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南

【转】疯狂的裸奔:无装备孤身闯荡独龙江

[复制链接] 查看:20187 | 回复:74
发表于 2010-12-1 22:25 21 只看该作者
{:4_111:}
发表于 2010-12-2 21:16 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虎背猪腰 于 2010-12-10 11:23 编辑

独龙江独游记(六)
(2010-11-27 19:42:24) 标签: 孤身 徒步 探险 旅游         分类: 孤身无装备徒步探险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mwtk.html

四、钦郎当的生活(3)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该过年的时候了。山桃花四处绽开了笑颜,向人们报道着春天的消息。

  由于独龙族传统的年节“卡雀哇”已经和春节合并了,所以春节也就成了独龙人最隆重的节日。临到过年时从缅甸那边来了许多人,看样子有些人是知道这边要过节,专门过来凑热闹或者来沾光的。

  独龙族传统的年节活动有剽牛、歌舞等。剽牛我没有看到,舞蹈看到了。除夕夜,钦郎当的男女老少们在马明荣家房前的平坝里围成一个圆圈,和着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跳起了各种舞蹈。他们的舞步有的有些滑稽、惹人发笑,有的则象是模仿飞鸟的动作。我对舞蹈不太感兴趣、也不太懂,或许舞蹈专家能从独龙人的舞蹈动作中受到启发、汲取有益的素材。

  独龙人过年也放鞭炮,不过由于收入较低的缘故,他们放炮只是稍微放一点意思意思,这叫我非常高兴。北京最近这几年春节放炮真是放得太厉害了!!!那些烟花爆竹燃放起来威力巨大,简直不亚于雷管手榴弹在爆炸!!震耳欲聋的,有时候震得人心脏都受不了。有时候楼外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放个大号的爆竹,竟然能把我家里茶几上的东西给震得跳起来!!一到过年,北京的街头就象战场一样硝烟弥漫、炮声隆隆。而且有些人也特别缺德,不但白天放晚上放,甚至到深更半夜还放,吵得人从早到晚都不得安宁,根本无法好好休息。这哪里是过年,简直就是受罪!!所以最近这几年一到快过年时我考虑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过节,而是怎么找个安静的地方去躲避那震耳欲聋、让人心惊肉跳的放炮声。

  到了独龙江、钦郎当我发现我终于找到要找的地方了!在这里过年我可以比较安稳的睡觉,不用担心烟花爆竹声的烦扰。想到北京的父老乡亲们此刻正淹没在一片硝烟弥漫的巨大爆炸声中烦恼不已时,我心里不禁萌生出了一丝得意。

    大年初一这天老马摆了一桌以独龙江的标准看十分丰盛的宴席,什么鸡、鱼、“山驴”肉、猪肉、午餐肉等等,摆了满满两桌子。吃饭的人加上他放寒假回家的小女儿和缅甸来的客人共有16个人。屋子里面男女老少济济一堂、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对钦郎当这个连公路和电话都不通、偏僻冷寂的小山村来说,真可谓是难得的热闹节日了。

  在缅甸来的客人里有三个小伙子看样子象是有些歌唱才艺的人,老马的夫人对他们格外尊重。吃完饭老马不知从哪里找出来一把破旧的吉他,这三个小伙子就借着这把吉他又弹又唱起来。

   随后这三个小伙子中长相最文静、歌唱得最好的那个被钦郎当的两个姑娘拉去打牌喝酒。我则继续跟剩下的两个小伙子弹琴唱歌。我还把我记下谱的《缅甸小调》在吉他上弹给他们听,缅甸小伙子佩服得对我翘起了大拇指。

  过了一阵子那个长相文静的小伙子回来了,他已经被灌得人仰马翻的了,踉踉跄跄地走不了几步就栽倒在地上。那两个独龙族姑娘却依然面不改色,还不依不饶地拉着他要给他灌酒。这小伙子只好昏天黑地地躺在地上喃喃地向她们求饶,看得我在一旁都忍不住发笑:“哈哈!堂堂男子汉怎么会落得如此狼狈啊!”



