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慧海 于 2015-1-3 05:39 编辑 序幕 越者,穿越。千里,双湖到鲸鱼湖直线距离4百多公里,我们连绕道在内走了约550公里。走者,推车行走,普若岗日到鲸鱼湖段4百多公里,记忆中能骑的路在 30公里内。羌塘,可可西里以西,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南,新藏南线西段以东,新藏北线以北的广大自然保护区。双湖至鲸鱼湖一线因太接近可可西里而被多数人误认为属于可可西里地区,实际上这条羌塘穿越路线只是纵穿了可可西里山,与可可西里无关。同伴云南老狗,姓苟,以下老苟与老狗通用。老苟不愿为人所知,所有露脸照片都不会被公布。为防对号入座,我对他的介绍都会语焉不详。他年长我近一轮,骑车 20年,体力好,坚忍耐劳,经验丰富,擅长机械与户外生存。如果没有他同行,我早就因装备损坏而结束此行了。当然,如果没有他同行,我会在装备方面下更大功夫。总的来说我们配合不错,尤其在遇熊防熊的地带,分工明确各管一面。我们每天扎营与路上的分工合作也都默契,老苟是不可多得的同伴。由于年龄、性格和 经历上的差异,我们至少在吃住行上有着较大的分歧,几乎每天都有争吵,双方都很直接,有啥说啥。但我们的争吵与分歧不伤和气,更不会影响我们的共同目标:安全穿越羌塘!活着真好,出来后最重要的一句话。双湖,鲸鱼湖,茫崖。不到一千一百公里,36天,18天无人,遇熊11次至少12只。双湖到鲸鱼湖均速21公里每天,从普若岗日到双湖严格算起来20公里每天。羌塘,用老苟的话说是天天有惊喜,日日有意外。只要没有走出去,你就不能想象等待你的是什么。惊喜伴随我们走完了全程。最深雪和河都过膝,过了一次一公里 多的冰湖面。风大或沙重时下坡都骑不动,泥深时一辆车需要两人抬出来。有次下雪刮风30小时,为保存体力和节省粮食在帐篷待着只吃一顿,饿的要命。雪地刹车结的冰磨坏了老苟的外胎,风雪中推车老苟脸冻伤。出双湖时车与行李超过70公斤,粮食硬撑够40天,牧民给了我们大概2整天食物。没淡水时主要靠冰和 雪。汽油烧了近5升,因为初次用油炉,其中浪费近1升。见野牦牛一百多,最多一天超过50头,最大一群约30头。所有这些都比不上遇熊。如果没遇熊,风沙泥雪河冰洗礼下的羌塘穿越实在不算什么。回来之后与coRAX交流,也是在同一段熊特多,但是他们因为路线不同还是比我们遇到的要少。每次见熊都觉得命悬 一线。活着真好。装备,另谈。风景,不足惊艳。时间还没到,草没绿,天不蓝,雪山太远,冰雪太单调,拍动物苦于没长焦。为什么选择这条线路?出发之前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趟旅行和选择这趟旅行的原因,所以我经常提起类似“没有中国人骑车穿越过羌塘”的理由,直到 到了阿其克库勒湖旅行已基本完成时,老苟说我这说法就是个噱头。对,这就是噱头,因为我那时还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整个旅行中,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是什么爱国主义者,也没有作为中国人首穿的荣耀感。对我而言,羌塘吸引我,我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旅行,即使国内其他人走过,我也会选择这条路线。如果纯粹从中 国人的身份来说,我们具有比Corax他们更方便的穿越条件,如果他们能做到的,我们就更应如此去尝试和作为。老苟旅行的主要是追求刺激,而我追求的是经历和遵从我内心的渴望。仿佛一场梦!我坐在火车里用手机上网、写游记,重享文明时,总觉得过去的30多天像一场梦,或者现在正在梦中。究竟羌塘更真实,还是现在更真实?我忽然糊涂了。或许这个问题不要搞清更好,我还有更多的梦。