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8

主题

其他

户外十年

[复制链接] 查看:17234 | 回复:48
发表于 2013-7-22 00:18 41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11)忘却--北疆禾木徒步(B)

  2,
  2004年9月24日早上,虽说不是很惬意的刷了牙洗了脸,但也已经心满意足,想起去年十一云南穿越时8天无法洗澡的经历,现在已经很好了,何况还有丰富的早餐呢?烤面包+多种果酱(草莓、黑加仑等等)+纯蜂蜜+奶茶,还有纯正的蜂蜜,俄罗斯式的早点+白粥,感谢生活。实际上,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少金钱,我们都应该感谢那些为我们而付出的人民,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就无法享用到现在的美味。
  前往喀那斯已经无须办理边防证。
  在即将离开布尔津的时候,我终于在一个粮油店里买到了三公斤大米,一则自己不太习惯吃面食,二则可以随时做干粮的补充。
  布尔津河的风景已经非常漂亮,秋天的色彩已经变黄,只是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始自己的旅程,因此只能举着各自的相机对着车窗外匆忙拍摄,秋风里湖泊边深深的草丛弯着腰舒展着柔顺的身姿,牛羊则在纯净的空气下悠闲的吃喝着。
  中午两点,终于到达了我们即将徒步的起点:贾登峪,这个耳熟能详的地方却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路边驿站,来之前的种种信息表明这里将要大兴土木,但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这里的人却还不多。
  雪山就在前方,近在咫尺。
  吃过面或饭,两组队员一起合影,然后我们要出发了。一起徒步的只有我们四人,我和老李,上海的泡沫和杭州的李冬(MM,为了减轻负重,李冬把自己的帐篷扔在了北山羊)。如眉等朋友将坐车折回然后转道禾木,继续他们的旅程。
  下午三点二十整装出发。
  风,有点冷。
  原以为难以寻觅的马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宽广平坦的地砖铺设的路,贾登峪将成为喀那斯景区的总接待点。
  枯燥的走了大约两公里,开始上山,也就是攻略中提到的达板。山路蜿蜒上升,很快就给了我们惊喜,路边的渐渐多起来的白桦林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透明发亮,我们忍不住卸下自己的背包,边喘气边拍照,或到次一游,或取景构图。
  继续上坡,然后到坡顶再折下。
  走在明亮的白桦林里。曾经在游记中看过这样一句话,说金秋的白桦林的明黄的树叶,三分之一是挂在树上,三分之一是落在地上,还有三分之一,是飘在空中。我们就是走在这样的风中,想来真难以置信,以前以为新疆和西藏离我很远很远,但现在却已经身处其中了,这种没有放在期待中遭遇,带给我惊喜和幸福。
  这,就是行走的快乐。

  喀那斯河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陪同它一起出现的,还有那满山的五彩斑斓。远方的雪山、满眼的金黄或明黄的树叶、湛兰色的的河水缠绕着两岸的山、以及青松,就这样扑入我们的双眼,目不暇给,内心惊叹。
  这是最美的秋色。

  绕过河边的小木屋,倚在古老的布拉勒汉木桥上,我们停留了很久很久,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秋天,也是我们这一路上风景颜色最丰富的地方。良久,抬眼望河两边上下游平坦的草地,夕阳下不忍离去,却终还是要整整背包随河水的方向往前走去。

  马道开始顺河而拐上半山坡。蜿蜒前行中心情始终愉快,在天黑之前我们终于找到一个非常适合露营的地方。路也就在这里又拐向了河边,再前面又要上山坡了。
  安营扎寨的时候,李冬似乎说过要和我住一个帐篷,我以为是玩笑没有做理会,只顾自己去帮大伙打水去了。
  这是第一天露营的晚餐,很丰盛。三个炉头煮面、煮饭、煮汤,老李和泡沫还喝起了白酒,鸡腿、鱼罐头,新鲜的黄瓜,买的主食---馕还没有开始吃呢。
  一个从禾木来的牧民在山上找马,天黑了,我把手电借给了他,可惜他找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在他来还电筒给我的时候,我们请他一起吃了点饭,以及其他干粮,但他拒绝了夜里入住我们帐篷的邀请,他说他在外面过夜,没有问题的。我当下感到吃惊,他穿的很单薄。而我当时休息的时候已经穿上了羽绒服。
  是夜,星空明亮,空气新鲜。









发表于 2013-7-28 22:13 42 显示全部帖子
一怒三笑11 发表于 2013-7-22 02:10 呵呵,真巧,楼主也叫三笑~~幸会!

