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121873 | 回复:267
发表于 2013-2-22 18:39 2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风飘 于 2013-2-22 19:04 编辑

板斧(梵文:parashu , Kutara,kulisha; 藏文:dGra- sTa,sTa —re)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板斧既是砍伐工具,又是战斗武器。在古印度战争中,锋利的战斧是进行劈杀的主要武器之一,沉重的铁斧斧身可以制成多种形状,传统的伐木者扁平的“斧柄带孔”的板斧到带有锋利乌鸦镐和插在沉重木棒上的月牙斧不等。
    藏文对战斧的描述说明它是比印度原型更为温和的武器。月牙形藏式斧的斧身外形与怒相神“钺刀”或弯刀的刀身相似。 斧身同样用一个摩揭张开的大嘴或一个叶状金座固定在斧的接点处。斧头接点的顶部和后背通常有两个半截金刚杵,象征着不可摧毁的“金刚”特质。板斧的锥形手柄用红檀香木制成,底部有一小块珠宝饰或半截金刚杵饰,杆的上半部系有一块打结的丝带。
    作为右手 “方法”所持的武器,板斧象征着断灭心中一切谬见和谬念;它斩生死,斩断根干。
藏文词“dGra 一 sta ”有“敌斧”之意,暗指要用这种武器砍下深恶痛经和佛法怨敌的头颅。

斧.jpg

发表于 2013-2-22 18:47 232 只看该作者
铁锤(梵文:mudgara 藏文:Tho-ba )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铁制 “金刚锤”是右手 “方法”所持的武器,象征着砸碎邪恶本性,尤其是贪、嗔、痴“三毒”。铁锤可以与金刚杵搭配使用。用铁锤将金刚杵钉进邪恶精怪的模拟像中,也可以把一组金刚杵钉在地上形成坛城或寺庙建筑的保护圈。
    锤头用铸铁或陨铁制成,但为某些神灵或出于某种仪礼目的也使用青铜、银或金制成的锤头。锤头形状像金刚铃,颜色为深黑色,表明它是铁制的。金刚锤接点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其顶部和背部无一例外都有两个半截金刚杵饰,锥形锤柄用红檀香木制成。与板斧一样其手柄的底部有一个小珠宝或半截金刚杵饰,斧杆的上半部系有一条打结的丝带。

发表于 2013-2-22 19:27 233 只看该作者
铸锤( 藏文:Khro-chuvi 一tho- ba)和风囊 ( 梵文:bhastra 藏文:Sbud - pa )   
善金钢神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铸锤和风囊是善金刚神以“黑铁匠”化身显现时所持的特有的手持器物。由于是奉行誓言的世间护法,善金刚神的铁锤表明他将粉碎一切违背誓言者和心灵龌龊之“敌”。他的铁锤被画成用坚硬的铸铁制成,带有一根镶嵌珠宝的手柄,手柄上有一个金刚杵饰,但这个手柄通常被画成金黄色,形状与上述金刚锤的手柄相同。
    善金刚神左手挥舞风囊,他用这个“黑色”武器把一切怨敌和恶魔吹人尘埃之中。在传统上,其皮风囊是用虎皮的上半部制成,这部分虎皮上带有凶残的虎头,从虎口龇出一个长喷嘴。将两个半张虎皮固定在两个捆在一起的木棒条或铁棒条上,把两个棒条捏在一起就可以把气从虎皮中排出,这样就使风囊工作起来。善金刚的风囊也可以用黑皮制成。
1梵文:Vajrasadhu;藏文:Dam-chen-rdo-rje-legs-pa,善金刚神,神名。
2藏文 mGar-ba-nag-po,黑铁匠。
3藏文:Dam-can,誓言。

发表于 2013-2-22 19:51 2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风飘 于 2013-2-22 19:57 编辑

铁钩(梵文:ankusha ;藏文:ICags –Kyu)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金刚钩(或称铁象钩)传统上与套索搭配使用,是用于降伏的一对器具。
   金刚钩源自驯象人用来控制和驯化大象的钩子。当钩子刺中大象皮皱褶的敏感点时,大象会按照某种方式行事。人们认为这些敏感点可能是古代针灸术的起源。
   作为器物,铁钩是驯服所有“野象”的武器。在佛教中,“野象”被比喻为未得到驯化的人心。在早期佛教中,大象钩和套索分别被视为 “智慧”或“正见”、“意”或“念”的象征物。
   神灵的“方法”右手常常挥舞铁钩,其食指上翘,呈“期克手印”。更可怖的画法是铁钩刺人怨敌的心脏,套索捆住怨敌的脖颈和四肢。或许,从铁钩(梵文:ankusha ;藏文:ICags –Kyu)
   金刚钩(或称铁象钩)传统上与套索搭配使用,是用于降伏的一对器具。
   金刚钩源自驯象人用来控制和驯化大象的钩子。当钩子刺中大象皮皱褶的敏感点时,大象会按照某种方式行事。人们认为这些敏感点可能是古代针灸术的起源。
   作为器物,铁钩是驯服所有“野象”的武器。在佛教中,“野象”被比喻为未得到驯化的人心。在早期佛教中,大象钩和套索分别被视为 “智慧”或“正见”、“意”或“念”的象征物。
   神灵的“方法”右手常常挥舞铁钩,其食指上翘,呈“期克手印”。更可怖的画法是铁钩刺人怨敌的心脏,套索捆住怨敌的脖颈和四肢。或许,从黑色马头金刚的化身火可以看到最令人信服的铁钩特性的表现形式。

