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鲁木齐

新疆砾石探险 左手南疆,右手北疆:记2014年8月穿越天路狼塔C线 作者: 辰尧

[复制链接] 查看:6637 | 回复:34
发表于 2014-10-29 13:24 6 只看该作者
抢个座,哈哈
发表于 2014-10-29 13:24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疆砾石户外 于 2014-10-29 13:30 编辑

D2:山一程——白杨沟达坂

关键字:白杨沟达坂 河源峰


早上6点半,天还没亮,我们就醒来了。我拉开内帐的拉链,一股冷空气迎面而来,生生地又把我逼了进来。小岳问我:“起床吗?”我把睡袋裹在身上,点了一根烟,回答说:“抽根烟,压压惊再说!”


6点40左右,我穿上羽绒服和冲锋裤,才敢战战兢兢地依次拉开内外账的拉链,钻出帐篷:原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于是,我们便开始支起炉头做早餐:我们煮了新疆牧民传统的早餐——咸奶茶。蘸着热气腾腾的奶茶,我一人吃了一小半块馕。


今天早上的路依然是半边河床半边草地。我紧紧地跟着蓝姐:一会儿踩在河床大小不一凌乱的石头上,一会儿踩在软绵绵地草地上。走在乱石上的时候,手杖会偶尔卡在石缝中间,需要停一下才能用力拔出来。几次三番之后,我就尽量往草地上走了。因为这样除了不会卡手杖之外,还可以让草地的松软减缓掉一部分重装对膝关节的冲击。



在河谷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缓慢攀升,10点半左右,我们走到了草地的尽头,迎来狼C的第一个达坂——白杨沟达坂。


蓝姐招呼队伍休息,吃些路粮,补充能量,准备攀登达坂。我和小岳吃了些葡萄干,又吃了几颗奶块。我掏出几颗奶块递给蓝姐和行者,恰逢行者正在喝咖啡,于是我又混了两口咖啡。


这时大家开始讨论今天海拔上升的高度,我这里得到当时的海拔高度是2400多米,男人(驴名“男人”,以下也称“男人”)得到的高度是2200多,最后索性不测了。反正要登上去,也不会差那200米而改变什么。


经过短暂的休整,队伍整体集齐何事完毕,开始前进。


正在我背起背包艰难地起身的时候,听到行者对另一名驴友说:“最晚3点登上达坂。”我抬起头看了看前面,却不看到达坂。



队伍在大大小小的碎石马道上缓慢的行进。旁边是两块冰川,上面覆盖着一层雪,中间耸立着一座山峰。远远地望去,仿佛那两块冰川是被那座山峰劈开的一样。

发表于 2014-10-29 13:23 4 只看该作者

扎好帐篷后,小岳去河边打水,我也开始支起炉头,准备做晚饭。我们的晚饭是煮挂面拌酸辣酱。


正当我们煮好挂面,吃得酸爽时,小豪过来派送小岳帮他提的塑料袋里的牛肉酱,于是我们又拌了一些牛肉酱。



吃饱喝足、收好灶具,我和小岳便钻进了帐篷。我们看了一下时间还很早,但又实在无事可做,百无聊赖的我们便又开始回忆两年前的墨脱之行。小岳对雪山冰川有着浓厚的兴趣,在iPad上下载了很多关于攀冰的视频。于是,我们又看了一会儿视频,才不知不觉地昏睡过去。



发表于 2014-10-29 13:22 3 只看该作者

蓝姐告诉我们:“前几次走狼C的时候,队友都说听到我的铃铛声就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然而,直到第四天上达坂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她这句话的含义。



当我们向左切爬上一个小山包,路过一个牧民简陋的房子,跨过一条小水溪,走过一小片沼泽地,到达一片小草甸的时候,雾气已经变得十分浓厚,能见度不到10米。蓝姐决定在这里等到队伍集齐再前进。


因为刚才一直在运动,并没有感觉到冷。现在停下来才一会儿,便感觉到阵阵的寒意不断地袭来。我赶紧把冲锋衣的帽子扣在了头上,可是即使这样还是觉得冷,不得不站起来来回地走动。有的队友为了保暖,背包都没有卸下来,而是直接靠着背包坐在地上休息。


