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5

主题

西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121721 | 回复:267
发表于 2013-2-21 00:16 191 只看该作者
钺刀(梵文:Kartri,Katari藏文:Gri-gug)
明代红铜鎏金钺刀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带金刚杵头的弯形钺刀被称作“空行母刀”,握在女神的右手。天杖、达玛茹和嘎布拉碗是密宗男性瑜伽师或大成就者的三大嘎布拉标识。而天杖、钺刀和嘎布拉碗是密宗女性瑜伽母和空行母的三大主要器物。
    钺刀带有尖利、扁平的蓝色铁身,末端有一个弯钩。因此,用该钺刀可以进行砍、刮、勾等砍杀动作。金色叶状柄托或金色摩羯张开的大嘴把带刻面的手柄或八面手柄与钺刀的上刀身连接起来。手柄有一个半截金刚杵顶饰。空行母“向十大方向挥舞钺刀”,来恫吓战胜一切恶魔和邪恶力量。
    钺刀代表可以断灭一切情感污秽和精神感知的阴性智慧。锋利的刀身可以斩断二大“障蔽”,一是惑障,例如:我慢、嗔恚、嫉 妒 和 欲望。另一个是智障,例如:根本痴愚的谬见。彻底断灭二大 “ 障蔽”标志着获得圆满。
    刀身还可以斩断六蔽(悭贪、破戒、嗔恚、懈怠、散乱、愚痴)使人进入禅修状态。因此,空行母的钺刀把智慧和空性比作断灭和一切概念化的空性。她的嘎布拉碗把方法比作对大乐的培养。她的天杖象征着乐与空的紧密结合,就像被空行母(智慧)拥抱的伴偶(结合)。空行母胜利般地向上挥舞钺刀,象征着她胜利地斩断了对主客观特性的依附。她把钺刀放在齐胸的位置,置于嘎布拉碗之上,象征着其智慧和慈悲的结合。这种结合能洞察“待出现”的一切观念,进而深谙自性的空性。她的钺刀可以指向下方,这象征着她已经彻底断灭了轮回的本源。
    在男性怒相神手中,这个象征意义恰恰相反。钺刀把方法比作断灭一切观念,而嘎布拉碗把智慧比作祭器,用来装盛想象中的“鲜血和内脏”。当神灵把钺刀放在齐胸的位置,置于嘎布拉碗之上时,这象征着方法(钺刀)源自智慧(嘎布拉碗),并盈满智慧(血)。它也象征着神对誓言的承诺,这样,通过隐喻的形式喝饮它们的血可以使自己得到解脱,也能使违背誓言者“复生”。梵文词汇“heruka”的字面含义就是“饮血金刚”。

唐卡钺刀护法,右手持钺刀,左手捧嘎布拉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在西藏的肖像画法中可以见到男神使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钺刀。第一种最为常见,是弯曲的带钩钺刀。第二种是为极怒相的神使用的半圆形的“金刚斧”。这种金刚斧的斧身呈月牙形,上面常带有喷焰。几种形式的大黑天神的右手都挥舞着这种锋利的金刚斧,其左手将盈满鲜血的嘎布拉碗捧在胸前。这种金刚斧可以斩断恶魔、魔和违背誓言者及其他设障精灵敌人的“命脉”。嘎布拉碗中盈满温暖的鲜血和这些邪恶之敌依然跳动的心脏。
1梵文:Avarana,障蔽,使心隐没的东西。
2梵文:kleshavarana,惑障,藏文:Nyon-mongs-sgrib,即烦恼障,二障之一。
3梵文:jneyavarana,智障,藏文:Shes-bya-sgrib,即所知障,二障之一。
4梵文:samaya;藏文:Dam-tshig,誓言,梵音译作“三昧耶”。不可逾越的金刚誓言,如所严肃应允永远坚持不违的最后誓言。
5梵文:Mahakala,大黑天神,佛教密宗护法神之一。藏语称“玛哈嘎拉”,为大自在天的化身。据云,大黑天为战神,礼祀此神,可增威德,举事能胜。
6藏文:Srog-rtsa,命脉。

发表于 2013-2-21 08:47 192 只看该作者
如风飘 发表于 2013-2-16 01:29 佛教是一个活的教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年前。几千名大学者、贤哲和修持者已为此贡献了他们的 ... ...

