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947

主题

哈尔滨

不朽的丰碑——使命之十六寻迹东北抗联路随行日志

[复制链接] 查看:24224 | 回复:88
发表于 2011-7-26 08:3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2 04:41 编辑

悲情恋歌

不朽的丰碑——使命之十六寻迹东北抗联路随行日志



使命大旗永不倒.jpg

宣传抗联 功在千秋.jpg

宣传抗联功在千秋.jpg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26 08:38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3 23:13 编辑

历史从来不是我的强项,第一分数不高,第二,我经常发生关于历史事件时空方面的错乱,即使我很努力。大家笑我。而没下功夫不变的地理的精确总给我赢回面子。

好在不擅长没有耽误我的喜欢。两本世界史,几本中国史是我高中夜生活里妈妈买来做了褥子的藕荷色的鸭绒被边角上厚厚的蜡油子的始作俑者之一。挑“灯”夜战里的,烛光点点里见识了许多让我骄傲的东西,飞天的敦煌莫高窟,大唐的辉煌,京杭运河开通的大气,长城的霸气,文史子经,豪杰,墨客,经常俘获我的赞叹。里面有很多的动容,但也只有一处的书籍,沾满了泪水。那时甲午海战里,撞向吉野号的邓世昌心中的爱国激情感召了我,书页就在手中慢慢的翻动,周围的一切都睡了,除了我心里萌生的爱国恋歌,一遍遍的吟唱。渐唱渐强。星星仿佛也懂了我心事,深情的眨眼。除了书页,只有我和星星的对话了。抗日战争里讲了许多的大捷,平型关大捷,也曾鼓舞过我,面对似乎不能面对的,又貌似不可战胜的敌人.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记忆的火车.jpg

发表于 2011-7-26 08:40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3 23:45 编辑

    近现代的第二次中日之战发生最早的,持续的最长的,打的最惨烈的,坚持的最难的一段长达14年之久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战争既是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上并没有怎么太说的内容。
      用脚步去读历史,想法发生在读帖瞬间。以下是老橡皮暨重返四块石—穿越火烧岗南山---探寻抗联张木营子遗址计划:[伊春] 抗联三、六军基地位于依兰县城西北50余公里的四块石山。海拔980米。1936年至1938年抗联三、六军在此建立了后方基地。基地设有医院和被服厂。蓍名的抗日将领赵尚志、李兆麟、夏云杰、周保忠等人曾在这里领导抗日斗争。1937年是北满省委机关的临时驻地,在此召开临时北满省委机关会议,组织和指挥抗日活动。著名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抗联之歌《露营之歌》就诞生在这里,这首《露营之歌》激励了无数抗联战士浴血奋战,成为抗联战士广为传唱的战歌。这里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根据地之一。抗联六军医院、被服厂、军马场、烈士墓等抗联遗迹坐落在这里。“使命”寻迹东北抗联路户外穿越第一次活动就在这里开展的。


军马场.jpg

六军临时医院.jpg

报纸报道四年抗联路i .jpg

发表于 2011-7-26 08:43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3 23:20 编辑

      近现代的第二次中日之战发生最早的,持续的最长的,打的最惨烈的,坚持的最难的一段长达14年之久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战争既是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上并没有怎么太说的内容。
      用脚步去读历史,想法发生在读帖瞬间。以下是老橡皮暨重返四块石—穿越火烧岗南山---探寻抗联张木营子遗址计划:[伊春] 抗联三、六军基地位于依兰县城西北50余公里的四块石山。海拔980米。1936年至1938年抗联三、六军在此建立了后方基地。基地设有医院和被服厂。蓍名的抗日将领赵尚志、李兆麟、夏云杰、周保忠等人曾在这里领导抗日斗争。
1937年是北满省委机关的临时驻地,在此召开临时北满省委机关会议,组织和指挥抗日活动。著名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抗联之歌《露营之歌》就诞生在这里,这首《露营之歌》激励了无数抗联战士浴血奋战,成为抗联战士广为传唱的战歌。这里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根据地之一。抗联六军医院、被服厂、军马场、烈士墓等抗联遗迹坐落在这里。著》。“使命”寻迹东北抗联路户外穿越第一次活动就在这里开展的。四块石风景区属哈伊两市共同管辖:是小兴安岭中部,它位于伊春南岔区翠岗林场东南部。又在哈尔滨依兰农场北端15公里处,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大片的原始森林有针叶松、阔叶松、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波罗等。野生植物品种繁多 ,有猴头、木耳、蘑菇、黄花菜、山蕨菜,俯首可拾。还有人参、党参、黄麻等珍贵药材, 五味子、防风、地榆、龙肥草、益母草、山羊草遍地皆是。野生动物熊居多。
     张木营子抗联遗址位于伊春朗乡林业局的新东林场,与四块石山隔山相连,它地处朗乡东南端60公里处,这里奇树、奇石和奇松比比皆是。这里的风光曾被美国记者戴尔•布鲁斯写了一篇题为《骑在铁公鸡上》连同他拍摄的一些精美照片,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那的地理,历史,无不深刻的吸引着我在网上,不断的阅读,我决定恶补。。。。。。感谢老橡皮等同学的活动组织。引领我读那段悲壮的史诗。

