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97

主题

湖北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复制链接] 查看:122001 | 回复:157
发表于 2018-1-23 09:55 131 显示全部帖子
回到翁达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最右边的“****超市”,便是八哥下榻的旅馆: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八哥的房间,那床蓝色的睡袋,是八哥藏地骑行必备的法宝: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正是淡季,旅馆就八哥一个人住: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4 14:44 132 显示全部帖子
9月21日
骑行线路:翁达镇(3277米)一甲学乡一哥乐沱乡一石里乡一上寨镇一蒲西乡一二嗄里乡——观音镇(2483米)
行者记录:骑行里程121.3公里,骑行时间5:56:18,平均速度20.4码,全程时间6:48:36,海拔范围2483——3340米,累计爬升640米,累计下降1358米

       昨天傍晚又下了雨,一直到夜里,今早雨停了,是个阴天,没有风,仅仅从骑行的角度来说,是个好天气,适合赶路,今天也的确是以赶路的节奏和心态在骑行,并且比原计划的多骑了上十公里,如果不是因为前方是几十公里的烂路和几十公里内没有住宿点,八哥还会向前再赶一段的。尽管没有再赶,今天的骑行里程还是踏上317以来最长的一次,强度也是最低的一天,原因是全程都是缓下坡。
       出翁达镇便在峡谷里沿色曲河顺溜而下,40公里后,色曲在黑河大桥处与杜柯河交汇,然后汇入大金川,G317继续在峡谷里随河道的走势而蜿蜒向下,期间经过四个隧道。沿大金川骑行80公里到达观音桥镇。
       从地名就可看出,今天已慢慢走出藏区腹地,比如,河的名字由“曲”变为“河”,藏式寺庙慢慢少了,倒是出现了“观音庙”——尽管这座观音庙还是藏传佛教寺庙。
       虽然一路有村庄的地方就有经幡阵、没村庄的地方也有经幡阵,但无论是从地理特征,还是人文特征,“藏味”淡化了很多,典型的原木结构、红墙平顶的藏寨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石砌房屋,或者干脆是汉式混凝土结构。
      一百多公里全是在峡谷里骑行,两岸山高入云,山坡植被茂密、森林一片连着一片,谷底的色曲河(和大金川)水流湍急,哗哗的流水声让八哥根本听不成音乐,索性关了音响。色曲河有点像帕隆藏布江,或者察隅的桑曲河峡谷,不同的是帕隆藏布峡谷和桑曲河都有湿地、草场和牛羊群,而今天一百多公里的峡谷里没有牧场,也没有青稞地,偶尔的一片玉米地,哺育着一片村庄或乡镇。
       随着海拔的下降,峡谷景色更类似于内地某个峡谷,林中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让八哥有种重回人间的踏实和喜悦——要知道八哥已26天没有听到除乌鸦外的任何鸟叫声,26天都处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努力地呼吸着稀薄的氧气,今天终于下到了三千米以下的地区,可以任性地呼吸充足的氧气,可以放心地游走在汉人占多数、生活方式以汉人为主的小镇街头。
      
  早上八点出门,下午三点到达观音桥镇,住到西岸藏民旅馆,洗了衣服和鞋子,小睡一会后,便出门逛街、找饭吃。
       观音桥镇坐落在一个马蹄形的巨大峡谷里,是川西著名的旅游小镇,大金川
穿镇而过,满街的餐馆、旅馆、佛教用品商店,显示出她的喧闹和繁华;而鲜明的藏式风格建筑则显示出她的名族特色。

