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105

主题

湖北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复制链接] 查看:122287 | 回复:157
发表于 2018-1-17 10:52 101 显示全部帖子
接近矮拉山口再回头看一眼甩在身后的盘山公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矮拉山口: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八哥的座驾,照片上看不出车上布满灰尘: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矮拉山口的另一边,是一个更加大气的峡谷: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G317像条灰色飘带,弯弯曲曲飘荡在峡谷的草甸上和溪流边: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中间串起几片美丽的藏寨和青稞地: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7 10:56 102 显示全部帖子
岗托镇,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小镇,这是G317通往四川路上西藏境内最后一个乡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出岗托镇后,进入一个既深又窄的峡谷: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六七公里走出峡谷,到达金沙江边,出“西藏门”——联合检查站,此处也是“十八军渡口”: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过金沙江大桥: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站在四川境内,以西藏为背景自拍一张: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出了西藏,并没有走出“藏区”,四川境内的藏文化气息丝毫未有淡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7 10:59 103 显示全部帖子
又一座气派的寺庙: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漂亮的德格县城: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雄伟的印经院: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印经院坐落在峡谷东岸的半山腰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德格市区: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留个影: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7 11:04 104 显示全部帖子
宗教建筑布满大片山坡: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转经的信徒: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印经院全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庞大的寺庙建筑群: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傍晚的德格县城街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夜晚的县城: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8 14:24 105 显示全部帖子
9月16日 多云
阵雨——两次雨都幸运错过
骑行线路:德格3264米———柯洛洞乡——雀儿山隧道4338米—新路海4145——马尼干戈镇3883米
码表记录:骑行里程91.45公里,骑行时间6:43:31,全程时间8:12:41,海拔范围3250——4380米。

       连续三天递增式高强度骑行,使身体又进入一个疲劳期,尽管昨夜睡得还行,但今天状态不是很好,对翻越“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没有信心,做好了走隧道的打算。
      早上很早起来,前台没人,退不了房,索性先上街吃早点,还是小笼包,吃了一半,另一半打包路上吃。
吃了早点回来,放自行车的库房门终于开了,却发现前胎塌在地上——还没出门,就爆胎了,开局不利。
      换了内胎后,八点上路。出门便是上坡,长度约四十公里,在一个峡谷里沿湍急的河流逆流方向起伏缓上。
这段峡谷风景极好,且景致丰富,峡谷时宽时窄、七拐八弯。最窄处有“一线天”景观,宽敞处是河套风光:森林、牧场、湿地。最漂亮的是后半段,河谷到这里蓦然开阔,舒缓平坦的山坡上是大片大片的草场,草场的边缘是杉林和栅栏,木制结构的藏民房屋,都漆成如布达拉宫一样的红色,像一栋栋别墅一样散落在河谷两岸……这里既有奇石险峰,也有小桥流水,既有成群的牛羊,也有袅袅炊烟,好一副藏式田园风光。
      这四十公里之间,还有几处景点,比较著名的有“释迦摩尼出市像”等。
      八哥有一种感概:这里的藏民好富裕啊!事实上,此次行程一路走来,八哥看到的藏区都很富裕,看来藏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似乎比内地还快。
       四十公里的缓上坡结束后,到达了雀儿山的山脚,坡度开始变陡,道路呈之字形在山坡上盘旋上升,长度约14公里。
      40公里的缓坡加14公里的急上坡,八哥爬了四个半小时才到达雀儿山半山腰的隧道入口。抬头仰望,雀儿山巍巍耸立,灰白色的盘山烂路像细线一样挂在极陡的山坡上,行驶在烂路上的汽车,像蚂蚁一样蠕动,身后卷起一长溜尘土。这就是著名的“川藏第一险、川藏第一高”的雀儿山,毫无疑问,骑行雀儿山的强度和危险程度,是几条川藏线上最高的。
      对于今天的八哥来说,已经没得选择,只能走隧道,因为隧道入口处的海拔高度是4118米,而雀儿山山口的海拔是5050米,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继续爬山的话,那么还得爬升近千米的海拔,而且全是烂路,八哥不累死,也得骑到晚上才能到目的地。
      雀儿山隧道还在建设之中,虽然已经贯通,但并没有开放,机动车不能通行,据说自行车还是可以过的。
八哥怀着忐忑来到入口处,问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你好,能过一下吗?
      他用四川口音说:不行约,走不通。
      八哥黯然,正感无奈时,他又说:开玩笑的,你过吧,让你走是应该的。说着,他帮忙把自行车递过栏杆。
      隧道长七公里多,里面还没有开启通风设施,各种施工机械、车辆排除的废气,以及洞内辅助设施施工所产生的粉尘弥漫整个隧道,简直让人窒息。
      向整天工作在隧道内的工人致敬!
      隧道内是个上坡,骑得很费力,骑到出口,用了四十分钟,海拔上升了两百多米。
      隧道出口刚下过一场雨,前面不远处还在下,索性在隧道出口的广场上歇下来观景、拍照、吃干粮。广场上是个观景的好地方,能近距离地欣赏到雀儿山巍峨的雄姿,还有雀儿山顶寒气逼人的冰川。
      过隧道口后是三十公里的起伏缓下路段。雀儿山冰雪融化的雪水,汇集成弯弯曲曲的溪流,流经高山草甸,形成湿地,绵延几十公里,一直到今天的落脚点——马尼干戈镇。
      湿地先窄后宽,二十公里后到玉隆拉措,变成一片宽阔的草原,草原上的牦牛密密麻麻的如繁星一般。
      玉隆拉错是一个森林与雪山环抱的高原湖泊,是著名的冰蚀湖,湖水水源是雀儿山冰川融化的雪水。湖水碧蓝如黛,像是镶嵌在雪山下的一块碧玉,很美!
      下午四点二十左右到达马尼干戈镇,比预计的要早很多,之所以这么顺利,有一个原因是天气很给力,几天来都没有遇到逆风,也都错过了几场雨,今天也不例外:四点多钟到,六点多钟就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马尼干戈镇比较大,街道整洁,房屋却都低矮,感觉是个很特别的地方。百度是这样介绍马尼干戈镇的:
     “镇上主要居住的是藏族,当地藏族以游牧为主,个个彪悍粗犷,饱经风霜,所以马尼干戈又有中国西部牛仔城的称号。这里以游牧为生的藏民,男子大都是长长的脸庞,起梭起角;黝黑的皮肤,高大剽悍;一头又长又乱的头发,足令一切美发店倒闭。半搭肩的长袖藏袍和高帮的黑色马靴,更显得粗犷英俊,放荡不羁。
      “小镇上到处都是小牛犊般大小的藏獒,悠闲自在地在大街上来回走动,叫声低沉浑厚。见到没有拴的狗时,你不要害怕,这些狗再大也不会咬人,但是,那些拴起来的狗,再小也不要去招惹。

