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789

主题

徐州

新驴必读 史上最强 户外装备、知识、技术 介绍帖

[复制链接] 查看:128598 | 回复:356
发表于 2007-12-7 13:50 31 只看该作者
一 睡袋的选择  我想你不会愿意背着你家的棉被去户外远足登山吧?如果你是户外活动的生手,要选购一条适合你的睡袋时,一定会被商店里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种睡袋搞得头晕眼花。
  其实睡袋从形状上区分,可大致分为信封式木乃伊式两种;采用同样材料、同样重量的信封式睡袋使用方便,生产加工容易,价格相对低一些。木乃伊式的保暖性能更好,生产工艺要求高,价格会稍贵一些。从材料上区分,有羽绒(鹅绒最好,鸭绒次之)、天然纤维(丝绵、棉花等)、化纤(杜邦棉、太空棉、晴纶棉等)。
  羽绒睡袋保暖性能最好,重量轻,压缩性好,体积小,不易变形,经久耐用。如果保养得好,可以使用几十年时间,但羽绒容易吸水,睡袋一旦受潮或湿了,保暖性能急剧下降而且很不易干,价格最贵。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些睡袋号称是羽绒,售价却很便宜,其实是用鸡、鸭毛粉碎后冒充羽绒,保暖性能极差。如果你打算购买羽绒睡袋时一定要辨别清楚或请有经验的朋友帮忙选购,避免上当受骗。化纤睡袋虽不及羽绒睡袋保暖性好,但受潮后仍可继续保暖,易干,容易清洗,价格也比羽绒睡袋便宜很多。化纤睡袋的缺点是较重,压缩性差体积大,使用寿命较短,一般最多为5-10年。自然纤维睡袋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不及羽绒或化纤睡袋,所以现在市面上已很少有出售且很少使用这一类睡袋了。无论你使用的是哪一种睡袋,在使用中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睡袋务必保持干燥。羽绒睡袋湿了根本不保暖,化纤的虽仍保暖且干的很快,但保暖程度下降是肯定的。
  2、 不要穿很厚的衣服钻进睡袋,那样反而不暖和。
  3、 不要穿湿衣服、湿袜子睡袋,最好戴一个套头帽子睡才更保暖。
  4、 可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袜子一并放入睡袋,起床时就不会感觉很凉。
  5、 购买睡袋时先看一下说明书上所标明的使用极限温度和舒适温度范围,选择最适合你需要的规格。并不一定最贵的就是最适合你的。
  6、 购买睡袋时要根据你自己的身材,选择合适的尺寸。太大不保暖,太小了不舒服。
  7、 睡袋使用完后,要清洗干净彻底晾干,在蓬松状态下保存,不要卷紧放进袋子里保存。
  二 睡垫的选择
  野外宿营要想睡好,除了睡袋之外还要有睡垫,用来隔热防潮,减低地面凹凸不平对你睡眠的影响。 睡垫主要有泡沫海绵(尿烷、聚乙烯、高密度泡沫海绵等)、吹气、自动充气三类。泡沫海绵睡垫主要优点是重量轻,价格低,防潮隔热性能尚可。缺点是体积大,舒适性差,易破损寿命短。目前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是这一类睡垫。吹气垫的优点是保温性和舒适性要稍强于泡沫垫,可折叠便于收藏。缺点是重量太大,可能漏气或爆裂而无法使用。使用时最好吹气到6-7成左右。自动充气睡垫性能最好,防潮隔热,舒适程度极佳,重量轻,便于携带同时也较耐用,只是价格非常昂贵,市场售价在500一1000元左右,并且怕火、怕划刺。
  三 帐篷的选择
  要想住在野外,除了准备好睡袋睡垫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quot;家“──帐篷。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如何选择帐篷。选择帐篷最重要的是先确定你的需要。重量轻的?防雨雪性能好的?抗风能力强的还是居住舒适的?由于这些特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帐篷能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因此只有先确定你要求的重点是什么,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1 重量轻,便于携带的如果你只是在春夏秋三季里偶然去户外远足或参加低海拔低强度的登山活动,希望你的背包越轻越好,你可以选择单层轻薄面料,只有两根交叉篷杆支撑的双人用圆顶形帐篷。这种帐篷重量一般在两公斤左右,能防小雨或雪,有纱门或窗,能防蚊蝇等小虫飞入。通风透气性较好,价格便宜。但抗风能力差,耐用性差,只适用于春夏秋三季,不适用于较恶劣的环境下。
