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6

主题

华东

台北:旧的不好看

[复制链接] 查看:4799 | 回复:36
发表于 2024-3-4 11:0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初到台湾,桃园机场的繁体字看起来新鲜又陌生,细看也是懂的,一板一眼,一丝不苟,就像台湾腔的尾音,很厚重。

这里的地铁不叫地铁,叫捷运,但我选了大巴车,慢悠悠地进台北,靠着窗边,眼里满是新鲜,没有一丝红眼航班的疲惫。


桃园机场

台北街头


台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破旧,不很好看。街道两边的店铺没什么章法,修摩托车和卖梅菜扣肉的,比邻而居,招牌上巨大的繁体字,简陋直接,毫无美感。巷子里的楼房也有了年头,灰暗陈旧,路上的电线杆错综复杂,还绑了根晾衣绳,一直到窗口,挂着几件花衣裳。偶尔有小娃踩着单车,车铃叮当作响,扭着屁股驶过,我好像回到了八十年代。

居民楼下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2 只看该作者
摩托车更是多得不得了,我不曾见过这样的世面,红绿灯前,层层叠叠的摩托车后,才看得到机动车,男女老少都有,绿灯一亮,大有万马奔腾之势,不可谓不壮观。


来之前又翻了翻白先勇的《台北人》,文笔细腻流畅,把流落到台湾的一群人写得那样准确,有味道。后来又看《他们在岛屿写作:白先勇|姹紫嫣红开遍》,才知道他是一遍一遍地写,一夜过去,一地的稿纸,直到把感觉写对。顺道看了《他们在岛屿写作:我记得》,讲朱天文和朱天心两姐妹。朱天文是侯孝贤的御用编辑,阿城总提到她,我是知道的,不知她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不逊于她的妹妹,而他们的父亲朱西甯,更是台湾知名作家,只是大陆少有听说,在大陆主流视野之外,很是遗憾。倒是她们的老师胡兰成,大家是熟识的。


还有本无意翻到的小册子,叫《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写的,岛屿上的每个城市都有,讲由来,聊八卦,有很多本地人的见解,读起来不枯燥,总能会心一笑。第一次去台湾的游客,不妨找来看看。此行本没有太多计划,索性跟着册子上的台湾,边读边走。


红绿灯前

夜幕的天桥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3 只看该作者
几条老街


赶上了雨季,连续几天都阴沉沉的,雨时断时续,下得一点不痛快,天地间一片青灰色,光线并不好。我的热情不减,背着相机走街串巷,雨天老百姓也要讨生活,店铺也得开张,老头子们还是要聚在一起,躲在屋檐下,端着大碗吃面,靠着摩托车聊天,依然热闹。我悄悄地凑上去,插不上话,听一会也是好的。

老街屋檐下

台北火车站前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4 只看该作者
我住的地方离车站不远,是一片老城区。火车站附近,少不了小旅馆、小商贩、街边摊、洗头房和中药铺,可谓是鱼龙混杂。其中也不乏精致的小咖啡馆、面包店、摩登的时装店,本地人和来自各个国家的游客,来来往往,本土和现代自然地交织在一起。


就像我住的青年旅社,改建在一栋老房子里,打通了四层和五层,站在楼下,看不出什么,走进去竟是开阔的、两层楼高的活动空间,满屋的木质家具和地板,还立着一个树屋,自然又现代,很国际很年轻。我有了点感受,台北的城市化演进很和谐,老中藏新,新不惧老,不是推翻过去,是老树发新芽,城市的面貌不很整齐,却透着自信和包容。


老居民楼里的青旅


小册子里提到的段子很有趣,说台北的市长去上海考察,羡慕得不得了,佩服上海的魄力,什么都可以拆了再建,全是新房子。台北不然,每座老房子,老百姓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政府就动不得。


