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862

主题

尼泊尔

安娜普尔纳 | 雪山女神与古老文明(上)

[复制链接] 查看:30374 | 回复:124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1 只看该作者
走近那一排堡垒似的屋宅,窄小的窗户,高大的三层结构,更像是佐证了它的军事身份。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2 只看该作者
我走在小镇上,心绪飘荡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在眼前的景色中,回味着记忆里的味道、还有曾经的憧憬,它们就像一些光环,从这古老藏式小镇的各处散发出来。

这种古老不加修饰的画面、淳朴的生活,让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一个关于过去与远方的梦境,正如《德拉姆》一片中的那些场景。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3 只看该作者
其他的徒步者们一个个背着包,匆匆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好像只有我一人在镇子上漫步,这让我感到有些奇怪——这些古老的藏式村镇景观,难道不正是ACT上最动人的风景吗?我甚至觉得,这种悠闲而细腻的体验,才是我来此徒步最大的目的。

似乎,很多徒步者,都过于强调“行走”,而忽视了“停留”。他们总是想着“下一个目标”,到了目标,又开始考虑再下一个。他们总想着进度和速度,好像唯一的目的,就是“完成”某个线路。可这有什么意义呢??他们一路走来,也许从未静下心来发现、欣赏某时某地的风景,正如现实人生中的那些功利主义者一样,错过了无数真正美好的东西。

在一些游客罕至的角落,小镇的居民们好奇地看着我。一位坐在家门口的藏族大妈向我问好:“娜玛瑟德!”,我回敬了一句“扎西德勒!”。她惊了一下,笑了,然后也回敬了一句“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是藏语里的问好,在这里听见,有一种亲切感,仿佛突然间,当下的旅程与过往的 西藏 记忆,连接了起来。

后来又经过这里时,听见那位藏族大妈对同伴说着什么,隐约听见“扎西德勒”这个词,大概是“这个游客会说扎西德勒”云云。

对于这片地区来说,和 西藏 类似,四月底春天才刚刚开始,镇子周围的农田,都是新犁过的黑色土壤。有些田畦已经长出了鲜绿的蔬菜,它们就生长在雪山的背景前。村子里还有许多的鸡和牛,一路下来,看得我竟然都饿了。

回到旅店,刚吃过早饭不久的我,居然又点了一些餐食,以解一路被各类农产品挑拨的食欲。

离开 马南 ,回望这座山间的藏式小镇,这个自在、惬意、充满阳光的早晨,大概是此行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峡谷的远方,就是提利切峰,山峰下就是著名的提利切湖。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4 只看该作者
因为预报后面几天天气会变坏,阴天的湖水不好看,而且去提利切湖需要额外两三天时间,我们放弃了这个目标,直接前往陀龙垭口。

这一天的记忆仿佛格外清晰,我记得和拉贾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两边是干旱的山石和灌木,没有了此前的森林。这里有五六种不同灌木,竟然都长满了小小的刺,大概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动物的美餐吧。

拉贾说,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就会遍地绿意,开满鲜花,完全是另一番画面。不过到时候也进入了雨季,很难看见雪山了。

我们大概是最晚出发的人,倒也独享着一片清静的天地。我说起一个长久的想法——徒步旅行最好一两个人行动,才能更自由。人多的团队,一般只能按照日程表行动,很难临时起意更改计划,也无法照顾个别成员的喜好,会让你错过许多东西。

拉贾非常赞同,他说,人少才能更专注地与周围环境交流,徒步就像一种冥想和修行,是非常个人的体验,大团队会破坏这种氛围,让你无法做到纯粹和专注。我问他是怎么得出这些体会的?他说,之前他也带过一些独行的客人,是他们告诉他的。

拉贾接着说:“你很特别,一般 中国 人都是成群结队的”,我哈哈笑了。他又半开玩笑地说:“而且很多 中国 人嗓门很大”。

我说:“ 中国 人也有各式各样的,你说的那种人确实有不少,但也有很多完全不同的。”

“是的是的”,拉贾表示同意。

其实,我何尝也不会给某个地方的人贴标签呢。当你缺乏了解的时候,贴标签是唯一的认知方式。标签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来自许多他人经验的总结。但当你开始了解一个具体的人后,与那个鲜活而复杂的个人相比,标签就会显得越来越苍白而粗浅了。

我们又讨论起 印度 人和 尼泊尔 人的区别,整体而言, 尼泊尔 人比 印度 人更保守、内向、谦逊一些,有点像 泰国 、 缅甸 等 东南亚 国家的人,可能是都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正聊着,不经意一抬头,猛然发觉头顶的岩壁上有一大群岩羊,在极近的距离上,这些高原的生灵们也丝毫不惧怕我们。岩羊能在险峻的峭壁上健步如飞,它们唯一的天敌,就是同样的攀岩高手——雪豹。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5 只看该作者
去往Yak Kharka的路上,回头望,是岗嘎普尔纳峰西侧的山脊,这道高达7000多米的冰雪巨墙,绵延二十多公里后,连接着8091米的安娜普尔纳I峰。