这时,我注意到了旁边62岁的朱老师:他略显疲惫地半躺半坐,在草地上休息。这是七天的行程里,我第一次对朱老师产生印象。通过在后面几天为数不多的几次照面和交流,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人,并且由衷的钦佩着他。


远处,小岳正在一个小山包上跟小豪站着聊天。




大概等了半个多小时,收队苍天在上(以下简称“苍天”)带着最后一名队员船帆姐到达了休息地点。苍天说船帆姐背包的肩带出了问题,不能调节背负,走起路来20多公斤的背包在背后晃来晃去,很不舒服。而船帆姐放下背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睡觉。”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高反的症状,大家都鼓励她再坚持一会儿,吃点糖果什么的,到了营地再休息。


鉴于船帆姐的身体状况,蓝姐建议大家帮她分担一些负重。小岳主动请缨分担了一个头包。此外,他还帮小豪提了一个装满食材的塑料袋。


我们沿着草地和河谷相接的地方继续前进:一会儿踏在河谷的石头上,一会儿踏在草地上。大概6点半的时候,我看到前面有一顶帐篷。接着往前走了几步后,又看到了另外两顶帐篷。这令我喜出望外:当你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正在奋力前进的时候,终点却突然出现在了你的眼前。这,也是一种乐趣吧。


三顶帐篷的主人:其中一个是独自穿越狼C+V的传奇驴友——阿诺;另外两个是结伴穿越狼C+V的小杨和后来成为我把子的——侠客。


我们跟他们三个闲扯了几句,雨哥更是表现得万分激动,带着崇拜急切地跟阿诺合影。


队伍又往前整体行进了10几米,到一片相对平整开阔的草地上时,蓝姐宣布:“扎营,休息!“


发表于 2014-10-29 13:20 2 只看该作者


这一切就注定了我们比别的队伍多徒步了好几公里,但事情总有两面性:前面的司机把我们的背包比别的队伍徒步的起点多往前送了几公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用轻装多徒步几公里换来了重装少徒步几公里。


到达徒步起点的时候,蓝姐看着我说:“你穿个半袖,不冷吗?”我说:“当然冷啊!可是,刚下车的时候,我傻傻地以为只需要走一小段路,等路况好点还会接着坐车,就没把长袖衣服拿下来。谁知道下了车就再也没有上车的机会了!”

这时人群中间突然传来一声“吃瓜啦”,我朝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一牙牙切好的哈密瓜正放在草地上,而协作同行者(以下简称“行者”)正盘腿坐旁边大口大口地啃着哈密瓜。原来,蓝姐还提前买了哈密瓜放在车上,专门在临行前来鼓励大家。现在回想起来:蓝姐还真是贴心,让我们小小地感动了一下。

大家一哄而上,哈密瓜很快就被抢完了。
此时,原来就阴去密布的天空隐约感觉有雨滴落下,我跑到一块大石头后面换上了冲锋裤。一个队友问我:“你走路还穿冲锋裤?”我说:“嗯,我怕下雨。”
然后,没想到我的预言真的被应验了,我们整个行程的前四天里,除了偶尔能见到太阳以外,几乎都是在阴雨天中度过,别提有多悲壮了。
合影后,我们迈出了穿越天路狼塔C线的第一步。
沿着大路走了没多远,我们便向左拐切入了一条马道,开始沿着弯弯曲曲的马道切来切去地下降。

经过一个牧民房子的时候,一个哈萨克族妇女向我们走来。正当我纳闷她是不是要向我们推销什么的时候,她却走向了蓝姐。然后,指着蓝姐背包肩带上的铃铛用不太流利地汉语说:“十块钱,十块钱,……。”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她是想买蓝姐的铃铛。蓝姐推辞几声“这个不能卖”后,大步地走开了,留下了那个哈萨克妇女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当我回头再看的时候,却突然莫名地感到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孤独。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