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984

主题

泸州

牛爸牛妈逛吃的日子--龙年春节带着小牛逛云南

[复制链接] 查看:9130 | 回复:161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1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建水

建水

作为 中国 四 大名 陶之一的产地,古城内见到最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紫陶坊,从拇指大小的摆件把玩品到半人高的瓮坛罐鼎,从生活所需的汽锅茶壶到价值不菲的工艺藏品应有尽有。我等俗人当然不敢轻易问津那动辄成千上万的艺术藏品,只好挑些个人喜欢的摆件茶盏权当作个纪念。

建水

建水

街头陶艺体验是孩子们的最爱,每个孩子对泥巴都有种与生俱来的喜爱,我们小时候只能自己抠些泥巴随便捏,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耍个泥巴都能整的如此高大上。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2 只看该作者
建水

位于 临安 路西段的指林寺被誉为“ 临安 首寺”,民间素有“先有指林寺,后有 临安 城”的说法。是 云南 省内少有的元代木构建筑,全国罕见,不仅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该寺建于元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在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进行了较大规模重建。以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而闻名,寺内最著名的大殿建于1295年,属于典型的元代大型木结构建筑。大殿内保存有两幅绘制于明永乐年间的佛教工笔白描壁画,一幅为释迦牟尼讲经图,一幅为孔雀明王法会图。寺中的牌坊“第一山”相传为流浪来滇的建文帝所题。

建水

位于 临安 路西段的普应寺,又名观音仓,建于明成化3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和其他寺庙以大雄宝殿为主殿不同,普应寺内的丈八观音殿建于一米多高的 石台 之上,为全寺的最高点,颇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仿佛为寺内主殿之所在,这大概也是普应寺又名“观音仓”的原因所在。
建水 历史上有七寺八庙之说,普应寺就是其中著名的古刹名寺之一。所谓的“七寺八庙”是指在 建水 古城内的七座古寺和八座老庙。“七寺”指指林寺、观音寺、白马寺、天王寺、普应寺、法华寺、白雀寺;而“八庙”则指土主庙、城隍庙、东岳庙、关帝庙、诸葛庙、天君庙、武庙、马王庙。

建水

位于古城核心区域的 临安 府署,始建于明洪武15年(1382年),是明清两代“府”级官署建筑,历经明、清8次增修扩建,至今已有630余年可考历史,曾有180余任知府在此办公、生活。
府署是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承上启下,上归省府领导,下辖所属州县和土司掌寨。明清时期的 建水 是当时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在当地老话有“金 临安 、银 大理 ”之说,足见 建水 在当时位置的重要性。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3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古城闹市区的木瓜老店,也就是奶茶、果汁、木瓜水一类孩子们喜爱的饮品店,店前居然也是排起长龙,难怪假期能拉动经济,由此可见一斑。

建水

建水 地处亚热带, 日照 时间长,年平均气温高,水果种类其实也蛮多,不过这个季节当然属于草莓的天下。大街上、集市里,一筐筐、一篮篮,红彤彤的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亮。
相比 四川 这里草莓的价格相当诱人,个大饱满的每斤15元,稍微小些的就只要10元啦。而且味道也比 四川 的好很多,咬入口中那种草莓特有的香味立即便在嘴里四散开来。

建水

景点固然重要,但集市也是个好地方,这里最能体现市井烟火和当地美食, 比如 比巴掌还大的扣肉,如果住在民宿大可买上几片,回家蒸热便是一道美食。

建水

还有印着“邑龙豆艺”logo的豆腐干,买上一块回家用油煎了,蘸上秘制干碟,再来上两杯小酒,那味道肯定美滋滋。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4 只看该作者
建水

