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17

主题

华东

开往泉州的5217

[复制链接] 查看:12782 | 回复:163
发表于 2024-5-3 23:19 71 只看该作者
qinxin78 发表于 2024-5-3 19:12 大哥,武广,沪昆,沪杭,杭甬段涨价20CM

兄好,手机上刷到这条新闻,明天更新另外一个帖子,顺便扯两句。。。
发表于 2024-5-3 23:51 7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3 23:54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永春到泉州的中巴车15分钟一班,流水发车,方便快捷;永春到安溪的班车一个小时一班,不好等。

按照常理,俺应该从永春直接搭车去泉州,赶到泉州天还没黑,但是按照铁丝运转逻辑,俺老人家还必须赶回安溪,从安溪搭乘5217前往泉州。于是乎,俺老人家在岵山路口搭永春到泉州的班车先到南安诗山,再转车到安溪,这种套路完全是不走寻常路,无非是想尽快抵达安溪。俺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万一误点就错过全程运转漳泉铁路的计划。  

当天空的帷幕即将完全拉上的时候,俺准时赶到安溪火车站,留下了历史性的影像画面:夜幕中的安溪火车站。

开往泉州的5217

安溪火车站作为漳泉线上的大站,假如放在普通铁路干线上压根就是一座寥寥不起眼的小火车站,平素乘降的旅客并不算多,当俺来到火车站大楼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常冷清的画面,安静的有些可怕。

开往泉州的5217

麻雀虽小,一应俱全,先到售票厅买票先。

开往泉州的5217

安溪火车站一天只有两趟火车经过,其实就是5217/5218,只有在火车停靠前后售票厅才营业,当然这一切景象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内即将画上休止符。

开往泉州的5217

进入售票大厅,空无一人的大厅里被灯火通明的日光灯点缀的异常亮堂。一位售票大姐端坐于售票窗口,一切都是标准的铁路规范,绝对不会出现某些汽车售票窗口经常无人值守。

开往泉州的5217

售票厅一角的公告板上已经贴出了铁路局的电文,关于5217即将停运的消息已经成为现实。

开往泉州的5217

这是一张异常珍贵的车票,满满的历史回忆。

开往泉州的5217

即将下岗的LED,再过些日子,这样的画面就此消失。

开往泉州的5217

候车室在二楼,平素铁将军把门,必须是火车即将停站才开启。

开往泉州的5217

等待须臾,铁门终于被工作人员打开了,俺老人家拾阶而上。

开往泉州的5217

候车厅不大,蓝色的板凳上稀稀拉拉坐了些乘客。

开往泉州的5217

俺老人家放下行李,开始在候车厅乱拍。

墙角一座小卖部引起了俺的注意,当年安溪开通火车的时候,估计大家预想火车班次越来越多,人潮愈发汹涌,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条铁路开通始终维持着四趟火车,聊胜于无,自然小卖部一直处于空转状态。

开往泉州的5217

检票口的灯光略显黯淡,拉栅门保持锁门状态,一切都按部就班,稍安勿躁吧。

开往泉州的5217

候车厅的墙壁一角贴着5217/5218的停站时间,已然是相见不如怀念的节奏。

开往泉州的5217

终于到了检票时间,旅客们一咕噜起身在检票口排排站,俺老人家不慌不忙再影一张,前方妹子盯着俺,所以没好意思开闪光。

开往泉州的5217

安溪火车站的月台上没有任何灯光,火车周边也是黑黢黢一片,俺抬起老旧的卡片机留下了这么一张影像。这样的黑夜,这样的相机,还能指望拍些神马,无非是了却一个心愿:全程走过漳泉线,不给自己留遗憾,仅此而已。。。
发表于 2024-5-4 00:07 73 只看该作者
开往泉州的5217

 再见了,安溪!

