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1

主题

华东

开往泉州的5217

[复制链接] 查看:13918 | 回复:169
发表于 2024-5-2 20:14 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2 20:15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这是一条多灾多难的铁路: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国家决定要投建漳平―泉州铁路,这也是福建省第一条地方铁路。那时,数千名筑路工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安溪、漳平交界处的深山密林。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泉州人的“铁路梦”刚开了个头就被抛得很远,该铁路的大深至福德路段于1958年冬天开始修建,中间经历了停工复查和补充勘测,1961年11月停建。直到1967年,国家同意将大深至福德、剑斗铁路列入天湖山支线进行建设,大福路段在安溪境内的11公里多才继续建设,3年后建成通车。

1971年,福德至剑斗路段动工修建,1978年竣工通车,全长20公里;1979年,剑斗至湖头路段和天湖山铁路支线开始动工修建,1990年基本建成。

开往泉州的5217

漳泉铁路建设指挥部一位负责人在上世纪90年代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2600多名工人,用整整32年的时间仅铺筑了漳平到安溪剑斗40余公里的钢轨,平均每年只前进了一公里多!”这条西起鹰厦线漳平、东至湄洲湾南岸肖厝港的钢铁长龙,直到1992年年初,铁轨仍停留在安溪的剑斗镇。

开往泉州的5217

因漳泉肖铁路是分段设计分段施工,建设周期长,各路段技术标准不尽相同。梅大段为Ⅰ级铁路,也就是说梅水坑-大深段采用Ⅰ级铁路,对于这句话,俺老人家持保留意见,因为整条鹰厦铁路都采用国家Ⅱ标准,自然漳泉铁路不可能等级高过鹰厦铁路。

开往泉州的5217

那时漳泉肖铁路上行驶的还是蒸汽机车。这种车噪音大,爬坡速度慢,加上铁路沿线山路陡、隧道多,有的地方坡度甚至达到了千分之二十,火车行进的速度有点像“老牛拉破车”。从漳平到安溪剑斗,只拉7节车厢的火车竟走了4个多小时!

开往泉州的5217

列车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腾挪很久之后,终于觅得一块小盆地,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山林之间有了房屋、人家、工厂,貌似大深接近。

开往泉州的5217

大深村有丰富的磁铁矿、石灰石、高岭土、煤、辉绿岩和铝锰、铅锌等矿藏,石灰石储量估计达8000万吨,铁矿石探明储量近5000万吨,约占漳平市铁矿资源总量的50%。矿区铁矿石入选平均品位在47.22%,有的高达55%以上,是国内少有的平炉富矿。是市乡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吃了机外,短暂停靠于站外,俺老人家把相机伸出窗外影下了精彩的瞬间,对于漳泉铁路来说,这就是最后的客运影像资料。。。

发表于 2024-5-2 20:29 52 只看该作者
开往泉州的5217

S型的弯道上,一列绿色小票静静的趴在轨道上打着盹,花老虎轰隆轰隆喘着粗气,从漳平站开出一路上它已经很辛苦,瞬间的喘息之后,它还将带领我们翻越戴云山脉,不容易啊!

开往泉州的5217

大深站,信号良好,花老虎一声长鸣,车顶上冒着黑烟,5217再次哼哧哼哧向着大深站开去。

开往泉州的5217

车站内一台大西瓜牵引着货列,正在待避5217。

开往泉州的5217

大深至剑斗段为20‰双机坡度,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00米,牵引定数为设计单机700吨,双机1300吨,但实际单机福德到剑斗段仅400吨,大深到福德段上行1150吨、下行500吨。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漳泉铁路牵引定数不是一般的低,而是十分的低。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在大山里头兜兜转转之后,右边反倒成了顺光。

开往泉州的5217

车过大深,逢站必停,甭管时刻表上有没有站。

开往泉州的5217

假如5217这趟车停运后,这些大山深处的人家交通真是个问题。

开往泉州的5217

大深站位于漳平市大深村的四等客运站,办理客运货运业务,建于1970年。货运:仅办理专用线、专用铁道整车货物发到。在5217停运后,大深站没有客运。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停运后,大深站继续开展货运业务,但是热闹了几十年的火车站瞬间会变得沉寂。

开往泉州的5217

曾经的站舍,废弃有些年头。

开往泉州的5217

列车离开大深站,继续咔哒着向着大山深处进发,铁路两边的茶园开始越来越多,最后成了漫山遍野,原因自然是简单,已经靠近安溪,作为铁观音的主产区,茶园乃安溪特色。

开往泉州的5217

安溪是一个人口大县,一百万人口,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谋生乃第一要务,在铁观音没有大放异彩的过去,温饱始终算大问题,于是乎就催生出电信诈骗这颗du瘤。。。