是啊,大家都这么叫我。
发表于 2013-11-11 22:41 43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12)-- 深圳大鹿港

04年3月27日,大鹿港露营作业。
    拒绝不了那片诱人的沙滩,我报了两个人的名额,行前我的+1却因为身体不适而不得不退出,多少影响了我的一点情绪,在安顿了一下之后,我还是准备要出发,参与山友如风组织的大鹿港露营活动。
    2004年3月27日中午1:40,提前几分钟到达深圳体育馆南门。看到雕塑下有一群驴友,于是走过去问,是如风的队伍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卸下我的背包,开心耐心的等待。
    如风是去买集体物资了,召集人的苦,我们该怎样体谅?到达之后,如风认出了我,正如他后来在车上介绍的一样,我,属于山友的新人,车上可能也只有我一个是新人。
    出发的时间是两点左右。由于要露营,背包很多也很大,占用了三个座位,如风就这样站在车门口,我们拉磨吃苦的态度,在如风以及后来在东方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验。
    一路说笑。我也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来自房地产信息网的山山水水。如风在车上介绍了我们的行程后又一次强调了注意事项,是的,户外活动,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
    顺利到达西贡村,整点行李,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出发了。
    两年前依稀难辨的小路,如今已经很清晰的伸向山顶,那时我们在那些石头后面寻找路的记忆,就这样忽然涌上心头,多少日子过去了,多少路程走过了,无言的感激曾经同行的驴友尤其是那些领队或者头驴,他们为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付出了许多许多。
    我主动提出要收尾。今天的背包有一点点沉,加上自己上山的路向来走得慢,还有左脚膝盖曾经的痛,都不允许我大踏步的往前冒进。一起走的还有东方,他的背包更重,略显单薄的身材,体力却很好。后来回程基本上又是我们机俩走在最后面。
    下车后就是上山,可是队伍的速度却并不慢,由此我基本断定队伍里的大多数都是经常拉磨的老驴,基本上都懂得调节自己的脚步与呼吸,尤其是身背重包的几个GG,如风,074,东方,以及我,等等,基本上都没有拖慢大家前进的步伐,我期待,下一次,我们再背负同行,我想我们都会有信心的。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标准时间里,我们到达了今天下午的目的地:大鹿港。在深圳,走了两年多,最令我心动的露营的地方就是这个沙滩,它小巧,秀气,安静,有淡水,背靠青山,非常惬意。
    放下背包整个队伍就出去捡柴火。做这个行动的时候,我的心情还是有不少的矛盾。任何一个地方,无论风景多么的好,人员来多了,留下的痕迹也就越多,对原来风貌的影响甚至破坏也将是越严重!但愿我们都有环保的意念并尽量为它多做自己能做的。

    篝火开始燃起来。
    帐篷开始搭起来。
    洗漱。锅碗的声音开始响起。FB的物资很丰富。肉食(火腿、热狗、牛排、羊肉串、鸡翅、排骨)、主食(包子、馒头、玉米、地瓜、香芋)、青菜(菜心、麦菜)、汤料(N个种类,外加西红柿、鸡蛋),各种调料,油盐酱醋,加起来二三十种都有!还有啤酒、红酒、饮料等等。
    FB之后跳舞,玩游戏,有爆笑,比如蒜蓉为了表演节目居然死拿着那个奶嘴不给我。还有,配合默契的“钢管舞”,很大的“麦克风”,分叉的枯树。
    我唱起磨房的力作《走在我前面的兄弟》,滚瓜烂熟的歌词,无限惆怅的语调,回想起DV短片中山潇手里拿着的那张机票以及末尾拖着的受伤的腿,我也这样辗转的走过,疼痛的走过......
    也想起DV短片中的大鹿港夜里的火花。因此在这天晚上我也拍了几十张篝火的照片,照片里漫天的的火花将成为我永久的美好回忆。
    夜里12点,大家陆续开始睡觉,只有如风以及东方他们,后面他们还收拾了好多东西,以及垃圾,但愿我们在梦中也是快乐的。
    气温很合适,我睡了一个好觉。

    28日早上很早就起来,原准备看日出的,可惜没有太阳的影子,只有背后山上清淡的薄雾,看那海水洗刷着沙滩,一个人静静的坐了一会,然后又回去睡了。
    居然又做了梦。再醒来已是九点多,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早餐过了,我煮了一锅青菜蛋汤,早上不习惯嚼东西,074煮了很大的一锅咖啡。
    另一边的同学玩杀人已经玩上了瘾,到十点半的时候还不想收拾东西。
    11点半,我们准备出发,合影时没留心是涨潮时间,N个人的鞋被海水打湿,我可不是故意拖延拍照的时间,而是,确实是我的相机,之前我都没有操作过。
    将近12点才出发。又一次走在后面,在一二十米的溯溪的最后一步,074由于背包没有调节好而不幸“失足”,我也感到痛惜啊。
    背包的感觉。来时多少,回去的重量基本上也相当,只是少了一斤左右的水而已。一气登上大约200米的山包,居然可以不卸包不休息,如果我的膝盖以前没有出过问题,那么我对以后的拉磨将更有信心。
    中午1:30,全体队员到达西贡村。车上的杀人游戏在《“冤枉”压倒一切》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得如火如荼,血腥场面让我不忍耳听,基本上不做分析就相约指定并干掉别人,同行的朋友应该大感快意吧。
    3:00回到市区。我们结束了这次露营之旅,这,是我04年的第一次露营。