开往泉州的5217

站在黑咕隆咚的月台上百无聊赖中等候,俄顷,南局福段的花老虎轰隆轰隆摇了过来。

开往泉州的5217

再一次拍水牌,未来已经不再相见。

开往泉州的5217

再过几日,你的身影将不再属于此地,那些前尘往事都会成为追忆。

开往泉州的5217

 俺的车厢。

开往泉州的5217

冬天的车厢里寻找不到头顶嗡嗡作响的摇头风扇,乘客们埋头于智能手机的世界里,没有人操心绿皮火车的停运与否,一切都在于无声处中渐行渐远。

开往泉州的5217

漫长的黑夜,幽黯的灯光,车厢在摇曳,时光在流淌,只有离开了,才会有新的开始。

开往泉州的5217

我们只是路人甲,而你才是火车上永久的乘客。

开往泉州的5217

5217在黑夜中的闽南山区游行,渐渐的车窗外的灯火越来越多,山却越来越少,列车终于驶入晋江平原,进入了泉州都市区范围,摇晃了一个多小时之后,5217缓缓停靠在泉州东站台。  

为了影一张人走车空的片子,俺成为最后一个下车的那个人。

开往泉州的5217

乘客们一哄而散,转瞬之间泉州东的站台上悄无声息,俺老人家依然沉浸在告别的氛围里,径直走到前方,影下一张花老虎的影像。

开往泉州的5217

这是一台配属福州机务段永安运用车间的花老虎(这台机车是鹰潭机务段转配给福州机务段永安车间),话说永安当年也是有机务段的车站。当年福建省内设置有三个机务段:漳平、永安、邵武,如今全部并入福州机务段。

开往泉州的5217

就此走完了漳泉铁路全程,算是俺背包生涯中少有的补救性运转,除了依然轰隆轰隆的本务,站台上早已人去楼空。 出站口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锁门了,俺在出站的瞬间转身一瞥,幽暗的灯光点缀着夜色中的泉州东,曾经点燃起泉州子民火车梦想的历史功臣终于要湮灭在故纸堆中!

当俺向它告别的瞬间,心底不由泛起无名的情愫,只要坐火车,就会有故事发生,当火车不再驶来的站台,是否还有记忆停留?

发表于 2024-5-4 00:08 74 只看该作者
D4:泉州开元寺、古船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馆市驿、西街、中山中路、东观西台、府文庙、清净寺、关岳庙、洛阳桥、泉州东站  
发表于 2024-5-4 00:39 7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4 00:40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泉州,一座距离厦门很近的城市,也是俺去的最多的城市,但是说到旅游,那就显得相当惭愧,总是匆匆得来,办完事情后匆匆得走。即便在泉州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抵在酒桌上停留的时间更多,所以此次泉州之旅,更多是补课。
  
翌日清晨,俺老人家起了个大早,准备开启疯狂扫街模式,看看今天到底能走多少地方。第一站,自然是开元寺,彼时开元寺还需要收取10块大洋门票,免除门票则从2015年2月1日正式开启,俺来的略微早了两个月。

开往泉州的5217

进入开元寺,首先就奔东西塔而去,首先出现在镜头中的就是西塔。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

开往泉州的5217

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理论上东西双塔皆可拾阶而上,可惜并不对外开放。

开往泉州的5217

西塔须弥座上的浮雕,主要以花鸟虫鱼,人物造型为主。

开往泉州的5217

俺周遭的朋友,或者某些对厦门趋之若鹜的童鞋,往往对泉州采用选择性失明。其实扯到文化,厦门是不值一提的,除了轮渡和鼓浪屿那些西洋文化,剩下就是空白,厦门岛内能挖到年代最久远的坟墓才到唐朝,看看厦门博物馆里头的藏品,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俺曾经跟保安说,这种博物馆压根就不用配备保安,同样在华侨博物院也是一个套路。