大概是由于公路修筑的推进,钦郎当附近的开山放炮声越来越响。不断传来的震耳的放炮声让人感到心烦和不安,所以我还曾到临近中缅边界的滴水崖,就着河滩上礁石形成的岩窟或者山崖形成的崖洞住一住,顺便观察野生动植物。开头比较冷,我学会生火后就好多了。老马家隔几天给我送些吃的来,有一次马书记的女儿去缅甸还顺路给我捎过一次饭。这时我的表也坏了(手机为了换取现金在孔目就被卖掉了),每天只能靠观察太阳和星星的位置来估算时间。



在滴水崖每天早上都会有一种身体和个头跟野鸭差不多、头长得有点象鱼鹰的水鸟沿独龙江从缅甸那边飞过来到中国这边的水面上来捕鱼。开头是两只,后来天气转暖后就变成了四五只的一小群。看样子它们的巢是筑在缅甸那边的。还有一种个头和麻雀差不多大的水鸟,每当太阳光照到独龙江边时就会准时出来捕食。不过我从来没有看到它们抓到鱼,真不知它们是怎样维持生存的。在滴水崖住时我一直希望能再看到独龙江锥面兽的身影,然而很遗憾的是我再没看到过。

    独龙江流到中缅边界时依然清澈纯净,水面有少量泡沫漂浮,显示出稍有污染的迹象。由于水本身就不深,加上水质清澈透明使人感觉水更浅。我在独龙江边时常会产生一种把裤子挽到大腿根就能徒步渡过去的感觉,很想涉水渡过江到东面的王夺牙山上去看看。不过考虑到水流急、水温低,又是在冬季,一旦失足跌倒在水里就会把衣服打湿而感冒生病。我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没有冒险涉水渡过独龙江去一探对面林木葱茏郁盛的王夺牙山的神秘面貌。

    独龙江流入缅甸后叫做恩梅开江,恩梅开江在流到密支那附近与迈立开江交汇后就形成了伊洛瓦底江,缅甸人称之为母亲河。因此独龙江实际上是伊洛瓦底江的源头。

可能是嫌我在他家住的时间太长了,已经欠了他1700多元钱的帐了,从三月上旬开始马明荣不断地催我去马库。我则畏于钦郎当到马库的那条小路的陡峭和险峻,上次从马库到钦郎当走的是下坡路都把我的腿都走软了,这次是倒回头走上坡路翻过马库所在的那座山,而且还要通过这条小路最危险最陡峭的路段,更使我头皮发麻。因此我总想多休息几天,等体力恢复得好一些再去走这条小路。于是马明荣不让我住在他家里了,让我到腊打布洛旁一处山崖凹陷形成的岩窟去住。这个岩窟仅能容一人平躺,下雨时脚还会被淋着。我开头是睡在割下来的铺好的野草上,但睡到晚上发现不行、太冷了,如果脚被冻伤了就去不了马库了。于是我半夜里爬起来找到马明荣软硬兼施、死缠烂磨地向他要了两床褥子铺在岩窟里,这样才算解决了问题。我在这里住了几天,马明荣隔一两天给我送一次饭来。等我休息得差不多了,感觉体力已经可以去走那条小路了,我便找到马明荣向他说明我马上就要走了,要他卖一些食品给我。他却表示什么都不卖。“那卖我一双鞋总可以吧?我脚上的这双鞋都已经磨烂了”我问道。

“什么也不卖”马明荣回答道。

我一听这话气坏了,站起来朝马明荣的腿狠狠地踹了一脚。他则毫不示弱地从火塘里拿出一根还在燃烧的木棍向我打来。我赶紧从屋子里退到了屋子外,马明荣手持木棍追了出来。在屋外我们你来我往地打了几个回合后就散开了。随后马明荣又不依不饶地追了过来,我赶紧捡起一根木棍占据好有利地形严阵以待。他见占不了什么便宜便转头回屋去了,一边走还一边嘟囔“你为什么踹我一脚?”“你为什么踹我一脚?”

我则回到了岩窟长叹一声,看来钦郎当是呆不下去了,走吧!明天就走!

