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727

主题

碳素杆的横向受力到底是弱

[复制链接] 查看:19293 | 回复:55
发表于 2008-8-1 21:07 21 只看该作者
苹果一号应该是在做推广。
但是这样的推广,只会让人深切体会到中国的户外产业真的缺乏人才。

越来越觉得,还是gearer比较纯粹。8246的广告气息太浓,连这个板块都这样了。sigh。。。。。
发表于 2008-8-1 21:44 22 只看该作者
忍不住多讲几句,看苹果一号是宁波的。
我知道宁波有很多做登山杖铝杆的工厂,为很多品牌作OEM(包括LEKI等一线品牌)。我也是宁波人,对于宁波的制造业还是很有自豪感的。
由于铝制登山杖制作工艺的专利基本已被国外的大公司注册,这样专利壁垒导致这些工厂是不可能象IT业里的华为那样发展。并且登山杖这样结构简单的工业产品,基本不可能在设计上另辟蹊径了(像BD那样的结构,已属不易),加上中国民营企业的工业设计本来就比较差。于是这些工厂把目光放在了下一代产品碳杆的制造上,并且在碳素杆的制作上并不输于国外的厂商,这是令人欣喜和鼓舞的。
不过,登山杖虽然结构简单,但不是做好主杆就可以了的。还关系到它的连接机构,缩紧机构,杖尖工艺等等。
当然,我不怀疑中国本土制造的工艺水平,更多的担忧来自对于生产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
这里,我国前任大飞机总设计师对我们讲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的工厂可以制造出当今世界上最好的零件,但我们不知道一批零件里哪个是不合格的零件阿!于是,到了总装的时候,一个国产零件都不敢用,几万个零件里有一个不好,飞机就要掉下来啊!
户外运动对于装备的可靠性要求可能比不上飞机制造,但很多时候也是关于人的生命。所以希望做推广的人讲话要负责,在讲述装备性能的时候要有根据有确切的数据。论述要理性,切莫为了推广而推广,太浮躁的户外让人觉得很不安全。
虽然已经被讲烂了,但是还是要说,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恳请所有制造行业里的,制造行相关的从业者,严谨的做事。为了中国制造的明天!
发表于 2008-8-1 22:22 2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ndlessrun 于 2008-8-1 21:44 发表 忍不住多讲几句,看苹果一号是宁波的。我知道宁波有很多做登山杖铝杆的工厂,为很多品牌作OEM(包括LEKI等一线品牌)。我也是宁波人,对于宁波的制造业 ...


说的好!
发表于 2008-8-6 15:12 2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y47 于 2008-8-1 20:40 发表 你那什么80 100没问题的纯属靠你嘴说 拿出论据来!绿野info org  8264您都跑遍了 还想咋的 软文就是软文  ...


这里是在讨论技术问题,没有提到品牌.你除了专业分辨"是否软文之外"还有其他有建设性的,有见地的意见吗?

上面图片不是有60公斤的测试吗?这不是最形象的论据吗?你敢拿铝杆试吗?
以上学材料的17楼不是也已经同意"碳素的强度,全面超越铝杆吗?
还是继续讨论,碳素杆强还是铝杆强!就事论事,这里不推广碳素,也不推广铝杆...只欢迎客观讨论......
发表于 2008-8-6 15:16 2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ndlessrun 于 2008-8-1 21:44 发表 忍不住多讲几句,看苹果一号是宁波的。我知道宁波有很多做登山杖铝杆的工厂,为很多品牌作OEM(包括LEKI等一线品牌)。我也是宁波人,对于宁波的制造业 ...


有见地,LEKI来宁波考察过,目前不在宁波制造,我目前能确定的是,他的织带在惠阳盛记生产.
关于"LEKI EXEL BD到底是哪里产的"我会在进一步调查后,专门撰文.
发表于 2008-8-6 22:41 26 只看该作者
少跑出来颠倒是非了 你所谓的”一个超级强壮的猛驴在ZN中,在山崖边给予他的登山杖150公斤超强压力“可以等同于你的试验所给予的嘛?
先不说你是不是枪手 写不写 软文
这种粗糙的照片评测就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有人看过你评测后购入装备发生事故 你能负责吗?

[ 本帖最后由 mc鲁迅 于 2008-8-6 22:45 编辑 ]
发表于 2008-8-7 09:58 27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把XX 揪出来~~~

大家的眼光是雪亮的,  理不辩不明~~
发表于 2008-8-7 10:09 28 只看该作者
俺也来搀和搀和.

问题1   这样的测试是否有意义.

登山仗是翘棍么?  如果不是,对于一个主要应用范畴在垂直受力的物品测试其横向受力是否有意义?

问题2   所谓的悬崖测试,其主体是在违背装备使用条件下进行测试,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测试?这种无实际意义的测试和分析是否在诱导新驴

问题3   从产品推广的角度来说,有所谓扬长避短之说.

比如,INTEL和AMD不断的主频,指令执行效率两方面互相引导. 那么,这两家有没有人对CPU的发热做过消费引导?

原因很简单. I家和A家的发热率都是高,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虽然有差异,但是并不能作为消费主要引导方向.

因为,CPU是用来演算的,而不是做冰箱或者点烤炉.


建议楼主,认清产品的主要功能导向.莫让产品在其不弱项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
发表于 2008-8-7 10:23 29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产品评测不能离开使用的环境,楼主的这种测试方法是想证明什么?登山杖在使用中是否会出现这种受力状况?我个人认为这种测试方法是不科学的.在这种状况下杖杆除了受剪力外还承受弯矩,图中杖杆两端既非固支也非绞支,这种实验能证明什么。另外楼主提到的60、80、100甚至150公斤的压力来源于哪里,如果是针对你实验中那种受力模式,哪来的那么大的力。
发表于 2008-9-14 17:11 3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苹果一号 于 2008-8-1 20:32 发表 非常欣赏 endlessrun 和忍者的回帖,专业而深入浅出....让我学到很多知识,让这个贴,由浮浅变得"精华".endlessrun的论述我基本赞同,  ...



首先,我相信一般驴子体重不会超过90公斤,加上ZN30公斤的背包也就120公斤,120公斤的重量分配到两条腿和两根杖上,不知楼主是从哪来的80、100、150kg的假设,再说你怎么就能肯定在80、100、150荷载下碳杆不失效?淘宝店主做的实验仅仅是55kg,并且承受荷载的那段杆长仅仅25cm,户外条件下那可是135cm,所以你的假设是完全没科学性可言的。

其次,“一个ZN中的驴友,在山崖边给予他的登山杖80公斤压力, 碳杆没有问题, 铝杆部分失效--诚如17楼所言,铝杆的失效显得非常顽强,但是它终究是失效了, 那么,谁更加安全?”楼主根本不了解铝杆受剪失效过程,一根铝杆不存在部分失效概念。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