章节:D01(0429):出门见湖不见山D02(0430):折返不利爬坡始D03(0501):普若岗日D04(0502):野牦牛和乌鸦D05(0503):出离普若岗日D06(0504):野牦牛的世界D07(0505):为了牧民的肉D08(0506):路在何方D09(0507):大河D10(0508):马非野马不见主D11(0509):脚踏实地心不虚,瓶装咸水口难开D12(0510):牧民和水D13(0511):春雷阵阵五月雪D14(0512):看雪何须去北国D15(0513):一日六遇熊,逃命黑石滩D16(0514):寻路再进黑石滩D17(0515):绕路引起的虚惊D18(0516):多格错仁强错D19(0517):大河弯弯绕道走D20(0518):“白骨滩”和“冤枉坡”D21(0519):峡谷深深无尽头D22(0520):向阳湖D23(0521):沿路方知被图欺D24(0522):小湖大绕,我为骑狂D25(0523):路不欺人人自欺,峡谷相逢熊牛人D26(0524):没有山口的新藏交界D27(0525):鲸鱼湖鞭炮驱熊,一梦方醒又入梦D28(0526):雪天扎营好读书D29(0527):天公不作美,自己亦糊涂D30(0528):无惊喜之日D31(0529):七熊现峡谷,两人丧胆魄D32(0530):阿其克库勒的大卡车D33(0531):好事必多磨D34(0601):并肩再骑行D35(0602):惜离别而畅骑行,拣弃鞋以渡大河D36(0603):再见羌塘,再见阿尔金D37(0604):尾声:花土沟原址:https://ttrek.net/changtang |
说装备之前,我想应该对羌塘补充一些说明: 按照我的理解,羌塘穿越有两个季节,春季和秋季。最佳月份是4,5,10,11月。12-3月太冷,冰雪太多。6-9月太热,河水太大。基本上5月之后就 没有越野车穿越羌塘了,我们见到的干涸的河床最宽有1公里多。冬季冰雪与寒冷的情况应该更加容易想象。corax,nadine和martin已经多次成功穿越羌塘,但是corax和nadine曾经在夏天遇到大河无功而返,martin在10月也曾因为道路泥泞中途而废。其他几个月不排除能走通的情况, 但是显然不如我选的这几个月更适合。 羌塘的路况,我只想做一个对比。我平路24小时骑过500km,12小时300km,新藏我带行李半载一天能走80-90km,双湖去多玛半载一天120km,多玛去双湖满载70kg一天70km,出双湖到普若岗日一天40km,出普若岗日一天20km。 进羌塘的证件,我们是在双湖林业局办的,因为过于危险,我们***的过程是带有欺骗性质的,只说到普若岗日就返回。每人交环保费100,本来还要求我 们交2000押金,被我们想办法免了。并且老苟带了昆明市体育局的介绍信,我在双湖政府认识一个朋友,临走之前我们还在双湖公安局签字按手印表明安全责任自负,生死与公安局无关。如果从阿尔金进来,一般需要经过一个检查站,需要在若羌办一个手续,具体情况不详。 出羌塘,就算没有证件,已经出来了,管它怎么处理呢,corax他们最多也只是被罚款数百,所以只要想想怎么能进去就可以了。 下面言归正传说装备,只说羌塘用到的装备,可能一次列不清楚,以后想起来慢慢补充修改。 睡袋:Ontrip的睡 袋是我唯一一个带有赞助性质的装备,但我不想追求十足的商业赞助,我给了成本价。这个睡袋用的是全防水面料,带有一定的隔热作用,我在南京市内用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过分热。在整个羌塘穿越中也没有过觉得太冷的时候。由于是定制睡袋,我缩短了整体长度,更适合我的身高和体型。羽绒睡袋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窜绒的 问题,睡了几天之后背部就成了一层布料,完全没有绒了,冷得时候都需要把两侧的睡袋抓过来垫在背下。回来请人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没有及时晾晒,可能造成内部羽绒潮湿,导致羽绒漂移至背部两侧。