发表于 2024-5-2 20:54 53 只看该作者
开往泉州的5217

电诈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源于湾湾,因此又被称为“湾湾式诈pian”。在湾湾警方打击下,本世纪初开始向大陆转移,福建成为首选之地。媒体报道称:2003年前后,部分福建籍团伙成员在掌握诈pian套路后另起炉灶,以家族关系为纽带,使电信诈pian犯罪迅速本土化。

开往泉州的5217

早在公元2000年前后,安溪是手机短信诈pian的“大本营”,设在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曾经是“全亚洲最繁忙的基站”,在短信诈pian高峰期间,安溪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短信达上百万条之多。

开往泉州的5217

zha骗的套路从早期的短信中奖开始,随着时代进步如今又有gu票微信群,白银qi货等等门类齐全的各种套路,总之都有一款适合你。譬如现在常见的涉及金融洗钱,以公an局和检cha院工作人员名义要求你去银行汇款,到自动柜员机上转账云云,都是安溪人打天下的基本套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骗术很老套,架不住瓷器国人傻钱多,以至于贼不够用,所以安溪zha骗事业长盛不衰,绵延几十年持续发展,成了安溪的支柱性产业。

开往泉州的5217

假如给安溪人贴标签,只有两个选项,一种是种茶叶,做茶叶,卖茶叶;另一种就是搞诈pian,在福建省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十个安溪九个pian,还有一个在锻炼”!

开往泉州的5217

泉州市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运营漳泉肖铁路,属于地方性铁路,运营K397/398属上海铁路局管辖,开通泉州至武夷山旅游列车。2003年线路调整,泉州至武夷山经南昌至杭州东,全程耗时较长,2004年国家调整,划归南昌铁路局管辖,线路也调整为泉州-襄阳,后缩回泉州-汉口,后调整为泉州-武昌。一路坎坷啊!  

如今泉州-武昌已经停运,泉州-赣州即将缩线为赣州-漳平,也就是说泉州地方铁路公司的客运业务即将收工。

开往泉州的5217

到站格口,站址在安溪县福前农场,建于1970年。离漳平站40公里,离肖厝站200公里,隶属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管辖。现为四等站。

开往泉州的5217

格口火车站主要功能为火车交汇错车,不售票,平时每天经过的货车16对,唯一停车的是泉州至赣州的列车,每天上午11时泉州过来的停两分钟,下午4时10分从赣州过来的也停两分钟。正是这个“微”站承载了这个山区群众的幸福,平时每天的乘客为二三十名,但一到春、秋两个茶季,每天的乘客达100多人次,往外运茶叶、土特产,往家买电器,走亲访友等。

开往泉州的5217

可惜俺今天经过格口站,既没有人下车,也没有人上车。

开往泉州的5217

格口站开出不久,镜头前方就是著名的尾厝展线。

开往泉州的5217

列车行驶在尾厝特大桥上,俺老人家不由自主想起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场景,整个尾厝展线主要以尾厝特大桥为基准,绕着山在尾厝村拐了一个大圈。

开往泉州的5217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说,修建茶园是对山体破坏最不好的选项,假如逢雨季,容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震灾害。

开往泉州的5217

尾厝铁路大桥,坐落于安溪县尾厝村境内,是架设在漳泉肖铁路线上的一个路桥。

尾厝铁路大桥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1978年漳泉铁路梅剑段(梅水坑-剑斗)通车后,大桥正式投入使用。尾厝铁路大桥长425米,高65米,是华东最高的铁路大桥,1993年7月8日尾厝大桥通过专家鉴定,可以不限速运行大型机车。

开往泉州的5217

列车经过尾厝特大桥之后,大约行驶5分钟抵达小舟车站。停车的瞬间,俺回头一瞥就看见隔壁轨道停靠着一台大西瓜,这是一台补机,为了货运列车重载,漳泉铁路在部分路段需要加挂补机,特别是为了翻越戴云山隧道,不加挂补机实在太危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5-2 21:14 54 只看该作者
开往泉州的5217

假如想拍摄尾厝特大桥的游客,可以搭乘5217到小舟站乘降,下车后步行前往尾厝特大桥,如今5217已经停运,只能自驾前往。

开往泉州的5217

小舟站,站址在安溪县丰田林场,建于1970年。离漳平站48公里,离肖厝站192公里,隶属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管辖。现为四等站

