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85

主题

石家庄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复制链接] 查看:23121 | 回复:241
发表于 2023-7-9 22:41 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0 22:21 编辑

乌龙沟堡的真正堡墙是用这种大条石砌筑的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2:41 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0 21:25 编辑

石墙在西堡门附近与堡墙连接在一起,照片中的小山即乌龙沟堡西山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2:41 1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0 21:29 编辑

乌龙沟堡平面布局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2:41 1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0 22:24 编辑

回营地路上随拍的照片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3:04 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1 11:37 编辑

  这次出行正赶上热浪狂袭华北大地,北京、天津热到了38、9度,石家庄的气温更是连续高达40度以上,号称凉城的涞源,气温也高达36度。乌龙沟海拔仅720米,比涞源县城还低一百多米,这儿的山也不高,大多海拔在千米左右。在这样热的天气爬这么低的山,对体力是个巨大考验。青山昨天就说,玩户外以来,还没赶过上这么热的天呢。

  以往出行,都是我想把出发时间定早一点,大家往往说那样太赶,晚一点吧.这一次不用我说,大家主动把时间提前了。8点15,当懒驴上磨屎尿多的我回来时,葫芦已第一个上路了,紧接着是老慢。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3:04 1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1 13:16 编辑

  我们今天要沿着长城继续向北走,往草滩方向走。今天走到草滩有困难,估计不行,这次是三天的活动,所以我计划今天扎营在界畔石或者里沟一带,明天再从草滩出山。

   昨晚我们扎营在乌龙沟南岸,要沿着长城往北走首先的任务是过河。毛 主 席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要过河首先要解决船跟桥的问题,没有船或桥,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桥下游就有,三道河村边,我们去西水泉打水就是走那座桥过的河,但那要往下游走挺远,差不多一里地吧,我们可不想绕那么远。早晨我打水回来,老慢见了我第一句话就是“龙哥,上游有个小桥,不太远,可以过河。”原来 就家伙看我不高兴想立功赎罪,打水回来去上游侦察了一圈。好吧,看你这次表现 不错,我就还跟你玩吧。这都什么呀,小孩子过家家呢?笑话笑话,不要当真。


上游的小桥,看的出还断不了有人走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3:04 1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1 18:08 编辑

  沿公路上行不远,原本宽阔的河谷突然收窄,山如刀削一般。右侧较矮的山脊上又出现了一道城墙,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长城,从我们这个方向看,城墙的最低点是一座比城墙略宽大一点的石砌平台,在长城遗产网上,那座平台标注为乌龙沟堡4号马面。 左侧高高的山头上,与这边的长城遥相呼应也有一座人工垒砌的石台,那是我们昨天走到到的沟南侧长城的截止处,即长城遗产网上标注的那座乌龙沟堡4号战台。只是我有些不明白,同样是石砌的平台,同样是两侧略比城墙宽一点的作战平台,为什么沟南那座叫战台,沟北的这座却叫马面?


注意看前边的长城,那座平台明明向内侧突了出来,说明它不是单面向外突出,而是内外两侧都向外突出,这样的平台按理说是战台,不应该叫马面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3:04 1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1 18:16 编辑

  写这篇游记时,为了搞清那个平台是不是确实是内外两侧都突出,我放大观察从乌龙沟南侧山上拍的沟北侧长城的照片,放大了看,那个平台确实和沟南山上的4号战台战台一样,城墙内外都突出,只是向内突出的少一点,仅仅是少一点,它确实是战台,很标准的战台,不是马面。

  研究这张照片时,我惊喜发现那道长城的最下方,那条小烟公路的南侧,紧贴着公路疑似有座敌楼残基,莫非是乌字5号台?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3:04 1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1 19:27 编辑

  之前研究长城遗产网的资料,乌龙河的沟底处曾经有座敌楼,遗产网上标为乌龙沟堡6号敌台(实际应该是乌字5号台,理由前边说过)。遗产网配的卫星图上看不出5号台的痕迹。事先也看过很多游记,没见任何人提到过那座敌楼。那座楼还有没有我根本无法确定。按理说这种情况真应该拐过去看一看,亲自确认一下,可那天我没有这样做。在我要离开公路拐上上山的小路时,我站的地方距前边的山口,即5号台可能的位置仅一箭之遥,看着前边窄窄的沟,我使劲的发挥想象力,怎么也想象不出那么窄的地方,两山夹一河外加一条公路,哪里还会有敌楼的位置。个人认为那座敌楼肯定已经不存在了,或者毁于山洪,或者在修公路时被拆。一般来说,我走长城讲的是一个也不能少,每个敌楼都要看到,即使是已经不存的的敌楼,也要根据蛛丝马迹搞清它的位置,可当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过去。今天跟昨天不一样,昨天有上有下,总爬升不大。今天是一路上行,要连翻好几座山,一座比一座高的山,总爬升估计在千米左右,强度比昨天大的多,我已近一年没活动了,乍一走肯定不适应,所以要尽量的节省体力,这是其一;第二,我们计划扎营在界畔石或里沟村一带,那两个地方都没有轨迹,有没有路?好不好下去?下了沟走多远才能找到水源和营地?这些不确定性让我心里没底;第三,我现在本来走的就慢,又爱照相,更是慢的不行,今天又是最后一个出发,再跑过去看那个可能早已不存在的敌楼,太耽误时间了,耽误的不是我一个,是大伙的时间。所以犹豫了犹豫没有过去。后来很快又后悔了, 还不如当时过去看一看,哪怕站在山口确认一下它真的不在了,遐想一下它的大概位置也好。当我回来研究上边的照片,发现乌字5号台的楼基可能还存在时,心里就更后悔了,可现在说啥也晚了。


拐上小路前最后一眼看那个山口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发表于 2023-7-9 23:04 16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21 19:32 编辑

  上山的路起步就是一个难点,若不是轨迹在此真不敢相信它是路。户外就是这样,有艰难有困苦,还有随时可能的风险,但战胜了困难你得到的是快乐,是坐在城市的办公室或家里享受不到的快乐。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不辞辛苦,乐此不彼的来到户外,有的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我们不提倡冒险,户外毕竟是个玩,开心就好,没有必要非得去冒险,但走到户外谁敢说自己会永远平安无事?谁又能说那些逝去的生命不应该被尊重?


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