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5

主题

西南

王者鲲追忆逝水年华《你从哪儿来》

[复制链接] 查看:26038 | 回复:133
发表于 2010-8-14 11:01 101 只看该作者
1990年7月11日——1990年8月25日,21岁王者鲲骑自行车从吉林长春到甘肃天水《你从哪儿来》第二十四篇
  
  
  和 林 黛 玉 的 对 话,像 跌 跌 撞 撞 的 风!
  
  路走多了,大脑也就累了,
  在灞桥的人行道上睡了一晚后,
  便生出许多怪想。
  ——题记
  
  
  夜静了下来,最后的行人也回家了。桥面上的路灯婷婷地立着,像满怀心事的少女,眨着幽幽的大眼睛,痴痴望着自己的倩影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是在等心上人吗?月亮却没有出来。
  风儿从远方跌跌撞撞地跑来,像迷路的孩子。呜。。。。。。呜。。。。。。地哭着,说流浪这么久了,却忘记了捎给月儿的情书,所以今晚上月亮是不会出来了。
  路灯苦涩地笑了笑,清冷的目光便洒满了整个桥面,点点泪珠儿在水面上闪烁,说不怪你,不怪你,影儿却揉碎在水中。
  我静静地望着这一幕,不知说些什么好。又似乎想起很远的时光,有一美丽的女孩儿曾经走出我的记忆,把她死去的爱情连同所有的花朵葬在了什么地方,并夜夜以泪水浇灌,企盼来年的枝头,结一树甜蜜。
  这样想的时候,梦却走向远方,在大脑中转了几圈后,牵着一位女孩儿款款走来。
  “她就是林妹妹,曹家人氏,住在红楼梦中的荣国府,体态弱不禁风,却又孤标傲世,并也曾经葬过花,不知可是你要找的那一位。”
  我拍手称善:“正是,正是。”并让梦走远,对林妹妹揖了揖手。
  “姑娘不要怕,此番邀你,别无它意。一则我这许多年积攒了不少落花,留着也无甚意义,一直想要葬掉,却苦于找不到葬花人,故漂泊流浪,无奈所见之人大都庸俗不堪,不甚中意。今夜到此,偶然想起姑娘葬花技术最好,且孤标傲世,冰清玉洁,让后代名流痛哭流涕。在下也想千古流芳,所以不顾时空限制,托梦将姑娘邀来,也好了却一桩心愿。
  二则听说姑娘才思敏捷,擅于诗词,在下不才,愿意讨教,还望不要谦虚,拜托,拜托。”
  林妹妹美目流芳,脉脉笑道:“如今世道多平淡,你却流浪为哪般?”
  嗬!直指人心,且听我道来:
  “流浪好,最后是流浪。大真大善又大美,全在漂泊苦难中,能不去流浪?”
  她笑了,“想不到你嘻嘻哈哈的还会编几句顺口溜。当初我在大观园里是何等风光,信口拈来都是诗,泪珠飞舞人不知。”说完,凄凄地吟出一句: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我笑着说:“他说是福不是祸,我说是祸躲不过。世人皆笑女儿痴,哪管日后徒伤悲。”
  她凄然相向,又道: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便是《葬花诗》了,曾哭倒了不少男女情种呢。”说完,眼泪潸潸地落了下来。
  我道:“对姑娘的表白,在下深表同情,其实,这又何苦?且听我一对——
  不怪世人笑你痴,皆因梦醒人不醒。异山异水异风景,人去楼空空待明。花开花落花飞去,洒泪向心我自笑。”
  