开往泉州的5217

站在安溪人的角度看问题,一些诈pian者把诈pian当作一种职业,谋生的出路。一家人甚至一个村都在pian,他们的圈子里有一种说法,“以诈pian不到钱为耻”,所以这块土壤不改变,诈pian的把戏依然会层出不穷,只是变化花样而已。

开往泉州的5217

县道340穿村而过,从村容村貌来看,经济条件一般。

开往泉州的5217

漳泉铁路沿洛溪而上,至尾厝附近跨谷通过,太阳已经悄悄落到山的那一边,冬日的山谷中鸡犬相闻,山脚下的洛溪河静静流淌着,这是一座宁静的小山村。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停靠在福德站,福德站址在安溪县感德镇福德村,建于1970年。离漳平站55公里,离肖厝站185公里,隶属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管辖。现为四等站。

开往泉州的5217

赶紧下车踩两脚,接个地气。福德这个小山村,或者是漳泉线,于俺来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再来此地的概率极小。

开往泉州的5217

在福德站下车的乘客不少,这些喜笑颜开的村民还不知道这趟绿皮火车已经吹响了熄灯号,再过几天,绿皮火车对于她们来说只剩下念想。

开往泉州的5217

福德村归属于感德镇管辖,算是镇里人口最少的村子,整个村子蜗居在一个小山包四周,山顶和山脚四周零星分布着些房屋。从出行的角度来说,5217是她们的首选,从山坳下爬到铁路旁就是车站,方便的不要不要,况且5217价格低廉,实乃出门办事之必备。

开往泉州的5217

冬天的太阳总是那么早便悻悻落下,列车从福德开出,能见度愈发差了。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次列车继续前行,前方停靠感德站,感德是个人口大镇,足足5万多人,面积也有200多平方公里,是著名的茶叶之乡。

开往泉州的5217

从镜头中不难看出,下车的人多,上车的人更多。

开往泉州的5217

感德开出,天色渐暗,破相机功能低下,拍摄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发表于 2024-5-2 21:29 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2 21:35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感德开出,夜幕不可避免袭来,5217次列车继续大山里的穿梭,半个小时之后缓缓停靠长基站。不知为何,长基站停车超过6分钟,百无聊赖的列车员跑下车坐在站台上玩起了手机。 
 
长基站也是天湖山支线铁路的分岔点,算是小枢纽(天湖山-下洋)。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再次出发,离开长基站,车窗外已经没有丝毫能见度,俺走到隔壁车厢漫无目的观察着这些赶火车的沿线农民。

其实从感德开出车厢就已经人满为患,老旧的绿皮车厢亮起幽暗的灯光,人声嘈杂的车厢,伴随着车轮咔哒、咔哒的节奏,夹杂着闽南语大声喧哗,俺不由想起了电影《周渔的火车》: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无法安放的爱与哀愁!

开往泉州的5217

列车在黑暗中经过湖头,此处也是湖泉肖铁路的起点。1992年,计划投资15个亿的湖泉肖段建设方案得到了正式批准,省衙门成立了漳泉铁路招标小组,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和分标段施工的办法。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建设的路段是三级线路,而湖泉肖段的标准提高为二级线路,年运量计划达到1200万吨。

1996年7月,漳泉肖铁路湖泉肖段干线铺通。1998年7月,湖头至或肖厝段干线完成工程验交,同年12月开通运营。 2001年,漳泉肖铁路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自此,这条铁路正式命名为漳泉肖铁路,一条低等级,多灾多难的铁路就此诞生

开往泉州的5217

夜幕中的5217如同黑色精灵,游走于弯弯绕的湖泉肖铁路。俺老人家收起相机,端坐于座椅上,喝茶小憩,于无聊中打望着车厢内的芸芸众生。良久,车厢内引起一阵骚动,列车停靠安溪站,于汹涌的出站人潮中打了一张站牌。

开往泉州的5217

原本漳泉铁路还运行一趟泉州东-武昌的K398,随着运行图调整,这趟列车已经寿终正寝,所以安溪站的雨棚柱子上这块卧铺指示牌算是聊胜于无。

开往泉州的5217

虽然是绿皮小票,安溪站还是管理的相当严格,出口处必须逐一验票。。。
发表于 2024-5-2 21:37 56 只看该作者
D3:永春东关桥、永春岵山古镇、安溪-泉州东
发表于 2024-5-2 21:52 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3 00:13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安溪是一座以茶叶为生的城市,全城上下都从事茶叶生产,当然您要说它们以诈pian为本,俺也无话可说。俺老人家住在交警队附近,忙活了一天早早睡下,第二天一早醒来,楼下的茶叶作坊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对于安溪人民的勤劳,俺表示感同身受。