目前没有发现其他睡袋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款睡袋是全新概念的压胶防水羽绒睡袋,让我在帐篷内使用的时候更为方便,不用刻意去注意那些泼水和凝结的水汽霜露。 老苟的leatherman charge钛版:钳子,刀子,剪刀好用,方 形内六角不实用,容易拧花。我在路上就拧滑了一个扁内六角,虽然老苟怪我对机械了解太少用的时候不珍惜,但是我觉得如果工具经不起折腾,就不是好工具。钳子作用很大,但是比起单独老虎钳还是功能不足,但是能用组合工具应付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单独带老虎钳了。 老苟的铁丝:有3中粗细,最粗的5号铁丝,主要用来修我的包扣件和前货架了,中间号的也在货架和包上用的较多,最细的一种最后一段用来修补老苟的外胎,但是很快就磨断了,效果不好。此行从老苟处学到的最大经验就是走极限路线,钳子和铁丝是必备! 帐篷:我02年左右的sierra designs的look out 2.0是有些老了,底帐通了小孔多个,外帐也稍有破损,但是三根easton 7075铝杆交叉的方式非常稳定,由于是三人帐,帐内空间宽松。缺点主要有三,1是大风时搭建困难,2是没有风裙雪裙,底下漏风保暖性能不够好,3是结霜 凝水太厉害。这个帐篷因为我用的久,三个缺点早已适应,老苟恨不能适应,总说自己300元单人牧高笛的隧道式帐篷如何好。我回来之后问了爬雪山的朋友,认为好的隧道式帐篷价格都高,对牧高笛的廉价隧道式帐篷不予认可。我的内心也很难接受用500元双人隧道式的帐篷去走这样的路线。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不完全 否定那个帐篷,但是没有尝试和体验过的东西不敢轻易接受。关于帐篷其他的讨论,见《帐篷》。 鞋:中帮登山鞋,全皮佳,Gore-tex佳,不是made in china更佳。羌塘穿越需要经常穿鞋涉水,好鞋太重要了。中帮全皮鞋保暖效果会更好一些,鞋子的用途,除了防水,就是保暖了。以前总是用锁鞋走长途,面对羌塘,必须更换,低帮的运动鞋/登山鞋也不行。 袜:所谓的zealwood的重装徒步羊毛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保暖,至少比起coolmax袜子,优势不明显。多带袜子比买贵袜子似乎更重要,当然,太差太薄的袜子就不予考虑了。 冰镐:出发前本来准备买手杖的,但是好的手杖单根也都在350以上,blackdiamond raven大冰镐的价格不到600,考虑到伸缩的登山杖容易出问题,冰镐的用处很多,决定购买冰镐。我身高174cm,购买的冰镐长度是75cm,没有实际当作登山杖使用过,但是上坡用起来绰绰有余,平路基本无效。这次带冰镐太明智了,防身,取雪,取冰,埋垃圾,挑东西都用上了,应急还可以插在地上帮助支 帐篷。 油炉:第一次用油炉,直接选择了corax推荐的唯一一款,msr xgk ex。我向corax咨询了primus omni fuel,whisperlite internation,都被告知遇到过问题,于是都放弃了。msr 从使用的效果来看,不愧王者。起初经验不足,什么都按照说明书来,之后发现气压每次打100下几乎可以烧2小时。在帐篷外烧问题较多,甚至在内外帐之间烧性能也不行,但是移到帐内之后,改善极大。缺点是无法调节火力,一般关气之后红火仍然能烧到5分钟,这段时间就相当于小火了。只要在火灭之前重新开气,火 焰可以正常燃烧。否则需要冷却之后重新预热,等候时间较长。放在帐篷里面生火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我们因为意识到这点太晚,差不多浪费了一升汽油。今天咨询了Corax,他说我炉头在帐篷外面工作不正常的问题看起来像热反射膜(reflector)没有使用造成的。