检查自己的食物,只剩下半斤白糖了。我把这半斤白糖全吃了,仍觉得肚子里面空空的,没有足够体力去走那条又陡又险的小路。于是我来到筑路队的营地找到小马和小黄(小马是原来永胜小吃的服务员,我在孔目就认识她。小黄是她的丈夫,他们俩都是筑路队的炊事员),让他们给我做了一大碗回锅肉炒米饭,我吃下去后顿觉浑身力量增添了不少。第二天天一亮我就从岩窟出发,穿过了马明荣家的院子,踏上了钦郎当到马库的那条又陡又险的小路向马库进发。一开头我走得很顺利,进展很快。我心中不由暗喜照这样的速度我大概中午就能到马库。然而前面突然传来的修路放炮的爆炸声却使我不得不停下来。我耐心地等着,希望放炮声尽快停止我好继续赶路。没想到前面传来的放炮声却一声比一声响,没完没了。一直等到下午7点,放炮声才停下来。这时离天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我只好抓紧时间赶路。过了一阵天黑了,我打起手电筒继续赶路。渴了就用空塑料瓶接些山溪水喝,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这样在黑暗中走了几个小时后我感觉疲倦了,便坐下来斜靠着小路的一个斜土坡准备在这儿睡一会。这时从附近传来了某种猛兽的吼叫声,可能是豹子也可能是老虎。我摸了摸随身携带的匕首,心想不管你是什么狼虫虎豹,如果敢来侵犯我我就要给你好瞧的。我在这里睡了几个小时,为了避免再出现今天白天的那种情况,我决定连夜赶路,要抢在筑路队开工放炮之前、天一亮就赶到马库。我打着手电、拄着拐杖吃力地向前走去,当我走到这条小路已接近马库的最陡最险的那段时手电筒忽然没电了。我只好停下来,坐在路上,望着满天的寒星,静静地等那深湛的夜幕慢慢地一点一点亮起来,一直亮到我能看清脚下的路了我才又开始沿着这条异常陡峭和险峻的小路继续吃力地向上攀登,终于在天刚亮的时分走到了马库。这时我身上只剩下12元的现金了。

(未完待续)
更多图片请见原帖: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mwtk.html

担当利卡山顶风光。图中央白色部分是深达十几米以上的积雪顶端落了土后又长了草而形成的


钦郎当到41号界桩间的亚热带雨林
发表于 2010-12-4 00:44 23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牛人!fangxin8858 发表于 2010-12-1 15:30


是啊,不带装备,有点特色。
发表于 2010-12-5 00:18 24 只看该作者
等不及了,已在新浪看完所有更新~菲菲羊羊 发表于 2010-12-1 15:09


那我还转吗
发表于 2010-12-5 03:01 25 只看该作者
必须转..   裸奔..  多猛的
发表于 2010-12-5 22:06 26 只看该作者
独龙江独游记(七)
(2010-11-29 19:43:02) 标签: 孤身 徒步 探险 旅游         分类: 孤身无装备徒步探险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myfh.html
五、离开钦郎当之后

   我从马库搭老火枪的车回到了孔目。这时我家里人已经想出了给我汇款的办法。他们先把钱汇给派出所的上级单位-贡山边防大队的一位司务长。司务长接到汇款后就通知派出所,派出所再借等额的钱给我。等日后开山了,司务长再进山来把汇款交给派出所并核销我打给派出所的借条。用这个办法,我父母辗转给我汇来了几千元钱,解除了我的财务困境。

  有了钱,我还清了欠老马的债,摆脱了钦郎当那种寄人篱下、受制于人的生活(在老马家只有给他付现金他才会百分之百地我想买什么就卖给我什么,如果是赊账的话就得看情况了),扬眉吐气多了。我买了毛毯和手表,还买了把独龙人常用的dao具,就是一种既能砍柴又能对付野兽的大砍刀,还用铁丝给自己编了个刀鞘。走到哪里都挂着这把大砍刀,自觉威风凛凛的,颇为得意。独龙江的山林草丛中有许多带刺的植物,如果没有这样的大砍刀来披荆斩棘、砍开一条通路,活动起来就非常困难。以前我看到马明荣他们有这样的dao具开路可以自如地在山林中活动总是非常羡慕。现在我终于也有了这样的利器,可以自由地在独龙江的密林中寻幽探秘了,心里非常高兴。不过话虽这样说,其实这时我已经开始尽量避免去树林草丛里活动,以回避和一种动物的亲密接触。这种动物就是蚂蟥。