  2 防雨雪性能好,居住舒适的如果你只是休闲性野营或驾车远足,希望居住比较舒适,不在乎帐篷的重量和搭建是否容易等因素时,可选择有多根帐篷杆(4─10根)支撑,内部较为高大宽敞,采用双层面料结构,外层为防雨雪性能优良的尼龙等材料制成,内层则选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的球形、蛋壳形、屋形或半球形帐篷。这一类帐篷内部活动空间大,通风透气性能好,防雨雪性能较好,居住舒适性强,适合人数较多或家庭野营时使用。在登山时适合做为登山队大本营公用帐篷使用。但这一类帐篷的最大缺点是抗风性能差,重量大(一般在5-15公斤甚至更重),搭建复杂,且携带困难,价格较贵。
  3  强度大,抗风保暖性能好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使用。如冬季野外宿营或攀登高海拔的山峰时,要求帐篷既要强度较大抗风保温能力强,至少能经受住八到十级大风的考验,又要重量轻以便于携带,还要容易搭建。要满足所有这些苛刻条件看起来非常难,但国外的一些专业生产厂家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生产制造的帐篷已基本能满足这些要求。他们利用最合理的半球形结构,采用高强度防风外罩,四根以上的x交叉结构重量轻、强度大的铝合金或钛合金撑杆来制造,可供两人甚至四个人以上在极限条件下使用的高性能帐篷。一家美国公司更是推出了重量只有两公斤左右,采用Gore-Tex面料和碳纤维撑杆的超轻型高性能帐篷。这类高性能帐篷最大的不足就是价格极其昂贵,可达数千元甚至数千美元一顶,且舒适性稍差。由于目前我国户外远足登山活动尚处在起步阶段,限于经济条件,很多人在选择帐篷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问题。往往钟情于那些一两百元甚至几十元一顶的帐篷,其实仔细想想,这种选择也许很不合算。那些便宜货质量没有保障,容易发生故障。不仅不能给你的户外活动带来快乐,甚至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发生。因此你在选择帐篷之前应向有经验的朋友或专家多咨询了解一些,让他们帮你选择推荐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产品。
  四  增加野营乐趣的其他小附件照明装备
  通常使用的有蜡烛、电池灯、煤油灯和瓦斯灯
  蜡烛简单使用,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在帐篷中使用很有情趣,只是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防火。选择短粗类型的较好。
  电池灯轻便安全,使用方便,只是亮度较低,消耗电池较多,适合在营地中短时间使用。
  煤油灯抗风性能好,亮度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使用时冒烟呛人,在帐篷中使用时必须通风,且煤油灯不太适于在背包中携带。
  瓦斯灯亮度高(相当于80-100瓦白炽灯的亮度),重量轻,抗风性强,安全可靠,可在野营中的任何场合下提供照明。只是价格较高,一次性瓦斯罐不易买到,而且因其属于易燃品,不能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运输携带。
  折叠水壶:在营地距水源较远或气候恶劣时极其有用。既可避免多次往返,不易泼洒泄露,又不占空间,便于携带。
  卫生纸:除它的基本功能外,还可用来擦洗炊具餐具,既省水又环保。
  塑料袋:准备几个大一些的塑料袋,行军时把备用换洗的衣物放入袋内封好装入背包,避免雨雪天气或过河时被水搞湿。晚上宿营时把脱下的衣物放入塑料袋内还可做枕头使用。
  铁锁:准备一个登山铁锁,宿营时可用来固定帐篷,在帐篷内挂灯,用来提鞋等等。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3:52 32 只看该作者
中暑的预防  在大热天野外旅行,体内因热产生的毒素如果不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人体中暑现象。中暑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疾病。除了带上一些治疗中暑的药品外,重在预防。长时间在阳光照射的热天下旅行要安排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且要在阴凉处,同时应当注意行进中的遮阳及降温,可以用一块湿手巾顶在头上,适当多喝些水,适度敞开衣服并穿短衣、裤。
  冻疮与预防
  冬天旅行,注意保暖好自己的脚、手、耳朵等部位,以免被冻伤,手可以戴相应的手套。脚部除了穿适脚、保暖的鞋袜外,还可以在脚尖处塞一点十辣椒,据说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耳朵可以用全罩式头套或围头巾、戴连衣帽等包起来,起到保暖作用。
  老茧与水泡