位于古城翰林街的朱家花园, 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是 建水 珍贵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是汉族建筑艺术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素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朱家花园主要建造者朱朝瑛(字渭卿),清光绪年间中进士得授 广东 补用道,成为朱家核心人物,开始筹建朱家花园。清光绪29年(1903年),滇南爆发以周云祥为首的“反清仇洋”矿工起义,朱朝瑛因鼓动闹事并出钱资助周云祥,起义失败后被迫逃亡 日本 。
在 日本 受到明治维新思想和同盟会影响的朱朝瑛,回 建水 后联络反清志士密谋反正。宣统3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等于 昆明 发动重九起义。11月1日驻 建水 的新军在同盟会员教官赵又新率领下发动起义,朱朝瑛等开城接应。次日召开 临安 各界人士会议,成立南防军政府,公推朱朝瑛为都统,赵又新为副都统, 临安 起义遂告 成功 ,随即光复滇南各府、州、县。朱朝瑛滇南起义有功,被 云南 都督蔡锷赐予中将军衔,任命为 临安 澄江 总兵,成为滇南王。朱家花园修好后,大门便挂上“中将第”的大匾。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 北京 称帝,蔡锷、唐继尧在 云南 首发护国起义。朱朝瑛当时在依附于袁世凯的 广西 军阀龙觐光属下任第三路军司令,在 广西 百色 与护国军交战被击败后,朱家花园被抄没。直到1922年,唐继尧感念朱家辛亥革命有功,始发还家产。
1927年龙云执掌 云南 军政大权后派兵进驻 个旧 ,与时任 个旧 、 蒙自 守备军司令官的朱朝瑛发生火拼。朱朝瑛战败后被解送至 昆明 囚禁,虽然后来被保释出狱,但朱氏家族巨额家产被国民政府抄为公有,诺大的家族作鸟兽散,朱朝瑛也于1930年在穷困不堪和失意潦倒中客死他乡。朱氏家族终于在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乱世中灰飞烟灭,所幸的是花园留了下来。
解放后,朱家花园被人民政府收为公产,曾作办公用。在“文革”时期更是被被弄得一片混乱,至八十年代末期,房屋门窗、木壁等已完全破损,大量的雕刻、楹联、匾额已不复存在。1989年, 云南 省人民政府公布朱家花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 建水 县政府收回维修。历经百年沧桑的朱家花园又重新焕发出勃 勃生 机。
在 建水 有着这样的说法:“逛”在朱家花园,“看”在张家花园,“吃”在杨家花园。我们此行既没逛朱家花园,又没看张家花园,更没吃杨家花园,看来终究还是算不得过 建水 。不过这也无妨,待得明后年渝昆高铁通车,定当从 泸州 坐 上高 铁直达 建水 ,回头再细细品味不一样的 建水 吧。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5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在街上见到更多的是这样烤着吃,这与烧豆腐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风味。

建水

建水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6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建水

建水

从 朝阳 门出的古城,城门外密密麻麻的人头足以令密集恐惧者心生畏惧,赶紧穿过人群去鸡市街后面的小桂湖畔寻个僻静之处打盹小憩。
明代修建 临安 城时,在 朝阳 楼外取土筑城,将这里挖成了洼塘积水成池,监督修城的将军天天到池里洗马,便被后人就称为“洗马塘”。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字升庵)贬谪来滇,曾居住在池畔的福东寺,他触景生情地说:“此山水双佳,颇与故居 新都 桂湖相仿”,因而得名“小桂湖”。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7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建水

建水

当然市场上最多的还是 建水 特色的小豆腐,白色是还没发酵,黄色是已经过发酵,橄榄般椭圆是小豆腐,四四方方小方块是干包浆。这是比包浆豆腐还好吃的一种,放在火上一烤,会象包谷花一般炸裂开来,腾腾热气里露出雪白的腐肉,蘸上料汁放入口中,那滋味我都恨不得又去 建水 啦。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8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建水