台北也不是没有繁华的地,比如西门町,遍地霓虹,人流如织,就像满街的大牌连锁一样,连这派繁华都是连锁的,和国内没太多不同,没什么看头。




西门町商圈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5 只看该作者
不过台北有个城市特色,是国内看不到的,随处可见的竞选海报,有的大到几层楼高,巨大的人像,夸张的手势,口号也是动了心思,和竞选人的名字多有谐音。有的干脆贴到小货车上,还配上了小喇叭,边走边播,走街串巷。看着热闹,也有些触动,这民主生活的小侧面,就像一颗种子,打开一点视野,多些独立的思考。

竞选宣传车


老街组图

迪化街上的百年碾米厂

迪化街上的中药铺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6 只看该作者

店铺里站不起来的老狗

开在居民楼下的星巴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7 只看该作者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里都是蒋介石带过来的宝贝,文物价值极高,我不懂这些老古董,兴趣不高,可来了台北,不来逛逛又可惜,是硬着头皮来的。台北故宫是1965年建成,历史并不长。下了公交车,打老远瞧见,不敢相信这就是故宫,作为北京的胡同串子,觉着故宫只能是红墙绿瓦,眼前这像贴了浴室瓷砖的仿古建筑,总觉着不够严肃。


怕自己听不懂,找了电子讲解器不够,又报名了人工讲解,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台湾女生,太活泼了,很喜欢提问:你们懂古人是怎样研墨吗?什么这都不知道!这就是用来放墨水的东西啊,不过这家一定很有钱,普通人才用不起咧。讲话很夸张的腔调,她真把这些老物件当成宝儿,对材料、工艺、彩绘很有自己的理解,不管专业性高低,那份爱确实感染了我们一群人。


赶场一样的一路小跑,她本就有些胖,耳机里不时传来粗重的喘息声,上气不接下气的,好像生怕我们错过了她家的宝贝。临走时还不忘严肃地告诉我们:我是义务来讲解的哦,每周一次,才没赚你们的钱嘞。我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有些不舍。


出了台北故宫,会看到一组莫名其妙的楼房,正门对面,不是什么特殊建筑,惨淡的粉灰色也不美,是再普通不过的居民楼,很滑稽。据说当年兴建的时候,大批台北市民反对,我想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同意。也不知道住在故宫对面,是什么感受。


台北故宫组图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8 只看该作者

台北故宫三宝之一,翠玉白菜

故宫对面兴建的住宅区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9 只看该作者
夜市


我来逛夜市,不为了吃。不是夜市的小吃不好,是很好,早年五湖四海的人退到岛上,家乡的味道忘不了,就地取材,都想做出自己的家乡菜,食材不对,佐料也不对,味道自然不地道,却慢慢衍生出了台湾自己的美食,卤肉饭,蚵仔煎,甜不辣,盐酥鸡,牛肉面,三杯鸡...眼花缭乱,吃不过来。


我是来看烹饪这些美食的本地人,他们很有故事。做小吃生意的,都是底层人,一把心酸一把汗,赚个辛苦钱。这里有跟风的年轻人,什么火卖什么,奶茶炸鸡鱿鱼串,有说有笑;有小摊子开了几十年老两口,还是卖当年的卤煮,当年的味道。


夜市的主街我几乎是匆匆而过,同质化严重,无论是士林夜市,还是宁夏夜市,我都是七转八绕地钻到小巷子里,苍蝇馆子才地道!即使是繁华的西门町,背面也是摸爬滚打的众生相。


西门町的背面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3-4 11:01 10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夜市走下来,还想再去的是师大夜市,气质很不同,往来的行人多是学生模样,像是刚下课,是隔壁的师范大学?还是几条街后的台湾大学?是附近的高中生也说不定。也有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像我一样,但不多,听不见生意的吆喝声,店铺的门面也秀气精致一些。不浮躁,可以信步而安静地走,给人以平和。点了两份盐焗鸡和甜不辣,一路走一路吃,就到了台湾大学。


师范大学

铁丝网内的中学校园

士林夜市

宁夏夜市的无骨鸡(并不好吃)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