在ACT,你看到的不是几座孤立的雪山,而是一道长达数十公里、高度维持在六千至八千米的山脉,那些有名字的山峰,只是其上比较高耸的部分。这种高度和长度级别的雪山巨墙,在其他地方是十分罕见的。

一支骡马队行走在山坡的小路上。从这个角度看,安娜普尔纳III峰与岗嘎普尔纳峰,与 马南 看到的又很不同了。

安娜普尔纳III峰。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6 只看该作者
岗嘎普尔纳峰。

到达Yak Kharka之前,路边山坡上有家单独的旅店,我对拉贾说,“今天就住这儿吧,再往前走,进入山谷更深处,就看不见雪山了”。

这里距离村子还很远,直到第二天,也再没有其他客人投宿。除了偶尔路过的徒步者或骡马队,四下安静地出奇,只有阳光洒在这片宛若无人知晓的空间。

前方是深深的山谷,四周是巨大的山体,远处端坐着通体洁白的安娜普尔纳群山。一条溪流在山坡上流过,就是旅店的水源,溪边长着几棵落了叶的树。

这是全程最安静的旅店,而我也爱极了这里的氛围,它似乎可以让我更清晰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旅店只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打理。母亲忙着干活,年幼的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玩耍,小小的脸蛋和手,就这么暴露在高原的阳光之下,难怪被晒得通红。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7 只看该作者
这家偏僻的旅店,居然还有带燃气热水的淋浴间。拉贾终于去洗了他全程第一个澡。我也接着去洗,今天早上在 马南 的旅店,刚洗完头,水就不热了,淋浴间里满是煤气味,吓得我赶紧穿衣服逃了出来。现在终于可以把这个澡洗完。

我的房间在二楼,三面是窗,可以看见远处的雪山。

在这方安静无人的空间,阳光静静地照着。天蓝色的床垫与枕头,让我想起了八年前在 拉萨 的时光,那时住的青旅,床铺也是这个色调,仿佛象征着高原的蓝天,还有远方与自由。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8 只看该作者
Chapter 12 | 陀龙垭口


第二天继续向陀龙垭口进发,天气果然变坏了,看不见远处的雪山。没有风景,只能专心走路。

这一路的徒步者很多,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几乎可以开一场奥利匹克运动会了。

路上遇到唯一一群骑马的游客,都是东亚面孔,我不禁好奇,一问都是华人。没想到ACT遇到的第一批华人,竟然是在马上,而我却不想和他们多说什么。

当你正艰难地在高海拔路线上攀登时,看到一群骑马的游客从后面悠哉悠哉过来,然后必须侧过身给他们让路,看着他们在马上晃悠着身子,一个个从你面前经过,你很难不感到一丝厌恶。

在一些陡峭的滑坡路段,有的马匹一直不敢前行,骑马的人自己下马走到前面去了,而很多徒步者却被堵在后面,只能冒着落石的危险等待。

中午到达海拔4500米的Phedi,再往上,海拔4900多米处还有一个高营地,虽然第二天可以少走一些路程,但住宿条件更差一点。

发表于 2023-7-4 15:20 109 只看该作者
到Phedi后不久,天就开始下起了大雪。

次日凌晨四点多起床,吃完早饭,打着头灯出发。今天要从4500米爬升到海拔5400多米的陀龙垭口,再下降到垭口另一侧海拔3760米的穆克提那,是ACT全程最艰苦的一天。

徒步者的头灯,排成断断续续的长龙,在山坡上延伸。天气依然不好,因为没有风景,唯一的乐趣就变成了攀爬本身。我们两人体能都比较好,又经过冰湖线路的锻炼,所以走得比较轻松,超过了所有从Phedi出发的人,一口气到达高营地,再和这里出发的人一起继续向上。

天亮之后,云雾笼罩着四周,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虽然看不见远处的风景,但这样的画面也有一种别样的氛围,好像走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

发表于 2023-7-4 15:20 110 只看该作者
风雪时而袭来,雾气中,一个身影在前方缓慢前行,身体左右摇晃着,似乎已接近体力透支的边缘。我们超过他时,发现竟然是一位白发老者。他穿着薄薄的棉外套,没有冰爪,也没有雨衣,脸上都是冰霜。我一问,他已经74岁高龄,以这样的年纪和简陋的装备出现在这里,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担心,拉贾把我们的备用冰爪给了他。

昨天的马队又来了,到达海拔5300左右时,那些骑马的人终于开始下马步行,也不知是因为雪大马匹上不去,还是他们想走完最后一段路。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