受教。。。。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1 11:28 193 只看该作者
如风飘 发表于 2013-2-16 01:29 佛教是一个活的教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年前。几千名大学者、贤哲和修持者已为此贡献了他们的 ... ...

受教!!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1 12:44 194 只看该作者
抗干扰 发表于 2013-2-21 08:47 受教。。。。

感谢支持关注~共同学习交流~
发表于 2013-2-21 12:44 195 只看该作者
石头剪剪布 发表于 2013-2-21 11:28 受教!!

感谢支持关注~共同学习交流~
发表于 2013-2-21 14:20 196 只看该作者
弓(梵文:dhanus,chapa藏文:gZu)和箭( 梵文:sara,bana藏文:mDav))
    木制或竹制的弓很自然地握在“智慧”左手中,通常与握在“方法”右手的箭相配。作为智慧和方法的象征物,它们搭配在一起既表示弓的智慧特质可以像箭一样“投射在”方法或方便上,有表示 圆满 的智 慧可 以“ 促使 ”“ 五行 ”(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 )的 完善。

    当神灵的左手握着尚未拉开的弓箭时,它们象征着智慧和方法的一致或智慧与止观的结合。当搭箭于弦拉弓待发时,弓通常象征着神灵殊胜“三界”,而箭则象征着刺穿冥想和迷信等谬见。当箭瞄准怨敌之心脏时,它代表智慧和旨在实现法身之慈悲的强烈和自主的行动。此时,怨敌代表痴愚,怨敌的心脏代表“意”。在对某些神灵进行描述时,弓箭也可以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弓代表“方便”,可以投射在智慧单头箭上或刺穿“觉识”。
    金刚乘中弓的形状一般与丘比特惯用的希腊弓形状相仿,是源自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皇室兵器”。在印度史诗般的战争中使用两种形状各异的弓:“自用弓”(长弓)及较短的 “复合弓”(混合弓)。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长弓用整根木头制成,用的箭长五拃,是步兵弓箭手的主要兵器。长弓的标准长度也是印度的一个测量单位,一“弓”等于四轸。一轸指的是从肘部到伸直的中指间的距离。一轸可再分为二十四指宽。四轸相当于人的身高。
   复合弓是用木料和角料黏合制成,用的箭长四拃,是战车驭手和步兵弓箭手的主要兵器。
拔都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蒙古骑手在拔都和速不台的率领下有效地运用了复合弓的独特特性 (用力向后拉弓以克服其自然弯度)。蒙古弓的张力非常大,因此,其射程是中世纪十字弓射程的两倍,而且射发更迅速、更远,它也能轻而易举地穿透迷惑不解的东欧条顿骑士的铠甲。在成吉思汗抵达之前,藏人就已掌握了同样的骑术和箭术。
   成吉思汗征服了中亚和中国内地大部分区域后,他们被平和而至的佛法所征服。但竞技马术和射箭依然存留下来,成了西藏和不丹的一种体育运动。
   在藏族艺术中,弓可以被画成多种样式,从简单的木制猎用弓到众神使用的装饰珠宝的奢华弓不等。弓的两端通常装饰着卷叶饰,中央把手一般裹有兽皮、毛毡或皮革。复合弓可以画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即:下侧或“腹部”的竹制部分及外部或“背部”上的牦牛角。复合弓的弓身也可以缠上丝线,中央把手的两端挂有叶状纹饰。怒相大黑魔护法身背一把黑铁弓,而罗睺神则身背一把双头蛇制成的弓,双头蛇的两个蛇头嘴咬弓弦,把弓弦撑开。