             smile3,2004-3-30初稿,2013年11月整理。
发表于 2013-11-16 22:03 44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广西阳朔,深圳大鹿港,开平碉楼
发表于 2013-11-16 22:05 45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三水线、七娘山-大雁顶。
发表于 2013-11-16 22:06 46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山友马峦山、东西冲,梧桐山顶(现在山顶已经硬化了...)。
发表于 2023-9-20 22:25 47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13)忘却--北疆禾木徒步(B)
3,
    2004年9月25日,仍然是大好晴天。我的伙伴们都起来了,晒帐篷、晒睡袋、晒毛巾,等等,我拿上三角架来到河边,阳光从树叶、树林的缝隙中穿进来,照在厚厚的落叶上,一根一根的线条,很美丽。
    回到营地,远远的看到李冬好象在做早操。早餐后我们收营开始出发。
    上午的阳光猛烈的照在我们的脸上,一上路就是上坡到半山腰,对面山上的白桦林马上又象满山的郁金香跃入我们的眼帘,我把头巾拿出来罩在脸上,行走的途中,不停的用手托一托我那沉重的背包以换取肩膀的暂时休息,由于背包系统和自己的身体不是很配合,导致我的肩膀承受着巨大的拉力,背包太厚了,总是往后坠。
    我终于明白驴子为什么腰也会受伤,原来就是这种感觉。现在,我的腰也感到痛了,当我们的背负太重而行程又足够长的时候。
    李冬一直走在我们最前面,然后是我,再然后是老李,最后是泡沫,我们的队伍拉得很长,但因为一直有明显的马道,我们也就都没有在意了。恰恰是我们的这种疏忽和大意,最后差一点导致李冬的走失,这是后话,后面再叙。
    应该说贾登峪到禾木这一段的风景是无可挑剔的,包括那一尘不染的天空。而天空也一直照应着我们,出发以来,都是大晴天。
    行走的途中,不断的遇到零星的驴友队伍骑马从对面走来,基本上他们都比较赶路,因为他们大都是要在一天走完我们两天徒步的线路。有时候我也和他们笑着招手,互相问一下前面的状况。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开始下起了小雨以及雪粒。吹点风有点冷,赶紧又把刚脱下的雨衣穿上,顺便也把背包的雨罩套上。
    雪山一直不远不近的在我们前面,而李冬却已经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一路上,我/我们都没有追上她。
    对面左前方的山腰上缠绕着一条公路,那就是通往禾木的公路,禾木应该离我们不远了。
    在森林前的一条小溪旁,我们三人开始了午餐,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们还是没有见到李冬,我心里隐隐有了一点忧虑。
    我们三人带了三个炉头,简单的煮了方便面喝了点热水后,我们又出发了。
    ......,“禾木青年旅馆,过桥后150M”,在路旁的一块石头上,两面都分别用油漆涂着这个“广告”,禾木,终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山谷围绕着的一块巨大的盆地,散落着的人家安详的睡在山的怀抱,金秋的颜色把它实实的围在中央,那一刻,你会觉得活着来到这里是多么的快乐。
    跨过一坐古老而朴素的小木桥,走上了宽敞的马道,游人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我歇歇脚,拍一张个人的照片,到此一游。
    下山路,过了攻略中提到的禾木河的木桥,然后坐在桥头静心的呼吸,任老李在前面呼唤,他要先去找住的地方,而我则在不断的问来来往往的人,有没有看到一个象我们这样背着大包从河对岸走过来的女孩,可惜,半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确切的信息,除了在上山前一个老人告诉我的说大约两小时前有一个之外,没有其他消息。两消息,李冬不可能比我们早那么多到达这里,因为我们路上基本上没有做休息,而且午餐也都尽量在赶时间了。
    老李要寻找的“河边人家”努尔兰终于在热心的乡亲的带领下找到了,我们放下背包就出去看风景拍照片了。
    禾木秋色无疑是凝重的,在这个并非放大假的下午里,这里至少有几百上千个从各地而来的朋友在拍照,河两岸密密麻麻的聚集了长枪短炮让我开始担心禾木明年或者后年/将来是否还能“幸免于难”,听说禾木也有人在开始收“进山”费了,20元钱/人。
    按照我的思维方式,在中国,风景漂亮的地方,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基本上每开发一个就“死”一个,以前的漂亮将被喧嚣和门票以及垃圾所淹没。
    李冬还是没有消息,老李和泡沫一直在桥头附近,我则意外的遇到了同车一起过来的小曹他俩,他们告诉我,如眉他们一早就出发骑马去喀那斯了,小曹则准备坐车过去,互相告诉了对方自己的住处,我们又各自拍照去了,然后我又遇到了昨天早上在布尔津给我们做早餐的家庭旅馆的男主人,他拿着鱼竿刚去河里钓鱼了。
    想跑到后面的山坡上去拍夕阳下的禾木,却终究还是迟了一步,夕阳非常迅速的渐渐沉沦下去了,站在半山上,我只能静静的凝望。