建水

小桂湖畔晒着太阳打个盹,暂时恢复些许气血,妻去年曾陪着母亲逛过 建水 ,问大家接下来想去哪里。我们嫌张家花园和双龙桥都太远,想近处找人少能坐着喝喝茶的地方,妻说那就去附近的米轨主题小火车公园吧。
公园距离小桂湖不过公里许,沿着迎晖路直走便到。古城迎晖门前的这条迎晖路倒也古朴别致,街道上平整的青石板早已被经年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磨砺的油光水滑,街道中央每隔百余米便有供行人歇息的廊亭,这样的主街当真还是第一次见到。

发表于 2024-3-27 14:38 29 只看该作者
建水

云南 特色的香米饵块,这东西可蒸可炸、可炒可烤,既可单吃,也可以当成配料,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建水

云南 卷粉是小牛的最爱。这东西吃法也很多,可以切了做成凉卷粉,还可以切成丝煮成汤卷粉,甚至还能与木瓜醋搭档做成蘸水卷粉。

建水

一条条如肉林般挂着的是牛干巴, 云南 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牛肉腌制食品。最早接触它是在1985年,当时在 开远 做工程的二姐夫曾带回家尝过。牛干巴的食用方法也非常多,可以油炸,可以水煮,还可以火烧,甚至还可以与其他蔬菜如莲花白一起煎炒。
建水 的集市有太多太多好吃美食,我们逛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如果一大早去肯定还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每到一处别只顾着“网红”与“打卡”,集市、茶馆、小巷这些寻常地方,或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发表于 2024-3-27 14:39 30 只看该作者
建水

建水

建水

建水

矗立在迎晖路正中央的“文献名邦”坊,另一侧题有“滇南邹鲁”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这座初建于明万历44年(1616)年的牌坊,曾经是 建水 人精神文化的一个象征,然而却命运多舛,几次重建几次被毁。
明万历年间, 建水 才子包见捷应对皇帝提问对答如流,为 建水 赢得“文献名邦”之美誉。“文献”一词源于孔子《论语》中的“文献不足故也”,在这里指贤人、文人学士;“名邦”是指声名远扬的地方。“文献名邦”的意思是指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方。“滇南邹鲁”,指邹国、鲁国;它们分别是孟子和孔子的故乡;用“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万历44年(1616年), 临安 知府金节遵旨在 建水 建造“文献名邦”坊。牌坊最初建在城 东北 的 永善 街迎恩寺前,当时的“文献名邦”坊为三开间石木牌坊,万历帝御赐的“文献名邦”匾额高悬其上,威仪肃穆,庄严巍峨,成为 建水 人心中的一座文化丰碑。
据《续修 建水 县志》所述,清 咸丰 6年(1856年),“文献名邦”坊在四起的硝烟中被毁, 建水 人精神文化的一座丰碑也随之坍塌。光绪9年(1883年),在县城外的大水塘重建“文献名邦”坊,由 建水 进士钱正圜为牌坊题写坊额。 建水 南门“环翠楼”、西门“挹爽楼”、北门“觐光楼”和文献名邦坊上的“文献名邦”四字,均是钱正圜的楷书手迹。
光绪年间重建的“文献名邦”坊,又矗立了半个多世纪,虽然经历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却没有经受住1958年那场“炼钢旋风”。为了炼钢,“文献名邦”坊的木料被拆卸下来,送进炼钢的火炉,质地优良的坊额则不知去向,有人说做了大炼钢铁的烧柴,有人说做了公共大食堂的案板,还有人说被人悄悄拿回家做了切菜剁肉的砧板。总之,这座 建水 人心中的文化丰碑再次被毁。
又是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更替,在回望乡愁的眷恋中,“文献名邦”坊于2015年10月再次在古城外的迎晖路上矗立起来。 新建 的“文献名邦”坊基本保持了旧坊时的规模与体量,坊额“文献名邦”和“滇南邹鲁”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国家文物局局长、书法家孙轶青先生所题。 建水 人心中的文化丰碑就这样第三次被矗立起来,但愿这座丰碑会从此屹立不倒。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