    “松花江水流不停,不荡日寇心不平。”

    在高高的山冈上,在密密的野林中,在冰天雪地里,孤悬敌后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数十万精锐日本关东军进 行了长达14年的殊死搏斗,写下了中国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不断动容这些就发生在我生活的这块热土之上的动容诗篇,不朽的诗篇。

    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与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一同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三大艰苦”。

    绝境中生存——燃烧在冰天雪地中的烈火

     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大半战死;也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无论是总司令还是普通士兵,在10多年的时间里时刻面临着饿死、冻死和战死的威胁。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他们却创造了歼敌18万,牵制日伪军近百万的奇迹。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年纪稍大的战友们大部分都冻死饿死了。人是先从脚往上冻,最后脑袋都冻坏了,走着走着抱着树就痴呆了,还有知觉的人让我们给他一枪,可是谁能忍心给他一枪呢,只能活生生地看他冻死……”
  
      比天气更险恶的,是日本关东军。抗联被日军称为“满洲治安之癌”,为彻底消灭抗联,日军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治安肃正”计划,动用大量兵力进入深山密林进行大规模的“篦梳式、踩踏式搜剿”。日军兵力是抗联的十数倍乃至上百倍,一旦发现抗联,就会“像壁虱一样盯住不放”。抗联老战士回忆,每与敌人交火一次,都要连续不停地奔走上百公里,以摆脱追击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绝域里战斗——只为心头那丝不灭的希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词作者田汉的儿子田申告诉记者,这首歌,最初就是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而创作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纷纷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抗日队伍,统称为抗日义勇军,最多时曾发展到50余万人。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介绍说,对于日本法西斯来讲,中国东北,是仅次于日本本土的战略重地。在这里,日本策划成立了听命于他们的傀儡政权伪满州国,并有数十万关东军重兵驻守,还先后从国内召来了数十万武装移民。
  
      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在日寇的疯狂打击下,至1933年绝大部分失败了。
  
      像是在黑暗的海上点亮灯塔,在东北人民最艰苦无望的关头,中国**领导的武装登上了东北抗日战场。早在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就开始陆续派人到南满、东满、巴彦、汤原等地,创建抗日武装。到1936年,抗联平均每天与敌战斗3次以上,每年歼敌万余人。
  
      这是完全在敌人重兵炮口下的冒死行动。在交通发达的东北,多数县通铁路,各县和多数大村镇通公路,日军调动十分便捷。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常好礼说,1936年,日军开始持续使用飞机、快速部队及毒气对东北抗日联军实行大“扫荡”。这位一直致力于抗联历史研究的专家介绍,于1937年发展成11个军的东北抗联,即使是全盛时期也不过4万余人,兵未训、弹不足,面对的却是拥有飞机、火车和大炮、装甲车的精锐日军。
  
     1937年4月的一次战斗,是抗联老战士单立志所经历的最大一次胜利:“在黑龙江富锦县一个叫二道林子的地方,我们挖好了工事等敌人上钩,打了一天,我们牺牲了4个人,日伪军却死伤200多人。附近两个村子的老百姓不怕枪弹给我们送饭,大部分送的都是烙白面饼……”
  