    晚上8点,天快黑了,我们坐在努尔兰的家中烤火。院子里有车子的声音,惊喜的发现小曹带着李冬找到了我们!原来李冬在下山的时候正好碰到另一个朋友骑摩托车上山去找他们的伙伴,这个朋友没有找到自己的伙伴却正好遇到了李冬并顺便把她带回了自己住的地方,巧的是他们住的地方正好和小曹他们在一起,于是李冬遇到了小曹,而小曹在下午遇到我的时候我告诉了他我们的住处,就这样他们过来了。
    哦,那些生命中的疏忽和巧合,分分离离里,有我们多少的心绪?李冬说和小曹他们住一个地方,而且她也准备明天和小曹他们一起坐车走,不想再徒步,她要先回去住的地方了,我们约好饭后再去找她。
    晚饭前我们吃了一个西瓜。围着火炉吃西瓜,以前书上的描述,今天就是我的现实生活。
    晚餐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丰富的。
    饭后我们三个去看望了李冬,我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虽然我们之中没有谁一定要为此承担应该的责任,但她走失的那段时间里毕竟会有一些忧愁,我们也无语,我们三个都是走了不少地方的驴子了,第一次遇到走在前面的人把自己给走丢的情况,有些意外却怎么也笑不起来,毕竟,无论任何时候,出门,都要为了一个心安。

    北斗星非常耀眼的挂在山的前面,我指着它告诉老李和泡沫,明天一定又是一个好天气。晚上我们一致决定明天租马出发,攻略里最美的风景我们已经徒步走过,而后面去到喀那斯的路有一路的上山,我再也不想让肩膀和腰部没有休息的疼下去。
    夜里又好好的睡了一个好觉,三个人说好明天早上要早一点出来拍风景。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发表于 2023-9-20 22:28 48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14)忘却--北疆禾木徒步(B)

4,
    2004年9月26日,清晨我把老李和泡沫叫醒,然后飞快的穿上衣服拿上三脚架就跑出去了。
    屋外的草地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霜,如一层薄雾轻轻的盖在这个村庄里,连同小路、屋顶。山坡上已经聚集了不少色驴,大家安静的按着自己的快门。我的数码相机镜头实在不怎么样,简单的拍了两张后我就放弃了,只是安静站着,看望眼前。
    把手表扔在地上,几分钟后它的温度读数气温为显示为零下5.1度,海拔为1100米,早上日出时天气仍然是寒冷的。
    (据小曹说,他们放在车上的矿泉水成了真正的冰冻矿泉水:全部结冰了!)
    身后的积着雪的山在朝阳下泛着点点金光。一户人家的屋顶泛起了炊烟,又一户人家,渐渐的炊烟多了起来,禾木终于渐渐从昨夜的睡眠中醒来,这里还没有电力,大家睡觉都比较早,起床也比较早。
    努尔兰帮我们找的马夫以及马匹已经来到,这些都是哈萨克好马,据说在过去的年代,它们是战马之一,高大有力。后来的路程证明这些马与我们之前在云南和四川遇到的马有着天壤之别!


    背包也放在马上,跃上高大的“战马”,我们准备出发,一开始就遇到另一拨驴友一起走,遗憾的是他们的马夫和我们的马夫一样,一句普通话都听不懂,我心里还真有点发慌,这一路我们如何沟通?
    上山。资料里显示一开始海拔就要上升1000米!这马除了偶尔等人自己贪吃找点草之外,一路都非常听话,左、右、前进、等待,只要缰绳一拉,它就明白你的意思。
    一直是山坡-山谷-山坡的循环,下午5点钟,经过5个小时的跋涉,我们开始走在积雪区。
    前几天,这里已经下过雪了。
    偶尔也遇到长长的冰川时期造成的石头形成的“河流”,自然真的很奇妙。
    在小木屋那里我们没有停留,当时那里没有人。


    下午7点。到达在攻略里提到的小黑湖的时候,天已经开始黑暗,后面的队伍走得有点慢,而我则一开始就紧跟在前面的马夫,后面也还有一个马夫负责后队。
    过了小黑湖,我和老李采用手势与马夫沟通,我们需要露营了。正好前面过来一队从喀那斯回禾木的马以及马夫,他们互相交流了一下信息,他们的马夫知道说汉语,告诉我们前面也没有合适的露营地点,用手指点我们建议露营的地方,我们要就近找地方在雪地空隙里露营了。
    我开始为马匹担忧,走了一天,它们没有喘气,没有吃多少草,而我们目前的地方除了光秃秃的一些枯枝之外,根本就没有草,哪怕枯萎的草也没有。幸好当时的视线还可以,看到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平地,旁边应该是可以露营的。
    我们前面到达的队伍就地等待后面的队伍,因为要离开马道而去旁边寻找营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听到其中一个队友说,马怎么少了一匹?环顾四周,我数了一下,的确少了一匹!赶紧趁对面过来的懂汉语的马夫还在的时候我马上大呼并希望他们告诉我们的马夫,少了一匹马!
    原来我们有两个队友自己走路往前面寻找营地去了,可是他们走的时候,有交待一下自己的马给谁照看吗?在这样天快黑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寻找马匹?如果马匹寻找不到马夫怎么办?明天的行程怎么办?
    我们对前面队友的呼唤,听不到他们的回音,天黑了,万一他们也消失在我们视线里甚至晚上我们无法联系上,这个夜晚他们怎么过?
    雪厚,风大。这一刻,我非常的担忧。
    ......
    幸好马匹只是在旁边一块凹进去的地方找草吃,马并没有丢。
    幸好我们还能看到我们前面走路过去的队友的身影并在后来和他们汇合。