      观音桥镇之所以出名和繁华、并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是因为镇南山坡上有座非常著名的寺庙——观音庙,号称布达拉宫第二。观音庙供奉众多神像佛像,收藏有大藏经、唐卡、法器等众多文物,观音庙以灵著称于世,是众多信徒心中的圣地。
       就冲着这个“以灵著称”,八哥出门吃饭的时候,忽然动心,决定去朝拜一下。
       餐馆老板替八哥联系了出租车,来回40元/人,3.5公里的盘山公路,海拔上升500米,极陡的坡度是八哥很少见过的。
       而这么高、这么险的地方,居然建有这么一座庞大的寺庙,真是让人不可思议。让八哥震撼的不仅仅是寺庙本身,还有站在寺庙门前广场上,面朝博大的峡谷,俯瞰谷底的观音桥镇和穿过小镇的杜柯河,那种“虚怀若谷”的感觉真的是无以言表。
       逛观音庙的一个重要(或主要)内容是许愿。八哥尽管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此时还是决定“走走过场”。
来到大殿门口,依照别人的样子,脱了鞋子,掀开门帘,诚惶诚恐地走进大殿,没想到里面的氛围,里面设施的庄重感、神圣感,以及信徒们极其虔诚的表情和举止,立刻让八哥不由自主“进入角色”,八哥闭上双眼,双手合十,轻轻跪下,匍匐在地,心里想:不奢求儿孙有多大出息,只愿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想着这些,莫名地泪腺涌动,起身仰头长舒一口气,掀开门帘出来,当低头穿鞋的一刹那,眼泪终于夺眶而出,为什么会这样,八哥自己也不解。
       下得山来,天已完全黑了,回到镇上,买了明天路上的补给,居然有月饼卖了,八哥欢喜,十元买了两个,想是中秋临近了,八哥更是归心似箭。




再见了,翁达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沿途村庄密集而漂亮: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雨后的峡谷,两岸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随着海拔的下降,植被越来越茂密: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从翁达镇开始,藏寨的建筑风格已完全不同:不再是原木建造的平顶屋,而是这种石砌的楼房,看着皮实,像是堡垒: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佛塔也不再是葫芦形状的尖塔,而是这种像炮楼一样的方形: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此处是一个岔口,往西是通往壤塘县的县道,壤塘县是一个旅游胜地。色曲河从这个岔口开始,往下就叫大金川了: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4 14:48 133 显示全部帖子
大金川峡谷风光: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吉祥桥的另一边是个小村庄: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又一个旅游小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横跨大金川的经幡: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简易钢索吊桥: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观音桥镇西岸街区: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4 14:50 134 显示全部帖子
站在观音桥上看到的观音桥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过桥后的西岸街区繁华得多: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通往观音庙的盘山公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观音庙,又一座让八哥感到震撼的庞大宗教建筑: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这便是许愿的大殿: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这是哪位神仙?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4 14:53 135 显示全部帖子
观音庙还在扩建: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八哥此时的转经,不只是做做样子: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金碧辉煌的宗教建筑,以“君临天下”的威严俯视着众山和峡谷: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包括这座巨大的佛塔: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4 14:56 136 显示全部帖子
将相机搁在栏杆上自拍: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距离太近,这张全景只能拍到一部分: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站在平台上俯瞰观音桥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直到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峡谷的上空: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夜幕下的观音桥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5 09:10 137 显示全部帖子


9月22日
阴——多云——雨
骑行线路:观音桥镇——白湾乡——马尔康市——梭磨乡(2835米)
行者记录:骑行里程104.8公里,骑行时间6:50:56,平均速度15.25码,全程时间8:10:11,海拔范围2257.7——2894.6米,累计爬升1108米,累计下降785米