开往泉州的5217

这一幅塔身浮雕显得颇为有趣:已经讨到钱的小朋友左手反背,把钱藏到身后,伸出右手继续讨钱;大和尚左手托着一摞铜钱,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枚铜钱,又递给了小朋友。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上,雕刻出如此细致的手势,真叫人叹为观止。

开往泉州的5217

西塔名曰“仁寿塔”,为尊仰阿弥陀佛而建,历经700多年的风雨,顽强屹立在泉州街头,捍卫者这座曾经的历史文化之都。。。

开往泉州的5217

西塔高45.06米,形制与东塔大致相同,但每层收进的比例明显大于东塔,故地外观上较为尖挺,不如东塔雄伟。

西塔象征西方级乐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顶、塔座合为十方净土。每一方净土从上到下交错安排着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童子,还有对佛教发展大有贡献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龙太子等浮雕像。全塔也是80尊,因表现的是“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的教旨,不具五乘的意义,故排列不如东塔严格。

开往泉州的5217

传说之前的泉州古城呢,为主就是鲤城老城区这一块,形状像条鲤鱼,而位于晋江母亲河上游的永春,形状就像一张网。这还了得,给网住了,咱还咋活嘞?于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建起了东西两座塔,撑起渔网,营造生天(也有说戳破渔网好逃出生天)。

塔在泉州是一种风水宝物,这样的说法在坊间十分流行。

开往泉州的5217

太阳渐渐升高了,游走在冬日的泉州城,暖阳照抚,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开往泉州的5217

西塔正对的神道两侧安放了一对石狮,从外表看有些年月,就不知道属于神马年代的物件?

开往泉州的5217

仁寿塔(西塔)旁有这样一块石头,上面只刻着一个“心”字。奇特的是,“心”字中间的一点却落在下方。

据说这块石头又叫“放心石”,唐朝便有了。把心中的那一点改在下面,寓意是提起千般烦,放下万事空。原本在西塔的四周都有放心石,喻为四方。民国时期西塔的西边、南边、北边变成民居,就把石头给搬出去了,只剩下东边这块。十几年前,剑桥大学的教授还曾来开元寺研究这块“放心石”。。。

发表于 2024-5-4 01:03 7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4 01:07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开元寺的布局,按中轴线自南往北有紫云屏(照墙)、天王殿、拜亭、拜庭、两廊、大殿、戒坛、藏经阁。
  
处于开元寺中轴线上还保留一座石雕焚帛炉。这是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

开往泉州的5217

沐浴着晨光,开元寺拜庭前面一群正在锻炼的中老年人,他们合着节奏动作舒缓打着太极,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花岗岩大理石铺就的地面上几只鸽子神情淡定踩着小方步,对我们的前来毫不在意!

彼时正在流行“任性”一词,最神仙的莫过于梁朝伟先生无所事事便买了一张机票飞到遥远的欧洲在广场上喂鸽子,好吧,俺老人家身为24K纯金屌丝,能够从厦门跑到泉州来看鸽子,已经算人生最大的任性。

开往泉州的5217

这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历经几次火宅与重建,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不巧的是,当俺莅临开元寺,它再次修缮。

开往泉州的5217

拜庭两侧分立着唐宋时期的经幢。

开往泉州的5217

舍利塔

开往泉州的5217

宋代二塔分列左右。

开往泉州的5217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开往泉州的5217

开元寺所在的地块原来是一位有钱人黄守恭的桑园。一天,梦见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答复说待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竟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如约捐出桑园。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用来响应桑开白莲之说。

开往泉州的5217

画面中这位双目失明的盲人拄着拐棍,独自摸索着登上台阶,摇摇晃晃依然步履坚定,独自一人跨过门槛,进入庙里膜拜神仙去也。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忽略眼睛带来的不适,一个内心充满xin仰的人可以完全忽视外界对他的观感,自信者坚强,自强者不息。

