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4-1 07:35 编辑 文庙,又称孔庙,是祭祀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朝以后,相对于“武庙”(指关帝庙、岳王庙),简称孔庙为“文庙”。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对孔庙都非常重视,各级政权(即州府县衙)都建有相应的孔庙。 正定城长期即是县治,又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所以正定城内有两座文庙,一座为府文庙,地址在今天的解放街小学和县中医院处。一座为县文庙,在今天的正定六中西侧,育才街的路西。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3-31 14:40 编辑 历史上的正定府文庙位于正定城的横轴线以北,东西两条纵轴之间的黄金地段。今天正定城里的学门口街即过去通往府庙的主要通道。街口的大牌坊在过去即属于府文庙附属建筑。 正定府文庙元代所建,其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可惜现在正定府文庙主要建筑均已不存,就连其院落也被正定角放街小学和县中医院两家单位瓜分,仅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戟门和一个西便门,还被被夹在一片居民楼的中间,人们很难看到它的雄姿。 寻找府文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去年9月我第一次去正定扫街就只看到学门口街上的大牌坊,没有找到藏在居民楼中的府文庙。 去年9月拍的学门口街上的大牌坊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3-31 14:46 编辑 正定历代是郡、国、路、府的所在地,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严格,所以正定府文庙的规格很高,曾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群。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定知府郑为龙在《重修府学文庙记》中记道:“正定郡北镇恒山,南临滹水;地号名区,化推首善,而文庙之肇尤为特重。其局势恢阔,规模宏远,瑞气所钟,人文辈出。凡擅文章之山斗,优相业之经纶者代不乏人,无一不发轫于此。”清同治九年王荫昌(正定人,任武定府同知)所撰《重修正定府府学文庙碑》碑文说:“正定府为历代省会之区,故府学、文庙规模广阔,气象崇宏,甲于通省。而修葺之费,工程浩大,亦无有过于此者。”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正定府文庙已经大部分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今天的正定府文庙只剩下一座建于元代的戟门,一个不大的小院,其它建筑都已不存,就连原来的院子也被县中医院、解放街小学等单位瓜分。至于原来的府学更是连一点踪影也不存在了。 今年2月第二次正定扫街,经过一番寻找,我终于在一片居民楼中找到了正定府文庙的遗存。可惜院门紧闭。我只能隔着高墙远远的看一眼那个戟门的房顶。 正定府文庙的西偏门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3-31 11:23 编辑 正定府文庙的戟门是悬山顶建筑。悬山顶建筑的特点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两个坡面,侧面屋顶部分悬在山墙之外,因此称之为悬山顶。在等级上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建筑。悬山顶建筑最大的优点是可以 保护 墙体少受风雨的冲涮,因此在我国南方多见,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悬山顶建筑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地区。但在北方比较少见。正定现存的悬山顶建筑只有府文庙戟门这一座,极为珍贵。 在古代的时候,帝王如果外出,就会在住宿的地方插戟为门,那么戟门则代表了保卫安全的第一道大门。正定府文庙的戟门也是府文庙大成殿前的一道重要的大门,这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殿堂式建筑,据说仅仅门板的厚度就有15公分。可我根本无法近身看上一眼,只能展开我的想象力,在心里感受一下这座文庙原来的宏大气势。 隔着高墙看府文庙的元代戟门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4-1 07:50 编辑 正定府文庙历史上虽然规模虽然宏大,地位虽然辉煌,现在却已淡出了大多数人的视线,今天人们去正定,说到文庙,去的更多的是正定县文庙。 县文庙位于育才街上,老县衙(今天的正定六中校园)西侧。去县文庙有两种走法,一是从中山西路(旧西大街)上的育才街南口拐进去,二是从燕赵南大街上的裕华路口拐进去,向西走到头即正定县文庙。我曾两去正宜县文庙,第一次走的是裕华路,第二次走的是育才街南口。 从祫华路西拐,第一个路口是府前街路口,府前街,顾名思义,是府衙前的街道。从府前街路口北行200米即在过去的正定府衙,现在是正定县委的办公地。路口西南方是正定六中的校园,过去是正定县衙。一个不大的区域集中两处衙门,足见这里自古就是正定的权力中心。 裕华路、府前街路口的子龙公园。前方不远处就是过去的正定府衙,现在的正定县委。左走不远即县文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