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文,有十几年前论坛那味了。 我非常认同你说的,预热大于稳压。就对气罐和LNG(石油液化气)的了解来看,目前市面常见三种气体:丙烷,异丁烷,正丁烷。 炉头用铝合金主体螺纹为主,可以更好的传导热量到阀门口,气罐使用的是针盖式美制螺纹口,当阀门口附近被预热到常温以上时正丁烷绝压压力会达到3bar以上,完全足够使用,而丙烷更高,异丁烷其次。 高山罐出于价格考虑的多是90%以上异丁烷混合少量丙烷,在零下15度左右即可正常汽化。随着罐体,尤其是阀门口温度提高,压力会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可以超过4,5bar以上(根据气体不同则变化)。 一体式的优点就是传导预热气罐,而老驴都知道的气罐贴身放捂热的原因也在于此。 加上之前开发调研来看,如果用某种其他导热好的材质做新结构气罐,低温效果会更好。同时体积重量可以降维打击现有产品。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煮食动火过程中,通过火力直接加热罐体的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受不同环境影响其传导热量不可控,会有明显的安全隐患。目前的预热机制都是在将导热管放置在火盘附近,导热到预混装置前辅助汽化:导热管大多是炉盘旁边上方,极少部门炉头(比如我之前提到的Primus)內嵌在炉盘中。 导热到预混装置前的前提是倒置气罐,让没有汽化的液体直接流进气管,进入预混前受热汽化。并非要传热到罐体(或阀门)使之在罐体(阀口)内加速汽化。 搞笑的是,因为原理太简单,反而没有人科普过,使得很多人从不倒置、根本就没用到过预热功能。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预热系统没法设计在单体炉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呀,罐体压力过载的安全问题比能不能快速吃上一顿要严重多了。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单体炉头很难在小结构上设计罐体倒置 |
不是我BS国产炉头,如果你是想在比较低温且艰险的地方使用,还是买国外贵一些的炉头。比如经过多年大量用户验证的msr 风神之类。 如果你只是在东北的冬季要用,国产带预热管的性价比炉头有很多,其实短时间使用的话问题都不大,买布林,爱路客,火枫之类在户外圈有点名气的就行了。 我个人用的较多的分体预热炉头是火枫刀锋2,忘了是18还是19年京东那次打折力度最高的618入的,平时城市旅游开火自己煮个东西烧个菜用,要预热是因为转接长罐用,总体使用频率还真是不低,但从未走线使用。 |
材料的导热率在那里,炉头高度应该也经过设计的,至少我在做炉具配件时会计算测试不同位置的温度。 如果你和我一样单纯,可以从冷启动开始看着,在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因阀门口附近罐体被加热,出口压力显著增加的变化。 加上前面所说 ,好的罐体破裂压力都在18到30bar甚至更高,气体60度时的压力也远低于此,而气罐出厂也是经过高温水浴测试压力的。只要不是全密封挡风板,风险低到忽略不计。 再一个可以用体感,握一下就是~再不济,贴一个感温贴纸也可以,重量可忽略不计。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