    晚上8点,全体到达营地。巧合的是今天从禾木出发的另有两拨人马也在这里扎营,其中布尔津DJ户外的一个队伍带来了野营的大型工具,包括巨大的锅子、木材。我二话不说从我的背包里找出方便面和不锈钢饭锅,就着他们已经剩下不多的开水泡了一包方便面吃。然后才缓过心情和他们聊天。
    支帐篷,打开背包,继续弄吃的。我把鸡腿以及一些糖给了我们的马夫,他好象什么吃的都没有带,今天他一定很辛苦了,路上除了在其中的一段上山我跟他换了一下之外,他一直走路在我们前面,另一个马夫自己备了匹马,全程无须徒步。


    晚上10点,天空又开始飘起了雪。风继续刮着。
    睡之前我邀请我们的马夫进我的帐篷,老李和泡沫只搭了老李的那个双人帐,他们邀请我们同行的另一个队伍的马夫进他们帐篷里的前厅,但他们的马夫不知道是因为沟通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没有进去,一个人在野外真正的露营!这种恶劣的环境,怎么过???!!!
    我们那些聪明的马匹用自己的脚抠开积雪寻找他们需要的草,但我还是担心它们的这个夜晚,饥饿和寒冷中如何捱?
    去年“十一”在云南、四川穿越的时候,其中一匹马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寒冷而独自走了,但愿它是回家去了。
    临睡前提醒老李和泡沫,如果晚上有出来帐篷“唱歌”,就把帐篷的雪敲一下,以免压坏帐篷。
    基本上一夜没有睡好觉,隔不了多久我就要起来敲帐篷上面的雪。
    当天我们从早上大约10点早餐后,没有吃中餐,晚上起码是8点以后才吃的晚餐,而且要自己解决,我小炉头是煮饭吃的。




5,
    2004年9月27日早上8点,我们就陆续起来,雪还在下,帐篷旁边已经被雪厚厚的压住。
    风很猛烈的继续在刮,不管你怎么的艰苦,你都必须要尽快的收拾自己的行装然后准备出发,呆在这个山顶上你只会更冷。
    上午10点,几组人马全部收拾妥当自己的背包后出发,我穿上羽绒服外面再穿上防雨衣,带来的头巾一条围在脖子上,另一条蒙着脸,剩下眼睛在外面再用墨镜遮住,这样抵御风和雪。
    开始的时候我们的马夫和我骑同一匹马,山上的积雪太深了,他不能再用脚走下去。


    四下张望都是白茫茫,那一刻的担心我现在仍然可以清晰的回忆起来。我无法确认我们的马夫以及走过的驴友能否带领我们走到雪线以下,更无法保证马匹不会踩空!经过一个夜晚的风雪,这些马今天还将继续它们更艰苦的行程。
    绕下我们的露营地不久,我们队伍中的两个人就分别出现了从马上摔下来的情况,估计是当时马匹跌倒然后在马迅速起来的过程中骑在马上的人的反应不够快或者不够力度,因为马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显然比我们这些骑在马上的人好得多。
    不久后终于回到一些平整的山路或草地上。(仅从地势判断而已,因当天全程都是雪地)
    知道今天的行程较短,后来也就慢慢放开了心情,大家开始让马小跑了起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策马快走了,试着让马跑得更快,却发现脚根本不会用力,夹不住马,只好控制马的速度,仅仅是小跑,但一路跑了很长的路程,我把脚从马镫中抽了出来,当时想就是摔下来顶多摔在雪地里,不会被马拖着走。
    11点,雪终于停了。
    不间断的走了三个小时后,要下山了。
    开始走路,马夫骑马或者牵着马走。下午14:30终于到达喀那斯。经过了下雪之后,想象中的喀那斯已经无法寻找到秋色,也或许,经过了布拉勒汗桥边的风景再来喀那斯看,也就不过如此了。
    喀那斯景区唯一的好处是里面的公交车免费!(3路到观鱼亭例外)
    由于现在还没有到放假的时期,这里的游人还很少。
    我们转了两圈之后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住宿地点,两人间,加一个床,每人25元,还算很干净。而且有电。房东男主人比较好说话,女主人却很不愿意和我们沟通,15元一次都不愿意让我们到那些空着的房子里去洗澡,那是标间,呵呵,200元/晚,就是多了个卫生间和洗浴。
    这种事情老李比较想不通,有钱为什么不赚?我倒习以为常,这世界,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钱才去做事情,有时候更重要的是要看心情,呵呵,除非他/她当时生存艰难、无奈,否则,就算我,也有讲究心情的时候啊。


