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obo77 于 2017-11-1 21:07 编辑 南方还是北方江浙沪包邮区是地理上是个模糊的存在,更北的北方人管我们叫南方人,更南边的南方人管我们叫北方人。老章对这两种说法都是抗拒的,因为我就是我,我们是颜色不一样烟火,哦耶。 事实上长江三角洲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正所谓: 春有春雨润物细无声, 夏有连天荷叶无穷碧, 秋有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有傲雪寒梅独自开。 事实上伴随着全球的温暖化趋势,江南的春天和秋天变得转瞬即逝。夏天更加的漫长炎热,而冬天,虽然寒梅还在,但是已经没有雪可以傲了。 故乡的雪 虽然小学四年级时就离开了杭州,但老章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那时老章还是小小章,跟着外婆在杭州生活,家就在西湖边的龙翔桥,出了门就能望见西湖。那时的冬天很冷,那时的冬天会下很大的雪,大到积雪可以没过小小章的小腿。那时没有那么多的游客,银装素裹的西湖安静而美丽;那时西湖只是每日能见到的风景,那时只知道在大雪里和小伙伴们疯玩。 长大后因为求学的缘故,老章在南京生活了7年,一直把南京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记得大学入学的第一年,南京就用一场大雪来欢迎了我们。那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宿舍集资去借了一个胶卷傻瓜机就在校园里乱怕了一通。记得洗出来的照片都是灰灰的,当时以为被坑了,借到一个故障的相机。很多年玩摄影了才知道依据白加黑减的原则,拍雪景的时候是需要加曝光的。但年轻的我们就是很傻很天真啊,如今再看当时那一张张坐在雪地里傻笑的青春面孔,只剩唏嘘了。 如今老章生活在上海,已是第十三个年头。上海真是一个有魔性的城市,比如夏天虽然有过很多次台风的警报,但却从来没有真正给上海造成多大的影响。下雪就更别提了,记忆里就没像模像样的下过一场雪,儿子都已经8岁了都还没见过大雪呢。现在说我们是南方人我再也不反驳了。 追雪 近些年对雪的执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玩了摄影总想好好地拍些雪景的片子。于是在16年元旦为拍雪景去了黄山,结果那几天气温飙升,艳阳高照,带去的防寒装备反而成了累赘,更别说什么雪了。 之后寒潮来袭,预报杭州会下大雪,当机立断买了第二天的车票准备去杭州拍照。出发那天的早上,在杭州生活的弟弟还说早上在下大雪呢,大喜过望。结果等我中午到杭州的时候已经雪过天晴,而且雪已经全化了。当然上当的不止我一个,那天想来户外巴士看断桥残雪的游客多到你都看不到桥面。 屡战屡败,老章觉得自己和雪无缘。所以当知道自己有机会参加雪佛兰的最美中国行活动,可以来北方来一次雪国之旅时候,老章的眼泪哗哗的啊。感谢党,感谢人,感谢蜂窝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 |