  长时间步行,脚底多会起水泡不能刺破放水,尤其在旅行中,可以适当放松鞋子坚持下去如果太大或已经到了宿营地,可以用干净的针刺破放水,随后可以用创可帖粘上护理。老茧是长途旅行的“资本”,老茧越厚越不会起水泡,这是长时间旅行的回报,因此,我们平常在洗澡、洗脚时注意不要刻意地去除老茧。 疲劳与酸痛 长时间徙步旅行,其小腿肌肉尤其疲劳和酸痛,到了宿营地应积极地进行按摩,促进肌肉的恢复,按摩可以用毛巾和热水反复多次进行,或者用火酒按摩,方法是将白酒点燃,用手快速地蘸火酒按摩疲劳部位,掌握好方法不会被火酒烧着。还可用专门的按摩泡酒、恢复液等。
  热昏厥
  体质较弱的登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
  热昏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头痛、晕眩或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
  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登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3:52 33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登山者,不再只是为登上山顶而满足,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难度挑战,在一次次的征服过程中,体味着人生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他们往往有着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毅力与意志,凭着这些他们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超越极限的奇迹,于是他们的经验也就成为了一种财富。我们祈盼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快乐地爬山,并安全归来。  接受求生训练的意义
  求生两个字本身就有很广义的解释,而对于求生这一行为来说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求生的技能与求生的意志。你在从事野外活动时,总难免会遇到突发的事件,而这“突发”决非仅指一些意外事件(如坠崖),反而是应对那些属于自然界的不可抗力,才更是我们要学习的,例如:台风、降雪、山洪暴发、林道塌方、森林火灾等等自然灾害。如果此时你正被围困着,你该如何处理呢?这只有依赖求生训练来加强你的求生技能与求生意志了,如果你是一名向导的话,更需要接受这项训练,这样当你遇到困难时,才能正确地去指导和协助你的队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实践证明曾经受过求生训练的人,其求生的自信心也比其他人强。
  近来发生在我国的山难事件有好几启,追究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供一般想去爬山的人学习的地方,更糟糕的是有些经常带人上山的向导,并没有告诉他的伙伴以及那些要上山的人:如果他们要去爬山,必须去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这包括求生训练、急救训练、高山医学、高山营养学、地图与指南针以及穿着的技巧。就因为如此,那些本不该发生的山难才不断重复地发生。
  求生的条件
  在此特别提出求生的条件,是因为很多登山者非常藐视山,把自己想成是伟大的征服者,根本不重视个人的装备和准备,这在观念上已经产生误差,更不要提下一步的训练了,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甚至在自己同伴有难时,也无力去帮助他。所以我们在此介绍求生的条件,希望你在爱护自己的原则下,准备好你自己应该拥有的。毕竟那是保障你未来的生活,以及你的家人、父母、子女美好未来的,不可不慎重。
  (一)穿着:
  a. 帽子:有了它,可使你减少30%体内热量的散发,当然如果有一顶防水、保暖兼备的帽子,那将更好了!有人在高山上行走,因为没戴帽子,又加上风的吹袭,就造成了头痛的伤害。
  b. 内衣裤、外衣裤:很多人总认为要去爬山只需在家中随便找些旧衣裤穿就可以了,如果你了解布料的特性,也许你会有正确的选择。只有羊毛衣裤,才能在吸湿30%之后,仍有保温效果,事实上有些仿毛线的衣裤也不错,这些你都找不到的时候,就应该去买一套登山专用的保暖衣裤了。至于内衣裤,我可从没听说过有人平常就穿运动用的排汗内衣裤,因此没有替代品,因为失温就是从这最贴身的内衣裤开始引起的。
  c.风雨衣:不论你参加一天或数天的野外活动,它永远是你的好伙伴,可别轻易抛弃它。现今市面仍以GORE-TEX布料制成的雨衣裤最佳。
  d.手套:需要时,它也是你的好帮手,以羊毛或一些不吸水、保温好的化纤材质为佳。