不要小看茶叶经济,靠着铁观音这块金字招牌,安溪县已经忝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之列,楼下的这条街全部都是茶叶作坊,小产业大生意,不可小觑。

开往泉州的5217

店门口摆放这一尊小巧玲珑的茶叶风扇,为了省力,装上了小马达,为了节省成本,基本采用三合板,跟俺从农村看见的傻大粗笨大风扇比较起来,相当卡哇伊。

开往泉州的5217

俺老人家这回既不买茶叶,也没心思看她们做茶叶,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还是赶紧找吃的,先填饱肚皮再说。俺正在等待馄饨上桌的空档,来了一位睡眼朦胧的小家伙,瞥见俺的镜头还有些提不起精神。

开往泉州的5217

久违了安溪!吃饱喝足之后,信步沿着西溪岸边溜达,对于安溪并不陌生,来来回回打卡过好多次的山中小城。10多年过去后,安溪县城比以往靓丽N多。

开往泉州的5217

短暂的江边打望之后,赶紧把心绪收了回来,今天主要任务是永春,永春,永春。

开往泉州的5217

80分钟之后,俺已经站在永春的土地上,泉州管辖的县域只有永春和德化没有造访过,此次,俺终于莅临永春。

开往泉州的5217

本次行走的路线均为非旅游热点,很多地方的交通信息无从查询。到了永春如何前往东关镇也是个问题,县城没有班车前往东关镇,车站门口的这趟公交车,只能到达东平镇,而东平镇和东关镇之间只能雇摩托车,这些还是俺在车站门口找人打听得知。

开往泉州的5217

一对中年夫妇告诉俺这些,然后提议俺跟他们一起坐公车到东平,他父亲就是摩托车载客工,可以载俺去东关桥。后来他父亲收了俺15块大洋,一切看起来相当和谐,可惜在参观完东关桥之后,询问如何回到县城时,当地人说可以搭摩托到东平镇,只需要10块大洋,然后坐公车回县城,5块钱的差距令俺心里略略有些不爽。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

开往泉州的5217

在每间桥屋的横间上都有一幅画,画着一些古代的传说。

开往泉州的5217

壁画非常精美,能看出是画家一笔一划中透着认真与仔细。

开往泉州的5217

廊桥两侧设置有褪色的美人靠,凹凸不平的廊桥地板,默默陪伴着胡杨溪年复一年的流淌,垂暮的老者、步履趔趄的孩童都把它当做了打发时光的美好乐园。

开往泉州的5217

这座桥已经垂垂老矣,诸位请看:廊桥每一排梁拱已经弯曲变形,随时都有垮塌危险。原因无外乎,年岁久了,廊桥重心走了,木构件扛不住,变形。

开往泉州的5217

古代读书人甚少,贩夫走卒、乡野村妇受教育的机会聊胜于无,关于做人的道理,大多通过戏曲,歌剧,口耳相传的历史典故中耳濡目染,古廊桥上的壁画走的也是这个套路。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关桥第三墩上,辟有壁龛,奉设观音像。龛下有青石雕刻麒麟、双狮戏球、荷莲花卉,精巧细致,栩栩如生。

开往泉州的5217

桥面上还盖有屋顶,就像装有顶棚的人行天桥一样,有桥屋26间,木架砖墙、青瓦屋顶。

开往泉州的5217

古代唱戏的、说书的、画画的工匠,这些所谓的下九流无形中承当了文化传播的布道者。 。。

发表于 2024-5-3 00:31 58 只看该作者
开往泉州的5217

伫立于桥亭,凭栏空吊,山林青翠,湖洋溪的秀美,在冬日暖阳点缀之下,东关桥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开往泉州的5217

宋朝时候,有一泉州府guan到永春桃溪巡游。当船到此,只见岸上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可惜东西两边隔着湖洋溪,只靠1条渡船,极不方便。于是,他下令县guan在1年里架设1座桥。

开往泉州的5217

县guan的总管家马用负责建桥,马用仗势欺人,趁机强征bao敛,搜刮民膏。正好这一年遇上旱灾,田园颗粒无收,民工无心建桥,眼看期限已近,建桥毫无进展,这时,一位拄着方竹拐杖的老人出现了。老人巧布机关,使马用付出了大米5000担,银子1.5万两,从而及时建成此桥。