配件里面有一个金属圆膜,而我确实不知道有什么用,从来没使用过,老苟甚至说那个应该扔掉,幸好我坚持保留。reflector的另一个作用是节省燃料!不管怎么说,下次要试一下。预热的时候燃烧不充分,容易积碳,尤其是在预热杯的底部。如果预热之后燃烧有异常声音或火焰,可以清理一下预热杯底部的积碳。挡风罩围起来之后如果与锅的口径接 近,则仅留的通风口可能供氧不足,需要将挡风罩放开一些。 锅:我们用两个锅,一个是普通钢制的接近4升的大锅,一个是普通户外的1.5升锅。大多数情况下烧一大锅水,有时候用小锅烧水泡豆奶等饮品或者煮风干肉肉汤喝。小锅另一个用处是装炉头,大小刚和合适。 太阳能充电器:这个曾经专门介绍过,powerfilm的usb+aa太阳能充电器,路上使用的很好,即使下小 雪我也会暴露它在外面晒太阳,很快会结冰,一般清理之后都工作正常,阳光不强烈的时候也能工作。对于usb的输出口,一般需要先给2个aa电池充电,并且含有一定电量之后再接usb设备,充电电压比较稳定。之前空载太阳能充电器,发现几乎无法给手机充电。最大的遗憾是我的太阳能在最后一天坏了,当时以为阴 天不工作,没想太多,事后才意识到它已经罢工了…… 5号电池:三洋的eneloop电池,不二选择,淘宝价格15-16元。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其他类似替代产品比如gp的电池没有使用过,没有发言权。 前货架:从铝的到钢的,都不耐用,原型没变过,曾经也专门拍照介绍过。双湖焊的钢的断了3个焊点,希望下次能焊 一个更结实的。老苟用了merida铝的,因为他前叉装货架的时候已经把货架装死(一次安装,再无机会下下来,或者下下来之后就无法再次安装上去),所以全程没有出问题。而这种方式也不是我能接受的,我需要的是一个耐折腾的钢货架。 驮包:我们两个人带了9个vaude驮包,6个扣件出现断裂。唯有老苟后面的三个包因为载重较少没出问题。我的四个全是欧版的,他的前货架不是,但是都经不起折腾,让我太失望了! 水袋:鸭嘴兽3升水袋两个,2.5升水袋一个。我的那个鸭嘴兽可能是仿的,破了至少两个洞。另一个不能装50度以上的水,但是开口大,平时装冷水或冰雪比较方便。缺水的时候,我们满载的时候冷水差不多是20升,所有能用上的瓶子都用上了。 防水袋:我的驮包全防水,对防水袋的需求不高。但是防水袋另一个妙用就是装冰雪,如果善待防水袋,还是能承担一定装水的重任的。对于非全防水驮包,防水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相机/相机电池:尼康的数码单反在低温下表现良好,原装电池37天中都没有拍完。之前咨询corax他们,据说 锂电池1个月低温下,即使不使用也会掉电光。于是配备了手柄+aa电池的备选,实际手柄全程没有用上。顺便说一下备用电池,在原电使用到38%时,单独存放的品胜电池还有60%的电量。 相机腰包:乐摄宝lowepro的orion mini是我使用多年的腰包,去年我跌在水里3-5秒起来之后,腰包内完全干燥不受影响。这次上了数码单反+手柄之后发现体积不够,于是购买了 lowerpro的orion款腰包。这两款腰包远胜过我看过的lowerpro其他款腰包,然而乐摄宝的最大不足是它的拉链,这两个包的拉链都让我用坏 了!虽然面料防水,平时雨雪大的时候,我还是会在里面套一层塑料袋防水。 手电/头灯/车灯:我的petzl duo led头灯用了多年,刚刚损坏。这次买了fenix L1d q5的电筒,最强光120流明,带有强光暴闪的防身模式,金属筒身8级防水都让我非常喜欢。最强光能用1小时多,最弱光能用10多小时。可以选配柔光罩,使用之后效果类似日光灯。可以选配车座夹器方便夜骑。 GPS:首选gps的模块还是holux m-241,手持机几乎不用。gps显示使用nokia n73+smartcomgps软件,地图多数从网络从下载。关于gps的介绍,在我blog里面够多了,今天不废话。 鞭炮:小鞭炮,连串的非常实用。