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121

主题

广东

日月轮回,萧瑟之意——粤琼慢游(完,26章3.3万字)

[复制链接] 查看:32451 | 回复:164
发表于 2012-2-7 21:04 131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
发表于 2012-2-10 11:49 1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icky2525 于 2012-2-10 11:55 编辑

第二十章 陵水自治汉同化

到陵水,天都黑了。陵水全名陵水黎族自治县,打小就不太明白汉族和其他民族有什么区别,略大点渐渐明白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和汉的不同。至于壮族、满族、羌族、苗族

等的民族也顶多知道些皮毛。说起黎族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脑海中一直出现的都是特别的食物、笨重的首饰和无法理解的语言。事实上,完全汉化,分不清黎族和汉族的区别。我是外行也是外乡人,问了当地年轻人他们也不明白怎么一回事情。

街上的小吃店是外乡人开的,我来到的这家是安徽人,他老婆本分、胆小,他热情友善。我吃不惯海南的食物,还是觉得北方的口味也许适合与我。说起关于陵水,也是因为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或者是旅游方面确实有资源,来陵水的人越来越多,中心镇叫椰林镇,它的规划很大,足见今后的发展。其实现在的陵水繁华地带也就几条街罢了,样子还不错的。街边上有小吃水果,打牌赌钱,还有三轮车夫。看一条街是否核心看路两边的树木,若是树木挡住了阳光,那这条街一定好玩。这样的规律同样适合于被汉化的少数民族地区,我记得还去过一个地方:湖北恩施长阳,也是一样的场景,根本分不清汉族和土家族,听当地人说山上还零散住了些族人,而且全是老人。那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全称也完全是为了旅游服务的。建国之后都设立了少数民族的文字,现在大多废弃了,只有原本就有的藏文、满文、维文、蒙文等几种流传下去。很多蒙古族族人都用了汉文,满文更是流传范围小,至于黎族苗族等文字只能是历史。少数民族似乎渐渐融入了汉族的大家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根本没有必要阻止它,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一件事情,鼓励多民族的通婚,这样各族的差距就不会太大。话是这样说,其实心里面一直想看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样子。几年前,听说西藏有一妻多夫制度就对于不同世界的风俗有着强烈的吸引。到现在在我脑海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困惑,比如一妻多夫制如何避免剩下的女人,称谓是如何的,还有财产地位等完全不能用我们的逻辑来思考。再如陵水是走婚制的,整个家族就是女人主脉,男人只是种子公司,之后的教育抚养都女方,有些甚至不知道父亲是谁,这样说来孩子得到的“父爱”就是从自己的舅舅身上得到的,家中这一辈没有的男丁的话,孩子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若突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说刺激吗?

反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还是存在大小老婆,这个其实和西藏的婚姻制度差别不大,在这个问题上汉和藏也就差别100年而已。有时了解异族同样是对自己的解读和回眸,汉族就婚姻上重视身高、学历、年龄、这些其实都是糟粕之物,若能从小族中看到其优势并加以利用或解放本民族的思想,这样的融合才是有价值的。

陵水河的水依旧如此,但这片土地上的人却悄无声息的变化着,这无所谓落后与先进,只要他们无忧、无难、快乐、幸福就可。对于我这样的异族人,他们有理由像看猴子一样的看我。而我是如何深入海南独特的文化的,请继续关注。

发表于 2012-2-11 14:48 13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icky2525 的帖子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2-2-23 12:55 13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2-2-23 13:00 135 只看该作者

不知名字植物


牛岭的翻车事件
发表于 2012-2-23 13:03 136 只看该作者




晚上到陵水的几张照片

附:
望陵水,陵水河畔陵水流,
遥苍穹,苍穹之内汉同和。

发表于 2012-2-23 13:04 137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章 海棠湾镇遇爆胎

其实从海口到三亚没多少路,没有像沙漠之洲的地方,总是一步步的感受着湿润的空气、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有时会上坡下坡,但是这个完全不必写于文章。即使要记录些,也只有关于路边小店的描述,我有时会买点水果,四元一个椰子。那次,老板娘听见我的叫喊声,扔下牌,抄起拖鞋,懒洋洋地大摇大摆地横着过来。穿着迷彩宽松裤,嘴里嚼着生槟榔,咀嚼生槟榔1/4个我就醉了,她估计嚼了一个,连眼皮都懒的抬一下,就直接问我:几个?那种牙根里渗透着血红色液体的感觉和边嚼边吮吸着血红色唾液的样子真让人回味无穷,终身难忘。回来我都烙下后遗症,一听见尖锐的吮吸声就起鸡皮疙瘩。之后老板娘捞起斧甩弄几下就搞定了一个椰子,就和我拨香蕉一样简单。收了钱,健步如飞的和她的好伙伴团聚去了。有没有看过周星驰演的《功夫》,里面的包租婆和现实中的老板娘就有很多相似之处。还有一次也是问路,我看哪家比较闲就到哪家问路。那个也是个女的,会点国语,她是卖非法彩票的,不管有人没人都在彩票桌前坐着。看见我的到来,先是上下打量,之后问我有何事,我掏出折成像**一样的海南地图开始问路,明白了我不是恶意,她马上从彩票桌后面转到我跟前,接过那张彩色地图,半分钟才弄明白东南西北。心肠很热,总是想着方子帮助我,但是力量不够。她说话时,我盯着她那双脚,抄拖鞋,左脚挠右脚,挠好之后,右脚挠左脚,脚上全是蚊子块,相当悲惨。还有一个现象也是关于小店的,门口放着喝过的汽水瓶,里面装汽油,也是商品。说来也是,在小路上没有看见加油站。这些都是给村里有摩托的人准备的。