      在深山密林里,抗联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被装厂、面粉厂,还在人迹罕至处搭建了许多用来储藏粮食和战时藏身的密营。除城市和交通要点以外,广大农村多数为抗联所控制。单立志说:“夏天的时候,敌人根本就不敢出来。”在抗联根据地之一四块石,北满抗日高潮1937的的北满会议的召开地四块石,在我无限崇敬的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主要战斗过的地方,还有那些在艰苦环境下支前的妇女为战士们做军衣的被服厂,电信学校,密营地,被美国摄影师赞叹不已的美丽风光的号称巴掌大的朗乡。新东,依兰,四块石,张木营子遗址都发生了动人故事。那里有过辉煌,有过坚持。是我抗联战士的秘营地。是块神奇的土地。可怎么同样数量的士兵北满的抗日不如离敌人仅在咫尺的南满的抗日打击的敌人多呢?怎么同样的兵力,我党在华北,西北打开了很好的抗日局面,而我们的抗联士兵最后退到苏联休整呢?
就是带着对将军的仰慕,对老区人民的热爱,对于那只悲情恋歌的探究。我们踏上了寻迹东北抗联路重返四块石—穿越火烧岗南山— 探寻抗联张木营子遗址穿越之旅的征程.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美丽的四块石风光 你们用鲜血也要保护的地方鲜血

美丽的四块石风光 你们用鲜血也要保护的地方鲜血

徒步四块石.jpg

还是四块石.jpg

发表于 2011-7-26 08:45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7 05:54 编辑

午后的那杯清茶

在车站广场上看到了组织。和大家的熟络比起来,我似乎没有找到进入的验证码。看到了因为太爱写沙漠情书的因为快沙漠柔情姐姐略显沧桑但是却更加柔和悲悯而美丽的面庞和神采飞扬和日益美丽黑白花色的小姐姐。她们发自真心的悦纳和惊诧让我惊鸿一瞥间就找到了验证码。
看到早在网上博文神交已久的“天山童姥”彩虹姐姐,竟然清秀的像是个mm。是意外的惊喜。给拍了我们照片。珍贵的留念。
感谢来送行的所有认识不认识的朋友。彩虹,三碗,蓝朵。。。
上车后,便开始了我期待已久的行程。一路行程,仿若一杯不急不躁的在水中慢慢舒展翩翩起舞的侵润心肺清茶,。我喜欢所有人,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里慢慢的相知的过程,就像是喝一杯精心泡制的清茶。

像是今天午后的像是少有的属于心灵的难得的静谧时光。可以静静的回想着几天来推挤已久的思考人与事情。
   
网上恶补二战的抗日战争时。看到了2007 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罕见地用四个整版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地反思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一直是日本国内激烈争论的焦点话题。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表示,日本从战后清算到改造、高速成长再到萧条以及现在的复苏,观察二战历史的视角在不断变化。此次《朝日新闻》的报道就是最新的体现。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老穿越队员车站送行.jpeg

发表于 2011-7-26 08:49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2 04:40 编辑

一场无谋的战争

“现在一想那真是一场无谋的战争!”文章一开始就定下了主基调。文章写道,“这场战争始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究竟是谁先开的第一枪,到现在仍然存在着各种说法。不容置疑的是战争发生的地点在中国,还有发生的时间是在日本军队夜间演习刚结束时。”文章说当时日本政府竟以为“只要对没有建立起国家体系的中国发起攻击的话,中国就会立即跪地称臣”。于是,“这个只看眼前,没有远见的进军开始了。”

文章说,那个时代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蔑视达到了极点的时代。可是当时日本“似乎没有一个人想到”,被日本人看作落后于时代的中国事实上并不是那样落后。当时由军阀割据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货币制度在英国的帮助下得到统一,正在激烈战斗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即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也最终在“西安事变”后因为抗日而走到了一起。文章评论说,日本显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时“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在全国高涨。

文章还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失策。文章说,当战火蔓延到上海之后,日本的残暴也展现在世界面前,当时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都市。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之后,国际社会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发生。

发表于 2011-7-26 08:52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2 04:40 编辑

其实这场对于中国人来说无异是灾难的战争对于日本民众又何尝不是呢?