  说到蚂蟥,那可真是独龙江的一大特色。独龙江的蚂蟥是一种旱蚂蟥,潜伏在草丛树枝上,水里面没有。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它们蛰伏起来,根本看不到。待到天气转暖雨水增多以后则逐渐多起来,遍布于树林草丛之中。

  蚂蟥这东西咬起人来很毒,独龙江的蚂蟥咬人尤其毒。如果被独龙江的蚂蟥咬上一口,你的血会哗哗地流半天都止不住,据说是由于其唾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质的缘故。在滴水崖我曾被很小的一条蚂蟥给咬了一口,结果我的伤口汩汩地流了半个小时的血都没止住。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惊讶和气愤。因为我是学医的出身,又在医院里工作过几年。我的止血技术是很熟练的,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给自己止血半个小时都止不住的情况。老严,就是老火枪表姐的丈夫,砍柴时手被一条比较大的蚂蟥给咬了一口,伤口一年多以后都未完全愈合。和独龙江的蚂蟥比起来,西双版纳的蚂蟥简直就是太善良了。所以我对独龙江蚂蟥的处罚也比西双版纳的蚂蟥要严厉得多。在独龙江,我对爬到我身上的蚂蟥一律处以死刑。而在西双版纳我经常是把爬到我身上的蚂蟥扒拉到地上就完事,不一定处以死刑。

    到了雨季,独龙江蚂蟥的数量非常多,树枝上草丛里到处都是。有时候我去路边的草丛里方便一下,短短几分钟时间身上就能爬上好几条。到了蚂蟥数量最多的季节,象马明荣这样土生土长的独龙人他们都不敢上山砍柴,这几个月烧的柴火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才行。

  当然蚂蟥这东西虽然厉害也不是没有治它的办法。它最怕的就是盐,一条蚂蟥只要给它来上一小撮盐它就会变成一张皮和一摊水了。另外据说它还怕花椒,不过可惜我没有买到花椒,对这种说法没能给予证实。

  实际上蚂蟥的视觉嗅觉都不很灵敏。它爬到人的皮肤上后也不是立即就开口咬人,而是先到处爬找血管。当它找到比较大的血管后才张嘴咬破血管拼命地吸血,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因此当你发现有蚂蟥爬到了身上特别是已经爬到皮肤上时,不必惊慌,要尽快把盐掏出来向它撒过去。这吸血鬼只要一沾到了盐就会象触了电一样立刻蜷缩起身子来丧失咬人的能力。然后你再把它弄下来找个干燥的地方用一撮盐把它给包埋起来,这个恶毒的吸血鬼就只有化成一张皮和一摊水的份了!用这种方法沉着应对,尽管蚂蟥曾多次爬到我皮肤上来,我这次在独龙江期间总共只被蚂蟥咬了一次。

  孔目的生活比钦郎当惬意了许多,可以去永胜小吃看电视,也可以去派出所借书看,偶尔碰上李教导员还可以和他下盘棋。这时雀卫宏已经被任命为派出所的代理所长了。

  除了住在旅馆里,我还曾到孔目上游约2公里的老火枪存放炸药的仓库去住过一段时间。这个炸药仓库平时只有老严一人看守,我去了正好和他做个伴。有我帮忙看家,他也就经常有空去永胜小吃会会自己的妻子。住在这里老火枪优待我,免我的食宿费。由于已到封山末期,各种储备的过冬物资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伙食较差,每天也就吃些什么大白豆子、发了芽的土豆之类的东西下饭。好在我这人比较能吃苦,克服这点困难不在话下。其实不单是炸药仓库,永胜小吃也经常是要什么没什么的。所以我这时也不常去永胜小吃吃饭,而是去商店里买些什么午餐肉、压缩饼干、火腿肠来吃,这类食品山里面倒是储存得非常充足,毫无短缺之虞。