这天想去海棠湾溜达一圈,在海棠湾镇问了下旅馆费用,都要80元以上才可以开房间,因为很多商人采购芒果,这个时候生意最忙了,人流一多就造成现在的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打算直接奔向三亚。天开始细雨,阴的有点发黑,我没有犹豫就出发了,海棠湾镇也许就这样成为我车行生涯中渐渐忘却一个小镇,可是因为爆胎,我不得不选择回到那个小镇。有时自己感觉自己就是自负,因为不听别人的劝阻,认为路途中镇甸和镇甸之间的距离只要不远就无需补胎工具。这次真的找不到修车摊,只能勉强到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去问问,店主根本看都不看我一眼,只是做手势让我离开,扔下车不停磨他,希望可以借我点工具。一开始他就是不理我,我就帮助他干活,帮他撬摩托车外胎,其实就是想支配下撬棒,那个撬棒一根足有一斤重,真不知道撬自行车轮胎会不会撬断钢圈。等到他的生意差不多完了,天也黑了。我借了工具开始补胎,粘住那个洞,挖了一圈外胎内侧,全部弄好后,老板叼了烟、斜着眼叫我停手,他拿个气泵结尾下,怕我失手。

最后犹豫了,因为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技术,如果在中途慢慢漏气,人和车必将困在夜雨交加的痛苦之中。曾经,那个曾经的过去不想再一次落到自己身上。我选择在海棠湾镇住下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当晚给自己弄了个很贵的宾馆,心理学上叫补偿心理,在那个舒适的空间里尽量让自己休息放松。车子呀车子,你既不吃草也不抱怨,我确实有点对不住你,明天你若还是有问题,我绝对不放弃你,你从家乡来,我一定带你回去。三亚的天空就只有咫尺之距,你会坚持到最后吗?一切都要等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才知道,欲知详情,请听下章。

发表于 2012-2-23 15:56 138 只看该作者

瓶子里就是汽油




芒果树
发表于 2012-2-28 21:26 139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ddd
发表于 2012-3-2 22:12 140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章 终到三亚求发现

早上醒来,看看那个自己花了100元租下的房子,顿时心生留恋之情,望着窗外,天空放晴,真是有种风雨之后的彩虹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很快就看见了城市流露的点滴。至三亚城的边缘地带,看见了被撞死的狗,印象极深。那是在一条小路上,狗脸上没有出血,只有大块的紫色淤血,眼睛睁着,瞳孔深的让人喘不过起来,那种死前的痛苦表情依然印刻在僵硬的脸上。从骑车开始的世界,我不知道看见多少生物的死亡,尤其是动物,有鸟、狗、猫、刺猬、老鼠、昆虫等,可是我看见的几乎都是身体的覆灭,很难感觉他们死前的痛苦和挣扎。这次,我可以感觉到它在最后的时刻贪恋世间所产生的力量,直到瞳孔放大,心脏停止,血液凝固。我始终有感觉自己会止步当前,不是来自内心的麻木,仅仅是外力造成。若真有这样一天,我该想什么?想减少点痛苦仅此而已,其余的根本来不及想,对于所谓的爱、钱、名都是附属的人生负累,活着就是要少痛苦,若是追求爱、钱、名给你带来了痛苦比幸福多的多,那就请你思考下——折磨的人生是否值得。

看了地图,先到火车站买了三天后的车。之后找旅馆,全是高价,最后在带有怜悯感情的老板邀请下花了一百元住三天。轻装在外面转悠很久,去了亚龙湾、大东海,逛了三亚城区,记起在博鳌分走的朋友,他和我说起红树林,说的一溜一溜的,初中时候我还以为红树林是红色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解点皮毛,也许是看了网上的图片,也不去管所以然,反正在亚龙湾看着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就有点想念朋友,希望他也看过这片绿色的生命,希望他心中的希望也开始萌芽。站在岸边顿了许久才离开,找个公共的海滩下水游玩。在骄阳细沙、蓝天白云之下,我跳下海水,无意之中喝了一口海水,咸的发苦,这也是平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拥有70%的地表面积的海洋。以前在杭州湾游泳所尝试的水全是稀释过的,不算海水。起伏在深蓝色的海洋中,那种奇妙的感觉就像微风在天际边飘逸、阳光在树林间穿越、雷电在乌云中崩裂。据说死海不死,因为盐度高,在这里不要尝试,瘦子绝对浮不起来,很难想象那个死海到底有多咸。

离开了亚龙湾,去了大东海,我都忘了那是什么样子,证明这里的景色和亚龙湾很相似。就好比选美比赛,全是什么赛西施,赛貂蝉的,根本记不住,还不如出个丑角。不过有意思的是:小杨说天涯海角不是最南端的,海南岛最南是锦母角,看了地图真是这样的。真的有人挺认真的搞清楚那些让我嗤之以鼻的事情,就当做茶余饭后的水果汁,帮助下消化。

遇上小杨还是出了大东海,看那小样精神头不错,说了几句,他说遇见来自兰州的骑友,一位72岁,说着说着就看见老人家来了。仨在树荫下攀谈起来,后面又陆续来了仨,究竟这这仨和那仨说了些啥,请看下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