对于日本国又何尝不是呢?如果说一个民族的男人在一场自己打动的战争中连自己的男人都快打光了,还能不说这场战争不是无谋的战争吗?那么战争和和平比起来,世界人民,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人,还有日本人来讲,在理智之下,谁又不钟爱和平呢?

尤其是中国人崇尚和平有其根深蒂固的经济基础,中国人的和平意识几乎是渗透到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之中的。由此不难理解中国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何以总是那样愁怅凄苦,而没有或少有一点冲天豪气,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强大而统一的中国王朝尤其是汉人王朝,从未产生过对弱小日本的侵略欲望。

当日本人发现素来就不爱战争的民族,但打起仗来一点也不像有些人日本军阀吹嘘的:日本只要派出3艘巡洋舰、1个师团,用1个星期就可以灭掉中国的。他们的确发现他们在打一场无谋的战争。
我的思路就在那个午后忽东忽西的乱跑。


就在这块黑土之上,就在静谧的午后,我的遐想,就像是在品一杯会跳舞的茶叶水。可以回想属于日本人关于历史的反思。感谢我们即将拜谒的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们,地下长眠的英烈们。把这静静的午后时光献给你们;敬一杯香茶。。。。。。要不是你们,我们可能也像是小时候学的课本一样,在哪里学说日语呢。要不是我们的努力工作,祖国不太那么羸弱了,也许他们还说,那是圣战。苍蝇还在叫,大到我们失眠,那说明,我们小了,还不过强大。

Good night!

发表于 2011-7-26 08:54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4 07:49 编辑

我的团长我的团

题记:诗人王志山《大森林诗草(组诗)之白桦树的眼睛》:
与白桦树对视
我的内心
长出无数个瞳孔
在写满深情的
树干上
流连
……


思考的宁静被我们的坐在前排的领导者们打断。就此打住了下午的那杯清茶。接下来喝了杯鲜榨的热带杂果汁。领导说完穿越的计划,和行动计划,还有要求后。

在华仔的巧妙的穿针引线下每个团员都开始了精彩纷呈式的自我介绍。哲学领域从来都提倡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要义。这一天的自我介绍,用2句话说,每个人都在说自己是怎么来的,和对走抗联路活动美好的期待。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对驴友夫妇。夫人从外貌上讲,貌不惊人。可是,她说的话,一定会从她那热爱生活的眼睛传达到你的心灵。她会绘声绘色的描述一切她的想法,她的追求。她说,她来自野人团队,是我们哈户外里面几乎是自虐级的骨灰驴友。负重强驴,所以,就敢来了。可是不知怎么就是觉得她那么眼熟。原来是今年刚刚参加过四姑娘山的成功登顶。可就是因为我姐姐太有风采了,太善于表达了姐夫时常,会用手势叫停迷糊姐的讲演。糊涂大哥优雅到来户外都穿的像是要去赴宴,而且是舞会一般。做过企业,做过行政的经历,让他说起一切来都按部就班。说,期待重走抗联路。抗联的精神永不灭。

说的真好。说实话,他们是真让人艳羡的青春美。还有每个人都生活的理想在他们那都得到了体现和实现。大哥的体力好于姐姐的,一路呼唤,一路相伴。感人至深。。。。。。此为后话。

还有一位我们爱称是做小鸟的天地一沙鸥的驴友,给我们讲述了她很猛的加入户外的三部曲。牛年第一脚,和老枪去凤凰山穿越。有此看到老枪后,被这个龙江户外汉子也称为太惨了的2009年6月的历经了大雨磅礴的凤凰穿越,而后就被总写沙漠情书的柔情给拐去了沙漠,直接就虎了吧唧的参加了我梦寐了很久,犹豫了很久的库布奇沙漠的西线负重穿越。三部曲,就是看到了老橡皮他们的抗联路活动贴,就跃跃欲试的来了。为了证明自己来未老,一直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北冥鱼的介绍,关注寻迹户外很久,我也终于成为走上了抗联路的新兵。