罗睺神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箭有许多不同的梵文名称。“sara”,“ishu”,“bana”和“bhalla”这些词通常指的是藤制或竹制的“芦苇箭”。这些古代箭带有铁头或骨制头及用苍鹰、鹅或孔雀毛制成的舵尾羽翼。“naracha”和“nalika”这两个词指的是用铁制成的箭,因为这种箭比较重,因此只有短箭杆,射程也短。可能会在这种铁箭上涂上油以便近距离地捕杀大象。显然在印度战争中,普遍使用涂
过油的箭,涂油既可传导毒粉,又可当成一种润滑剂,使箭能更深地插进肉里。毒头箭叫做 “alakta”,“digdha”和“lipta”。
   火箭要在沥青中浸泡,在吠陀时期,它们被画成一种“火器”。“vipattha”是五拃长的一种木制箭,而“vaitastika”是一种非常短小的木制镖箭或弩箭,长度只达一拃,是用十字弓射发出。 藏式箭也有多个名称和式样,例如:竹箭、铁箭、毒头箭、长箭、真言箭、火箭、花蔓箭和强力箭。
    在传统上,藏式箭舵尾羽翼是从胡子鹫或称髯鹫的羽翼上剪下来的,将三个或四个半扇面型的羽翼粘在一起,然后用丝线把它们捆在箭杆较低处的凹槽里。箭杆本身是用一根笔直的细竹子制成,上面有三个被磨光的节。
    箭头可以制成如下形状:带尖的管状套箍;三角形铁刀身;弯曲的矛状头或一个倒钩。箭杆飞行的一端刻有深槽,弓弦可以放在其中。吉祥的五色丝绸常粘绑在箭的末端。 大成就者娑罗哈及其伴偶空行母的传说或许
能最充分地展示箭的象征意义。
    娑拉哈是一位制箭大师,常被画成正在观看箭杆以确实其是否光滑和笔直的样子。此时,箭杆代表中脉,而三个光滑的竹节代表收缩中脉的三大脉结的开关。三个舵尾羽翼代表“三身”的结合、身、语、意的净化、殊胜“三界”、“三时”和“三毒”。箭杆顶端插箭头的四个断口表示佛教中的各种四组佛像、“四禅”、“四念”、“四无量”、“四行”、“四喜”和不同层次的密宗经文。
    箭头象征着单一的、具有渗透力的 “觉识”,五色丝线代表“五佛智”,低槽的两侧表示绝对和相对真理的结合。
1五行,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五种修行方法。
2梵文:dhanus,弓,指一弓的长度。
3梵文:hasta,轸,指一手的长度(从肘部到中指尖的距离)。
4蒙古文:Batu,拔都,人名。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钦察汗国的创建者。1227 年术赤去世,拔都受诸兄推
戴,继承父位,统领术赤兀鲁思。
5蒙古文:Subedei Khan,速不台,人名。蒙古国开国功臣。先世为蒙古贵族的世袭奴婢。速不台早年随成吉思汗,为其军事侍从,以勇猛善战闻名。
6梵文:Eunuch Traksad Mahakala,大黑魔护法,神名。
7梵文:agnibana,火箭。
8梵文:agneya,火器。
9藏文:Myug-mdav,竹箭。
10藏文:lCags-mdav,铁箭。
11藏文:Dug-mdav,毒头箭。
12藏文:mDav-chen,长箭。
13藏文:Thun-mdav,真言箭。
14藏文:Mevi-ndav,火箭。
15藏文:Me-tog-gi-mdav,花蔓箭。
16藏文:mDav-bo-che,强力箭。
17髯鹫,欧洲最大的猛禽,生活于比利牛斯山到中国北部山区,体长约 3、5 英尺,翼展常常接近十英尺,它类
似雕又类似鹫,亦称“胡子鹫”。
18梵文:Saraha,娑罗哈,人名。