开往泉州的5217

大桥建成后,老人踩着一朵白云从桥上通过,向泉州府飘去。人们传说这位老人是神仙,因此把这座桥叫做通仙桥。

开往泉州的5217

廊桥中部设有一座观音庙,供往来村民拜祭之用,袅袅的香烟飘渺绕梁,虔诚的香客络绎不绝,想必菩萨定时法力无边。 廊桥顶端架设了一台轿捻,只是为每年菩萨出巡的时候配备的宝座。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历来是交通要冲,为大田、德化、永春通往泉州的必经之地,历代虽经多次重修,但仍完整地保留了宋代桥梁建筑的特点。

开往泉州的5217

俺老人家卸下大背包,喝口水,坐在美人靠上小憩片刻。

开往泉州的5217

廊桥上好奇的村民三三两两前来招呼:专门来永春旅游? 当俺点头表示认可后,她们就开始热心推荐俺坐小船游荡湖洋溪,艾玛,满满的套路。

开往泉州的5217

这座桥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经将近900多年,每个朝代都有修整。现存的这座木桥是清朝时期重新修复的,历代虽经多次重修,但仍完整地保留了宋代桥梁建筑的特点,民国年间修缮碑记。。。

发表于 2024-5-3 00:50 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3 09:55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关桥全长85米,宽5米,共六墩五孔两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部分全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特实属罕见。

开往泉州的5217

桥墩是由大块的石头干砌而成,不用一丝一毫的钢筋水泥,桥墩下面还压着一层大松木,古称“睡木沉基”。在冬天枯水期水位降低的时候,透过清澈见底的溪水,能清楚地看见桥墩下面压着的松木,整座桥梁的重量就压在这个水下松木上。

松木历经千年不烂,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开往泉州的5217

长廊屋盖梁式桥是根据闽南地区雨水很多而设计构筑的,木梁桥上造桥屋,既可供远行的人们借此歇脚避雨,又有增强桥梁的稳定性。两侧设置防风板可以阻止雨水直接渗入导致木梁腐烂,还能给山水之间增添无限画意,收到实用、坚固、美观的效果。

开往泉州的5217

由于东关桥知名度偏低,游客稀少,湖洋溪上的小船利用率明显偏低。

开往泉州的5217

俺老人家留下了东关桥最后的倩影,在2016年莫兰蒂台风来袭,这座精美的历史古廊桥被完全摧毁,将来就算有新的廊桥建起,它只能算假古董。

开往泉州的5217

今天并非周末,也不是节假日,实在拉不到游客,那位大婶只好自顾自划船走了。

开往泉州的5217

宋时永春与泉州已互通舟楫,湖洋溪在这里汇入桃溪,而桃溪又为晋江上游主要水系。所以从南宋到明代,这条河上交通日见繁忙,guan府文檄穿梭往来,民间商旅熙熙攘攘,到了清代,便形成了东关铺,单屠户就有18家,景象十分繁荣。

开往泉州的5217

桥屋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 年),正德三年( 1508年),又“砌砖为路,所椅桥上造屋,是根据闽南雨水丰沛而设计构筑的。诸位请注意看,东关桥跟俺在宁洋所拍廊桥的桥墩有很大不同,宁洋廊桥只有迎水一面采用尖头鞋设计,东关桥桥墩两头都是尖头鞋。

开往泉州的5217

2015年夏天,俺专程行走金温铁路沿途拍摄了松阳古村落,泰顺廊桥,算是给泰顺廊桥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可惜那些图片报废了,而泰顺廊桥有几座也在2016年莫兰蒂台风中被冲垮,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安排行程再次前往泰顺拍摄古廊桥。

开往泉州的5217

彼时的东关桥早已垂垂老矣,栏杆上面补丁遍布,莫兰蒂台风来袭焉有不跨之理?

开往泉州的5217

彼时俺走在桥上就对这些边边角角的细节多加观察,由于廊桥产生位移,重心早就偏了,没成想两年之后它就垮了。应该算天灾,人祸倒是不能算,毕竟对于老古董不能一推了之,重新来过,本着修旧如旧,维持一天算一天,只能算是祸躲不过!

