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733

主题

河池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复制链接] 查看:23323 | 回复:284
发表于 2013-11-16 11:24 9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郢剑侠 于 2013-11-16 11:25 编辑

  龛正中刻半身释迦佛像,高3.7米、肩宽1.4米;左手持钵,右手结印。
  佛像腹部之下,刻有《三圣御制佛牙赞》碑。碑高2.38米、宽2.41米。碑背面为石函。此碑旧刻于庐山乾明寺。碑文曰: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颂。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炼明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定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碑中由三个“王”字重叠组成的字即今天圣贤的“圣”字,指的是宋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发表于 2013-11-16 11:36 92 只看该作者
  左右壁分上中下三层,变相与变文并举序刻,以左壁“六师外道谤佛不孝”组雕为序品,至右壁“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组雕终结。展示佛前世今生因地修行行孝,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种种自我牺牲精神。
  释边牟尼的前生事迹为佛本身故事,生平事迹为佛传故事。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发表于 2013-11-16 11:37 93 只看该作者
  佛本身故事有: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释迦因地舍身饲虎、释迦因地鹦鹉行孝、释迦因地行孝剜睛出髓为药等。我们举一例说明——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有一王一后和太子,因国内大臣谋反,便带着太子逃跑。半路上,所带干粮吃完,三人饥饿难忍。国王想杀王后来与太子分食,太子不依,表示愿在自己身上每日割下三斤肉来供养父母。并立下誓愿——如若心诚,刀伤马上平复,不然伤口溃烂而死。由于太子孝心至诚,所以他手臂上的肉割下来马上就复原了,使三人平安渡过了难关。这太子即是释迦前生。
  佛传故事有:释边因地雁书报太子、释迦因地剜肉、释迦佛诣父王所看病、释迦亲抬父王棺等。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1人点评 收起
  • 妞妞一家子 楼主用心了 佛家文化了解的很深刻 图解的很详细,比直接在那看的了解的多 佛经典籍不了解根本看不懂这些佛像意义 感谢分享~~ 2013-11-17 01:13
发表于 2013-11-16 11:40 94 只看该作者
  龛正中刻半身释迦佛像由头顶上冒出毫光一道,内现天宫,上书“忉利天宫”四字,内并坐佛的父母及胁立二侍者。又头左右壁上,刻天、人、阿修罗(已模糊)、地狱、畜牲、饿鬼等图像。龛顶端通壁横刻斗大20字偈语:“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6 11:48 95 只看该作者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为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仅在大足境内就刻有多处西方净土变。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发表于 2013-11-16 11:49 96 只看该作者
  宝顶这龛西方净土变,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在上层刻西方三圣和极乐盛况,下层刻三品九生,两侧刻十六观,以饱满的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发表于 2013-11-16 11:51 97 只看该作者
  在七重栏楯的上方端坐着“西方三圣”主像。中间为阿弥陀佛,其左右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头布螺髻,面目慈祥,表情宁静。观音是“大悲”的象征,头戴化佛宝冠,胸饰璎珞,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气度。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塗,得无上力而得名。头戴宝瓶冠,身著天衣,气度不凡。二菩萨头顶上方各有十方诸佛并列,背后有祥云缭绕,飞天起舞,青鸟翱翔;左右侧刻有珠楼和大宝楼阁;在七重栏楯的七根莲花柱上,各立有一天国乐童。在栏楯之下刻着图文并茂的“三品九生图”。
  “三品九生”是佛教把往升极乐净土的众生根据其生前行善积德的多少而划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为上、中、下三生,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并铭文言:上品皆菩萨,中品阿罗汉,下品全凶恶。上品之人,由西方三圣亲自迎入天国;中品之人由菩萨迎入天国;下品之人只要日念弥陀,临终前皈依佛法,经过若干劫后,于莲花之中脱胎换骨而出,方可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亦可往升天国。在三品九生图下面的栏杆上,刻有许多荷花童子,他们或在荷叶中露脸窥视,或在莲花上参禅打坐,或在栏杆上嬉戏玩耍,显得天真烂漫,为阿弥陀佛主持的佛国世界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盎然生趣。
  在“三品九生图”的左右两边,错落有致地刻着十六观法的图像和偈语,所谓“十六观法”即是把心思集于一处,排除诸般杂念,真心想于西方修行方法。其内容有: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佛像观等,《观无量寿佛经》对每一观都有详细的说明。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6 12:19 98 只看该作者
地狱变相  
  龛高1268厘米、宽1995厘米、深244厘米。据考证,主要是依据《十恶品经》和《佛说十王经》而作。造像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正中刻地藏菩萨,其左右上方十个并列小圆龛内刻十斋日佛,左右并列坐十殿阎王及现报司官和速报司;下部分分上下两层刻刀山、截膝、拔舌、寒冰、饿鬼等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恐怖施刑情景。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发表于 2013-11-16 12:34 99 只看该作者
地狱变相左上部分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发表于 2013-11-16 12:35 100 只看该作者
地狱变相右上部分



双佛寺住持忽悠人 宝顶山石刻传孝道——重庆游记2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