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南

【转】疯狂的裸奔:无装备孤身闯荡独龙江

[复制链接] 查看:20189 | 回复:74
发表于 2010-11-30 19:57 11 只看该作者
这又一狠人出现了
发表于 2010-11-30 23:47 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虎背猪腰 于 2010-12-10 11:22 编辑

独龙江独游记(五)  
(2010-11-25 19:40:58) 标签: 孤身 徒步 探险 旅游         分类: 孤身无装备徒步探险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mv96.html

四、钦郎当的生活(2)


   写到这里,我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在钦郎当住的公铺的主人,也就是我的房东马明荣。
  老马是钦郎当村民小组的副组长,年近半百.为人朴实热情、诚恳能干,但有时也会有点势利眼的习气.他年青时在巴坡做背夫,走巴坡通向贡山的那条小路往来于独龙江和贡山之间运输各种货物。临结婚前在独龙江边用炸药炸鱼时由于炸药发生故障而被炸掉了左手,所以我也叫他独臂老马。
  老马的夫人叫江秀英,也是钦郎当本村人.夫妻俩膝下有三女一男,大女儿出嫁了,二女儿在孔目乡政府打工帮忙,最小的一儿一女分别在贡山和孔目上学.因此平时家里只有老马夫妇和他父亲三口人.老马家信基督教,但似乎不是很虔诚。我没见他们去教堂做过弥撒(独督有座教堂),也没见他们餐前做祈祷。家里有本傈僳文的赞美诗集,也没见他们怎么看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困难时老马家曾经跑到缅甸去过,后来又返回钦郎当的.他自称在缅甸有很多亲戚。
  在钦郎当我遇到了派出所傈僳族的警官雀卫宏,他出面帮我和老马讲好我以赊帐的方式在他家住下来.这可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因为这时我身上的现金已经不多了,尽管带着银行卡,但由于独龙江里没有一家银行而只能徒唤奈何。后来马库村委会的江副主任到钦郎当来时又帮我进一步和老马明确了我住在他家时吃、住、买东西时如何赊帐的具体方式。这样,我住在钦郎当的财政问题算是基本上解决了。
  老马家有2幢房子,都是吊脚的木板房.东边的那幢是一间有2个火塘的大房间,用做厨房兼餐厅.西边的那幢更大些,有4个房间.其中2间是公铺的客房,另2间则是老马夫妇的卧室和他家开的小卖部的门面.
  我开头住在西房的客房里,后来搬到东房的火塘边。钦郎当冬天夜里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大概接近零度.挨着火塘睡可以烤烤火、暖和一些。由于晚上烤火要多消耗老马的木柴,我在火塘边住的日子每天的住宿费多给他算10块钱,算作我的取暖费。
   尽管已进入旱季,冬天的钦郎当仍然经常下雨,偶尔还会下雪.我第一次去中缅边界后返回钦郎当那天就遇上过一回.那天开头是山下下雨,山上下雪.沿着高度约为一二百米的等高线,周围的群山象戴了一顶边沿整齐的白色帽子,在这个高度以上的山都覆盖着积雪、白茫茫的一片.这个高度以下的森林依然是绿的.等我到老马家后滂沱大雨忽然变成了漫天飘落的鹅毛大雪,刚才还是青葱翠绿的钦郎当转眼间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北国世界。由于下的是湿雪,很重.才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积雪就把老马家房后直径约10公分粗的大竹子给压断了.周围山上传来一片"劈劈啪啪"的树枝竹子被压断的声音.那情景真是有点诡异呢!
  独龙族的习惯是上午10点左右吃午饭,下午6、7点钟吃晚饭.饭菜没什么很明显的特色,不过不辣.这很合我的口味,因为我是不喜欢吃辣的.在老马家我吃饭是和老马他们分开的.因为我可以赊帐买到午餐肉,加上老马优待我,有什么新鲜的肉一般都是先给我吃,所以我的伙食要比老马他们好得多.作为回报,每当我的伙食比较丰盛时,我当天的伙食费都会给老马多算10-20元.