开往泉州的5217

如今这种流光溢彩的燕尾脊在闽南各地的宗祠,寺庙运用的越来越普遍,尾端卷曲的幅度越来越夸张。

开往泉州的5217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有的坐高堂,有的驼石碑。老七赑屃(bìxì)(霸下),龟形有齿,气大好负重,常背负石碑于宫殿中,是长寿,吉祥,走鸿运的保护神,可惜龟背上的石碑早就不见了。。。

发表于 2024-5-4 01:43 7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4 01:44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终于来到著名的东塔,又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

开往泉州的5217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dao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开往泉州的5217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开往泉州的5217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是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原有40方,现存37方,青石(辉绿石)雕成,刻工精绝。其艺术水平,远胜于塔身石雕。内容大都取材于印度佛教神话故事,但人物装束及周围环境布置,已经全部汉化。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塔塔基束腰部分,浮雕39幅释迦牟尼故事,一般游客甚少注意这些细节,包括俺在内,只是草草转上一圈,就算到此一游。

开往泉州的5217

镇国塔的牌匾应该重新描红,否者根本看不清。

开往泉州的5217

如果围着须弥座转一圈,可以依次看见毗蓝诞瑞、忍辱仙人、天人赞鹤、舍身饲虎、童子求偈、沙门示相、牧女献糜、天王争钵、连河澡浴、锡解斗虎、 钵降火龙等图案。

开往泉州的5217

在塔基须弥座一角立着一块石碑,石碑表面已经斑驳不堪,上面刻着一些铭文,历经岁月变迁,依然闪烁着历史的文明。

开往泉州的5217

从这个角度看,东塔的龛和门隔层相错就非常清晰。

东塔为五层花岗石仿砖木平面八角攢尖顶楼阁式结构,底围60米,高48.27米,是全国最高的石构空心宝塔。无论东塔还是西塔都是五层建制,而我们常见的塔大多为七层(基本都属于明清时期所建),只能理解成随着年代推移,塔越来越高!

开往泉州的5217

东西两塔作为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如今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标志,海上丝绸之路的金字招牌。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塔和西塔相距不远,两两相对,在东塔正对的林荫道口,也设置了一对石狮,母狮子抱着小狮子玩耍。

开往泉州的5217

公狮子无聊只好玩个球,艾玛,“玩个球”估计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开往泉州的5217

东塔附近有一座迷你型的假山,山上分布一些石仲翁,历经岁月洗礼早已磨得毫无棱角。

开往泉州的5217

这一尊石仲翁在漫长的岁月磨砺下,面容已经物是人非。。。

发表于 2024-5-4 10:35 7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4 10:36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离开东塔,在开元寺东侧隐藏着一座泉州古船博物馆,用于陈列从泉州湾挖掘出来的宋代古船及其相关展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早在1959年就创建,1991年建新馆。

旧馆位于开元寺内东侧,现为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新馆坐落在东湖公园东侧,主体馆为双桅船形建筑。

开往泉州的5217

泉州港古代称为“刺桐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元是泉州港海外交通的巅峰时期,当年的刺桐港被13世纪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作“东方第一大港”,后来又被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海上贸易航运盛极一时,至今还留下大量海上丝绸之路航海文化的历史遗存,每一件都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世界大港曾经的辉煌。

宋元两代,东南地区是亚洲海洋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以泉州为中心的航海贸易为龙头,与亚洲海域“北洋”、“东洋”、“西洋”实现了连接与互动,形成了东方世界的海洋经济圈。

开往泉州的5217

精髓就在这艘宋代古商船:1974年出土的后渚港宋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分为13个水密隔仓,为瓷器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开往泉州的5217

