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511

主题

郑州

山河故人何处寻——高铁周末山西行

[复制链接] 查看:5039 | 回复:67
发表于 2024-1-18 14:01 21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风景区

在晋北,恒山山脉东西绵延,将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分峙南北。而雁门关处在相对低缓的地势,自然成为北方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必经之路,也就成为历来北方王朝边防扼守的重要关隘。

雁门关风景区


所谓“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实言非虚。

雁门关风景区

雁门关风景区

发表于 2024-1-18 14:01 22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风景区


就凭其“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的地位,雁门若失,则太原无险可守,三晋不保,则中原危矣。

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的战事达上千次,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性。

雁门关风景区

雁门关风景区

在雁门关的南门处,一块“历史名人碑”镌刻尽了千百年来和这块土地发生过故事的王侯将相、名流俊贤。

雁门关风景区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在雁门大破匈奴十万铁骑。而今的“靖边祠”便是纪念李牧的赫赫战功。

雁门关风景区

而今,镇边祠成为展示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明朝2000多年守关名将的纪念馆。

发表于 2024-1-18 14:01 23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风景区

雁门关风景区

秦朝时,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关出击匈奴,收复河套,把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

西汉时,匈奴来犯,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追击至雁门关外被困,史称“白登之围”,从此,和亲成为维护边境安宁的一种重要手段,王昭君等五位公主都曾从雁门关出塞。

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多次出雁门关北击匈奴,青史留名。

唐初,无敌将军薛仁贵镇守边境,大退契丹。唐末,后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从此,雁门一地成了两国分界,也成了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对峙的前沿阵地。

雁门关风景区

因此,到了北宋,就有了杨家将镇守三关、一门忠烈的故事。可惜到了终了,仍是徽钦二帝于此被掳,北宋灭亡的结局。

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亦是从雁门关狼狈出走。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第120师也曾于此大破日寇车队,切断敌人的南北运输线。

发表于 2024-1-18 14:01 24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风景区

雁门关风景区

多少争战俱往矣,多少血泪凝霜河,多少忠魂葬厚土,多少历史化长烟。

雁门关风景区

雁门关风景区

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鸟飞青嶂低,人在白云间。虎豹千群壮,貔貅万灶闲。中原如此险,保障独惭颜。

发表于 2024-1-18 14:01 25 只看该作者

2、云冈石窟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点名要去看云冈石窟,周总理亲自陪同,并作出指示,要三年内修好云冈石窟。于是,1974-1976年,云冈石窟得以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焕然改观。

那些留在佛像上的斑斑“到此一游”的印记,那些煤灰遍布的污浊,终于可以到此收场。


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帝为礼佛下令开凿的皇家工程,从文成帝一直延续到孝明帝,历时60余年,蔚为壮观。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武周山,是从北魏的内蒙旧都,到达新都平城(今大同)的必经之地,亦是咽喉要道,是皇家祈福祭祀的神山。为求神佛保佑江山社稷,北魏王朝选择在武周山开山立窟,敬佛礼佛。

云冈石窟

而今的云冈石窟,外围已修建成一个大景区。下了大巴车,首先来到的便是昙曜广场。

高僧昙曜,便是云冈石窟工程的最早的推动者、组织者。

云冈石窟


北魏太武帝灭佛,僧人多还俗,佛事断歇。而太武帝临终前已有悔意。文成帝继位后,想要再度复兴佛教,昙曜提出凿窟雕佛的建议。文成帝认为正可借此忏悔祖父废佛之过,便启用昙曜负责云冈工程。

这,便是云冈石窟的开端。

发表于 2024-1-18 14:02 26 只看该作者
云冈石窟

走过昙曜广场,迎面而来的就是礼佛大道。“恩泽普武周,慈航通法岸”。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气象威严,蔚为壮观。

云冈石窟

北魏时期,是一个大民族融合时期。因而云冈石窟的早期造像,还具有融合了希腊、波斯、印度等地艺术特色的独特的“犍陀罗”风格,在国内的石窟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云冈石窟按修建的时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发表于 2024-1-18 14:02 27 只看该作者
早期石窟

即第16~20窟,又被称为昙曜五库。此时造像还相对沿袭天竺风格。

据说,五座佛像对应着北魏王朝道武、明元 、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即“如是帝身”,但对应的顺序,各方说法多有不一。

关于第20窟的露天大佛,可以说是云冈石窟的标志。主像高达13.7米,施禅定印,微笑仁慈。关于第20窟大佛,有说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也有说是太武帝,但比较多的说法是文成皇帝的象征,因为是他恢复了佛法,主张开凿了石窟,故而这尊大佛亦是佛教徒对他的敬意。

发表于 2024-1-18 14:02 28 只看该作者
中期石窟

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3、4窟,第5、6窟,第7、8窟,第9-13窟。其中9-13窟又被称为五华洞。

由于1-4窟有的风化已久,有的还在修建,参观比较多的就是5-6窟,7-8窟,9-13窟。

因石窟内部不允许拍照,故为保护文物,未能留下那些“叹为观止”的精美影像。

第五窟中的释迦牟尼佛像,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膝盖上可以容纳120人,一只脚可以站立12人。

第六窟是最精巧的一窟,被称为第一伟窟,中间有一根塔柱,四周是正方形。举目四望,震撼至极,整个洞窟富丽堂皇,边边角角全部都被精细的雕刻占据,是一座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而中心塔柱的四周,还雕刻了佛陀本生故事图,展示了佛陀从太子出家到悟道成佛的一生。

而且,第六窟的造像艺术,改变了过去的“犍陀罗”风格,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阶层的服饰,即褒衣博带式的佛装,被称为“太和造像”。

云冈石窟

第七、八窟是孝文帝开凿的一组双窟,窟前有三层木制的窟檐。之所以是双窟,可能与当时冯太后擅政有关。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

第七窟颇具代表性的就是6位合掌而跪的供养天人造像,被称为“云冈六美人”。

第八窟的供养菩萨露齿微笑,特别的萌,甚至还有两个酒窝。这是云冈石窟唯一的露齿微笑供养菩萨形象。

第九到十三窟,因为施泥彩绘而异常绚丽,被称为“五华洞”。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九窟萌萌的“小太保”菩萨。

发表于 2024-1-18 14:02 29 只看该作者
晚期石窟

晚期石窟是西部诸窟。

晚期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当地官僚、权贵和百姓自发修建的,因而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比不上皇家工程,以小窟小龛为主。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这些洞窟的造像风格又被称为“秀骨清像”。


3、应县木塔

说起应县木塔,有一连串响亮的名头:世界现存最高木结构古建;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世界三大斜塔之一。

山西应县木塔景区

山西应县木塔景区

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前去窥看,这一切,都在见到木塔真身时诧然失语。

山西应县木塔景区

这座辽代遗构,建于1000多年前,是辽国一家专门出皇后的望族修建,以祈为家族求得福报,另兼瞭望宋辽边境军事之用。

发表于 2024-1-18 14:02 30 只看该作者
山西应县木塔景区

抬头仰观,整座木塔在喧嚣的游客中傲然遗世独立,自带庄穆,端方静矗。

山西应县木塔景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