本帖最后由 hobo77 于 2017-11-1 21:10 编辑 再不放图要关页面了,客官慢走 索菲亚大教堂前kao地瓜大伯,严寒的冬日里吃一个热腾腾的地瓜一定是暖心又暖胃。 清晨的阳光还没能笼罩大教堂,鸽子围绕着教堂的尖顶盘旋起舞,以此温暖自己的身体。 我们的小创车队排着整齐的队列行进在林海雪原之间。亚布力迷彩登山服去雪乡已经修好了公路,即使不是高速也已经让交通便利了很多。冬天的道路有积雪和结冰,车队始终保持着稳健的车速和队形。在一个S弯处露出了整个车队的队形,赶紧抓拍几张 即使只能在初学者雪道上低速飞行,还是玩得不亦乐乎,羡慕北方的童鞋啊。 谢谢赵新同学在寒冷的冬夜里陪我玩儿光绘,两人都是第一次,所以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 大风刮起的雪粉在清晨的阳光里闪闪发光。 大雪谷,一个完全无中生有,因为爸爸去哪儿而红了的景点。 麋鹿雪橇不是圣诞老人的座驾么,怎么改运啤酒啦。 大雪,木屋,灯笼,典型性雪乡夜景。雪乡的棒槌山现在已经修好了观光的栈道,要看雪乡的全景也不需要跟以前那样深一脚浅一脚的爬上山坡,轻松的沿着栈道就可以把雪乡一览无余。 如今的雪乡熙熙攘攘如游乐场,已非记忆里的室外桃园。漫步在热闹的所谓雪韵大街,心却像路边的这盏灯笼一样寂寞。 |
行程 好吧,即使很简单,作为一篇游记,总还是要说一下行程。 这次正式的行程是三天,行驶距离共600多公里,是不是觉得很少。确实,如果在刷高速的话不用一天就能跑完。但是现在北方道路普遍积雪结冰,所以车速必须有所控制。再加上车队模式,为了保持一致性也会影响一定的速度。所以实际跑下来,每天在路上的时间至少也有4~5个小时。 如果是自由行,建议第一天直接赶到亚布力,哈尔滨可以放在最后。这样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省得反复折腾。另外,雪乡可以的话住两晚,因为第一天赶到雪乡的时候一般都是下午了,可能还没玩儿天就已经黑了。住两天比较宽裕,还可以拍个日出啥的。 |
D1:我来了,冰城 选择了东航经停营口到哈尔滨的航班,就为在贵宾室里吃一碗免费的泡面。全程4个多小时,刚好够我看完了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缜密的逻辑推理和残酷的凶杀人案件背后,这次又多了人与人的亲情,看完后除了真相大白后的叹息还有一丝丝的感动和温暖。 这丝儿温意在走出机舱门的瞬间被秒杀了,零下20度。已经习惯了独自奔波的老章也莫名地感到一阵的失落和寂寞。都说空虚寂寞冷,看来两者间互为因果,空虚寂寞的人会感到冷,冷也会让人感到空虚寂寞。 是不是已经被冻傻?忽然想起北方冬天吃的冻梨,吃之前要把冻得梆硬的梨放在水里化冻,咬一口能吃到梨肉里的冰碴子。我想我这颗冻硬了的脑袋是不是也已经长出了冰碴子,如果回到温暖的室内,冰碴子一化这脑袋也就彻底地进了水了。 不敢再想,赶忙买了车票后赶忙连滚带爬的上了机场大巴。当晚订的是靠近中央大街的全季酒店,大巴下来后走不多远就到,也省得大半夜拖着行李在大街上孤魂野鬼似的游荡。 Tips: ① 防寒装备:冬天的黑龙江,零下二三十是正常气温,有些地方的极端低温会到零下四五十度。所以保暖需要放在首位,羽绒抓绒软壳,帽子围巾手套从使劲往身上招呼吧。我的建议是里层保暖内衣+中间层较厚的抓绒服+厚的棉外套或者羽绒外套。如果一早一晚看日出派夜景之类的,还可以在中间加一件薄羽绒(比如优衣库的薄羽绒服)。裤子也是类似,老章比较抗冻,最多的时候也只穿了一条秋裤和带抓绒的外裤。 ② 鞋:我知道板鞋很酷,皮鞋很潇洒,但是为了你的脚着想,一双厚的户外鞋或者雪地靴会让你的脚感谢你。 ③ 暖宝宝:这个可以有。脚寒的人贴两张小的在脚上不会让你冻得直跺脚。就算自己不用还可以给手机,别看iphone很贵,但最不抗冻就是它。据说华为的抗冻能力略好,据说而已。但在户外长时间使用,比如拍照啥的还是会挂的。贴个暖宝宝或者插个充电宝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④ 其他:墨镜,保湿滋润的护肤品也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