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7

主题

其它

(登与思)中国登山的最大障碍就是官办登协协会

[复制链接] 查看:11475 | 回复:45
发表于 2013-1-23 20:3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中国登山的最大障碍就是官办登协协会


每当我们看到有人在微博上(见新浪微博@MDM53)贴出外国人伟大的攀登成就,我们总要问,中国人咋回事?搞不过外国人?按说,登山没有国界之分,外国中国的划分是人为的,山对这种无聊的人类把戏无动于衷。但是看到中国坐拥这么多山峰,这么多有激情的攀登者,问一下中国攀登者这个问题并不为过。


中国登山的低水平实在不能怪登山者,真正的问题都出在冠以中国名义,却阻碍中国登山水平发展的官办登山协会身上


官办的登山协会指的是中国/西藏/青海/新疆/四川,其他地方,比如深圳上海虽然有登山协会,却是戴了红帽子的群众机构。这些官办登山协会一般都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另外一个牌子叫登山管理中心。


相对于中国之外的牛叉登山成就和探索,中国登山也不是没有伟大成就,但是这和官办登山协会没有关系,举例,杨春风/饶剑锋的14座攀登,严冬冬/周鹏/孙斌/李宗利的阿式,扁带灰灰,北京的无保护solo,这些都是自发的,是登山者的自由意志。甚至是在克服官办登协的阻碍才达到的。每当看到金冰镐犀牛的评奖,这些官办登山协会不觉得在打自己耳光吗?


那么,这些官办登山协会在干什么?

1)在这些登山协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到他们的功绩,比如14座登山队,珠峰首登,珠峰奥运火炬传递。虽然这些事情是在彰显中国人超越外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但我们不要忘记,这是对地球的探索,山永远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人首登的,国家作为主体来在登山上是荒谬的,首登珠峰是中国人的,不如说是当时登山的那支队伍的。想想伦敦奥运会上转国籍的湖南举重妹子就知道体育和国家结合起来是多么荒谬。

反观登山,其实是纯粹的个人运动,动机发自内心,即使组成一个队伍,分工协作,你也难以说XX队登上了XX峰,只能说XX队的XX登上了。反向说一下,XX突然遇难,你不能说XX队遇难。虽然可以争论这个逻辑,但我个人仍然认为登山是个人的自由意志,动机和结果无关他人

2)官办登山协会花大钱办大事是计划经济的余孽。

我们当然可以吹牛珠峰奥运火炬传递是多么牛叉,多么难以复制,从而证明花大钱能够办到外国人办不了的事情。但我们忽略了这么几个事情:

A,这和“高科技的卫星可以上天,低科技的自行车老掉链子”的道理一样,国家作为计划经济的需求方,需求清楚,无成本核算,无竞争对手,可以花很多资源来做,当然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假如珠峰火炬这件事情交给私营公司来做不知道要省掉多少资源

B,珠峰火炬和14座登山一样,我们看到他们成就的时候,忘记了另外一面,就是这些钱如果用在中国登山普及培训上会对中国登山产生多大的作用。


有一个“破窗理论brokenwindow fallacy”来说明这个道理,说是有人打破一扇窗户玻璃,主人买新玻璃来补,玻璃商用这个钱来买鸡蛋,养鸡厂用此来买饲料,以此类推,打烂玻璃促进了GDP的成长。但真正的问题时,这个经济循环并没有带来繁荣,如果主人这笔钱不是买新玻璃,而是买了鸡蛋,养鸡场买了衣服,服装商买了蔬菜,这笔钱真正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满足了需求才带来了繁荣,而不是不得不用这笔钱去补烂玻璃。

  14座八千米已经过去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珠峰火炬倒是为虚荣的奥运会加了中国特色,但这些官办登山协会完全忘记了自己吹嘘的职责,就是推动中国登山水平的发展。也许,这些只是吹吹而已。

这些钱的用途放在一边,当年停掉珠峰南北坡的攀登,对国家信誉和登山者的伤害有多大呀,

C,我们忘记了那么几个人在珠峰顶上走了几步花了纳税人多少钱


除了这些应该干而没有干的,现在登协所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在伤害中国登山。这些事情是:

1,
进入商业市场,举办各种比赛

2,
收费培训并对技术进行认证

3,
惩罚对以上挑战的人


下面来一一分析:

1,
商业比赛

中国登山协会对这些比赛总是冠以中国,世界,全国等名义,仿佛天授神权,自己顶上的中国二字是举办比赛的圣旨。其实不是,洛杉矶奥运会都由私人机构来运作,无损于世界运动员大聚会的名义。这些几天的小赛事和民间自发的赛事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杭州50KM跑山赛,动力深圳,还有动辄几千人参加的马拉松。

登山协会垄断这些比赛无非是给自己赚取外快而已,这个另文讨论。

垄断这些比赛,对中国民间登山机构是个巨大打击,因为登山市场被官办机构垄断,利润也被分走。涉及到民间登山机构,问题有点复杂,有点跑题,另文叙述。简要来说,官办登山协会利用国家不开放NGO的规矩,把不伦不类的民间俱乐部收揽自己下面,或者以资质不合规把民间俱乐部排除在商业市场之外,这才是民间俱乐部只重视买卖装备,轻视活动的真正原因。因为,做活动是不被商业规则保护的,只要出事就要关门。但是,官办登山协会垄断商业比赛剥夺了民间登山机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高能力和创新的机会,却口口声声这些比赛为了推动登山水平的提高,除了掩盖私利外,罪莫大焉

2,
收费培训和技术认证

这两件事情是中国登山协会专有的,并且是相联系的。

地方登山协被剥夺技术认证的资格,具体原因不详。但是中国登山协会把这个和收费培训结合起来显示出中国登山协会企图从中渔利的私念。

首先,登山技术向导的认证绝非简单的几次培训就能达到。曾经记得有个老外,花了几年时间才带出了第一批全面掌握登山各项技能的向导,不幸的是,这些人直接转为老师,开始用简单的课堂或者小型模拟来速成高山向导。

登山向导除了培训,对技能的使用和山间的危险判断需要实践来磨练,就这个问题,所有的官办登山协会都是不管的,也就是说,通过了我的培训才能拿到证书,是否正确运用到实践中,和我没有关系。

这样的认证,人为为登山向导设置了就业障碍,也把山间危险的处置和技能监管处于自己的职责之外,除了给自己赚取垄断利润,什么也没有干


登山向导资格认证本不该有,因为登山技能的使用远不是高考成绩这样一次性的认可,在实践中的监管是很不可缺少的步骤,另外,即使要认证,一项专业技能不能交给国家去认证,而是专业人士组成的行业工会来办。从现状看,中国登山的人才不在官办登山协会里,那里时收费的地方,是做官的地方

3,
惩罚对自己的规则进行挑战的人和组织

即使官办登山协会布下天罗地网,依然有民间登山服务机构进入商业比赛和登山服务市场,可悲的是,这样的挑战面前,中国登山协会依然从私利出发,加强了管制和垄断。

举例,从中国登山协会网站下载的关于《国内登山管理办法》重新修订的说明2002 63日,这是在2000玉珠峰山难以后出台的一个文件,在开头提出奉旨办事之后,后面的6条都是两个字“交钱“:

第一条,
必须有认证向导,向导其实就是向登山协会缴费才拿到的,

第二条,
第二条,缴环保费,这个私货和玉珠峰山难没有关系,顺带搭船,要多收费

第三条,
交界山峰划清问题,还是收费,只是写好了收费站

第四条,
登顶证书,一个破纸要几百元,交钱

第五条,
违反者注销证书。再要证书,请参加我的培训

第六条,
3500米以下山峰不收费,其实只是不归登山协会收费。

一个山难,没有任何思考,不去提高登山技能培训,条条变成收费的借口,无耻之尤,只有官办登山协会才能干出来。










北屿
发帖:20523 帖 在线:9309 小时 注册:2009-3-11
发表于 2013-1-23 23:24 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3 23:51 3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登山的垄断。
发表于 2013-1-23 23:57 4 只看该作者
就这回事呗,足协少管点事,足球还能好呢
发表于 2013-1-24 00:03 5 只看该作者
为了躲避打击报复,楼主不得不更换新面目出现。中国登山的悲哀。
发表于 2013-1-24 10:43 6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够操蛋的了。登个山还得问下有没资格,还要收很多钱,真是土匪作风、
发表于 2013-1-24 12:27 7 只看该作者
呵呵,偉大的天朝~
lanlanxi
发帖:4991 帖 在线:558 小时 注册:2012-2-21
发表于 2013-1-24 13:17 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4 19:35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bf_longbow 于 2013-1-24 21:10 编辑

万一有个啥事,他们也见得怎么管。那个什么环保费...收费的人还能上去捡垃圾?只能是无语
发表于 2013-1-24 20:25 10 只看该作者
空气、阳光都归国有,洗洗睡吧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