       今天路况整体较烂、窄、险(因为车多),105公里的路程中有75公里是缓上坡,因而强度较大,约七小时的骑行,刚好达到了体能在舒适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极限:再多一点就会很累,少一点则会增加明天骑到理县的难度——最后几天将以赶路的节奏骑行,六天的行程将用四天完成。
       今天全程都是在大峡谷里骑行,一路山高林密、河水汹涌咆哮,水毁路段、落石路段、修整路段不计其数。幸亏现在已是深秋,如果是雨季,将会更加难骑和危险。
      全程共通过三个峡谷,首先是从观音桥镇开始,继续在大金川峡谷里起伏缓下,河道比昨天的更宽、河水更急,峡谷更显得大气磅礴,但路况变差了,也更险了。
      大金川(上游是色曲河)峡谷,是八哥走过的最长的峡谷——从色达佛学院到白湾乡近两百公里;或者说是八哥在同一个峡谷里骑行距离最远的峡谷——从翁达镇到白湾乡共一百五十公里。
      第二个峡谷是从白湾乡开始,317在这里向左拐了个九十度的弯,离开大金川,进入脚木足河峡谷,沿脚木足河逆流而上。
      从白湾乡开始,路边劳作的农妇不再是长袖长裙的藏式传统服装,村寨已都是四四方方的石砌结构,看着结实而质感,像一座座碉堡。但经幡依然无处不在,尤其是用钢丝绳跨河拉起来的经幡,密密麻麻、蔚为壮观,但八哥觉得,随处可见的经幡是高原上最严重的环境污染。
      脚木足河入口处正在修建水电站,河水依然浑黄、湍急,流水声响彻山谷。两岸山体松散,时而荒凉不堪,时而森林密布,路边崖壁陡峭,且摇摇欲坠,沿路不断有“小心飞石”的警示牌。这段路有点像怒江大峡谷丙察察段,路况最差,长度约25公里,直到松岗镇,路况才恢复正常。
      松岗镇是个旅游景点,其独一无二、且引以为荣的是著名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波碉群,同时还拥有全国最大的人工养獐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斯都古岩画以及直波古城等历史人文风景。不过八哥要赶路,没有时间去游览。
      第三个峡谷是从马尔康市开始的梭磨大峡谷。与大金川峡谷相比,梭磨大峡谷并不“大”,而是很窄、很深,河水很急、很响,因而更险峻,行走期间,有种“身陷牢笼”的恐惧和压抑。
        梭磨大峡谷的植被非常浓密,有点像南方的山林,路上不断有褐色的旅游指示牌“红叶”“杜鹃”“彩林”等等,一定是春天百花争艳、秋天层林尽染,遗憾此时既非春天,也未到深秋,山坡只是一片翠绿,河水只是一片浑黄。
       梭磨大峡谷里正在修建“马汶高速”,到处都是施工场地,机声隆隆、尘土飞扬,八哥今天又是一身灰尘,外套也懒得洗了,还只骑两天,没必要去洗,只洗了头巾和内裤。
       下午四点半钟到达梭磨乡,比原计划的多跑了三十公里,还好,梭磨乡有几家“住宿”,住到“成都川菜馆”,40元/床,房间有两张床,但愿不要再来客人,要不八哥只得包房了。
       公共洗手间居然有热水淋浴,真好。八哥刚洗完澡,外面便下起雨来,而且很大,估计又会一直下到夜里。
明天将骑行120公里到理县,后天130公里到映秀,然后坐车到成都,因为映秀到成都段以前骑过,加上车多,没必要再浪费时间,想早一天回家。
      几天前就发现单车后飞有咔咔声,今天尤其严重,但愿还能坚持两天,这两天里不要出状况。




早晨的观音桥镇,山坡上的观音庙已被云雾笼罩: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大金川从这里开始变得更加宽阔: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水流也更加湍急: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桥的另一端通向一个景点: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太阳河——这名字好熟悉,只是此太阳河非彼太阳河,有什么不同?八哥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一探究竟,再说一路上的景点实在太多: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道路开始变得很窄: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也很险: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5 09:16 138 显示全部帖子
河滩上的藏寨: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用钢丝绳跨河拉起来的经幡,密密麻麻、蔚为壮观: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河道有时很陡,河水如瀑布一样怒吼着向下倾泻: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道路的左侧是陡峭的悬崖: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无处不在的经幡: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5 09:20 139 显示全部帖子
石砌的藏寨,在川西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路边劳作的群众,无法从服饰上来分辨出他们到底是汉族、藏族还是羌族: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红辣椒和背篓,让八哥想起鄂西的土家族和湘西的苗族,虽然此处并没有土家族和苗族: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这是一个自然景观,指示牌上的名字是“猪八戒背媳妇”,指的是脚木足河对岸山坡上的一尊岩石,极像猪八戒的造型: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脚木足河: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脚木足河岸边的G317又窄又烂: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25 09:25 140 显示全部帖子
松岗镇直波碉群,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民居像碉堡,佛塔像炮楼: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过松岗镇后脚木足河峡谷变得开阔: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这是在两个隧道之间的空隙中冒险拍的马尔康市区街景,马尔康市没有八哥想象的漂亮: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出马尔康市有一个旅游景点——卓克基土司官寨: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