    放下行李后,我们去神仙湾转了一下,和司机以及其他人聊了一下,知道喀那斯的秋天黄叶风景已经过了。
    夕阳下的喀那斯终于让我感到了一点点暖意,至少今夜我们不会挨冷了,而且就算冷,有房子住有棉被盖,也足够御寒。
    因为时间原因,卧龙湾和月亮湾我们没有去了,景区区间车不到那里,我们要去只能徒步过去,而走路,那边还是有点距离的。


    由于喀那斯的物价非常贵,我们晚上还是决定自己煮东西吃。老李、泡沫和我的三个小炉头在房子里煮了一锅又一锅,忙的不亦乐乎。
    不要问我是否吃了早餐,也不要问我是否吃了午餐。


    和李冬也取得了联系。李冬后来放弃了坐车的决定,她也是骑马昨天出发的,她走在我们前面,今天中午12点左右就到达了喀那斯。只是她太冒险,一个人没有带着帐篷找了个马夫就出发,幸好在昨夜的能和别人的队伍一起露营,要不然在雪地里经受一个晚上的风吹雪打,能否熬过来都将是一个疑问!
    李冬过来我们住处的时候,煮了咖啡给她喝,她说,真想不到在这里还能吃上自己采购的东西。(我们出发前的不少干粮都由李冬采购)
    打开手机,终于有了信号,收发了几个信息,知道如眉他们今天已经离开喀那斯。李冬她准备在这里等北山羊过来的队伍,然后去白湖,我们三人则准备明天上午12点出发,去白哈巴,短暂的喀那斯意外相聚后,我们又要告别了。
    这个晚上睡得不错。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告诉泡沫和老李,我准备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观鱼亭。在湖边等船的时候,实在是有点冷,气温仍然是零下几度。我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管理处的人才来,然后因为人少而不愿意开船,甚至告诉我:下雪,上面封路了。对面山上也不见有区间车上去,估计今天上观鱼亭的愿望要落空了。   
    回到住处,老李不在,泡沫也不在,门却被锁了。老李没多久就回来了,泡沫却一直没有踪影,打他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大约半小时后他终于接到了电话,告诉我们他很快会回来,他说他一直没有听到手机响的声音,放到后面背包去了。
    问房东,他们也已经没有别的钥匙,只好继续等待。
    再半小时后,泡沫才回到住处。这个等待过程中,老李说话的声音有点放大了。
    洗漱,然后又各自弄早餐吃。泡沫告诉我们,他的一帮朋友正从禾木赶过来,也要去白哈巴,他们包了车,因此他将等自己的朋友而不和我们一起走了,我和老李以及昨天路上遇到的两个独行侠决定还是继续出发去白哈巴。


    泡沫和我们一起出来,他也倒神仙湾去等他的朋友。因为刚才老李和他电话里的声音有点不协调,因此他只和我一个人告别了。看着他背着那个大包缓缓的走下公路,我突然涌起一种失落,那一刻觉得泡沫的身影是如此的孤单!虽然我们之前不熟悉,虽然以后我们也可能很难再聚一起,但朝夕相处的那几天,我们一起走过,我知道,出来这样走,大家都是有个性的人。
    李冬不走了,泡沫也将留下一个人在这里等待。
    我们总还会怀念的,愿李冬和泡沫在后面的行程中顺利。


    在神仙湾停车场我们开始分头找车,见每一辆吉普都拦,愿意载客的就谈价钱,因为我们是单程去而不再回来,所以价钱普遍无法谈拢,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磨蹭”,老李终于以240的价格谈到了一台2020北京吉普,送我们到20多公里之外的白哈巴。
    雪后去白哈巴的路的确很难走,幸好是吉普车,要不然好几个地方都可能过不去。路上几乎没有其他人影,边防检查站也形同虚设,估计边防检查的战士这么冷的天也不会站在路边等我们这几个人,因此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20多公里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白哈巴!中国西北最边角的一个村落,对面就是属于哈萨克斯坦的山。
    找到住的地方后,我和老李赶紧趁着阳光把帐篷拿出来晒。然后在主人的指引下,我们准备前往界河、界碑游览。
    白哈巴是一个很小的村落,但这时候却聚集了不少来自远方的驴友。
    任我们磨,边防战士也没有应允我们突破警戒线前往界河处。高处哨所里值班的战士对前面的情况一览无遗,强行突破肯定是不行的。(后面回来在乌鲁木齐羊圈遇到另外的驴友,他们有人无意中突破过去了,却受到了战士们的“礼遇”,此是后话。)
    边防站前也不准拍照。
    据传这个哨所是中国西北第一哨。


    今天是中秋。
    下午我用热水洗了个头。


    和我们一起的两位“独行侠”也都是性情中人,其中的GG辞职出来后,已经飘荡了四个多月了,MM也是一个人独自出来的。大家在路上,分分合合,遇到同路就一起走,倒也随心所致。
    下午还有一个MM过来找住的地方,她知道我们住在里间后,连外间都不想住了:这里有GG,怎么住啊?呵呵,我们的独行侠MM笑着说:我还跟他们一起住里间呢。
    那一刻,我们都笑了。


    晚上我们要了大盘鸡和其他吃的东西,鸡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这是三天以来我们吃的唯一一顿好的了。
    驴友在一起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走过不少地方甚至很多相同的地方,说起一些风景、人情......


