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东

千里奔赴,只为与你遇见--我走过大雪纷飞的青海,来到鲜花盛开的新疆

[复制链接] 查看:6930 | 回复:87
发表于 2023-11-24 13:20 21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2 只看该作者



西方古金币

汉代木简



青海 省博物馆位于 西宁 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 新宁 广场东侧

交通:乘2路于虎台下车,乘12路、18路、22路于 新宁 广场南下车,乘9路、13路、25路、31路、85路、108路于 新宁 广场北下车。

开放时间:
夏季:9:00—17:00;冬季:9:30—16:30 ,每周一闭馆休整。

门票:免费
tips:入馆参观需提前预约,详情请前往公众号“ 青海 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3 只看该作者
(四)看非物质遗产展,细读青海人文文化

在我多年的旅行里,喜欢了解每个地区的人文文化。在 青海 省博物馆内有一个 青海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常设展览,详细地介绍了 青海 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57项,省级93项,代表性传承人199人。

在广袤无垠的高原草地上,世居 青海 的藏族、 蒙古 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草原文化为主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风情,延续着民族文化的根脉代代相传。



西宁 大通的农民画,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农民自己绘制,是表达内心良好愿望的一种通俗画法。,

大通农民画吸收和借鉴了年画、皮影、剪纸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造型夸张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内容丰富多彩,直率地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充满欢乐美好的气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格。

2007年被评为 青海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4 只看该作者
  河湟皮影戏形成于明清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征,它有独立、成熟的板腔体声腔体系,有专用的弦索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其唱腔音乐与其他地方剧种不能通用。河湟皮影戏很少有文字剧本,演出全凭艺人口头传承,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记忆方法,多数艺人有即兴创作的本领。河湟皮影戏皮影戏班由五人组成,把式一人操纵生、旦、净、丑等脚色并兼任说唱,其他四人为乐手,负责文武场的全部音乐伴奏。

2006年11月24日,河湟皮影戏列入第一批 青海 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山射箭于明代时传入 青海 省 乐都 县,至清代成形,历数百年而不衰。

据考证,“南山射箭”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当地藏族群众为抵御周边部族欺辱,大多擅长骑射,并形成独特的射箭文化。同时由于该地区多民族聚居,受藏族群众影响,当地汉、土、回等民族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并逐渐形成“人人能射,户户备弓”的风俗。

2008年6月7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5 只看该作者
  河湟刺绣,来源于 江南 ,当农耕文明的曙光在河湟谷地乍然升起时,伴随着农耕文化的手艺也通过各个渠道来到了 青海 高原。

经历漫长岁月洗礼与草原文化结合的几经演变后,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刺绣文化。河湟刺绣用色艳丽,多数是在黑色的绣布上直接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刺绣的主题,很少用过渡色,因而色彩明快,反差强烈,在题材上多表现 青海 本土元素。

河湟刺绣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 青海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族婚礼,流行于 青海 省 互助 土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活动。

土族婚礼是 互助 土族地区流传已久的习俗。土族婚礼是土族人民与自然界的斗争和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婚礼习俗,婚礼流程分为提亲、定亲、送礼、选吉日、娶亲等,整个过程在载歌载舞中完成的,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006年5月20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6 只看该作者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指 中国 撒拉族特有建筑形式篱笆木楼的传 统营 造方法,撒拉族的古民居篱笆楼,是土木石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现仅存于 循化 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清水乡孟达村内。元代撒拉族先民定居孟达村,开始在居处营造平顶房院建筑。至明清时期, 青海 循化 撒拉族自治县孟达、白庄和 甘肃 省的大河家一带修建了众多的篱笆楼,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撒拉族风格建筑群。

篱笆楼整体建筑布局多样,有三合院式、拐角式、横字式等形制,一般坐北朝南。楼院由大门、楼体、平房组成,门开东南,以楼座为房院的主体建筑。篱笆楼建筑通常有三、五、六间形,进深两间,楼墙底层为石砌篱笆混做,上层为木板和篱笆混做,并可循斜置板梯登楼。墙基为石、泥混砌,围墙以土夯成,门窗装修另有讲究。二层房檐、扶栏和大门楣檐一般以木雕装饰,图案花色繁多,精美异常。楼体建筑宽敞清朗,古朴优雅。大门多采用四柱二梁形制,也有的为楼底 通道 式。房院中设有花坛,用以栽植花卉果树等。

1989年国家发行的民居邮票,其中的 青海 民居就是撒拉族篱笆楼。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的营造技艺是撒拉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研究撒拉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8年6月7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塔尔寺花架音乐,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演奏的音乐。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堆绣,被誉为“藏艺三绝”。塔尔寺设有专门制作酥油花的上、下酥油花院,“花架”乐队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设立的僧侣乐队,有属于上花院的杰宗增扎和下花院的果芒增扎两支乐队,是 青海 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仅有的乐队,从寺院建立之时延续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每年从农历十月至腊月,在长达3个月的酥油花制作过程中,两支乐队为各自酥油花院的每个重要制作环节演奏相关乐曲。正月初八至十七日的祈愿大法会期间,在十五日晚展供酥油花时,花架音乐的演奏达到高潮。

“文革”前这支乐队还经常与寺院仪仗乐队一起,为迎送高僧大德演奏乐曲。花架乐队鼎盛时成员达四十多人,曲目达三十多首,目前艺僧们所能记忆的乐曲只有13首,能演奏笛子、管子、九云锣、笙等乐器的僧人也只有19人。塔尔寺花架乐队乐僧现有19人,随着老艺僧的离世,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状况,小唢呐、古笙及弹拨等乐器已无人能演奏,许多乐曲也濒临失传,亟待保护。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7 只看该作者
  青海湖 祭海, 青海 省 海北藏族自治州 传统民俗,祭祀 青海湖 始于唐代天宝年间(751年),唐玄宗赐封西海神(西王母)为广润公遣使礼祭始, 青海湖 祭海活动由此延续下来。

