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86

主题

广西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复制链接] 查看:7560 | 回复:114
发表于 2024-5-9 20:14 21 只看该作者
教员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开始形成。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9 21:06 22 只看该作者
       三湾枫树坪,现复原当时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为枫坪村的祠堂。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9 21:10 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10 17:29 编辑

      团部旧址还保留着当年教员带领士官们挖的两口井。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9 21:14 24 只看该作者
      士兵委员会旧址也保留完好 (原物已被毁坏,现在复原物)。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9 21:16 25 只看该作者
       三湾改编后,教员率领这支不足千人的队伍走上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10 18:34 26 只看该作者
       初始,教员是想到广东与南昌起**义的部队汇合,无奈得知那支部队已被打散,只有坚守三河坝的的朱德带一支部队在湘南一带活动。而当教员从文家市往永新三湾途中的同时,带领湖南工农义勇军的宋任穷本来前往南昌参加起*义,但由于起*义提前且失败了,宋任穷所在部队撤退到江西并奉命到南昌委汇报工作,几天后,江西省委派人与宋任穷见面了,省*委书*记汪泽楷直接拿出一封信给他,让他带着密信去萍乡一带找寻毛教员的部队,9月25日晚上,宋任穷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莲花县城,把密信交给教员。        这封密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江西省*委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希望毛教员能带领部队到赣西的宁冈去,因为在那个地方,有王佐部和袁文才部两支农民武装,可以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且那里地势较好,易守难攻,再加上井冈山上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于部队的安顿也是十分有利,这样,才能够从容地同敌人周旋随后。
       无疑,这信是及时雨、雪中送炭。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10 18:42 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8 17:59 编辑

         
      前面说了,三湾改编前,宋任穷带来了江西省委的意见,建议教员与袁文才、王佐合作,在井冈山开辟一个根据地。。       在三湾的时候,教员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信的主旨是想与袁文才合作,共谋大业。

信是由一位姓李的本地老表送到茅坪袁文才的处置三湾村由永新县管辖,而茅坪是宁冈县,但彼此相邻,直线距离23公里,如果走古城----砻市----茅坪一线。也不过25公里路。很近。袁文才接到信后,立即召集在茅坪坚持斗争的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尤国恩及自己身边的主要头目一起商讨。当时,参加会议的农民军司书陈慕平告诉袁文才:毛泽东是共产党的中央委员,是他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时的老师,前不久在湘东赣西领导了秋收起义,等等。

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不能让毛泽东带领着部队上井冈山,怕他们“鸠占鹊巢”。


袁文才修书一封,让龙超清、尤国恩、陈慕平为代表,前去三湾。袁文才的信是这样写的:


毛委员:      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     袁文才叩首

龙超清一行3人携信于10月2日到了三湾,毛泽东立即在“协和盛”店铺(教员在三湾时的住地)接见了他们,诚恳地、耐心地和他们说明了工农革命军上山的意图等等。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11 15:51 28 只看该作者
         
       前面说了,三湾改编前,宋任穷带来了江西省委的意见,建议教员与袁文才、王佐合作,在井冈山开辟一个根据地。。       在三湾的时候,教员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信的主旨是想与袁文才合作,共谋大业。信是由一位姓李的本地老表送到茅坪袁文才的处置三湾村由永新县管辖,而茅坪是宁冈县,但彼此相邻,直线距离23公里,如果走古城----砻市----茅坪一线。也不过25公里路。很近。袁文才接到信后,立即召集在茅坪坚持斗争的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尤国恩及自己身边的主要头目一起商讨。当时,参加会议的农民军司书陈慕平告诉袁文才:毛教员是**的中*央委员,是他在武昌农**动讲习所时的老师,前不久在湘东赣西领导了秋收起义,等等。

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不能让教员带领着部队上井冈山,怕他们“鸠占鹊巢”。


袁文才修书一封,让龙超清、尤国恩、陈慕平为代表,前去三湾。袁文才的信是这样写的:


毛委员:      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     袁文才叩首

龙超清一行3人携信于10月2日到了三湾,毛教员立即在“协和盛”店铺(教员在三湾时的 )接见了他们,诚恳地、耐心地和他们说明了工农革*命军上山的意图等等。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11 15:56 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8 18:02 编辑

     龙超清毕竟是党内人士,自然向着教员,表示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在做通袁文才工作之前,可先在离三湾30里的古城住下,好安排袁文才与教员见面。      

     在分手时,教员见3人徒手而来,立刻送了他们3支好枪。
      据此,教员带队伍到古城安顿下来。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11 16:02 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8 18:03 编辑

       1927年10月3日,教员在这里的“联奎书院”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史称:古城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湘赣秋收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委员、工农革*命军营以上的党员干部及宁冈县党组*织的负责人等,共40多人,历时3天。
       会议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同时,肯定了秋收起义对于工农革*命的推动作用,这次起义战略上没有失败,要鼓足信心,放下担子,轻装上阵,建立后方。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决策,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初步确定的。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