我们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不同。户外涉猎的活动不同,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社会中履行着不同的社会职责。但是每个人对寻迹户外的情感是相同的,认可是相同的。期待是相同的。

那天很奇怪的,熟悉的人在介绍过后,因为他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和对世界的探求变得陌生似地。而陌生的人在自我介绍后,变得熟悉了。
对每一个人,的介绍,我们都感到不意外,在这里能够有缘遇见。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我们出发.jpg

岁月印记.jpg

发表于 2011-7-26 08:56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2 04:37 编辑

我是因为北冥鱼的介绍,开始关注寻迹户外,终于走上了抗联路的新兵。

我们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不同。户外涉猎的活动不同,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社会中履行着不同的社会职责。但是每个人对寻迹户外的情感是相同的,认可是相同的。期待是相同的。

那天很奇怪的,熟悉的人在介绍过后,因为他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和对世界的探求变得陌生似地。而陌生的人在自我介绍后,变得熟悉了。
对每一个人,的介绍,我们都感到不意外,在这里能够有缘遇见他。
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期待之旅。知道我们要去的林都伊春,不仅拥有丰富的冰雪、森林、河流、空气、湿地、珍奇动植物、地质、界江和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等旅游资源,伊春林区还是当年抗日联军奋勇杀敌、坚持抗日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四地一道”作用,即北满临时省委诞生地及所在地、东北抗联总司令部及六军诞生地、干部培训基地、后方基地及抗联通往苏联共产国际的通道。小兴安岭就是当年抗联三、六军抗击日寇的战场和抗日的后方基地。所以心里的愿望是一样的。去拜谒伊春这条真正的抗联路上一种令子华夏子孙后代景仰、让历史铭记的资源——14年抗日战争中,英勇的抗日联军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祭奠英雄。缅怀先烈。
期待即将发生在那里的心灵碰撞之旅。期待这次用脚步去读历史,解读不朽的抗联精神一定是户外生涯里的心灵之旅。

在这次的抗联路中进一步将户外生涯拓展。回去将我们黑土地自己的圣经布道给我们能够感动的人。

做一颗信仰的蒲公英之旅,真的很美,真的很期待。对于前程我们无限地期待 ......


抗联圣地四块石.jpg

重走抗联路.jpg

发表于 2011-7-26 08:58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安妮 于 2012-7-2 04:39 编辑

新东的初冬

题记:
在白桦林的边缘
凝神
我站成一棵树
把灵魂置于森林



几乎是九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朗乡新东林场。我们到达了朗乡新东林场,朗乡,中国北方一个林区小镇,一块“邮票大的地方”(福克纳语)。新东的初冬
四块石,我们来了;张木营子,我们来了。

在车里,朦胧的灯光里看到了林场大门的入口里好些前期到达的其他城市的穿越队员们热情的期待,他们跟着车走呀,跑呀,直到车完完全的停下来。感觉心里很温暖这样的穿越团队。下车后,嗅到空气里带着些许的清冷,盈盈的灯光里,看相熟的队员们热情的拥抱。美丽的星星给女团员们,分配房间,去住处。
也在黝黝的夜色里崇敬地看我心目中的新东。能在一个清冷的夜晚,看到新东,是我的缘分。幕歌般凝重的黑色,给我了黑色的眼睛:周边的山峦连绵起伏,远山逶迤,叠嶂的山峦有如梦里上看到的前世一般无二。黛色一路晕开,渐渐的淡去,消弭在天际,仿佛已经给我的第一次的抗联路唱一首无声的歌。像我也随着这样的牧歌,在心里默默的为先烈们唱一首无字歌。远山里,清冷间,沉静中,兄弟相见的淡淡的微笑,嘘寒问暖的话语里成为暮歌的副旋。清冷和歌声一起渐渐的深到心灵里,历史的洪流也穿过胸膛,追思,怀念在这样的暮色里。崇敬的情绪随着朝圣般的情结一点点的堆积。走在住宿的路上,有人指给我们看到了抗联无线电学校的遗址。

心里渐渐的温暖开去。离我心目中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近了,我心目中的将军,我崇敬的先烈们很近了。心里流淌着岁月的河流。

四块石风光二.jpg

电报学校遗址.jpg

岁月印记.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