  e.登山鞋:现在很多人仍穿着运动鞋、旅游鞋上山,它们在保温、防止碰撞及扭伤方面的效果都比登山鞋差。穿登山鞋的人,应该以一双排汗内袜,一双羊毛或棉织厚袜的穿法最佳,然后在遇雨或雪天时,再加一双防水腿套,那就更完美了。
  (二)装备:
  a.刀:国外的户外活动者,几乎没有人不带一把刀的,因为在他们的野外活动指南上,就已经阐明了刀的重要性;中国的牧民在山上工作时,也一定随身携带番刀一把,因此他们也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当你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刀能够做很多工作,如搭建避难所、生火、做担架、拐杖等等。总不能出现状况时,再下山找人借刀吧!除非你早已练成了中国功夫--铁砂掌,不然可别忘了找一把适合自己的刀。有了刀后,更要时刻保持锋利。有些人的刀,早已凹凸有序的似锯子般,他们仍带着它上山,那真象带一把废铁一样,搞不好那刀比手刀还不管用呢!
  b.火柴:它可以为你带来热源,而火柴也需要做防水处理,现在很多人改带打火机,事实上就算你带了打火机,火柴仍是必要的装备。
  c.手电筒及头灯:夜间可供你照明及打信号。
  d.地图与指南针:这也是很多登山者所不以为然的,不去学习其用法,也从不带在身边,因此当自己迷路后,马上就失去了方向与目标,于是在山里乱走,这在山难事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迷路与失踪。我们奉劝每位登山者,自己要带指南针与地图,并事先熟悉它的用法,它会在关键时刻帮助你找出一条生路来,且地图上会告诉你在什么地方有村庄或公路。如果你上山时,你的领队和向导没有发地图给你,最好找他们要一张。
  e.求生盒:一个大小合适的密封盒,其内装有:细铁丝一段*防水火柴和打火机*求生纸或防水布*蜡烛一小节*蜂蜜一小罐或糖果少许*胃药及个人内外用药品*求生卡*火种,如果买不到也可自己做一个,最好用金属盒装这些用品,因不得已时,它可用来炊煮东西或热水。而指南针和刀,原就是个人必备装备,随时都要用,可别放入求生盒内当求生物品哦!
  f.求生卡:卡上记载了个人资料及求生急救的步骤,如此对一些遇事会紧张得不知所措的人,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依书本上的求生步骤,简单制作一张小卡片,并记入个人资料,然后用防水胶处理后,放入求生盒内。
  g.紧急避难帐篷:这是一顶只有900克重的超轻一人帐,名为紧急避难帐,那当然是让你在遇到特殊事件时才拿出来用的。就因如此,如果你拥有它,你及你的队友都将多一份保障,况且,当你在冰雪地遇到遇到特殊情况时,你可用它包住六、七人,然后在里面点一支蜡烛,如此就能抵抗零下二十度的低温至第二天。在日本,这是一位向导的规定装备,不论是一天的郊游或是多天的行走,他们都会带着它,因为他们认为向导的技能与体力多优于一般登山者,所以他们有责任在山区遇到自己的朋友或他队的人员有意外时,马上担负起救援的工作。因此,就是一天的郊游活动,他们的背包里,除了此避难帐外,还会加带一瓦斯炉、二人小炊具、急救用品及紧急用药,以及一个超轻睡袋。
  h.睡袋:必须视你前往的山区来选择一个适宜的保暖睡袋,也有人带着平地露营用的丝棉睡袋到高山上去,结果当然很惨了!只差一点就冻死,也不必谈求生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3:54 34 只看该作者
徒步穿越是指,在徒步区域里主要靠徒步行走去完成起点到终点的穿越里程。中间可能要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于一体。穿越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时还要有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一次成功的穿越,行前要精心定制份好穿越计划,对要徒步穿越的区域进行了解,包括穿越时间的天气、地貌、难度、风险系数,所需的装备、食物、药品等等。     徒步穿越因富于求知性、探索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穿越者必须掌握相关野外生存知识与技能,去应对千变万化的野外情况。
    徒步穿越含山地丛林、沙漠荒原、雪原冰川、峡谷、平原、山岭、长城、古道、草地、环湖、江河等很多分类徒步
    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这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耐力、力量、负重行走等方面渐渐增进,体能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游泳、爬山、长跑、骑自行车去获得,力量训练可以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去获得。
    徒步行走的基本原理及要领:

    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尽量不要超过120次/分钟,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从脚跟到脚尖位移,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行走中从安全角度出发,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因各种原因暂停时,如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等,暂停队员与前进队员就不会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暂停队员靠右边停留,前进队员从左边跨过,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队伍相遇时,也是按我右他左,礼貌相让通过,暂停人员与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5分钟或者20米以内。在行走中,要养成个良好习惯,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笑,打闹嬉戏,更不能大声歌唱,这样不但分散其他队员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无谓消耗自己的体能。
    行走重心在上坡时,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下坡时重心放在后脚掌,同时降低重心,身体稍微下垂,无论上坡下坡,对于坡度较大的坡迹,应走“之”字形,尽量避免直线上下,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走法,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经常有队员因为拉的是枯萎腐烂树枝、藤条,跌倒受伤,导致意外。
    行走中的休息原则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走百公里时我与印第安人、井中月等六人结小队行走,就是采取主动、积极的休息原则,定量按时放松,全部都完成了徒步百公里路程。
    徒步行走时,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如果途中溪流、湖塘、沟河有水补给,一定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离析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一般情况下最好先用少量水珠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野外补充的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五分钟再饮用。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宿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份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CC/15min为好。正常的徒步时间里排尿也应该是4小时/次,可以通过观察排解的尿液颜色,了解自己体内水分脱失症状。尿液呈深黄色,微感口渴,脉搏速度正常为轻微脱水症状,尿液呈暗黄色,口内黏膜干燥,口渴,脉搏速度加快但弱为中度脱水症状,重度脱水症状为无尿液,脸色皮肤苍白,呼吸急促,口渴昏睡,脉搏快而无力很弱。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3:55 35 只看该作者
雷暴 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发展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积云开始堆积、并且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2)雷暴通常持续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  闪电 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所以应该记住:
  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躲在汽车里。
  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离开孤立的大树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
  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了,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电击,要立即倒在地上,施以自身保护。
  5)如果在孤立的凸出物附近躲避,则该凸出物的顶部至少应高出自己头部15—20米。
  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
  7)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8)万不得以,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
  9)在地形险要处要用绳子把自己拴牢。10)如果进洞避雷,应离开所有垂直岩壁3米以外以免岩壁导电伤人。
  山洪 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冻土和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剧烈时,要避开走易聚水的长沟和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向较高地带转移,同时注意不要试图徒步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
  天气条件能使体温升高或降低而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两者往往同时使人失去热量,而且湿透的衣服的保温值会下降90%。所以,要在寒冷的环境来生存下来的一种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运动但又不要出汗。炎热而潮湿的环境中,人会发生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严重脱水以及全身乏力、热痉挛等现象,应注意避开在这种气侯下的野外活动。
发表于 2007-12-7 13:55 36 只看该作者
霸王条款太多.
发表于 2007-12-7 13:58 37 只看该作者
爬山技巧