古代的锚定。

开往泉州的5217

泉州盛产石材,制作锚定也算是就地取材。

开往泉州的5217

镜头中左侧这个铁锚就是传说中的郑和“镇海神针”,极有可能是当年郑和船队遗留下的一个铁锚。

开往泉州的5217

此时此刻,整个博物馆只有俺一位游客,享受包场待遇。

沉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船声扁阔,底尖,船壳板用2至3重板叠合,有13个水密隔舱,主龙骨两端接合处均有“保寿孔”。古船陈列馆宋代沉船船体以二至三层板叠合而成,分为十三个水密隔舱,保存有头桅和中桅杆座,船尾有直径38厘米的舵孔、取材衫、樟、松木。船舱出土的遗物有香料、药材、木货牌(签)、铜铁钱、陶瓷器等十四类。  

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长度为34米、宽11米、型深4米,载重量达到200余吨。

开往泉州的5217

指南鱼:古代的一种磁性指南工具,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北宋年间的发明。

开往泉州的5217

这个长的像秤砣一样的物件是用来测量水深的重物。

开往泉州的5217

中国明代在航海中测天定位的仪器。该仪器共有12块乌木板,最大者每边长7寸7分(23.1cm),称为“十二指”。其次的板每边22cm者,称为“十一指”;以下依次每递减2cm作为一板,至最小一块板,每边长仅2cm,称为“一指”。

开往泉州的5217

当年泉州港出口的物件大多是德化的白瓷,浙江龙泉窑的青釉碗、青釉盏。

开往泉州的5217

复原的船舱布局。

开往泉州的5217

 随船出土的藤帽。

开往泉州的5217

沉船复原模型。此类尖底海船在福建和浙江沿海一带被统称为“福船”,船底呈V字形,船身扁阔,首尾高高翘起,造型优美。

开往泉州的5217

进入明代,泉州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大明施行了严厉的“海禁”,限制泉州港只通琉球,使泉州港对外贸易受到极大限制。 从此泉州港海运走下衰弱。。。

发表于 2024-5-4 10:59 7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4 11:37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开元寺真的是个百宝箱,寺庙中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好几个,离开海船陈列馆,不远处就是弘一大师纪念馆。弘一法师跟厦门南普陀、泉州开元寺、杭州虎跑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开往泉州的5217

山门前的门当是老古董,山门及龙柱明显是新物件。

开往泉州的5217

闽南寺庙的龙柱大多雕刻成蟠龙,如此夸张的回头龙第一次见。

开往泉州的5217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

开往泉州的5217

一般古建的花柱大多为明雕、凸雕,这个精美的柱花采用的是暗雕,凹雕,不太常见。

开往泉州的5217

木轩棚下面的斗拱造型比较特别,不走寻常路。

开往泉州的5217

当李叔同用他那留下无数传世之作的妙笔写下这几个字时,逆溯其三十九个春秋的在俗生涯以及遁入空门的二十四年的岁月,此时的心境也许只有这四字才能涵盖与包容了!而这四字之后又留下了众说纷芸、莫衷一是的诠释,在他传奇的人生中被再度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后世无数景仰、崇拜法师的人猜测、迷惑、感怀。

开往泉州的5217

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境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都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荣。

开往泉州的5217

丰子恺先生曾在文章中说,人的生活好像爬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一般人只爬到二层楼,而弘一法师却爬上了三层楼,而且每层生活都过得很好,很有滋味,很有成绩。

开往泉州的5217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近现代的一位奇才,他是天津钱业巨子李筱楼的公子。他曾留学日本,最早把话剧、油画、音乐引进到国内,成为新文化运dong的前驱。他多才多艺,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

开往泉州的5217

大师的古琴。

开往泉州的5217

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一日到杭州西湖畔大慈山虎跑寺出家,直至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农历九月初四晚八时),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安详圆寂,做了二十五年零四个月的和尚,成为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高僧之一。

开往泉州的5217

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经世间的奢侈富贵百态,仍清澈如水、洁净如冰。这种人生,非李叔同莫属也。

开往泉州的5217

大师的“悲欣交集”四字对于不同角度、层面的读者来说,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解释“欣”字,一辈子“好好地活”了,到如今“好好地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   