开往泉州的5217

此时有一群操吴侬软语的上海游客漫步于廊桥,对于东关桥的美丽赞不绝口,算是今天东关桥唯二的游客。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关桥上香火旺盛,俨然成了一座庙,个人以为在木头廊桥上点火烛烧纸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项,安全第一的观念还望牢记在心,切不可因小失大。。。
发表于 2024-5-3 01:23 60 只看该作者
开往泉州的5217

回到东关桥头,山坡上是一座南洋风情园,其实就是吃饭的场所,俺老人家曾经带着母亲大人在厦门同安竹坝农场也去领略过南洋风情,吃印尼菜,越南菜。

开往泉州的5217

上世纪50年代,印尼发生严重排HUA,许多华侨纷纷归乡,为了安置这些华侨,国内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华侨农场,譬如厦门,泉州,以及下属各县都设立有农场,以及工厂,譬如老厦门耳熟能详的厦华啤酒就是其中一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越南也搞了一次,所以沿海省份华侨农场,华侨工厂比比皆是。

开往泉州的5217

面对山坡上芳草萋萋的场景判断,此处华侨风情园大抵是凋敝谢客收场,生意不了了之。


开往泉州的5217

站在山坡上打了一张东关桥鸟瞰图,可惜周边枝繁叶茂,效果不甚理想。

开往泉州的5217

下得山来,在东关桥附近找了一家小卖部买水喝。顺带询问老板娘如何搭车回到东平镇,老板娘告知打摩的10块大洋,俺老人家这才知道刚才来的时候被人家多收了五块大洋!

老板娘还告知,可以从东关桥过去,沿着村道一直往前走,大概三里地的样子有一条公路,在隧道口可以搭中巴车直接回县城,三、四块钱的车票,大约半小时一班车!

于是俺老人家穿过村子向着公路进发,村子里头家家户户忙着装箱芦柑,话说永春芦柑还是相当有名,估计不少童鞋都在超市里买过。

开往泉州的5217

从东关桥走到东关大桥大约30分钟,时值正午,两里多地的光景,晒得俺汗流浃背,转身的一瞬,路边的竹林和枝形成了一块电视屏幕,俺老人家看见了最美的湖洋溪。放眼远望,水光澈艳,远处的小山波峦起伏,湖中的一棵羞涩的少女站立水中,袅袅婷婷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

开往泉州的5217

再向前,俺已经看到横跨于湖洋溪上的东关大桥,等车的位置就在此处。

开往泉州的5217

路口有一座牌坊,俺总算弄明白东关桥的所在地:东关镇东美村。

开往泉州的5217

湖洋溪蜿蜒在群山之间,一个大写的S形身段扭曲的更加婀娜多姿,此处被围成了湖洋水库,倒也碧波万顷,煞是美丽。

开往泉州的5217

小卖部老板娘告知要在隧道口等车,但是俺在此想说,在隧道口等车绝对是件危险的事情。站立一刻钟时间,来来往往的车辆在隧道口迸发出震耳欲聋的气浪,加之隧道内外的光线差别太大,驾驶员的视线存在瞬间失明的可能,俺还是走到大桥那一段去搭车吧。

开往泉州的5217

正午的阳光渐渐的变得晒人,蔚蓝色的帷幕上点缀着棉花朵朵,湖洋溪清波漾漾,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青山之间,山水倒映着无限画意,不经意间略有几分醉意,闽南的冬天显得分外妖娆。

开往泉州的5217

假以时日,东关廊桥以及湖洋溪绝对被开放成风景区,有历史,有内涵,还有如画的湖洋溪。

开往泉州的5217

俺徜徉于湖洋溪的山光水色,竟然忘记了肚皮早已饥肠辘辘。桥那头驶来一辆农用车,俺老人家大手一挥,车子戛然而止,司机师傅二话不说就让俺上车。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司机师傅把俺捎回县城,竟然没有收取半毛钱,感谢淳朴的永春人民,俺老人家这厢有礼,在此给您点个赞,谢谢!

开往泉州的5217

回到县城,就在车站旁边找了一家小饭馆,赶紧填肚皮。

开往泉州的5217

这家路边随意找的店铺牛肉羹味道甚好,比俺在长汀吃的牛肉汆更劲道,其实做法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开往泉州的5217

再来一盘炒面是必须的,正宗闽南炒面要加豆芽,味道很赞,两样总共收了11块大洋,俺老人家差点以为听错了,这可是县城,就在汽车站隔壁,看来永春的消费不高。  

还有一个细节,但凡在闽南地区吃炒面,大抵是用不锈钢盘居多,近些年很多新店铺已经逐渐放弃此传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