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霞客行 因为有他,时间可以精确到384年前的大年初一,一位老人来到江西武功山。他在武功山境内畅游了十天,写下六千九百多字的游记,对行走路线、地理特征、风土人情、佛寺道观、天象气候描绘的巨细无遗。 在交通食宿各方面远不如现在的古代,这位烟霞之客一生的时光只做了一件事:用生命去旅行。他的旅途,不寄托功名抱负,不附带宗教信仰,只是纯粹的与山水的对话,是对内心渴望的响应,是经历生命的一种形式。他超脱了视游山玩水为陶冶情操的传统模式,赋予了旅游更具科学探索与冒险精神的内涵。他的脚步远远超出同时代,给全世界留下一个难以企及的背影。 |
他是徐霞客。 自他之后,旅游才正式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进入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生活中,并从士大夫济世人生的附庸生活中独立出来,步入时代轨道。而他以满怀赤子之心写下的《徐霞客游记》,远不仅是一部普通的旅行手册,还代表着古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地理学巅峰,更堪称人文历史研究的宝典。数百年来,一直造福着世界各地的后人。 面对这位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的徐霞客,我们几乎无法作出合乎社会规范的评价。不管是明朝的规范,还是现在的规范,似乎都容不了这样一个人。 要了解他,必须走他走过的路。 |
我国历史上地理区域划分,多以山、河为界。但到了现代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时,却事实导致了不少地方利益纷争——显然,没有哪位游客会让自己的观光脚步止步于分水岭,而不去四处“跨界”游走。武功山,便是江西省内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三地的“界山”。其山形大体呈西南向东北的走势,除去东北角上一小段属宜春管辖,其大部分景区以最高山脊走向为界,西北属萍乡,东南属安福。之所以不以对等行政区划说明,恰恰因为武功山的开发,北面是举全市之力,而南面只是县城部分力量。事实上,萍乡市成立了正县级的武功山管委会,系统开发已近20年,5A级景区牌子也是萍乡创建下来的。世界各地蜂拥而来的游客绝大多数亦是通过萍乡这面的景区游览武功山。 |
还回到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当时已50岁的徐霞客辗转来到武功山东南侧山脚的安福县钱山乡,准备登山。他的10天武功之旅中,有4天都在钱山境内,主要由集云古道而上,九龙古道而下。徐霞客在游历中,擅边看边思考,通过类比得出科学结论。他认为:西北侧群山“从峰耸石攒崖”,而东南侧群山则由一条主山脊所派分,两侧地势、地形不同,景观有差异,“燥润之分亦异出。”在没有航拍、没有卫星地图的时代,为后人研究武功山的地形地貌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当然,其斑谰丰实的游记更是武功山宝贵的文化财富。 钱山文家坊,徐霞客登山前借住一晚的王氏故居已经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