  钦郎当使用的是小水电机,大概是一千瓦的.所以只能带一些低功率的电器比如电灯、录音机之类的,看电视大概要配稳压设备才行.老马家没有电视,最喜欢的娱乐就是每天早晚用录音机接上大喇叭放磁带。
   我最喜欢听的带子是老马从缅甸买回来的缅甸歌曲.其中有一首歌既温柔婉转又活泼明快,优美动听.我听熟了以后凭自己不太完备的音乐知识把这首歌的旋律用简谱记了下来.至于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我多次问过老马,他始终不肯告诉我,只说这是一首基督教的歌曲.鉴于这首歌是活泼明快的小调风格,我就暂时把这首歌叫做《缅甸小调》.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缅甸音乐.后来随着对缅甸音乐了解的逐步深入,我发现缅甸音乐很有自己的特色.既深沉委婉,又不乏昂扬向上的旋律。许多歌曲都非常优美动听。我认为,缅甸音乐是堪与中国西部民歌相媲美的一座音乐宝库,有心人可以从中发现非常丰富的宝藏.只可惜由于国家较为封闭的原因,至今尚不为外界所知.可以说,缅甸音乐是一颗尚埋藏在泥土中的比缅甸出产的翡翠更璀璨夺目的宝石。
  与独龙江接壤的是缅甸的克钦邦,克钦邦的首府是密支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入缅远征军与日军血战密支那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我上大学时有个政治老师叫时光,他年青时曾参加中国远征军到缅甸去和日本人打过仗,当时中国军队和英国军队联合同日军作战。据他讲英国人特别怕死,对日军是望风而逃.如果时老师他们没吃的了,就会拿着缴获的日本"三八大盖"***悄悄到英军营地附近去朝天开几枪.由于这种枪的响声很特别,一听就能听出来.英国人以为是日军来了,立刻就会扔下所有的武器辎重没命地跑掉。然后时老师他们就过去把英国人丢弃的武器食品捡回来自己慢慢使用。
  目前独龙江与毗邻的缅甸地区的边民贸易比较活跃.三天两头就会有三五成群的缅甸人背负着各种货物结队到钦郎当或经钦郎当到马库、巴坡那边去进行各种边民贸易。零散来的也很多.他们一般是运过来鱼、牛肉、药材等物品卖,然后再购买中国出产的大米和各种日用工业品回去.由于缅甸的工业比较落后,缅甸人很喜欢买中国的工业品,因为质量较好。
  中国这边去缅甸跑买卖的人则相对较少,但也有。住在老马家对门的老朱就是这样一个.老朱原本是贡山县城人,因为常去缅甸跑各种买卖才落户到钦郎当的.他经常去缅甸贩运虫草,因为克钦邦与西藏相邻的雪山上也出产虫草.他还娶了个缅甸姑娘做媳妇.
  在钦郎当偶尔也能遇到公路建设指挥部的老曾,大概是来做勘察预备工作的。见了面老曾就发牢骚抱怨独龙江的生活太艰苦、大雪封山春节也回不了家,接着又发飚叫嚷要上山去打野牛.谈到他们集团在附近及缅甸那边的开发开矿计划,我望着钦郎当周围满山丰茂的森林忧虑地说:“一旦开起矿来,这周围的原始森林可就要完了。”
  “只动他们(指缅甸)那边的,咱们这边的不动”老曾急忙说道.
  我心想难怪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被骂成是“新殖民主义”呢!这种“要破坏只破坏他们的,不破坏我们的”的态度和做法恐怕是原因之一吧!恐怕中国企业今后在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开发时,一定要视同在自己本土一样地重视在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样才能避免背上“新殖民主义”的骂名吧!
  大概是野生动物比较多的缘故,我在钦郎当经常能吃到野味.有一种动物的肉在老马家经常能吃到,有一股臊臭味,不太好吃.我问老马这是什么动物的肉,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是山驴肉。麂子肉也吃过几回,比山驴肉要好吃多了,至少没什么怪味。