发表于 2013-2-21 14:49 197 只看该作者
彩箭(藏文:mDav-dar)
   除了作为武器,在众多佛教仪式中,箭的使用也具有象征意义。彩箭由一根笔直的箭和箭杆上部所系丝带组成。彩箭也用于箭卜(据民间传说,箭卜是由格萨尔王始创的,故被称为格萨尔箭卜。其方法是:供占卜用的许多支箭放在神像前的盒子里,卦师诵经祈祷后,某支箭就会自动跳出来,箭尾写有各种卦词,卦师据此为解释,预测凶吉。这是传说中的最早的箭卜,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又演化为多种形式。我们在伟大诗史中,能找到对原始占卜术的字句描述。)和多种多样的金刚乘仪式中。

彩箭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这根具有象征意义的箭一般都箭头朝下地直插在一个 “粮仓”里,粮仓是盛放谷物和其他吉祥物的一种容器。作为手持器物,彩箭通常直握在神灵的右手中,箭头朝下。箭的舵尾羽翼可能是用一些特定的鸟翼制成,箭杆可能由特定的木料制成,颜色也是特定的,箭镞是用特定的金属制成。一至五根丝带垂系在镖箭下面的箭杆上。如果只有一根彩色丝带,那么,它的颜色通常为白色、黄色或红色。无色彩带为白、黄、红、绿和蓝色,这与五佛的颜色顺序相同。彩带一起被捆在弓或结上,结上经常挂着一面占卜用的银制小圆镜。
   占卜圆盘或海螺壳也挂在镜子上。箭杆、海螺壳和镜子分别代表神的身、语、意。 “长寿彩箭”用于阿弥陀佛、吉祥长寿母和莲花生这样的长寿神灵的仪式中。彩箭上有一个铁箭镞及一根红色箭杆,箭杆末端有一个五股镖箭。每股上都装饰着三根苍鹰翅膀羽毛制成的舵尾羽翼,每股的末端都绘有或饰有一根丝带,其色彩与五佛的颜色相符。在五个一组的镖箭下面的箭杆上系有一面银制小占卜镜,箭垂直插在一个木制“粮仓”上。
   “吉祥彩箭”由一个铁箭镞、一面小镜子和一个海螺及三色或五色丝带组成,用于各式各样的吉祥仪式中。由于是 “幸运箭”,在藏式婚姻仪式上,其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用它来钩住新娘的衣领,把她从其女伴中拉走。此时,作为男性象征的箭表示新郎得到了新娘。在婚礼仪式中,人们也用裹在白色丝制哈达中的箭碰触新娘的前额。在礼仪上使用时,吉祥彩箭的箭杆所涂颜色要符合被召请之神的颜色,还要用彩色颜料将神的种子符号画在镜面上。

招财彩箭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招财彩箭”由一个铜箭镞、一根红箭杆、三根舵尾羽翼和五色丝带组成,该箭用在祈求增长和繁荣的仪式中。 “火神彩箭”由一个铁箭镞、一根红色箭杆、三根舵尾羽翼、一根红色丝带及一面红色小方旗幡组成,旗幡上带有火神阿耆尼的种子字符“Ram”。这种箭直插在东南方向的地上,在该地要举行一个仪式或火供仪式以抚慰居于东南方的火神阿耆尼。 “风神彩箭”与上述火神彩箭的制作方式相同,但箭杆是绿色的,绿色的小旗幡上带有风神的种子字符“Yam”,该箭要插在西北方向的地上以抚慰风神。
    彩箭的特殊形式也与八大部众相符,都有特定颜色的箭杆和丝带。其舵尾羽翼的羽毛取自与八大部众有关的乌鸦、苍鹰、鹅、山鸡、孔雀、鹰隼和猫头鹰等。这些“神灵箭”常常垂直插在为降伏精灵所举行的仪式的灵器上。
1藏文:mDav-mo,箭卦或箭卜。
2藏文:vBru-mdzod,粮仓。
3藏文:Movi-me-long,小圆镜。
4藏文:Tshe-sgrub-mdav-dar,长寿彩箭。
5藏文:g·Yang-sgrub-mdav-dar,吉祥彩箭。
6藏文:g·Yang-madv-mdav-dar,幸运彩箭。
7藏文:Nor-sgrub-mdav-dar,招财彩箭。
8藏文:rLung-lhavi mdav-dar,风神彩箭。
9梵文:Vayu;藏文:rLung-lha,风神。
10藏文:mDos,灵器,供施代替品,藏文音译“垛”,用彩线绕成或糌粑捏成日用品、牲畜、房屋等模拟物。用以供神者称为上供灵器,用以布施鬼类者成为下施灵器。

发表于 2013-2-21 14:58 198 只看该作者
火箭(梵文:agnibana藏文:Mevi- mda)
    火箭最初是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一种带有燃烧装置的箭,但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指发射器或火药推动的标枪。
    早期的印度史诗中曾提到过“火器”,在中亚已发现了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二世纪的中国火器。用油或沥青来做火器的助燃剂,箭杆上部的一块圆毡蘸满沥青。