    她凄然一笑: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我哈哈笑道:“如此说来,我们倒同是沦落人了。你且听我说:
  逍遥游,今夜游到此。水波微动泪清流,始知天涯无归路,一枕情怀愁。”
  她道:“愁杀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我道:“你太美丽了,所以孤独。但并没有因为孤独就放弃了美丽。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我敬佩你。”说完,对林妹妹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仰天长笑:
  “我太聪明了,所以有些傻。但并没有因为傻,就放弃了聪明,因此,我也值得敬佩。”说完,又对自己的影子鞠了一躬。
  她这回笑了,说:“你倒真会耍贫嘴,看你憨头憨脑的,却也颇懂人心,索性就告诉你我的来历吧。
  我本不是那个盐官林如海的女儿,跟荣,宁二府没有丝毫关系,那都是书上瞎说的。
  我家很穷,当年我父亲,也就是曹雪芹,穷困潦倒,举家食粥时,流浪到我家,见我眉清目秀,天生有股子灵气,就收留了我,认我做他的女儿,这是谁也不知道的秘密。所以我打进了荣国府就很自卑,因为自卑不愿与人接触,姐妹们却说我高傲,连宝哥哥也说。
  其实父亲也很自卑,有一天他在梦中喃喃说,他年轻时爱上了一位纯洁的姑娘,有股子天生灵气,与俗人不一样的,却不知道为何没有结局,他将此事深埋心底,从不与人说起,怕玷污了什么,并深深地自卑。
  有一天晚上,父亲竟大叫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从床上跌了下来。从此不知怎的,宝哥哥也喜欢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了。这都是我偷偷听到的,从不敢问他老人家。
  以后见到宝哥哥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总想到父亲说的那句话。父亲为了安慰我,就说我是林如海的女儿,大小也是个官,跟荣府是世家。
  其实父亲念念不忘功名利禄,却又天性狂放不羁,看破红尘偏又迷恋红尘,故编《好了》一歌,扮成疯癫道人四处游唱。
  纵使他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却也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即便如此,也不愿风尘肮脏违心愿,看了真个教人心酸。”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那时,我还是个小姑娘,对此歌不甚明了,如今也略知一二了。”说完,凄凄地吟了出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我哈哈大笑起来,“你还差得远呢,你终日的眼泪可以证明。古往今来,真正能忘掉这些的,又有几人呢?如果这些都忘掉了,那么世人又到底在追求什么?
  曹大师不愧为一代骄子,一把辛酸泪让那么多世代名流“红”了起来,也不知究竟解出了多少味道。也罢,且听我一续:
  
  功名金银就是好,气死天堂神仙佬。
  娇妻娇贵暖人心,儿孙满堂乐逍遥。
  他山之石可攻玉,一念之差路两条。
  真恨真爱真豪杰,悲欢离合枉蹉跎
  尘烟往事成追忆,痛快淋漓魂去了。”
  
  她道:“糊涂好,最好是糊涂。生生死死匆忙客,假假真真世人心,怎能不糊涂。”
  我道:“你如何又这样想了。心比天高心亦高,命比纸薄命亦薄。历尽人间沉浮事,沧桑褪尽始见真。”
  她道:“情到深处人孤独,花到落时无人留。劝君莫做痴心郎,人去影碎泪空流。”
  我笑了起来:“我们怎么颠倒了,且听我一对。意随心动草随风,溪水终归入海流。纵使今生不能够,不悔人间走一遭。”
  她叹了口气:“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又凄然一笑。
  “你不怕风吗?”
  “风是流动的,我也是流动的。以动制动,不怕。”
  “你不怕雨吗?”
  “雨即是水,水即是雨。我心静如水,以静制动,不怕。”
  她发自内心地笑了,花枝招展得甚是好看。
  “今夜与你真个痛快,即是大观园中也不曾有的。天快亮了,再送一诗与你。”说完自顾吟道:
  
  一切都是过,过了却未了。
  一切都是眼,眼亮心不亮。
  一切都是风,风吹雨飘零。
  一切都是流,水流情亦流。
  一切都是梦,梦醒才知梦。
  一切都是难,难于上青天。
  一切都是圆,天圆地不圆。
  
