化习俗
    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边塞旅游业,走上了一条"历史文化搭平台,边塞旅游唱大戏,集体力量求壮大,农民收入图增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天镇县新平堡镇地处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2007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150元。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请专家论证后,大胆提出了以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构建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乡镇的新思路。目前新平堡镇境内存留赵、汉、北魏、明四代长城近50公里,其中以明长城为多,保存状况居全省前列。该镇还享有"茶马古道"的称谓,是三省(区)的商贸通达之地。
    镇党委、政府在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对历史古迹的修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还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吸纳社会资金,切实改善旅游环境并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先后推出了历史古迹游和边塞风情游等旅游项目。镇政府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七八月到此游览的客人平均每天达300多人。发展旅游业给边塞古镇带来了新气象,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农家粗粮饭庄"、"古镇民俗风情馆"、"农业生态观光园"等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9个,天镇县新平堡镇成为大同市唯一上榜名镇。从山西省旅游名镇到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再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平堡镇以"三级跳"的力度实现了华丽而完美的转身。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文物局(文化厅、文管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

   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等规定,在各地初步考核和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审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公布河北省涉县固新镇等38个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见附件1)、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等61个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见附件2)。

   请你们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认真编制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保护措施,杜绝违反保护规划的建设行为的发生,严格禁止将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出让给企业用于经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已经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将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行查处。

   附件:1、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2、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

   二○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发表于 2017-3-8 10:48 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07016249 于 2017-3-8 18:22 编辑

天镇“新平堡”行
    穿镇政府,法庭继续西行,寻找新平堡西马市和“边墙”(老百姓把山西和内霥古分界的城墙叫“边墙”)。
发表于 2017-3-8 10:48 53 只看该作者
天镇“新平堡”行

发表于 2017-3-8 10:48 54 只看该作者
天镇“新平堡”行

发表于 2017-3-8 10:48 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07016249 于 2017-3-8 15:31 编辑

天镇“新平堡”行
    新平堡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三月,开设马市,和北方蒙古族游牧部落鞑靼进行茶马布匹等交易,但当年十一月就停止了。在隆庆四年(1570年)农历九月在新平堡西1里许马市口和蒙古游牧部落俺答恢复贸易,俺答被封为顺义王,牧民以牛、马、皮张、金银和明朝商贩交换布匹、茶、绸缎等,明朝廷也从中买骡、马补充军用。
    新平堡既是军戍堡寨,也是边境贸易的一大处所,相当繁荣。

发表于 2017-3-8 10:48 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07016249 于 2017-3-8 16:36 编辑

天镇“新平堡”行
    西马市口
    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属国家边连贸口岸,因以购买军用马匹为主,故叫马市口,为与河北马市口区别称西马市口。
    每年七月初三开集,结束,历时十天,除铁器外,其它都可交易。内地以购买牛、羊、马匹、皮毛为主,庵答部落则以粮食、布匹、茶叶及其它木制品为主,官方交易占三成,民间交易占七成,万历年间增建火药楼、宣威楼,并设千总府,交易期间有千总派士卒把守保护。宣威楼用于赐宴过境的部落酋长。

发表于 2017-3-8 10:48 57 只看该作者
天镇“新平堡”行

发表于 2017-3-8 10:48 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07016249 于 2017-3-8 15:56 编辑

天镇“新平堡”行
    境内长城
新平镇境内现存长城四部分。分赵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以及明长城。
    一、赵长城遗址
    据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内蒙访古》一文记载: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缺口)为止。
    新平现存的断续绵亘于山西和内蒙古省区界上的古长城遗址,长达三十余公里,正是翦先生所描述的赵长城中的一段。
    二、汉长城遗址
    平远堡村东约,可见偏南北走向的古长城,北接三界沟向南过西洋河穿插于常胜山(山西省)和南燕截(河北省)分界线上。向南延展到达家夭—碾儿岭一线,现存遗址长约。据平远堡村民介绍,前些年有一老者在宗氏族谱里证实有过记载,可惜老者于一九九五年去世,无从考证,但平远堡的汉墓群却是真实存在。
    三、北魏长城遗址
    西起新平尔西和赵长城遗址相接经二十墩、十六墩、八墩止于平远头三界沟。据平远头石玉林(93岁,07年2月去世)介绍,前些年有村民在接火墩的洞穴内发现过点狼烟用的器物,其形状、材质、纹饰属北魏遗物,底有“太平”字样,疑是北魏太武帝太君年间器物(公元440年),无考证。
    四、明长城遗址
    在赵长城的基础上,明洪武年间增修,东跨三界沟和东洋河长城相连,西过双山迂回于西马市口,向西南延展。长约三十多公里,中间夹烽火台三十六个,保存比较完整。一五四零年左右在西马市口增设了火药楼、宣威楼,设千总一名。


发表于 2017-3-8 10:48 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07016249 于 2017-3-8 15:44 编辑

天镇“新平堡”行
    延陵古城旧址,现为内霥兴和县古城村。
    边塞重镇旅游名邑——山西省天镇县新平堡镇特色景观简介
    平堡镇位于山西省的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西北依山与内蒙古兴和县接壤,东南隔河与河北省怀安县相望,丘山连绵起伏,环境清新宜人,文化底蕴深厚,古迹遗址众多,景观苍旷雄美;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新平堡镇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据史书记载,新平堡镇在周朝属代国,战国时属赵国,曾于此设置“延陵邑”,秦代又设置“延陵县”,西汉为延陵县址所在,东汉又改设为“延陵乡”,直到明代才改延陵地名为新平堡。因地处防御要塞,历朝历代在新平堡建有大规模军事设施,目前境内存留赵、汉、北魏、明四代长城遗址,长达50公里,其中以明长城为多,古堡、边墩、烽台、敌楼、控军台、炮台等遗址保存完好,居山西省首位;因此,新平堡已成为山西省古军事防御设施博物馆。新平堡历史上多以屯兵制驻军,也叫做屯垦戍边制,即守边军士,一边生产、一边当值,所有收成均为军饷开销,朝廷免收赋税,正如诗人所描述的那样,“市罢台空屯种急,免从御府呼金钱”。由于兵员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这个斗大孤城中姓氏就多达100多个,其中国内极为少见的善、苍、富、底、原、仲、郎等姓氏这里都有。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第19期

发表于 2017-3-8 10:48 60 只看该作者
天镇“新平堡”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