  这时独龙江已进入雨季,江水已没有旱季时那样清澈纯净。每当下了大雨之后,江水都会呈现出一种发黄的绿色,显示其中已有一定的泥沙含量。贡山交通局配置于黑普隧道两侧用于推雪的推土机也开始作业,清除贡独公路上的积雪。这项工作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即可完成。离开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不过老在孔目呆着时间长了也令人感到无趣,加上听说有人走小路从巴坡走到了贡山。为了考察走小路出独龙江的可能性、也是为了消磨时间,我又去了一趟巴坡,还是走着去的。到巴坡后由于旅馆已经住满了人,我就住在派出所里。在这里我了解到走这条小路不仅危险性大,而且蚂蟥也非常多。独龙人走这条小路都是要打好绑腿、带好dao具。每隔半个小时就停下来除一次蚂蟥。这时人的双腿上已经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蟥,用手捉根本捉不过来,只能用dao刮才能把那些蚂蟥刮下来。就这样每走半个小时就停下来用刀刮一次蚂蟥,走3、4天的山路才能走到贡山去。考虑到走小路的危险性比公路大得多,蚂蟥非常多,还需要找人带路。而现在离公路通车已没有多长时间了,我最终还是决定不冒这风险,等公路通了再说。

我随后去了马库,在路过独督时我还是去江仕军家借宿。江仕军不在,他的媳妇接待了我,让我在火塘边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她告诉我她家里要接待一批缅甸来的客人,住不下了,要我去马库找马书记解决住宿问题。我只好冒着雨到马库找到马书记,希望她给我安排一下住宿。可是马书记却表示马库村里面都已经住满了,安排不下我住宿。没办法我只好冒着大雨往巴坡方向走。在路过独龙江的支流达塞洛时我看到达塞洛在幽暗的山谷中激荡轰鸣、澎湃喷雪、动人心魄。尽管穿着雨衣但我的两条裤腿都被雨水淋湿透了,湿透的裤子与膝盖处的皮肤相摩擦把皮都擦掉了,肉粘在裤子上走起路来钻心般地疼。随着天色的逐渐暗下来,我找到了一处山崖凹陷形成的可容一人半坐半躺避雨的岩石窝子,于是我在这里停了下来,披着雨衣半坐半躺地度过一个夜晚。第二天雨停后我回到了巴坡,在派出所里休息了好几天,等膝盖的伤好了,我又步行向孔目进发。

这时已是阳春四月,徒步穿行在独龙江幽深秀丽的峡谷中,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四周弥漫着野花幽幽的芬芳,令人心怡神朗。河谷中一队队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着相互追逐,然后落在河边的礁石上交配。沉湎于交配中的蝴蝶对四周的动静都全然不察,直到我走上来用手轻轻将它们捉住,它们才如梦方醒。我不忍心伤害这些美丽的蝴蝶,便把它们都放走了。据说独龙江是有“会飞的老鼠”就是鼯鼠的,可惜我没有看到过。

大雪封山期间独龙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几个月风餐露宿、徒步旅行的生活反而磨练了我,使我的体格比刚来时更强健了。而且我生火的技术也更加纯熟了。我生的火有时即使是碰上瓢泼大雨也淋不灭,还照样能把水给烧开。走累了捡些枯枝烂木在河滩上把火生起来、把水烧开,再泡上方便面、冲上奶粉美美地吃一顿,那感觉真是好极了。也正是在生火的过程中我发现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等塑料类垃圾是很好的燃料,燃烧起来火力很旺。对这类垃圾将其燃烧后发电是很好的处理方法。所以我是不赞成对使用塑料袋收费的做法的。塑料类垃圾完全可以通过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方法予以解决,没有必要过多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超薄的塑料袋除外)。