    白哈巴和禾木一样,没有电。但这里的雪融化得差不多了,除了山上之外。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发表于 2023-9-21 23:53 49 显示全部帖子
户外十年(14)忘却--北疆禾木徒步(B)

6,
    2004年9月28日,照例是个好晴天。早上9点吃早餐,然后出去准备坐班车到哈巴河,这
一段路有100多公里,山路,班车每人只要20元。遗憾的是经过两个小时努力,无论是借助
推土机的拉力还是我们众人的推力,班车就是无法发动起来,昨夜太冷,油都冻了。估计今
天这班车就要抛锚在这里了。
    要离开的驴友很多,班车估计也坐不下。等车的时候,和一个驴友聊天,他居然是泡沫
他们的朋友!原来泡沫昨天晚上也到达了白哈巴,只是他们喝酒太厉害,今天早上泡沫干脆
就是睡到了12点也没有起来。
    我和老李准备寻找包车走,但问了几台车,都要价800元。
    正好有其他两个驴友也准备今天走,于是大家“一拍即合”:一起租吉普车去哈巴河县
城。
    一个当地的老乡看我们真切想走,暗中把老李拉到一边,答应500元愿意送我们过去,
他家里有一台吉普车。(为了不影响自己和当地“营运”的一些吉普车主的关系,淳朴的村
民不得不避开来谈这些东西,唉......)

    和两位昨天曾经同行的驴友告别后,我们背着包先走了,他们还是要等班车修好后再出
发。
    在老乡家里又喝过牛奶,等吉普车加上水,灌好油之后,我们在12点的时候终于得以出
发了。
    新疆哈巴河县铁列克提乡白哈巴村,我们要告别了。
    送我们上路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大叔,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
人。
    沿着界河附近的山走,一路风景都不错。到达铁列克提乡的时候我们更是停下车来休息
和拍照了几十分钟,我爬上公路后面的山坡,上面的平地上,几百头羊悠闲的在吃草。
    车外仍然有点冷。
    四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哈巴河,然后大叔要去访问自己的亲戚去了,他明天才回
去,要不然我们还真有点担心他今天走夜路,一百余公里吉普车走了四个多小时,显然不是
什么好走的山路。
    买了晚上六点去乌鲁木齐的班车车票,就剩我们这几张了。670多公里,120元钱。
    然后我们就在车站对面的一个餐馆里猛吃了起来。据说这里的羊杂是做得最好的,大家
基本上都吃到肚子再也装不下为止,太过瘾了。

    晚上6:00,两台前往乌鲁木齐的卧铺车基本准时出发,一夜有梦。9月30日早上9:
00,奔波了一个晚上,15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我们终于又回到了乌鲁木齐。



