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74

主题

北京综合

大山深处的古老村落

[复制链接] 查看:6453 | 回复:24
发表于 2009-11-7 23:3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嗯。刚从新疆回来,以为再也看不下任何景色。在2009年北京第一场雪降临前的那个周末,跟一群陌生人去了趟京郊的大山深处,竟然看到可以与禾木媲美的落叶、有如白哈巴一般美丽的古老村落。

一共去了三四个地方,都在门头沟的斋堂镇:灵水举人村、爨柏景区、黄岭西村、双龙峡景区。

怎么说呢?有很赞的山山水水和人文历史。周末农家乐的好出去。

先上图片吧。然后再慢慢修改,补充美景背后的故事。

发表于 2009-11-7 23:41 2 只看该作者
先发按时间顺序,发灵水举人村的片片吧。虽然我更爱其后去的爨底下村。嘎嘎。



坐落在京西大山深处的灵水村只有200余户人家,但自古有崇尚文化的遗风。在明清科举制度下,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到了代民国初年有6人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在这个小村中,至今还保存着明清甚至元代的民居建筑,很多当年举人的房子还尚在,只是有些破烂不堪。很多小细节都能展现出其当初的文化特色,但却因保存不善残缺得即将消失般……

走在灵水的小街巷中,鲜有人烟。偶尔遇到的,只是上了年纪的老妪。当地一位干部说,村中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这座村子,已不再有其曾经的辉煌。


发表于 2009-11-7 23:46 3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很多人可以找到拥有童年记忆的房屋、柴火。典型北方农村的建筑风格。


瓦砾。


导游说,这两扇门后的小院,是歌手田震出生的地方。
发表于 2009-11-7 23:53 4 只看该作者
灵水村的建筑都有些了年岁,元、明、清的都有。如今,在村中大兴土木修缮房屋已经是不被允许的了。说是为了保护文物。的确,在那些并不起眼的建筑中,的确有很多小细节非常考究。

比如下面这个石墩。我不记得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了,就是垫在门槛下面的两块大石头。石头的一头,有着不知道历尽多少朝代的雕刻。看似,这是一个倒着的“福”字,却又似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非常有意思。


老太太就是不禁念叨。真说着,一位老奶奶出现在她自家门口。在灵水的那天,刚好赶上降温,一起去的很多人都没有任何防备,还有姑娘只穿着单薄的丝袜。老奶奶非常热情地招呼着姑娘们去屋里“喝口水,暖和暖和”。呵呵。看这个奶奶想不想上面那个福字老太太顺时针旋转了180°?
发表于 2009-11-8 00:02 5 只看该作者
在灵水,有两个千金不换的千年老树。这两棵树耸立在村中的娘娘庙前。

说它们奇,就奇在这两棵都是环抱树,就是一颗树的树根上长出另外一个品种树的枝干。一颗是槐抱桑、一颗是槐抱柏。就那么几千年,两
棵槐树遥遥相望,各自抱着自己的混血“媳妇”。

树叶已将落尽,其树抱树的特色在照片中有些难以分辨,但现场看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特别是,两个树立而前年不死,至今依旧枝叶繁茂。其中那可槐抱柏粗到四人伸直双臂都难以环抱。有趣。有趣。

【槐抱桑】

【槐抱柏】
发表于 2009-11-8 00:05 6 只看该作者
这是当年香火很旺的娘娘庙,人们求子祈福的地方。如今,破败得让人有些心疼。

昂……拍照那天老天正在酝酿着下2009年的第一场雪,阴得不行……


发表于 2009-11-8 00:11 7 只看该作者
庙中墙壁上还有当年求子的壁画。从人物服装打扮来看,应该遗留于清代。不过,随着墙体的斑驳,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些美丽的画就都消失了。

我问当地一位领导,为什么没有保护起来。那个领导有些无奈地说,现在政府只是让他们不要拆除建筑,保留下来,却没有给予任何修缮维护费用。经费紧张,是这些文物不能得到更多重视的原因。而我想到的原因是,这是在北京,缺的就不是文物。这深山小庙中的几笔小画,怎能跟故宫博物院中的珍宝们媲美呢?



门。也已经很是斑驳了。
发表于 2009-11-8 00:12 8 只看该作者
昂……困了。睡了。明天继续贴图。
希望能有观众……
发表于 2009-11-8 13:02 9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啊!图文并茂!好贴!   这个灵水村咋走啊?呵呵  是不是人烟稀少啊!现在的川底下村太商业了。失去了古朴的味道。我喜欢原始些的,没被开发过度的。看图片,灵水村不错啊!哈哈~  很适合拍PP!
发表于 2009-11-8 15:18 10 只看该作者
京西的景色人文自然的都有,很有文化底蕴,等着看续集{:5_162:}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