散的每天晚上可以放几个,主要是需要火药的气味。如果某天在熊较多的地区,为了防止惊动熊,可以把小鞭炮拆开把火药撒在帐篷周围。 望远镜:我在迪卡龙买的8X21的单筒望远镜,可以说刚好够用,太好的望远镜主要的缺点是“贵”“重”,多数望 远镜爱好者会推荐双筒,单筒的问题在于寻找目标困难。个人认为这次羌塘之行,望远镜还是救了我们的命多次,它恰到好处的功能,既不太清楚,又不是完全看不远,对单车穿越而言更实用。有些看的模糊的动物,反而给了我们勇气去走下去,如果看到了太清晰的熊或者其他情况,我们可能会有其他选择。是否更换望远镜, 依然是个待考虑的问题。 手套:普通薄的绵或抓绒手套不可缺。天冷的是需要一副厚的防寒手套,一般是滑雪或者登山使用的厚实手套,用来推车或者骑车不要太臃肿即可以。 高山打火机:西班牙产的,好像是万宝路的。有了它,火柴就下岗了,唯一一次用火柴是当牙签了 明矾:净水用,实际使用有限。如果有安全的淡水,里面带有泥巴并不是问题。 盐:偶尔用于给淡水消毒,主要是煮风干肉时需要放一点盐。 砖茶:消毒佳品,放在水中煮食可以防止嘴唇干燥,几乎每日必用! 药品:我的记忆里面只有防止拉肚子的药,其他老苟带的药多数属于鸡肋,因为我也记不住不同药物的名称和用途。 医用胶带和膏药:因为寒冷和干燥的原因,手裂开口的情况极多,医用胶带用在包裹伤口的情况非常多。膏药主要用在因为推车过多引起的腰酸背痛,对于日常的骑行而言,羌塘之行推车过多,肌肉酸痛很难避免,至少对我来说是不可缺的。 绳索:需要各种尺寸的结实绳索或者扎带,备用或使用的范围都很广,不再一一举例。 头巾/太阳帽:几乎可以说必备了,太阳帽主要遮阳,头巾的用处非常大,主要是保暖。此外为了保护耳朵,最好备抓绒帽。 未用装备: 面罩,绵手套,羽绒服,滑雪裤,冰爪,雪套,相机手柄,胶片相机,火柴,消毒剂,护膝 待续,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留言,或者我有遗忘的也会补充。 |
D01(0429):出门见湖不见山 经过了四天的修整和准备,我们在今天中午终于可以重新上路了。忐忑与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 今天的路程并不顺利,出双湖有一个小坡,上面应该是个寺庙,骑车是没门的,只能推上去。下坡不久我2.5升的水袋就掉了,老苟在后面捡了追我好久。之后是前面左货架焊的有问题,驮包难以卡上,只能用锯子磨去一些扣件勉强先用着。弄完前面的,右后驮包又松动了,停车再次折腾。 右手能见到一条岔路上山,较远,不知通向何处。4点多的时候,风大作,埋头顶风在很缓的上坡推行,路上能见到一个羌塘的界碑,类似我去年在荣玛附近看到的。风太大,也没顾得上停留和拍照。左边山脚能看到一些类似牦牛的动物,我们曾经错以为是房屋,只是现实打击了我们。刚出羌塘,我们对人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留恋啊。 7点左右,看到前方有一个湖,之后从地图判断是阿木错。风大,决定扎营。老苟担心我的帐篷在将来的旅行中很难抵抗羌塘的大风,晚上跟我讨论是否要撤退的问题,说实话我对这个话题很反感,尤其是建立在对我帐篷不信任的基础上。我只能用我的使用经验向他保证我的帐篷正常情况下抗风不会出问题。 晚上翻出地图来看,发现走错了路。看到阿木错的时候,老苟和我已经有这种预感了,我们走到了去普若岗日的老路上。从我们了解资料得知,老路较远,所以打算明天折返去走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新路,岔路很可能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右手较远的那条路。 今日里程27.4km,扎营海拔5000m,之后的很多天,我们都走在海拔5000m以上。 今日惊喜:错过了岔路口,装备依然需要磨合。 |