上山: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

下山:上体正直或稍后仰,膝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平稳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

坡度较陡时: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来降低坡度。必要时,也可用半蹲、侧身或手扶地下山。

通过滑苔和冰雪山坡时: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使用锹、镐等工具挖掘抗、坎台阶行进,或用手脚抠、蹬、三点支撑、一点移动的方法攀援爬行。

通过丛林,灌木时应注意用手拨挡树枝,防止钩戳身体,对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随便攀折,以防刺伤,并尽量选择好的路线。

通过乱石山地时;通过乱石浮石地段,脚应着落在石缝或凸出部位,尽可能攀拉,脚踏牢固的树木,以协助爬进。必要时,应试探踩踏石头,以防止石块松动摔倒。

攀登技巧

攀登时手脚要紧密配合,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不断观察、试探攀登点的牢固适用性。欲借草根或树枝攀登时,应先稳住重心试着用力拉动,以免因草根树枝突然松脱造成危险。

徒手攀登时(三点固定攀登法):即利用崖壁的凸凹部位,以三点固定一点移动的方法攀上崖壁。攀登时,身体俯贴于崖壁,采用两手一脚固定,一脚移动或两脚一手固定,一手移动的姿势,利用手抠、拉、撑和脚蹬等力量,使身体向上移动。

绳索攀登:两手握住绳索,使身体悬起并稍提腿,用两腿内侧和两腿外侧夹住绳索,随着两腿夹蹬绳索,两手交替引体上移。或两手伸直直接握紧绳索,腿脚两下垂,两手交替用力向上引体,攀至顶点。

拔绳攀登:是指固定绳索的上端,用脚蹬崖壁手拉绳索引体上移,攀登方法是,上体稍前倾,绳索置于两腿间,两手换握绳索交替攀拉上移。同时,一脚蹬崖壁,另一脚上抬准备蹬崖壁,用手拉、脚蹬的合力使身体向上移动。

绳索攀越:是固定绳索的两端,身体横挂在绳索上攀越山涧、小溪等障碍物的方法。横越时,两手前后握绳,腹部微收,一腿膝窝挂住绳索,使身体仰挂在绳索下面,臀部稍上提,两臂弯曲90 °。前移时,后握手前移,异侧腿由下向上向内摆动,并将膝窝挂于绳上。当一腿膝窝挂上绳索时,另一腿离开绳索悬摆。两臂、两腿依次协调配合,交替向前移进。

撑越壕沟:将杆一端插入沟底固定,并斜靠在石壁上缘约在70 °,撑越时,快跑几步至握杆点投影线后,两手上下分开握紧撑杆(有力手在上)。同时,一脚快速而有力地蹬地起跳,使身体向前上方跃起并悬挂于撑杆一侧,两臂借身体向前摆动的惯性力将杆向前推移,身体随杆摆过垂直面后,两腿前摆,下握手向后推撑杆,身体前倾,屈膝缓冲着地。