雍和宫纯铜时轮金王像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时轮金刚的众多右手中有一只手拿着一个器物,或是“火箭”或是“三箭”。这个器物被画成一根带有喷焰箭镞的箭或是三支一组的箭。一些藏族学者说,这个武器就是火药推动的火器,有的人说它是用火制成的箭,还有人认为,它是三个一组的箭,时轮金刚用它来刺穿 “三界”的“三毒”。
   但当 1024 年时轮金刚密乘传入西藏之时,中国人使用火药的历史已达一百多年了,因此,时轮金刚的火箭可能最初只
是一种被火药推进的发射器。 尽管火药的发明常归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僧人和科学家罗吉尔·培根,但中国人在十世纪中叶已经使用火药制造烟花和燃烧装置。
   到了十一世纪中期,他们制造出第一门大炮。蒙古人从汉人那里获得了制造火药的秘密,在十三世纪入侵俄国和东欧时用火药进行了毁灭性的军事打击。当时,他们射出竹制火箭,把装有火药的泥制手榴弹投向密集的敌军队伍中。这些鲜为人知的武器对其对手的实际伤害微乎其微,但依然使人畜受到极大的惊吓,使蒙古人因其能与恶魔为伍并使用巫术和妖术而声名大振。
1藏文:gSum-dmav,三个一组的箭。
2原文:Roger Bacon,罗吉尔·培根(约 1214 年~约 1292 年),英国思想家、实验科学的先驱。他批判经院哲学,
认为只有实验科学才能 “造福人类”。他进行过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主要著作有 《论
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等。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1 15:16 199 只看该作者
去过塔尔寺,拉不楞寺,期待离西天更近的地方……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1 15:21 200 只看该作者
花蔓弓(梵文:pushpadhanus藏文:Me- tog- gi-gzu)和花蔓箭(梵文:pushpasara藏文:Me-to-gi-mdav)
    用花制成的弓箭最初是吠陀时期欲神的手持器物。根据印度教《往世书》中的一个传说,欲神曾朝着正在苦修的湿婆射去五支箭,以引诱他对雪山神女萌生爱意。
    欲神两支箭中的第一支未能射中目标,第三和第四支箭刺中湿婆的意念,使其对禅定修行产生了动摇,而第五支箭刺进湿婆的心脏,使他失去了密修之主全部的慈悲之力。湿婆对这种干扰勃然大怒,从其慧眼中射出一股火将欲神烧成灰烬,罚他永生无身躯,成为不显现的“爱力”。
    欲神的弓用花或甘蔗制成,沾满蜂蜜的弓弦上布满蜜蜂。他的五支爱箭是用白色莲花、红色阿育伽树、芒果树、白芝麻和蓝色夜莲花制成。欲神有众多的梵文称号,如:“无身躯者”、“和平破坏者”、“蛊惑者”、“惑魔”和“诱魔”。
    在早期佛教中,最后一个称号“诱魔”也是诱惑和引诱之魔。
    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它们对其进行袭击。在藏文中,欲神被称作“垛拉”。 欲神的花蔓弓箭被吸纳进入了金刚乘佛
教,成为作明佛母和红色度母的主要武器。

唐卡作明佛母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四臂大红作明佛母的两只主手拿着开弓的花蔓弓和箭,另两只手拿着钩索,钩索是用盈满甘露的红色夜莲花制成的。这些器物显示出她用自己的诱惑力进行蛊惑和迷惑的活动特征,宛如蜜蜂受到花蜜的吸引而陶醉其中。
    欲神满身画有花蔓器物,如:花蔓弓、花蔓钩、花蔓索、和五支箭,它们被踩在佛教神灵作明佛母和时轮金刚的脚下。
    在早期金刚乘佛教中,“五欲”是“五续”的性隐喻。从隐喻上来看,它们相当于示爱的渐进过程:向所爱之人微笑、握之双手、相互对视、拥抱、接吻和**。“五情”也与“五毒”(痴愚、欲取、贪婪、我慢和嫉妒)、 “五官”及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对象及色、受、想、行、识“五蕴”相符。 五支箭也与文殊菩萨及其头顶上的五个肉髻有关,它们代表“五佛智”。文殊菩萨的五智智慧箭射中了五佛精神中心的“五情”。痴愚在头部;欲取在喉部;嗔恚在心部;我慢在脐部;嫉妒在“私部”。

唐卡五毒转五佛智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1 五续:1)事部 (梵文:Kriya);2)行部 (梵文:Charya);3)瑜伽部 (梵文:Yoga);4)上瑜伽 (梵文:Yogattara);5)无上瑜伽部(梵文:anuyogayttara)。
2五情,由眼、耳、鼻、舍、身五根而引起的五种情欲。
1梵文:Ashoka,阿育伽树,佛陀之母在该树下生下释迦牟尼。
2梵文:Ananga,无身躯者。
3梵文:Samantaka,和平破坏者。
4梵文:Muhira,蛊惑者。
5梵文:Maya,惑魔。
6梵文:Mara,诱魔。
7藏文:vDod-lha,欲神。
8梵文:Kurukulla,藏文:Rig-byed-lha-mo,作明佛母,佛名。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