青海湖 祭海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举行,会在海滨搭建煨桑台,点燃松柏枝,由喇嘛诵经,藏、 蒙古 等族群众投献哈达、白酒、五色粮食、酥油炒面等祭品,向空中抛洒纸风马“隆达”。祭献完毕,法师手持五色丝线缠裹的五谷包,率领手持各种法器的喇嘛仪仗队及吹着藏唢呐和法号,头戴鹿首、牛首面具的鹿神、牛神和其他地方神拥向湖岸。法师站在岸边朝着湖水念诵咒语,祭祀者则向湖中投掷祭物,表示对海神的崇拜,同时祈祷海神保佑众生幸福、国泰民安。

2008年6月7日, 青海湖 祭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是“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 西藏 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贴花。另有传说称641年 文成 公主进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 拉萨 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过程中,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种、内容题材和工艺技巧都不断发生着变化。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 拉萨 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每年正月十五日,皓月升起,华灯初放,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人们做花、赏花,祈求吉祥平安,几百年来从未中止。

酥油花的制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六道工序。寺院里的大型酥油花以宗教题材为主(如《释迦牟尼本生故事》、《释迦牟尼十二行传》、《莲花生本传故事》、《宗喀 巴本 传故事》等,凡佛之造像必守“三十二相”要求),兼及藏戏、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如《 文成 公主进藏》),另外还有一些别致的小型酥油花。酥油花的原料十分讲究,需用上年塑制酥油花后拆除下来的陈旧酥油和精细草木灰掺和成韧硬的黑色胎料,方可制胎塑形。塑造时,温度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至一两米的 菩萨 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酥油花展出时还有十多人组成的小型乐队在旁伴奏。

塔尔寺设有“上花院”和“下花院”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每院有艺僧二十人左右,这些艺僧一般在十五六岁入院,终身从艺。酥油花制作技艺主要靠口手相承、师徒相传。上、下两个花院分别设有总监(称“掌尺”)主持,决定当年酥油花的题材、构图、制作分工等事项。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8 只看该作者
  那达慕是 蒙古 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 青海 省 海西 蒙古 族的那达慕轮流在 海西 蒙古 族藏族自治州的 德令哈 市、 乌兰 市、 都兰 市、 格尔木 市、 大柴旦 、 茫崖 等地区举行。

海西 蒙古 族那达慕源于 青海湖 蒙古 族二十九旗的祭祀活动祭海,祭海起始于唐代天宝十年(751),当时皇帝册封 青海湖 神为广阔公,派遣使臣礼祭。 海西 蒙古 族传统那达慕表现了当地民众庆祝丰收的喜悦之情,其中所包含的多种活动形式是几百年来 海西 蒙古 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及民俗风情等的缩影。



湟中 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 湟中 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2011年, 湟中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 青海 省 黄南 藏族自治州 同仁 县隆务河流域的吴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热贡艺术以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的各族僧俗群众所喜爱。

2018年5月15日,热贡艺术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29 只看该作者
  青海 藏戏,藏戏是起源于 西藏 地区的藏族戏曲剧种。 青海 藏戏是藏剧的一个支脉。藏戏在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中,是历史最久、产生最早的一个。它的起源为原始宗教“摫坎”巫师仪式与当地土风舞相结合而成的哑剧性跳神仪式。它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果洛 德昂洒智即德昂洒体书法,是流传于 青海 省 果洛 藏族自治州 达日 县德昂乡及周边部分地区的一种藏文书写艺术。它因起源于德昂乡而得名,创始人为德昂籍僧人洒安旦增。 果洛 德昂洒智已有两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基本以单传方式承沿至今,先后已历七代,德昂寺八十余岁老人巴智目前是这一独门书法的唯一传人。 果洛 德昂洒智属硬笔书法,线条简洁流畅,近似于刻印体。其书写多采用乌金体(楷体)和乌梅体(行书),兼有大黑体、小黑体、圆体、兰扎体(古 印度 梵文体)及艺术体等。 果洛 德昂洒智的书风别具特点,于温馨中见刚直,硬朗中显柔韧,显示出音乐和舞蹈般的美。这种书法看似简练,实际却不易掌握,它要求书写者具有深厚的功力和高深的文化素养。 果洛 德昂洒智的书写工具也非常考究,笔、墨、纸都有严格的规定,竹笔是其中最重要的书写工具。 果洛 德昂洒智的用品按严谨的工艺流程制作,在制笔、造纸、印刷、研墨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科学性。



发表于 2023-11-24 13:21 30 只看该作者
  玉树 卓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 青海 省西南部的 玉树 藏族自治州一带。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玉树 卓舞中到当下还保留着较多远古时代的痕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 玉树 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 玉树 卓舞种类繁多,其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同时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演出分祭奉神佛的序舞、表现广泛内容的正部、祝福吉祥的尾声三个部分。 玉树 卓舞按功能可分世俗性较强的普通卓舞和宗教色彩较浓的“法”卓(藏语称“曲”卓)两类,整体结构由从慢到快两部分组成,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表演。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 玉树 卓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玉树 赛马会是 青海 规模最大的藏民族盛会。 玉树 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操办婚事,都离不开赛马。届时藏族群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将各自的帐篷星罗棋布地扎在结古草原上,参加赛马、赛牦牛、藏式摔跤、马术、射箭、射击、民族歌舞、藏族服饰展示等极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在 青海 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以 青海 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主体,展现了 青海 各民族的在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突出 青海 民风民俗,表现 青海 各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方和民族文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