……
      不过八哥没有看到长脸、高帮马靴,倒是长袖长发的藏民比比皆是,“粗狂、放荡不羁”的不仅仅是这里的男人,骑着硕大的男式摩托车在街上呼啸而过的女人更显得“彪悍”和与别处不同。八哥也没有看到“满街如牛犊大小的藏獒”,事实上从昨天一过金沙江开始,就再也没见到过成群的狗子,就是单独的狗子,也极少看到,于是,八哥丢掉了那根给八哥壮胆了好几天的打狗棍。
      马尼干戈镇是个旅游小镇,镇上的几处“民俗风情食宿接待站”以及一家酒店,应该是为自驾游或者旅游团量身定做的,很贵,不是八哥穷游之流所能享受得起的。
      八哥从街进口找到出口,最后住到一家回民开的旅馆兼餐馆,两人间60元。
      吃饭则又找了好久,没有一家入眼的汉人餐馆,最后还是回到回民旅馆,点了一个牛肉盖饭,肉少饭多,只得省着吃,问老板:你餐馆不能喝酒吧?
      老板说:我这里不买,但你可以自己外面买酒进来喝,没事。
     于是八哥出门买了一听啤酒,就着一盘羞涩的盖浇饭,草草打发了辘辘饥肠。




路两边包括漂亮的花园在内的公共设施,显示了藏区的文明和经济的进步速度与程度: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一处著名的景点: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释迦牟尼入市像”: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博纳大佛塔: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一线天: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与青海境内看到的一样,寺庙往往比村庄还大: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山坡上的藏寨、篱笆、草甸、森林: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1人点评 收起
  • e-bike-sam 当年正骑317过雀儿山,从隧道工地一边到另一边,花了近5个小时。现在走隧道40分钟就可以了,快了好多。 2018-1-20 11:34
发表于 2018-1-18 14:26 106 显示全部帖子
漂亮的农舍: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既现代又极富民族特色的村庄: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从这里开始,坡度变陡: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先是沥青路面的盘山公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约14公里到达“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脚下: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还在建设中的雀儿山隧道: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8 14:28 107 显示全部帖子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巍峨的雀儿山耸立在眼前,盘山烂路像条细线一样来来回回缠绕在陡峭的山坡上,让人望而生畏: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约7.5公里穿过隧道: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出口广场正在修建景观设施,这里是观景的好位置: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抬头就见雀儿山冰川: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雀儿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数十座,每一座都鬼斧神工、巍峨雄伟: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8 14:31 10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头再看一眼: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前方在下雨: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当八哥到达时,雨刚好停了: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雀儿山冰川融化的雪水流经高山草甸形成湿地: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雀儿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冰川: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冰川融化的雪水,在新路海形成一汪碧绿的湖水,这就是著名的景点——玉隆拉措: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8 14:33 109 显示全部帖子
玉隆拉措的旁边,雪水汇集成的溪流裹挟着草甸,在这里形成宽阔的湿地草原: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草原、湿地、牦牛、藏寨、雪山·····在清澈的蓝天白云下组成一幅精妙绝伦的巨幅画卷: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此处是一个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远眺广阔的草原和雀儿山山脉的巍巍雄姿,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感觉很真实: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湿地草原上的牦牛群: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还有藏寨、篱笆和森林: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这景象一直持续到马尼干戈镇: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8-1-18 14:37 110 显示全部帖子
马尼干戈镇后山坡上的寺庙: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马尼干戈镇街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彪悍”藏族女子: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镇上的居民: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偶遇一对外国男女骑友,瞧这些装备,貌似很牛逼: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刚住下不久,天就变了: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