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0

主题

华北

风雨朝台路——只为途中与你相遇(连载)

[复制链接] 查看:4836 | 回复:42
发表于 2011-7-21 16:14 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取名难我光年 于 2011-7-22 16:30 编辑






发表于 2011-7-21 16:14 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取名难我光年 于 2011-7-22 16:32 编辑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从来不相信前世今生的我,突然想到,也许,很久很久之前的曾经也许我真的是它的主人,像《藏地密码》里戈巴族人和他们的战獒一样,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冥冥中注定我们在今生以这种方式相聚,又以这种方式分别。



发表于 2011-7-22 16:33 13 只看该作者
四、漫漫北台路

从东台下来,一行人还沉浸在和小黑分别的伤感之中。东台这边还是晴空万里,到北台的路上已经是阴云密布,这就是诗里描写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吧。


北台已经下雨了,东台的牛儿还在悠闲的吃草。

发表于 2011-7-22 16:35 14 只看该作者
刚下到洪门岩,很突然的,暴雨夹杂着黄豆大的冰雹就噼里啪啦的砸下来,砸的脑袋生疼。赶忙拿出雨披,不过动作不够快,披上雨衣的时候浑身已经湿透了。当时就在想,这么大的冰雹如果没有雨披头上肯定会有几个血窟窿吧......虽然浑身都湿透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越是恶劣的天气,心里越是兴奋,就像在船上的时候一样,想起船长对我的评价,我血液里流淌着玩命的血液。
随着大部队走到鸿门岩的管理处避雨。看着雨不见小,我暗暗着急:朝台是要朝五台,后面还有四台,如果按路程,我们不过走了朝台路的1/10。谁知道这雨会下到什么时候。几次和毛毛雨说,反正咱们有雨披,而且到北台的路基本上都是大路,走吧,冒雨走吧。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我只好耐着性子等。可越等心里越是烦躁,想起在船上的时候狂风大浪我们还不是一样在甲板干活?于是和毛毛雨说了声,我就领着黑豹,先朝着北台上路了。小家伙也特别兴奋,估计是受了我这主人的影响:其实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也挺好,一望无际的路上,只有一人一狗。路的两边是起伏的绿色草甸。偶尔间一只鸟儿飞过。四周安静的出奇,只有雨点砸在青石板上的声音。牛群马群都看着我这一人一狗,我想它们是我眼中的风景,也许同样的我也是他们的风景吧。
一路上我唱着青藏高原唱着天路,我唱给自己听唱给黑豹听,也唱给牛儿马儿听,这一刻,好像我变成了画卷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1-7-22 16:35 15 只看该作者
继续上图





发表于 2011-7-22 16:36 16 只看该作者
上图






发表于 2011-7-22 16:37 17 只看该作者
上图





发表于 2011-7-22 16:39 18 只看该作者
上图



这张照片回来后看到真的很无语,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竖起了中指,印象中当时想的是北台路,也不过如此。

你挑着蛋,我牵着马.......走啊走啊,走啊走啊,此处省略一万字,行走的过程是枯燥的,但心灵是宁静而丰富的。我们走到了华北屋脊的牌坊下,这里应该是必须留影的地方吧。来一张。



在北台休息的时候,遇到了灵石的美女导游,刚才一直醉着的醉哥突然见醒了......跑过去说自己是灵石驴友群的管理,问美女要了qq说要拉她进群......
想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后面再说吧!


发表于 2011-7-22 16:41 19 只看该作者
五、五台山传说



说到北台,就不得不说说五台山的那些故事。
反正后面北台到中台再到西台的路程也平淡无奇,索性这个章节就专门说说五台的传说。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它们分别是五台山、峨嵋山、
普陀山、九华山,传说这四座山分别是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的修行地,因此都有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同时它们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 “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 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列在佛像两旁。文殊菩萨 的形象,一般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身骑青狮,以表示智慧的锐利和威猛。智慧和力量是人们最需要和最尊崇的,因而文殊菩萨的地位最尊,最受人敬仰,五台山在佛教名山中的地位也最高。

  五台山位于中国中部
山西省境内,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象土砌的平台,分别称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合称“五台”。五台山是华北的海拔最高点。五台山,因其五座主峰峰顶平缓有如垒土之台而得名,这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称五方文殊。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有寺名曰望海,主供聪明文殊,拜之可使人聪明。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有寺名曰灵应,主供无垢文殊,拜之可心地纯净、一尘不染。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台顶遍布龙翻石,有寺名曰演教,主供儒童文殊,他是西方宗教中国本土化的典型产物。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有寺名曰法雷,主供狮子文殊,拜之可使人勇敢。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有寺名曰普济,主供智慧文殊,拜之可使人获得无穷智慧。此外,在佛国中心台怀镇,还有一座黛螺顶,则集文殊菩萨的五种法身供于一寺。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
凉山了。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歇龙石就这样被文殊菩萨带回了五峰山。说也奇怪,歇龙石一落地,整个山区顿时就清泉潺潺,草长花开,气候变得凉爽舒适起来。此后,人们就把这块歇龙石叫做清凉石,五峰山叫做清凉山。
再说龙王的五个儿子回到龙宫,见没有了歇龙石,问明原由后,就一起赶到五峰山想找回去。只见五峰高耸,雾海苍茫,哪里还找得到歇龙石。五位龙子气得挥动龙爪,横冲直撞,乱挖乱翻,不仅削掉了五峰的尖顶,使它成为五座平台,还在每座台顶的半坡上,留下了成堆乱石,大小参差,飞棱斗角,这就是俗称的“龙翻石”。
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农历5月13号,是五爷的生日),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而许愿烧香敬佛之人在愿望达成之后,也常来五爷庙还愿,点上一折戏讨五爷欢心。

整个五台山而言,五爷庙也是最世俗化的地方,世间的任何脸谱也皆能在此观看完,不愧是演戏说唱的好地点!而且据说到此拜佛许愿的人,若是愿望达成,一定要给五爷搭台唱戏,让五爷开心。其实真假我们难以确定,但是也算人们心诚的一种表现吧。






发表于 2011-7-22 16:42 20 只看该作者
澡浴池的传说
说是三百年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康熙大帝在北台上完高香,打道回宫。路过澡浴池的时候,发现了异常情况。
  远远地看见几个良家女子正在池边洗衣服,正想仔细观察是否有绝代佳人好带回后宫,却猛然发现池内有一个和尚在裸体而浴,而且其乐融融。这还了得,出家人四大皆空,美女面前洗澡,成何体统!于是,康熙皇帝拔出弓箭,怒而射之。(朝台居然带着弓箭,看来是还想顺便打打猎。)
  箭带着皇帝的愤怒和威严朝着和尚飞奔而去,直接次刺中了和尚的右肩膀。(看来康熙是个武林高手。)
  面对飞来横祸,和尚只有逃之夭夭,一眨眼,已经没了踪影。关于和尚是否来的急穿衣不得而知,但肩上的箭肯定没顾上拔下来,因为洒下了斑斑血迹。
  康熙顺着血迹一路追赶,一直追到了台怀镇的菩萨顶,却发现殿内文殊菩萨塑像的右肩上插着一支箭。皇上是何等的聪明之人,突然之间就恍然大悟:
  原来是文殊菩萨幻化成俗人在与民同乐啊。自己不明就里,却把他射伤,真是不应该啊!
  于是敕封该殿为“带箭文殊殿”,塑像为“带箭文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