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认为“‘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

开往泉州的5217

大空法师说“大师之所谓‘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总之为慈愍众生而起之‘称性大悲’也。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

开往泉州的5217

叶圣陶先生解释的“欣”,只属“好人”范围,似乎只说到佛教所说人乘,也就是五戒标准,并且没有解释“悲” 字。钱仁康教授和大空法师解释很好,二人基本相同,而大空法师的解释更为完备,非常精要。

开往泉州的5217

又著《弘一大师传》的作者湾湾陈剑慧教授说“弘公把‘悲欣交集’交给他的法侣——妙莲法师,是告诉妙莲,他是决定‘往生’了。

‘悲欣交集’是弘公当时临终的情境。是一种念佛见佛,一悲一喜的境界,不见佛的人,便不知道念佛也会起悲心”。此说甚妙!和盘托出弘一大师当时之心境,而此境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有过来人才能知 晓,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

开往泉州的5217

李叔同出生于1888年,家里经营盐业和钱庄,是天津巨富。他的前半生是风情才子,后半生是却是世外高僧。在近现代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是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半世文人半世僧,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开往泉州的5217

一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是李叔同在1914年创作,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歌词婉约,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 婉,其中画意诗情,更是相得益彰。历经百年时光,依然是送别诗中的不二经典。。。
发表于 2024-5-4 11:32 8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山四水 于 2024-5-4 11:33 编辑

开往泉州的5217

再次回到开元寺,开元寺最精美的雕刻、塑像都在大雄宝殿里头。俺出于对佛门寺院的敬重,并没有拍摄,后来看网络上很多人都拍到了漂亮的画面,以后找机会重回开元寺也拍一次。

开往泉州的5217

四处随便转转,跟大雄宝殿香火缭绕,人影绰绰相比,长廊里头清净了不少。

开往泉州的5217

就在俺刚刚影好照片的同时,身边传了一阵喧嚣,原来是一个旅行团,俺仔细一瞧,原来此地就是著名的桑莲古迹。

开往泉州的5217

桑莲古迹,位于开元寺西长廊外侧。有唐植古桑树一株,相传为黄守恭“桑开白莲”之桑树。桑树老干被雷轰为三,仍然枝叶繁茂。这两株古桑已有1300余岁了。

开往泉州的5217

俺老人家从骨子里讨厌热闹,一惯遵循人多的地方不凑热闹,于是乎四处巡游,结果又发现了一座博物馆。穿过那座四柱三间的牌坊,进得院子,发现这就是本生院,也是泉州佛教博物馆。

开往泉州的5217

本生院里根本没有游客前来参观,几个工作人员盯着俺一个人,没敢开闪光。

开往泉州的5217

元代的风格一目了然。

开往泉州的5217

从帽子上不难看出这是明代的物件。

开往泉州的5217

唐代以丰腴为美,从这尊佛像上看一目了然。

开往泉州的5217

泉州港在元朝达到顶峰,自然蒙元风格的物件也最多。

开往泉州的5217

展厅墙壁上设置了精美的石雕,工艺以浮雕,凸雕为主,层次分明,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应该出自惠安工匠手笔。

开往泉州的5217

 大铜钟一只。

开往泉州的5217

最后以这块“万山第一”作为开元寺结尾, 它是泉州东岳行宫第一进石牌坊上的匾额。

东岳行宫是一座祭祀道教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坐落在泉州市东门外凤山,历史上建筑庞大,颇具特色,可惜在泉州城当年多次破除封建迷信的运动中,遭到大肆破坏,导致“万山第一”坊塌圮,后将坊额收存于大开元寺内。这是宋朝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真迹。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公认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家,被称为“宋四家”。如果去过湖北襄阳的童鞋应该知道米芾,那里有座米公祠,而在本帖后面有洛阳桥章节,那里就是蔡襄的历史政ji。。。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