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6

主题

行走在路上

[复制链接] 查看:15841 | 回复:99
发表于 2007-9-26 23:25 81 只看该作者
在大理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诗曰: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这首诗谜的谜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下关风
   每年春、冬是下关的风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风,最大风速达10级,下关因此而赢得了“风城”的雅号。
  
   下关风的形成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牢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便成了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下关风还有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风自南面吹来,风揭行人头上的帽子,自应落于身前,谁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风迎面吹来,揭行人头上的帽子,理应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
  
  上关花
   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闰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据《大理府志》记载和民间传说,上关的和山花(十里奇香树)系优昙一类花卉,花状如牡丹,大若拳头,色白而微黄,果壳黑而坚硬,可作朝珠故又称“朝珠花”。据记载此花在元朝至正年间尚存。
  
   白族人民养花爱花已成习惯。现在的“上关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苍山雪
   因苍山海拔高,山顶气温低的缘故,积雪较厚,长年不化,即使到了夏季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灿烂炫目。
  
   观赏苍山雪,要在一定的位置、较远的距离,才可以全面看到这一壮观奇景,到了近处,又为群山所挡,只能看到片段的雪景。
  
  洱海月
   洱海的水,透明度较高,湖面碧波荡漾,每当风和日丽的夜晚, 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海面,万顷银涛,一轮明月在海中随波飘荡。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到大理,自然要游苍山了。
  上苍山,有两条索道。作环游约需4小时。
  

  

  

  

  

  

  

  

  



  山道上的马帮。
  

  

  小景。
  

  

  

  
发表于 2007-9-26 23:26 82 只看该作者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 、“西洱河”、“西二河”等。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9公里,周长116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洱海 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 汇水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 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 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
  

  
  自古及今,不知有多高人韵士写下了对其赞美不绝的诗文。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 作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 汪洋,烟波无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 、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
  三岛: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
  四洲:青莎鼻洲、大鹳淜洲、鸳鸯洲、马濂洲;
  五湖: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渚湖;
  九曲:莲花曲、大鹳曲、潘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波曲,高莒曲,鹤翥曲。
  

  
  随着四时朝暮的变化,各种景观呈现出万千气象,于是,古人又为之归纳为“洱海八景 ”, 即:山海大观、三岛烟云、海镜开天、岚霭普陀、沧波濞舟、四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月映。
  

  
  当中所提到的四阁,便是古人为点缀、观赏洱海所陆续建造的四大名阁:天镜阁(位于海东)、珠海阁(位于洱海公园团山)、浩然阁(又名丰乐亭,位于才村海边)、水月阁 (位于洱海北端双廊,与珠海阁遥相对峙)。四大名阁虽已倒塌不全,有待恢复重建,而这些名胜佳景的诗文佳句却时常见诸史籍。如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咏水月阁的诗云“百二山河 至此终,水晶皎皎漾蟾宫,鼓琴应许蛟龙听,吹笛能教鸑鷟游”。从中我们不 难体会到自古及今洱海人文景观之盛。
  
  

  
  洱海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各种鱼类,水鸟、虾、螺蛳、蚌、水獭、菱角、芦苇、海 菜等等。鱼类有鲤鱼、弓鱼、油鱼、鳔鱼、小白鱼、鲫鱼、草鱼、青鱼。其中弓鱼被誉为 鱼魁。
  

  洱海是大理风景区的主要风景资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迄今为止,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达30多处。海东金梭岛就是一个著名的新石器遗址。最近又发现双廊玉几岛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除了出土大量 生产生 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尚有青铜器山字形格剑,铜柄铁刃剑,以及铸造这些兵器的陶范。由 此可以推断它或许还是古代白族先民冶炼铸造青铜器乃至进入铁器时代的生产基地。在这里每个时代都有历史的遗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白族祖先从蒙昧时代步步走向文明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
  



  

  

  

  

  

  

  

  

  这是我的下午茶。
  

  
发表于 2007-9-26 23:27 83 只看该作者
大理三塔


  
  
 
  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耸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
   大塔又名千寻塔,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
  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 可以供人攀登。
  

  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
  自塔面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现在楼梯已坏,游人 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
  

   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 时期。前几年在修塔时,取塔内的木料进行碳性放射年代测定,建塔的 年代又远于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看,只有在南 诏晚蜞遥开成年间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
  