7,
2004年9月30日。回到乌鲁木齐,本想住得舒适一点,无奈国庆来临,宾馆房价猛涨,只好
又回到博览中心招待所,地下室,20元/天。扔下背包,同室的一个驴友说早上刚又一个朋
友去博格达了,留了电话,拨过去,兄弟说他已经等了两天了,不能再等,我只好说保持联
络。
    博格达大本营,是我们新疆之行的另一个重点。它没有其他雪峰的高度,也没有那么多
登山爱好者来来往往的熙攘,但我心向往。搜索不同网站,也仅仅只了解了它的很少的一些
情况,小羊军团上面的记录侧重点是进入博格达前那段路,到是羊圈四号地下室里的一份资
料里,另一个登山的朋友详细的记录了当年他们登顶的过程,后来我花了几个小时仔细的看
完了这篇文章,他们登山的过程也有点惊心动魄,而后面结尾处西锐等人不顾刚下山的疲惫
再前往另一处营救关老爷子以及最后关老爷子却是不幸遇难的结果表明死亡其实离我们不
远。
    老李在洗浴室大声的呼叫我的名字,他说,怎么没有热水?!服务员赶紧去打开电热水
器,可惜老李还是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温度,因此又一次又的呼叫我的名字,也真奇怪,没有
热水他呼叫我又什么用处呢?我刚才去洗的时候,水温更低呢,呵呵,当然,比起山上或者
河边的水来说,这浴室的水已经够温暖了。
    洗澡后放下心情和老李去寻找阿不拉馕,在老李排队等候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哪里
吃烤肉比较好。阿不拉的馕,乌鲁木齐人人都知,前来购买的人排着长队,多者一次买二十
张,少的也买三四张,我和老李买了5张,准备前往博格达大本营的时候做干粮用。然后绕
过那排房子,来到了“大漠戈壁”的烤肉店,要了四串馕坑肉,一公斤羊排,两支乌苏啤
酒,非常舒爽的吃了起来,肉鲜而嫩,烤的火候也非常好,以至于我们当时就决定,这里还
要来吃一顿。
    回到北山羊等小羊,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去博格达的信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
其他驴友能一起去的,而我们对博格达基本上又是处于一种一无所知的状态。下午,一个热
心的驴友在聊天中告诉我们,她的一个朋友他们也准备去博格达,于是赶紧电话联系,对方
告诉我们,他们有两个人,还又一个队伍有8个人,但他们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怎么走,是
三天来回还是四天来回,目前没有结论,不过出发日期应该是10月2日。他叫地猫,晚上会
再给我们电话。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尽管我们还需要等地猫晚上的电话。
    晚上我们试图去找驴友推荐的手抓饭,结果我和老李找了老半圈也没有答案,问过往的
路人,他们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让我们更摸不着边际,这个说在那里,那个说在这边,天色却
已晚,我们只好作罢,在路边一个看上去店面还算大的手抓王这里草草吃了了事。
    10月1日,博览中心的广场上举办了新疆第一界美食节!偌大的广场上食物丰富,各种
小吃和特色食品应有尽有,我和老李一早出来绕着就吃了起来。当天上午、下午、晚上还分
别在广场的舞台上举办了三台文艺汇演,也让我近距离的感受了它的精彩。
    活着,多好啊。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新疆你真遗憾!”歌是这么唱的,可是我到了新疆还是遗憾,
因为我们都只能短暂的在这里停留而无法感受它更多。我们接触的新疆很美,新疆也很大,
新疆的少数民族对我们都很友好,新疆的牛羊肉很美味,新疆的水果也真甜,新疆的空气也
很好,新疆的物价也不贵......
    晚上把老李买的鸭子给啃了。他原计划带回深圳的,又考虑到保鲜的问题,只好先“了
结”它,我则告诉老李,我要把我买的鸭子带到博格达的山脚下。
    中午我们还到地猫说的明天的集合地点“两足爬虫”户外店去看了一下,关门中。上面
写着10月1日至4日休息,只好又返回,然后到友好商场去买了一些牛奶,准备明天上路用。
    后来电话地猫的时候才得知,地猫在下午的时候曾经到我们的住处找过我们。因为集合
地点有变,而地猫忘了存我们的手机号码而无法通知到我们,只好亲自跑到北山羊这里找我
们。辗转找了几个宾馆和招待所,才找到我们住的地方,可惜那时候我们却出去了,地猫只
好留下字条在服务员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新疆驴友的友好和负责。

    晚上,李冬回到了乌鲁木齐,她给我发了短信息过来,于是在夜里十点多的时候我又出
了去,在李冬住的房间里,两人聊了很多。李冬是第一次出来走这么远的地方,而且是一个
人,单独的一个女孩子,对她来说,这次出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我之前一直以为她是和
泡沫相熟悉的,以至在布拉勒汗桥露营时她说和我一起住的时候还一直以为是开玩笑,直到
在禾木大家分开走,最后在哈巴河的时候又收到她在喀那斯那里发给我的信息,她无限感
慨,这次出行,大家一路走来,从乌鲁木齐的时候是我们整个队伍是12个人,到贾登峪的时
候和如眉他们分开我们四个人徒步,到禾木后是我们三个人走而李冬也是临时改变主意竟一
个人出发而没有选择坐车到喀那斯,我不知道那个下雪的夜晚她是怎么过来的,但我一定可
以想象得到那个夜晚她的记忆将是深刻的。在喀那斯的时候,她发过来信息说独自一个人在
那里等西锐他们去白湖,百无聊赖的把喀那斯逛了个遍,结果却是越逛越伤感。而后来等到
西锐他们的队伍后她又没有去白湖而是和我们一样,到白哈巴去转了一圈,不同的是她最后
是回到喀那斯然后随其他旅行社的车回到乌鲁木齐的,而我们,则去了哈巴河。
    我也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分开后的行程,并再次表示抱歉,对她徒步过程中走丢的那几个
小时,以及我们后来到达喀那斯前一晚露营我担心马匹走丢的情况也介绍了一下,以后我们
还会继续走在山野里,也还会遇到不少问题,我希望自己能不断反省和总结,当然,我们也
非常乐意和驴友共享那些经验和教训。
    从禾木分开后,和李冬在喀那斯相遇了一次,现在又回到乌鲁木齐再次相遇,李冬是孤
单的,或许她之前没有这样走过,因此感慨可能比我们深一些,而对于我来说,因为大家的
旅程线路以及能承受的劳累程度不一样,旅途中的分分合合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走过的
地方,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很难忘的驴友,也可能大家之间会有一两件并不是很开心的事
情,但如果大家都豁达一些,都包容和体谅一些,旅途就会更开心一些。生命也一样,生活
节奏的加快,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的生活划分成一段又一段,每一段
里,我们的渴望不一样,我们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无论怎样,如果我们都珍惜,都努
力,那么我们总还是可以开心的度过的。
    凌晨快一点的时候,我才从李冬那里出来,临走时她非得让我带上一个巨大的石榴,她
说你带到路上去吃吧。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户外十年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