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70

主题

西南

老哥游记之《一人的西行》第二部(中)

[复制链接] 查看:22012 | 回复:168
发表于 2015-4-16 23:44 131 只看该作者
行者老哥 发表于 2015-4-16 22:01 有关对俄亚的传说,是从《香格里拉》一书中知道的。书中介绍俄亚是一个坐落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深山中, ... ...

或许这就是老哥心中的世外桃源,心之所向,身必倾往。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7 13:30 132 只看该作者
照片处理的相当复古~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7 20:34 1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行者老哥 于 2015-4-17 20:35 编辑

东义区穿越尼汝

  九月二十五日,晴。

    一大早,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小食店早餐。几位在此吃面等车去中甸的乘客和驾驶员,叫我一同乘车去中甸。东义区到中甸只有一辆破旧的中巴跑来回,隔天一班。

    沿着公路向昨天来的方向不出一公里地,就到了架在东义河上的大桥。过桥后的桥头左侧河岸上,就是小男孩就读的东义区学校。学校操场插着一杆高高飘扬的国旗。一栋四楼主体建筑,确实是小男孩说的是区里最漂亮的楼房。还有楼房教室里小男孩引以为豪从成都来的教师和他心中最漂亮的女教师,让我对这所学校有了些迷恋。

    一个牛倌赶着牛,同我一起上山。牛贪恋路边的草,走走停停,我只好一人向山上走去。有条机耕道盘绕上山,有条小路不断切着机耕道直上。上到坡顶又见一个坡顶,当真正上到坡顶时,才感到上了两个多小时的坡仍是那样的低,与将要翻越过去的群山比起来就是一个脚趾头。机耕道顺着山梁子的山腰伸到山沟半山的一个小村庄。昨天的师傅说山坡上有个小寺,那里住有喇嘛,问喇嘛就知道去尼汝的路。顺着机耕道走了好久,也没发现继续上山的路。见一位妇人背着柴火在路上歇脚,忙赶上去问路,妇人听不懂,只好继续往前走。见一辆拖拉机迎面驶来,又忙拦下问路,师傅说在前面上山去,顺着梁子走,山上有牛棚子,到那里去再问。走到了半山的小村庄。村口一棵大树,树下一位老人在捶核桃,树后有一栋很漂亮的二层木结构房子,从房子中走出一位穿着藏族服装的美丽姑娘。这是呷拉乡卫生所,姑娘就是卫生所唯一的卫生员。

老哥游记之《一人的西行》第二部(中)


发表于 2015-4-17 20:36 134 只看该作者
行者1人 发表于 2015-4-17 13:30 照片处理的相当复古~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5-4-17 20:38 135 只看该作者

    姑娘跑回家,提来开水瓶,热情地给我倒满水。说她阿爸就在山上的牛棚子,天冷了,近两天就要下山回家。我顺着姑娘指的路上到山上。山上刚开垦出来的土地开阔平整,一条机耕道从开垦出的土地中直通到一座寺院前。寺院叫日朗寺,寺里住着位胖胖的喇嘛。喇嘛手掐佛珠念着佛经,见我到来热情让座,让随从掺茶倒水。叫我沿着山脊走,到了牛棚子再问路。走在山脊的原始森林中,后面赶来两位

马人。马夫说去尼汝要三天时间,问我要不要马。我有些纳闷,可能是马夫有意将路程放大吓唬我的。我一刻不停往前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今天翻过山去住尼汝。

    森林中传来伐木的声音,循声而去,几位木工正在将伐倒的树木改成房料。问尼汝还要走多长时间,一位木工说三天时间,一位木工说他一天就能走到,又把我蒙住了。我冷静下来看了下表,下午两点过。我已经意识到还有很远,因为现在还没走出林子,还没走到草地,还没见到牛棚子,更不用说四千九百多米的垭口了。

老哥游记之《一人的西行》第二部(中)



发表于 2015-4-17 20:40 136 只看该作者
329348480 发表于 2015-4-16 23:44 或许这就是老哥心中的世外桃源,心之所向,身必倾往。 ...

独自行走才有更多与自己对话的时间。。。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7 20:42 137 只看该作者

  一位工人问:“你一人?不怕?山上有狼。”

  我愣了一下:“有狼?”

  “今早。我们的棚子外还有狼爪印。”

  “那你们不怕?”

  “我们人多·。”

  工人的话让我有些毛骨悚然,想着今晚一定要找有人的牛棚子住。

  山上下来一队骑马人,像美国的西部牛仔。头戴两侧上翘的牛仔帽,身穿夹克衣,脚蹬长马靴,一手扬起马鞭,一手提起缰绳,大声吆喝一声,从泥泞的山路上冲来,好不威风。这一行七八人,每人两三匹马,路过我身边,都会情不自禁地扬起鞭,驾一声驱赶马儿飞过去,显出他们的阳刚之气,女人也不例外。他们是从山上牛棚子下山的,圆满结束今年的游牧生活,凯旋而归,好不风光。一位长者对我说:“山上还有人,你今晚可以和他们一起住牛棚子。”

  来到山上第一块草地,牦牛和马儿在草地安详地吃草,几堂牛棚子排在草地边。一堂牛棚子里的阿爸阿妈正在烧着酥油茶,给我也倒上了一碗。阿爸是东义区学校的教师,退休了,陪着老伴一起放牧。呷拉乡的卫生员就是他的女儿。

发表于 2015-4-17 23:41 138 只看该作者
8264无所不在啊 不得不佩服网络的力量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8 13:21 139 只看该作者

  我问阿爸:“山上还有牛棚子吗?”

  “有。还有几堂。”

  阿爸说:“今天翻不过去了,只能住山上的牛棚子。”

  告别阿爸阿妈,继续向山上走去。渐渐地草地多了,牛群多了,远山的牛棚子也多了。但森林仍是郁郁葱葱,意味着距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垭口远着呢。在一处山垭口,一条路继续上山,一条路从右侧通到对面山上的草地。没有人,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没有海拔高程,让我感到很无助。凭着经验,选择了继续上行,只有走出森林,才有可能到达山垭口。又翻过了一座山头,见路边一位阿爸两位阿妈在打柴,我走向前问,才知道垭口还远得很,还要翻过几座山。他们是放牛人,路上遇到下山的牛仔是他们的家人,今天从山上把牛赶到这里后,就下山了,留下他们三位老人看牛。过两天,他们也要下山了。阿爸指着对面的山梁说,你就是沿着那条山梁上来的,山梁下面就是东义区。我仔细回忆,确实如此,今天怎么只走了这么一小段,真是望山跑死马。阿爸叫我今天别走了,就住在他的牛棚子。此时,已经下午五点,太阳正在西下,我没有推辞,住了下来。

发表于 2015-4-18 13:22 140 只看该作者
ヤ泠メ風ヤ 发表于 2015-4-17 23:41 8264无所不在啊 不得不佩服网络的力量

老哥也要与时俱进嘛。。。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