  我第二次去中缅边界回钦郎当时,由于连续几天下大雨、哈傍瀑布的水大了许多,我过瀑布时尽管穿了雨衣下半身仍然都被打湿了。加上雨淋,我回到马明荣家时整个下半身全都湿透了.冻得瑟瑟发抖的我要他帮忙找些干的衣服并多拿几床被褥来,他却一脸坏笑、幸灾乐祸地看着我在那里发抖了半天才给我拿了2床褥子来,任我再怎么央求也不给我多的被褥和衣物了。正是由于他的捉弄,我第二天就感冒了。大概自知做了不妥的事情想补偿一下,这天晚上老马从缅甸那边给我弄了只不知名的野兽过来.个头和乳猪差不多大,浑身湿漉漉的,长得活像个大水老鼠,是被枪打死的.据他们说这种动物的肉是苦的,可以治感冒。我吃了不少这种肉,味道确实比较苦,但似乎也没什么神奇的疗效。我的感冒还是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逐渐好了的.
  这些野味应该都是从缅甸那边来的,因为独龙江从2003年起已禁猎.除了偶尔看到有人用弹弓打鸟外,我在独龙江从未看到独龙人现在还有任何打猎的行为。
    除了地面的野生动物外,钦郎当附近的鸟类也比较多.从钦郎当向下游走约500米,过了独龙江的一条叫腊打布洛的支流后有一个羊圈。其实就是一个吊脚的木围栏,上面有一个稻草的顶盖,这是老马家为自家养的羊子躲雨用的。羊圈旁三四米远的地方长着一丛叫悬钩子(俗名叫"黄泡")的野生灌木,上面结的黄色浆果许多鸟都很喜欢吃、经常飞过来啄食.我也常躲在羊圈里观察这些鸟儿.
    在飞来啄食黄泡果实的各种鸟中,有一种鸟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这种鸟个头小巧,浑身长着黑色的羽毛.喙很长,大约有1厘米多长.身体大约有6厘米长,从喙到尾全长大约8厘米.吃食时常常是快速扇动着翅膀悬停在空中,伸出长长的喙去啄食黄泡,那动作和电视上看到的蜂鸟一模一样.这种鸟喜欢集体行动,常常一来就是一小群.而且不怕人.即使明知我就在几米远的羊圈里密切注视着它们,它们也照样在黄泡的枝条间欢快地翻腾、振翅悬停,恣意享受着美味,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原来这是一种太阳鸟。
  有一天非常有意思。天下着大雨,小鸟们象开会一样似的在短短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先后有5、6种鸟飞到了羊圈旁的树上,其中有4到5种鸟飞过来吃了黄泡,包括那种黑色的小太阳鸟。随后我发现在距我约四、五十米远的地方,有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在飞翔。这种鸟长着异常鲜艳的火红色的羽毛,在滂沱大雨中飞翔就象一团火在飞一样,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可惜由于距离较远,这种鸟的细部特征我没有看清楚,只大概看出它的个头和普通的八哥画眉差不多大。这种美丽而神秘的鸟儿我在独龙江整个4个多月的生活期间只看到过一次,据我后来查阅中国鸟类手册的结果,我看到的这种鸟可能是血雀。
(未完待续)

太阳鸟


哈傍瀑布 原来通向缅甸的那条小路就是横穿过这个瀑布的


哈傍瀑布远眺

更多图片请见原帖: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mv96.html
发表于 2010-12-1 09:17 13 只看该作者
读来津津有味~
昨天上午看到后,今天又继续来跟进~
发表于 2010-12-1 15:02 14 只看该作者
帮顶,我的目标啊..............Marlboro12 发表于 2010-11-30 12:14


   不宜模仿
发表于 2010-12-1 15:09 15 只看该作者
等不及了,已在新浪看完所有更新~
发表于 2010-12-1 15:12 16 只看该作者
非强人无裸奔....
发表于 2010-12-1 15:30 17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牛人!
发表于 2010-12-1 15:38 18 只看该作者
太强了
发表于 2010-12-1 16:30 19 只看该作者
楼主厉害呀,独自一人去那里,猛人
发表于 2010-12-1 21:42 2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厉害呀,独自一人去那里,猛人笨猫猫 发表于 2010-12-1 16:30


   兄弟,不是我,是转载的。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