D02(0430):折返不利爬坡始 早上7点30起来,帐篷内温度是-3度,帐篷与睡袋都结冰了。 起来给阿木错留影一张: 9点15出发,顺风下坡回程10.6km,打开gps发现已经过了路口,这时我才明白岔路不是昨天我们一早看到的那条路。再次折返,在总里程15.1km时再次见到羌塘的界碑,而岔路就在界碑的前面。 骑至23.5km吃中饭,过一陡坡,海拔约5160m。之后路面较好下坡较多。 休息: 骑至45km扎营,海拔5100m。去掉重复的路程,离双湖约51km。 今日惊喜:折返过头。 |
D03(0501):普若岗日 早上刚出门,就有一辆藏A的越野车从我们身边开过,没有停留,隐约能看到坐着一车人,是藏族。 今天是个漫长的爬坡的日子,并且都是需要推车到顶的那种陡坡。出门10.7km到第一个山口,海拔5330m,见到几头野牦牛,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野牦牛。 之后是13.8km,遇到第二个山口(MtPs01),海拔5415m,是整个旅行的最高点。又过几个小坡,长的有3km多。海拔都在5300m左右。之后开始看见普若岗日冰原。 喜欢看中间那个,仿佛长着一条长鼻子。 路上,又遇到了早上那辆回头的车,我们跟他们打招呼问路,藏族司机告诉我们普若岗日不远了,并且冰原下面还有两个空帐篷可以住人,这点极大的鼓舞了我们,把今晚的目标瞄准了空帐篷。 下这个坡的时候,我们以为快到了。 其实,看起来也没有那么近: 我觉得自己真是喜欢冰雪的世界: 之后的路段过水较多,我们既想找到那两个帐篷,又有些想放弃深入冰原,因为第二天等待我们的是原路折返。在矛盾的心理,我们不顾一日的疲劳,在天将黑未黑之际进入冰河的峡谷,又绕路推车上坡去找那两个传说中的帐篷。直至9点多,我们终于放弃了,在冰原前面扎营。 路程37.6km,扎营海拔5360m。 今日惊喜:终见普若岗日冰原,却不见传说中的帐篷。 |
D04(0502):野牦牛和乌鸦 [img][/img] 早晨起来收拾帐篷,拍照留念。 去冰川看了一眼,觉得路途遥远,还是放弃了去找帐篷的念头。而之前我从看到的照片和文章得知冰川内部可以进入,现在这个念头也必须打消了。 我们更想做的是冰川的左边穿越过去,商量良久,决定放弃,折返是最实际的做法。 去帐篷和冰川内部的路似乎在右边: 因为昨天晚上爬坡绕过了冰河,我们今天尝试从冰河中通过。结果两人都弄伤了脚。我被冰块划了个道不大的口子,老苟则在冰面摔了一脚,在脚踝处破了很大的一块。这两个伤口一直陪我们走出羌塘,走进阿尔金,直到最后才愈合,大概就是普若岗日留给我们的纪念吧。 推行9.5km,回到昨天的小峡谷,今天因为还早,冰雪还没融化,我们用冰镐取冰融水。但是炉头今天不知为什么,工作一直不正常,一锅冰从融化到烧开,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搞定就在水即将煮开之际,我忽然发现老苟身后很远处来了一个“黑衣人”,不紧不慢的走着,看身材还很神奇。我觉得奇怪,跟老苟说,后面似乎有人。老苟蛮不在乎的说,管他呢。我依然不放心,用望远镜看了一眼,天哪,是一头野牦牛! 这是我们第二次遇到野牦牛,紧张之情难以言表,对着即将烧开的水,只能忍痛倒弃,收拾东西逃离峡谷,这是它的地盘。此时大约15点10分。 再次渡过昨天那条河,刚准备喘口气休息一下,忽然我发现左前方又来了一头“野牦牛”,我告诉老苟,两人又开始了绕路逃避。然而天上的一声乌鸦叫提醒了我们,再细看左前方那个东西,原来也是乌鸦!距离造成的视觉误差很多时候是难以及时发现的,在之后30多天的日子里面,类似的错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经历着,更让我觉得望远镜是多么的必要。 再次推行,发现右面有车痕,我们不想再沿着原路走,决定跟进。这条路小一些,车子也难退,加上水有些不足,走的很慢。路上能看到前方的令戈错,从我们所处的海拔看起来,令戈错的海拔接近5200m了。 今天,我给野牦牛起了几个名字,“帅哥”,“黑衣人”,“老妖怪”,后来的日子里,“帅哥”被老苟用来泛指路上看到的新鲜玩意,而“老妖怪”则转移到了熊的名下。 15.8km扎营,海拔5250m。 今日惊喜:野牦牛与乌鸦的不同错觉。 |