唐卡黑色马头金刚的火化身中的铁钩和套索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在画中,马头金刚挥舞着一个喷焰铁钩;食指翻威胁性地上翘,在翘起的指尖上有一个准备随时白人的黑色铁蝎。上翘和弯曲的食指、蝎刺和铁钩这些象征物表明期克手印表达的是令人生畏的蓄意害人之意。
   铁钩的钩背与空行母的钺刀刀背形状相同,但铁钩画得更明显、更突出。摩揭张秒大嘴或金叶状座把钩背与钩的接点连在一起。接点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其顶部或背部通常饰有两个半截金刚杵或珠宝。铁钩的锥形手柄用红檀香木制成的,与铁斧和铁锤一样,其杆的底部有一个小珠宝饰或半一切恶业,把芸芸众生推向或赶到解脱和免受轮回之苦的方向上去。可以看到最令人信服的铁钩特性的表现形式。
     绳索通常握在某些神灵的“智慧”左手中,可以与右手握着的铁钩搭配使用。抛出套索的手一般呈期克印,其食指上翘,套索在指尖缠绕。套索两端通常都有小钩或铁环或金环为饰,或用一个半截金刚杵和一个钩、一个环为饰。 作为武器,套索代表着捕捉或捆绑行动。在和平方面,它代表着把智慧或觉识束缚在修持者心中,当与铁钩搭配使用时,套索代表着“念”和“正见’,的结合。在更恐怖方面,套索捆住“命脉”和一切障魔的静脉。
    从比喻上来看,套索先是索住“自我”,然后将其捆住,最后将其扼杀。这三个降伏活动分别代表佛教的戒、定、慧“三事”。
某些善相神的套索被画成用金、珠宝、绳、夜莲花根或花朵制成。某些怒相神的套索可用绳、皮、杂色线、蛇、蝎、肠子,尸体的毛发、火、电、风、水或太阳光线制成。套索也可被具体染色,向外拉伸成直线或套马索,也可以盘卷在一起或存放在一个皮盒里。
1:梵文:mahout ,驯象人
发表于 2013-2-22 20:05 235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欣赏,支持!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2 20:13 236 只看该作者
森老夫子 发表于 2013-2-22 20:05 学习,学习。欣赏,支持!

感谢支持~元宵快乐~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2 20:19 237 只看该作者
如风飘 发表于 2013-2-22 20:13 感谢支持~元宵快乐~

佩服,学习你深厚的佛教知识。谢谢你与大家分享。元宵快乐!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2 20:27 238 只看该作者
花蔓钩(梵文:pushpankusha 藏文:Me 一tog 一 kyu )和花蔓索(梵文:pushpapas 藏文: Me 一 tog 一 zhags )
女神红度母以作明佛母化身显现时(度母她 的名称又作多罗菩萨(梵语:Tārā,意为“眼”、“妙目睛”、“瞳子”、“极度”、“救度”;藏语:Drolma,意为“救度”),又译为多罗母、多罗佛母、度母、救度佛母。佛教认为衪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女性菩萨,因此,有时经论、典籍又称作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度母是「三世诸佛之母」和「一切众生之母」,度母为了不同根器的众生,又化现了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包括了非常有名的「白度母」、「红度母」等等。像「作明佛母」、「妙音佛母」、「孔雀佛母」等等也都是度母的化现,这在汉文、藏文的经续当中都有记载。而度母也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像是「世间母」、「度诸穷苦中之母」等等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花蔓钩和花蔓索是降伏(魔障的)女神红度母以作明佛母化身显现时手持的器物,她被画成手持一张花蔓弓、一支带有红色夜莲花饰顶的箭、一根花蔓钩和一朵夜莲花(其根编成一根套索)。
   这些器物被画成用白色莲花、青色莲花、芒果花、茉莉花和和夜莲花制成,但一般都画成由小红花叶组成。
   人们召唤作明佛母来进行降伏、催眠、迷惑和吸引等控制活动。她颇具诱惑力,她的五支花蔓箭是使人产生性兴奋的五种激情,使人发热、失去意识、迷惑不清和瘫痪。可以观想出她的花蔓钩钩住了颇有魅力之男子的心脏或颇有风韵之女子的**。她的花蔓套可以套住男子的**或女子的心脏。
   作明佛母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可以被喻为迷恋花蜜或蜜蜂或盈满香味扑鼻甘露的红色夜莲花,有时也比喻她的花状器物可以进行套、拉、钩和刺的动作。

发表于 2013-2-22 20:30 239 只看该作者

森老夫子 发表于 2013-2-22 20:19 佩服,学习你深厚的佛教知识。谢谢你与大家分享。元宵快乐! ...


不敢说深厚,皮毛而已,纯属爱好而已哈。。经不得夸!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13-2-22 22:38 240 只看该作者
如风飘 发表于 2013-2-16 01:29 佛教是一个活的教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年前。几千名大学者、贤哲和修持者已为此贡献了他们的 ... ...

收藏,好好学习学习!~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