  “多谢赐教!”我目送一缕香魂远去,倍觉心清气爽。却见月亮不知何时冒了出来,在头顶喊道:
  “什么圆不圆的,吵得人心烦,我就是圆的。”
  没精打采的路灯一下来了精神,影儿在水中羞涩地晃动。风若有所思,大笑着向远方跑去,只有我跟傻子似的,在灞桥的人行道上睡得香甜,香甜。。。。。。
发表于 2010-8-14 20:30 102 只看该作者
辛苦楼主了。。。{:5_151:}
发表于 2010-8-16 10:32 103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上的问好!
发表于 2010-8-16 10:35 104 只看该作者
大片,好片,需顶
发表于 2010-8-16 10:50 105 只看该作者
1990年7月11日——1990年8月25日,21岁王者鲲骑自行车从吉林长春到甘肃天水《你从哪儿来》第二十五篇
        
  
                             夜 过 秦 岭
  
  
  秦岭山中即使是白天也少见人烟,更不用说夜晚了,此时倒静得有些可怕。周围的一切都模模糊糊的,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望着你,清晰的只是心跳的声音和渭水河低沉的喘息声,颤微微地在风中吟唱。雨渐渐地又紧了,到处都是水,泥巴。麻木的双腿只是机械地迈动着,路却似乎越走越远,总是见不到村庄,肚子也叫唤得更厉害了。
  而身边的渭水河却越加亢奋起来,在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声音奔放而深沉。回旋处激起的轰响传入耳中,钟鸣般嗡嗡作响。听着,听着,竟感觉心中也起浪了,在胸膛无边地起伏。浪尖上,一群粗犷的汉子光着膀子站立船头,把一首古歌唱得浑圆:
  “嘿呦!别问我们从哪儿来呀,晒黑的脊梁能扛天呦。。。。。。嘿呦!别问我们去哪儿呀,挣钱回家养父母呦。。。。。。”高亢的旋律中,仿佛自己也站在船头了,捧着飞溅的浪花,在山谷中自豪地走着。。。。。。
  这样想的时候,夜却愈加深了,空气也抖得更厉害了,丝丝地颤响着。前方忽然出现了亮点,在夜深的山中异常明亮,还蹦啊跳的,像无数的酒杯盛满了白色的液体,使疲惫的旅人心中慰藉。终于有人家了,冰凉的身子突地一热却随后又一沉。不对,这亮光怎么飘忽不定的,一会儿在山腰,一会儿又落到了河面上。许是走夜路的山里人吧,可为什么在山坡上走呢,又那么敏捷的身手,又陡又滑的山坡,只是一跃就上去了。。。。。。
  渐渐地近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忽然笑了起来,原来竟是鬼火,这才注意到山坡上到处都是飘来荡去的亮点。是死人骨头里发出来的吧,蓝幽幽地在眼前飘啊飘的,异常清晰,伸手一抓,却又什么都没有。荒山野岭的,它们在诉说什么。是在招魂吗?想起小时候姥姥讲的故事来,如果不听话,老人家就用各种鬼的故事吓唬我。“小娃娃听话,不然让你出门撞着鬼。。。。。。”那时倒真没想到有一天会在秦岭山中遇到这么多的“鬼”。
  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疲惫的云雾抖着身上的水珠,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雨后的天空竟是出奇的清高,尤其是夜晚,宛若一汪无垠的湖水泊在苍穹,宝石般泛出幽蓝的光芒。三三两两的星斗,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地挤在一起,则更像是高洁的莲花,静静地在水中开放。此时,我便是唯一的赏花人。将一种心情久久地袒露。思绪缓缓上升松弛成月色,又渐渐地清晰起来,便见一只小船儿穿梭于晶莹的水面,惊起一片波光,十片的波光,一百片的波光。银样的涟漪摇啊摇的,摇醒了花儿的心事,悠悠地在波光中荡漾。蓦然回首间,那羞涩的一笑,便似有万种风情直飘入心底。是忧,是怨。。。。。。又梦一般静静地流泻。于是整个天空就有了灵气,出水芙蓉般冰清玉洁,恍恍惚惚中,竟是心底真挚的歌声了,在风的轻呼里脉脉倚回,柔柔地融化在无垠的静谧中。
  “今日花不同,赏花人依旧。谁解其中味,天涯孤旅愁。”已经42天了,依旧飘荡在外,掏出最后的一个西红柿,竟一阵心酸,整整一天,就这么四个西红柿,也不知大老远的跑这儿来干什么。其实人大都是这样的,有时会做一些连自己也觉得奇怪的事。也许生活原本就是如此的平静,不平静的只是人的心境罢了。而世上又有许多不同心境的人,于是生活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或许苦也是一种追求吧。。。。。。
发表于 2010-8-16 16:19 106 只看该作者
{:5_157:} 楼主 继续哦。。
发表于 2010-8-16 20:46 107 只看该作者
1990年8月25日,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骑自行车从吉林长春回到了家乡甘肃天水。
平安回到天水后,与父母家人合影一张。
王者鲲追忆逝水年华《你从哪儿来》
发表于 2010-8-16 20:47 108 只看该作者
干干净净的笑脸,我青春无敌的逝水年华!
发表于 2010-8-16 20:47 109 只看该作者
请让我为你们写一首歌,我日渐衰老的父母双亲。那潺潺流水,悠悠白云。四山环绕的宁静家园,在我童年,在我梦中。
我知道,远方有一种大宁静在呼唤我,那是自由。
我知道,我一生寻找的家园在路上,在你们从清澈到混沌的眼神中,我依旧是你们永远的孩童,从少年到白头。
发表于 2010-8-16 20:51 110 只看该作者
1990年7月11日——1990年8月25日,21岁王者鲲骑自行车从吉林长春到甘肃天水《你从哪儿来》第二十六篇
          