D05(0503):出离普若岗日 早上8点30起来,收拾完9点45出发。第三次过了同一条河的数条分支,在河中打水5升多。 推行5km到一小坡,沙丘极重,费时2小时15分钟。饭后又推5km到河边再次打水。一路都是沙地,我想毛毛到这个地方一定能玩的很开心! 河水比较浑浊,我看着前面不像有路能过山,至少看不出有车痕,有些怀疑走错了路,但是我们只能跟着方向走。因为沙太重,老苟用绳子拉车,我在后面有些跟不上,然后开始郁闷冰川融水为什么都这样浑。 又推几公里,来到山脚下,远看有一只野牦牛,走近一段发现到处是野牦牛粪便,草长得还不错,偶尔还有小水坑。之后开始了野牦牛发现之旅,我努力的数着,至少有7头。 为了避开野牦牛,我们上到半山坡扎营,大约8点开始下雪,扎营,16km,海拔5250m。 因为水比较浑,用明矾净水,这应该是我们唯一一次使用明矾。又因为玩沙玩的太多了,晚上想起了毛毛,真想带他过来玩。 今日惊喜:沙地! |
D06(0504):野牦牛的世界 早晨小雪。 爬过一个5300m左右的山坡,我们迅速进入了野牦牛的世界。 我们下坡的时候,有几头野牦牛正往旁边的山坡去。我们边下坡边注意他们,正好与我们错开。 下坡之后进入一个较大的塘,四周都是小山坡,我们不停的在两侧发现三五成群的野牦牛。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发现右前方有群野牦牛,再细看山上那些黑点,满山都是野牦牛,粗略的数了一下,接近30头。 我们看到的雪山依然是普若岗日: 饭后继续前行,忽然发现路上不远有一头野牦牛正注视着我们,我们紧张的硬着头皮向前走,与它保持距离。这头野牦牛应该是头牛,在牛群受到潜在威胁的时候采取的防守措施。在漫长的推车前行中,我们见到那头牛有几次摆着尾巴已经有攻击的准备了。继续保持距离,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才互相觉得安全。 离开野牦牛之后,我们遭遇了羌塘白天第一场雪。清晰的车轮印在雪中逐渐消失。 开始下坡,我们行走在峡谷之中.前驮包又坏了,老苟用扎带修了一下。雪后能见到一个白色小湖,更不巧的是,右边山坡上有两条大路,左边有十多头野牦牛。这次有两头野牦牛警戒我们,甚至还沿着我们的方向跟着走了一段。 这次我们又紧张了,努力的沿着湖推车走到远离它们的地方,21.7km,终于可以休息吃饭了。 这头小牛应该是惨遭熊掌了 红配黑,远眺冰原 漂亮的冰河,我们在这里打水 又走几步,约6点30,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泥鳅的水塘,大约有几十条。很多游到上面的小溪喝水,我徒手捉了7条,然后两人停车开始捕捞,老苟弄了一个简易的网,我们用冰镐砸开水面的薄冰,尝试了种种办法,最后只捞到了一条。玩了一小时,老苟说玩够了,我们走吧。我也知道那些鱼要想捉,就要下水去捞。于是准备离开。 8条5000m以上的泥鳅。 我打算杀了带走,晚上吃,老苟觉得鱼太小,太少,要去多格错仁吃大鱼……于是放生了……或者他不想杀生吧。我断言吃不到的鱼不能算今天的不该错过,却没想到这是我们唯一一次捉到高山雪鱼 喜欢这样的云: 之后沿着峡谷的河流下行,这条河将把我们带到多格错仁。然而晚上推车的时候我们很不幸的看到了两只熊掌印与我们逆行,有一只非常巨大,按照老苟的说法那头熊身高超过了2m,站起来会比姚明还高。晚上又开始下雪,在河边扎营。25.5km,海拔约5070m。 雪下了一夜 今天开始用太阳能充电。今天见到的野牦牛超过了50头。 今日惊喜:一不小心闯入野牦牛,鱼带给了我们一小时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