  

  艰巨工程的见证
   在古代建这么高的塔,是一件很艰巨的工程,一般是在塔旁堆土, 以便运送建筑材料,塔身建高一层,土堆也上升一层,斜坡则相应延长。 当近70米高的16层塔建成时,土堆的斜坡已延伸到10里外的大理银桥村, 古代称为“塔桥村“。由于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975年在维修三塔时,把千寻塔外表的贴砖拆去,又在塔身的隐蔽部位 加了钢箍,对裂缝灌了水泥浆,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复了塔刹,使它 恢复了明代以前的原貌。
  
发表于 2007-9-26 23:28 8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07-9-26 23:29 85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大理崇圣寺
   (门票121元/人)
  

  重建的崇圣寺气势恢宏,在殿堂建筑、佛像雕塑、书联匾额等方面集中了全国许多文化名人和能工巧匠的智慧,较好地反映了大理历史文化风貌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崇圣寺建于南诏国第10代王劝丰佑(824—859)时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佑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一带,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
  

  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
  

  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
  

  崇圣寺建成之后即成为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历史上曾有9位大理国王逊位在此寺出家。
  

  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
  



   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圆七里,房屋八百九十间,佛像一万一千四百尊,耗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享有“佛都”之美誉。
  

  

  现存主塔高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塔中的两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米。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的。两塔形制一样,都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毁于清咸丰年间,西三塔却巍然屹立。
  

  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对其进行大规模维修,维修中在千寻塔基座中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其中有一尊金质观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极为珍贵。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为丰富的一批,价值极高,为中外所瞩目。目前崇圣寺三塔不仅成为了大理的象征,而且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发表于 2007-9-26 23:30 86 只看该作者
为了改变有塔无寺的状况,重现崇圣寺恢宏的历史面貌,弘扬佛教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大理于2004年斥资1.82亿元人民币重建了崇圣寺,重建工程以保护三塔为核心,在保持已建成的钟楼、雨铜观音殿、前导区环境格局的基础上,建筑群落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布局,主要建筑有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望海楼、罗汉堂、祖师殿、千佛廊等;
  
  

  

  各殿堂佛像以《张胜温画卷》(又称《大理国梵像卷》)及明代梨广修所塑的筇竹寺“五百罗汉像”和三塔中发现的文物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并蓄的特色布局浇铸,617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浇铸而成,其中599尊(件)贴金彩绘。
  
  

  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属于汉传佛教寺院。
  
  

  重建的崇圣寺气势恢宏,在殿堂建筑、佛像雕塑、书联匾额等方面集中了全国许多文化名人和能工巧匠的智慧,较好地反映了大理历史文化风貌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发表于 2007-9-26 23:31 87 只看该作者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
  

  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
  

  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地名在外国某些地图上,早被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这是护国路上的WC。
  

  

  我在唐朝酒吧晚餐。
  

  

  
发表于 2007-9-26 23:32 88 只看该作者
要离开大理了,再看看这座古城。
  

  

  大理的教堂。
  

  

  

  



  

  

  

  

  

  

  介绍下在大理住的酒店,50元/标间。就在东门外。
  

  

  

  准备乘车去昆明。
  

  韩国驴友。
  

  
发表于 2007-9-26 23:33 89 只看该作者
在离家17天后,终于回到武汉。
  7月19日晚亮顶兄弟到机場接偶,晚上还请宵夜了。
  

  20日,野狗队为我接风洗尘。
  

  

  

  更有领导的勉励。
  

  还有队长的批评!
  

  不过还是要感谢队友们及户外的诸多朋友!
  感谢你们一路的支持!
  感谢你们的每一个电话、每一个回贴!
  感谢你们无私的帮助!(感谢花满楼、阿雅、mm528、怒放、怀念、云是鹤家乡、伊力特、方片A、红衣村姑、火狐狸、克拉、曾繁人、叶子、山贼、红黑两道、小蒙古、皇刀、东楚楚、神女峰、雪山、扎西、yzy、阿薇、山洪、冬至灿烂、秋韵
  面朝大海
  卡拉熊
  柳叶
  摄手....................................
  感谢一路上相遇的每一个人!
发表于 2007-9-27 01:55 90 只看该作者
看的好累啊,顶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