    独龙江的雨水非常多,据说年降水量达3200毫米之多,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雨.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独龙江里不出产水果.自从大雪封山之后我就再没吃到过新鲜水果。时间长了,自感维生素缺乏,就忍不住在野果上打主意,试着吃些野果来解馋.这一试还真找到了。独龙江里长着一种俗名叫"蛇泡"的野生草莓,这东西我老家重庆也有,我上高中时就曾吃过.我在吃蛇泡时发现独龙江的蛇泡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和重庆一样的,果实呈圆球形、红色,吃起来淡而无味不好吃;另一种果实有鸡心形、球形、椭球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颜色有红、粉、白、红白相间、粉白相间等多种颜色,吃起来既酸又甜还有一股香味,个头虽小却比北京市面上卖的草莓好吃多了。

    当然我希望大家如有机会去独龙江旅游不要随意摘吃自己不认识的野果,以防误食中毒.我敢吃蛇泡是因为我以前就吃过,知道它没有毒.对不认识的植物可多向独龙族山民请教,他们会告诉你那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未完待续)

野生草莓(好吃的那种蛇泡)

达塞洛
更多图片请见原帖: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myfh.html
发表于 2010-12-5 23:09 27 只看该作者
等待更新。
发表于 2010-12-7 10:44 28 只看该作者
转帖图片太累了{:5_161:}
发表于 2010-12-7 23:47 29 只看该作者
可比较一下两种线路和玩法的不同之处:https://bbs.8264.com/thread-602611-1-1.html
发表于 2010-12-9 14:39 30 只看该作者
独龙江独游记(八)
  (2010-12-01 19:43:16) 标签: 孤身 徒步 探险 旅游         分类: 孤身无装备徒步探险
更多图片请见原帖: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n0b0.html
六、独龙人的生活现状

  目前独龙族人民总体仍处于一种比较贫困的状态.1号桥桥头有一户人家,据说有百万家财.过去靠牲畜运输货物的年代他家光骡马就有上百匹.不过象这样的人家在独龙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贫困的。独臂老马家据说在钦郎当是最富裕的,但他家一般也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我在独龙人家作客时一般都会受到他们的款待,做最好吃的来招待我.在炒菜时许多家庭主妇连油下锅以后要先烧热了再炒菜都不清楚,显示她们平时做饭是很少使用食用油的。我在独龙江也没有见过一个胖子,当然严重营养不良的人也没见过.尽管独龙江冬天的温度并不高,特别是在晚上,大概只有零度左右,独龙人却普遍是光脚穿拖鞋过冬的。

  独龙人现在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划入自然保护区后国家给每人每年补助300多斤粮食,此外每家还可以种几亩地养些家禽家畜;再就是开小商店小旅馆,从边民贸易或者旅游上获得一些收入;另外是年轻人出外打工等。

    独龙族妇女文面的习俗如今已基本消失了。我这次在独龙江生活期间总共只在孔目见过两个文面的妇女。其中一位是个老阿婆,满脸都刺着字(或者某种花纹?没仔细看清楚);另一位是个年轻姑娘,在下巴上刺了几个字。此外再未见过文面的妇女。这个习俗的起源据说是为了防备上游察瓦龙地区藏族土司的掳掠。以前察瓦龙的藏族土司强行向独龙人征税,交不起税的就要把家中的妇女掳走做奴隶。独龙族妇女为了避免被掳走为奴的命运,就在脸上刺上字或花纹,把自己弄丑。用这种方式来逃避被掳走为奴的命运。独龙族人民曾遭受相邻地区藏族土司的欺凌,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是既鲜为人知又十分典型现象。在旧中国旧社会,中国各民族之间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很常见的现象。直到建立了新中国进入了新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睦相处。

  目前独龙江的医疗条件也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乡卫生院连个会操纵X光机的人都没有,剖腹产手术也做不了.大雪封山期间最怕的就是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就非常麻烦.有一次一个人的病情严重乡卫生院无法医治,只好找了几十个人抬担架走小路走了几天才送到贡山去的。这大概还是雪浅的时候。真正雪深的时候就是用几十个人恐怕也是送不出去的。
    (未完待续)
更多图片请见原帖: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4625d80100n0b0.html

独龙江上的溜索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