                   父 亲
  
                              
  父亲58岁了,写诗写了36年,可至今不是诗人.于是,我常常开玩笑地说父亲,写诗是要有天赋的,你写的那些老古董,现代人是不愿意看的.父亲也不恼,微微一笑,说我不懂,说他的诗是写给老年人看的,还是继续写着.
  那时,我也在写诗,认为诗人都应该是刚强的,不拘小节的.可父亲就不刚强(我那时对刚强的理解很浅,认为只要外表刚强了,灵魂也就刚强了),一副软塌塌的形象,还婆婆妈妈地爱唠叨.所以对父亲写的诗就不看了,只是偏激的认为不好.
  一天,父亲很高兴地叫我,说市里要举行一次笔会,全国各地请了不少名诗人,问我要不要参加.又说他这次就不去了,因为要交40元钱的报名费,两个人就是80元钱,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大学,经济上拮据,所以就不参加了.只是极力让我参加,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发表一些文章的,如果跟名诗人们混熟了,出书都有可能.说完,还狡黠地对我眨了眨眼睛.
  我那年大学刚毕业,也在学校的小报上发表了一些东西,正是血气方刚,就很高兴地答应下来,对于父亲的不参加,也并不想那么多,只是有些遗憾,不过这只是瞬间的事情,几分钟不到,我的心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那点淡淡的遗憾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所住的城市是西北的一个小城,四周围全是山,放眼望去,也远不到哪里.偶尔登上山顶,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小城实在,小城的人也实在,对外面请来的名诗人很敬重,总怕亏了人家,所以招待是很周到的,电视里也播了新闻.
  笔会那天,父亲早早就叫醒了我,捧着他连日来整理的一沓诗稿,让我带到笔会上,请名诗人们指点一下,看能不能发表.
  望着一沓诗稿,我的心忽然动了一下,执意要父亲也去参加,否则我就不去了.父亲捧着他的诗稿,在屋里来回踱了几圈,犹豫了.最后终于拗不过我,就答应去看看.于是,我们就坐在市政府招待所会议室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和其他参加笔会的人一起痴痴地等了.
  室内的气氛很融洽,大多是年青人,认识的人在互相打招呼,低低的交谈.服务小姐笑容可掬地端着茶水走过来.一一倒茶,父亲忽然不安地立起身,伸手接过茶杯,连声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因为手有些抖,茶水溅落了一些在衣服上.过一会儿父亲握握我的手,说他没有交报名费,还是不参加的好,并且马上就要走了.我忙劝他,说既然来了,还是参加的好.父亲就重新坐下来,头始终低着,直到一阵掌声从门外响起.
  名诗人们在主人的陪同下走进来了,迈着很得体的步子.胖胖的,瘦瘦的,戴着眼镜的,个子小小的,年龄老老的,年龄不大不小的,很整齐地坐满了一排.接着是发言,文字照例是热情洋溢,满怀崇敬之情的.接着是名诗人讲话,接着是掌声.可父亲的头始终低着,脸红红的,好象怀着无限的愧疚.父亲58岁了,我23岁.23年来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害羞,头低低的,象一个孩子,摆弄着他的诗稿.