立姿跳下:立于崖壁边缘,两腿弯曲稍分开,身体前移,两脚稍用力蹬崖壁边缘,向下跳落,以前脚掌先着地,随着屈膝缓冲。

悬垂跳下:身体背向跳落方向,屈体下蹲,两手抠住崖壁边缘,身体下移,两腿依次下伸,使身体悬垂,并略向左(右)移,左(右)手下移扶壁,手脚同时推蹬崖壁转身跳下,脚掌先着地,随着屈膝缓冲。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4:03 38 只看该作者
帐篷露营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险等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也是值得积极提倡的宿营方式。它的特点:首先是最贴近自然,没有什么方 式比睡帐篷更加贴近大自然了,想想你身下就是大地而不是什么席梦思、钢丝床及水泥地,打开帐门就是自然界的一切,没有任何混凝土建筑 遮挡你的视线,这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其二、它是随遇而安的家,只要脚下有三平方米的平地,就可以扎下一顶足够二人而居的“家”, 而一顶最轻的帐篷仅1公斤左右,只要有它在身旁,就有了遮阳、避风避雨的屋了,还可以帮躲避风雪、寒流等,它是我们野外旅行的亲密伴侣,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安心的旅行;其三是经济的宿营方式,在外旅行,最节省住宿费用的就是住宿帐篷,可以算一下:一顶好的帐篷应当在450元左右一顶(可住3人),爱惜的使用至少可用50次(晚)以上,那么一次的人均成本仅为3元左右,3元一晚的房费了不是很便宜吗,因而住宿帐篷既划算又卫生。当然,这些好处的代价就是要预先投资和花力气背带。  露营营地的选择
  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以下是注意事项:
  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包括一些溪流,平时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建设营地
  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骤:
  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物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块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于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为露营地。
  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区域。第一个先落实宿营地。用火区应在下风处,距离帐篷区应在1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并距离帐篷区应在15~20米,以减少对早睡同伴的影响。卫生区应在宿营区的下风处,与就餐区、活动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建设帐篷露营区:如有数顶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第一,所有帐篷应是一个朝向,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二,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绊倒人。三,必要时应设警戒线(沟),在山野露宿有可能会遇到威胁性的动物或者坏人的攻击,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画一道圈,这样可以防蛇等爬行动物的侵入。或者用电子报警系统等办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4:04 39 只看该作者
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或是相近的地方,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火星烧着帐篷。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样用石块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于地气对人体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垫或气枕头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烦,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数就餐时间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应当考虑照明的位置,不论是用汽灯还是其他方式照明,灯具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大范围的位置,如将灯具吊在树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  建设取水用水区: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处,盥洗用水与食用水应分开,如是流水,食用水应在上游处,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处。如是湖水即同样要分开地方,两种用水处应当距离10米以上。这种划分是出于卫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经过的河滩地带乱石灌木等物较多,没有小路可寻,故应当在白天的时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时就不方便了。
  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队员们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如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茅坑,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围帘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经过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将厕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两根大木头,要建平稳并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并将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会污染河流,小量的粪便会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净化。如果已建了卫生区,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里进行,而不应满山排泄,而大煞风景。
  建设娱乐区:娱乐区可以在就餐区,待就餐以后打扫出来即可,如果场地大,也可以单独划出一块地,只要场地平整即可,同时场地里绊脚、碰头(矮树)的东西要少,因而要进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
  野外气象小知识:在户外旅行应当知道些气象的基本知识,本书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绍,这里是针对野外露营进行介绍。一旦到了户外,就只有听天由命,我们只能认识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风雪等情况应当停止、休息外,其他情况均可以继续行动。而在野外露营就需用多考虑一些气象问题:
  防雨:防雨是露营气象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判断当晚有可能下雨,应当对营地及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除选择好营地外,需要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经常外出旅行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会掌握是个大慨。
  防风:风向对应扎营比较重要,关系到帐篷门、炉灶口开向及营地各区域的整体布置问题。这须要了解一些地形气候知识,在大湖泊边扎营,其风向是早晚相反变化,白天,地面温度上升快,风向是向陆地刮;夜晚,地面温度下降快,风向向湖区刮。故应当将帐篷门背风开,而炉灶口应向风开。在炎热干燥的山区同样有相似的情况,白天,由于山谷(谷地)气温上升慢于山坡(山顶),呈上升气流,即谷地向上刮风,而夜晚则呈下降气流,风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营时应当事前考虑这种情况。研究风向及风力,对应户外运动比较重要,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个风向风力表,或根据下表查知风力,在记日记时不妨记录一天最大的风速。
  附表(6-1) 风力等级简表 风速单位:米/秒
  风力等级 风速 外 界 表 象
  0级静风 0.0-0.2 烟柱直上,水面无波,树叶不动。
  1级软风 0.3-1.5 弱而无力,烟随风去,树叶微动。
  2级轻风 1.6-3.3 人有感觉,树有微响,旌旗始动。
  3级微风 3.4-5.4 细枝摇动,旌旗风展,稻谷摇动。
  4级和风 5.5-7.9 树枝弯动,灰尘四起,纸飘空中。
  5级劲风 8.0-10.7 小树摇动,湖塘起波,庄稼起伏。
  6级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撑伞难行,大树摇动。
  7级疾风 13.9-17.1 迎风难行,全树摇动,大树弯枝。
  8级大风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断,江河浪猛。
  9级烈风 20.8-24.4 吹坏烟囱,小屋受损,瓦片移动。
  10级狂风 24.5-28.4 行人吹跑,逆风难行,树木刮倒。
  11级暴风 28.5-32.6 破坏严重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12-7 14:04 40 只看该作者
12级飓风 32.7以上 摧毁极大  3.气温:气温对应户外旅行同样重要,我们应当学会气温管理,即掌握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区的气温变化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的装备、服装配置。学会对气温及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直觉判断,这就要经常携带一个气温表,经常性的对照观察、体验。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点为当日最高气温,为其峰值;而夜里2点~3点是最低点。这一日之间的温差叫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地形、季节、天气状况等因素相关,一般说来,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内陆比沿海地区、晴天比阴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较差大。在森林中,由于森林的储存功能,日较差小,林中要比无林地气温低0.7~2.3℃,夏季低8~10℃,冬季低4~5℃,同时森林中的湿度也较大,故在森林中露营应当注意这一问题。
  住宿溶洞
  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野外,常可见到各种形式的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复合洞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我们的祖先就是从住宿溶洞开始了新的地面生活。可见住宿溶洞是安全、方便、温暖、避风避雨的好地方。住宿溶洞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通风:首先要察明该洞是否是通风的溶洞,而不是一个死洞。保持空气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点一支香烟察该洞是否通风,只要烟向洞中或洞外单向的飘动即说明此洞是通风的。
  浅住:洞多是比较深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将营地安排在距离洞口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营及转移。
  水情:在确定一个溶洞可否住宿时,应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数的溶洞都有流动的地下水在活动,有个别的地下水水情复杂,尤其在雨季就更应当注意,选择的住宿地应当干燥,上无滴水。
  其他在溶洞住宿应当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动物栖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惊动它们,或者换一个洞。如果对洞穴探险没有经验应当在洞中少活动,单人活动应当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帐篷,只需铺上各种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虫可以烧烟驱赶。
  露天宿营:露宿是对我们野外生活的一种锻炼和考验,同时也是一种难得地生活体验。在没有雨水、大风、风雪及霜的天气,完全可以试试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帐篷等任何遮挡物。露宿可以选择一块大树下,铺上塑料布、防潮垫,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简单的挂一张防雨布,露宿主要的问题就是防露水及蚊虫的侵袭,可以在睡袋的头套处罩一层纱网,以防蚊虫,或连夜的烧烟火,燃烟可以防止霜降,减少露水,在一些农村可以看到农民这样做为减少霜降。当然,雨季、冬天就不要露宿。另外,注意不要在水边、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那些地方蚊虫多,也不安全,同时,在露天露宿一般气温比帐篷里低5度左右,故要多加衣物,以防着凉。
  另一种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吊床的优点是不会被地上的动物袭扰(如蛇等爬行动物),并在一些潮湿的地带很适合,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垫防潮垫,并在吊床上方挂一张防雨布。有一种吊床式帐篷即有防雨蓬,同时还有防蚊虫的纱帐,很适合丛林宿营。
  雪屋:在大雪纷飞的雪天,如果雪地的雪比较厚实,就可以用雪做一个简单的雪屋,这在东北地区的农村,猎人们就熟悉这种办法。建盖雪屋必须要有比较压实的雪,再用铁铲等物切割建盖,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过多的研究特殊条件下的露营方法。
  野外作息:合理的户外作息安排是保障身体良好状态的重要途径,常常会由于激动、兴奋等原因,大家在篝火旁一聊就没完,或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从而影响正常的休息。这要特别注意,因为大家活动了一天,身心都比较疲劳。这时队长应当规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如不超过夜间12点休息,早上不超过7~8点起床,尤其要强调要统一,不能因个别人而影响整体。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