  今天到会的都是年青人......诗人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我看见主人指了指父亲,给诗人使了使眼色,诗人咳嗽了几声,于是父亲的头埋得更低了.
  不时有热烈的掌声响起,是欢迎名诗人的.父亲坐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怯怯地抬起头,眼角瞟一下坐在台上眉飞色舞的诗人,又赶紧低下了头,象做错了什么事,此后就一直没有抬头.
  我忽然感到不舒服了,耳朵里装不进名诗人的一个字,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父亲,象注视一个从不相时的人.一切都好象不存在了,屋子里很静,可以听到脉管里的血轻轻流动,声音平稳而悠远,象儿时嬉戏过的小河.三三两两的蝴蝶在岸边的小花上舞蹈,天空一片蔚蓝,恬淡而幽静的影子投在大地上.一大一小两个人哈哈笑着,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大人,此时,大人比孩子还笑得响.声音远远的传开去,又慢慢的融化,一股说不出的清香弥漫着,让人陶醉.多宁静的田野啊!一大一小两个人走着,孩子跟在大人后面,嘴里还唱着歌......
  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心底软软的,象一片冰冻很久的湖,被一缕阳光慢慢的融解,似乎什么东西掉下去都可以化掉.又似乎回到很久远的时光,心儿在回忆中沉重了.唉,父亲58岁了,写诗写了36年,可至今不是诗人.忽然就想回家了,可会没有开完,父亲是不愿意走的,说那样显得不礼貌,会让人笑话的.
  时间汩汩地流动,在熟悉的河床中向前奔跑,清凉而又静谧.点点的水花儿溅落在岸边的篝火上,如同溅落在我的心上.火焰渐渐地要熄灭了,又有一些残存的记忆跑来,象微弱的小柴,勇敢的献身进去,支持着快要熄灭的火焰,而灵魂的骚动却只想着远离,逃得越远越好,在回忆和幻想中稍稍歇息,又被淡淡的风,悄悄地携着手走远了,只留下些许的脚印,清晰而又朦胧地忽隐忽现.
  会终于散了,诗人们在一片赞美声中,迈着很得体的步子走了.父亲从角落里站起身,望着诗人们的背影,不胜羡慕的轻叹了一口气,虽然很轻,我却听到了,越发感到心底软了,拉着父亲的手,逃似的离开了会场.
  中午的阳光暖暖的照着,毫不吝啬自己的力气,南来北往的人依旧走着各自的路,谁也不曾注意到我们.大家在这片天空下平平静静的生活,为各自的柴米油盐忙碌,是无暇去注意别人的,至于其它的事情,就更不去想那么多了.
  父亲忽然叹了口气,说交了40元钱,总要在刊物上发表一些的,否则就说不过去了,还自卑地认为,只要能发表的东西就是好的.我也叹了口气,父亲58岁了,人很老实,老实了一辈子,又很老实地把那些老实的感觉写了出来,他便以为这就是诗了.父亲不知道,不是能发表的就是好的,没有发表的就不好.有些话原本是不能说的,尽管它是真话,但说出来会伤害别人,同时也就伤害了自己.
  父亲却只是摇头,说能发表的总是好的,并说大诗人做不了,就做一个小小诗人吧.所以笔会不久,父亲就又象从前一样地写了.
  
   写于18年前,在天水。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