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6

主题

出使西域1 [组图]

[复制链接] 查看:20328 | 回复:77
发表于 2006-1-11 00: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11月7日 <br />  准备出发&#33; <br />  备份完所有的程序,再睡上一阵子,准备出发了,今天我要出使西域了!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一定蛮有味道的,气温-1~6度,听说很干燥。呵呵,去了才知道。~~~ 昨天做完了C/S系统的智能接入,差不多快到极限了,有感冒的征兆,看来不去锻炼真的不行的,还得坚持去打球、爬山的,下个目标是天山!<br />  11月8日 <br />  出使西域 (到新疆了) <br />  坐了五个半小时的飞机,总算到了乌鲁木齐,很巧,这次的航行相当顺利,而且到新疆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映照着博格达峰更显出她迷人的风貌。<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1.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41 2 只看该作者
  11月14日 <br /><br />  出使西域 (1) <br /><br />  一转眼,来新疆快一周了,前些天工作很忙,虽然呆在市中心也没时间出去逛逛,更不用说完成家乡父老相亲们千叮咛万嘱咐要看漂亮维族 MM 的任务了。总算周六晚间十点,也相当于中原标准时间晚八点的时候,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唉,连续好几天午夜过后回家,早已搅着楼下看门的大伯每次都数落着把我们送出门外。真是没办法,政府机关的人连看门的好像都有了身份,想不明白咱妈在大院当干部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到有啥架子,害得我也早早为人民服务了,时代真的是变了。 <br /><br />  闲话休题,还是回顾一下这次来新疆的所见所闻,虽然没什么精彩,但是总归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而且到处都是跟我们长得有差异的人们。 <br /><br />  七号从上海搭班机到乌鲁木齐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还好是在西域,换成杭州这时候早已成黑夜。一路总的说来还是比较顺利,开车到公司,民航班车到虹桥,一路戈壁、雪山到了乌鲁木齐。不过用航班上一位维族老干部的话来讲,他坐过十多次乌鲁木齐的航班,这回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在万米高空,逗留了五个半小时,我也从来没坐这样长时间的班机,可以赶上出国了。当我拿到登机牌的时候,瞄了一眼坐位号“ 27A ”,呵呵,铁定的靠窗位置,可以一路包揽祖国大好河山了。不过也蛮可惜的,飞过一个多小时之后,脚下的大地已惨不忍睹,绿色不见了,黄土不见了,剩下的是尘封千万年的戈壁,那种感觉似乎是到了一个寂静的星球,甚至比土星还没有色彩,多少土星还有那绚丽的光环,这里感觉就只有灰尘,挂满蜘蛛网的那种感觉,要是在这块土地上生存,机会几乎是零。幸好,最后一个小时是在雪山之颠飞行,心情似乎是好了许多,白色的雪和蓝天的交融觉得是生命的起源一般,一种生的气息。 <br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42 3 只看该作者
  身旁那维族干部指点着我哪个角度看“博格达峰”才是最美的,“要是再晚二十分钟,夕阳照着博格达峰,或者是朝霞映红了那晶莹的雪山,那都是最美的时刻”,其实那种感觉我在云南的时候已经感受过了,朝阳在深蓝的背景前映出了雪峰的几个闪亮面,金色的雪峰在暗暗的背景前显得格外耀眼。那可真的是金光万丈,那令人神往的景象只有在雪峰的日出才能见得到。当然,落日余晖中的雪峰也是另外一种神圣,绕着峰顶的五彩祥云更是给雪峰罩上了一层神秘。而在飞机上看夕阳中的雪峰则再是另外的一种感觉,毕竟这些雪山都是在云层之上,一种海上仙山的感觉,那是在平地上看不到的。 <br />  总之,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即便是坐的头一趟出租车也是那样,普通的桑塔纳车子却装饰得似乎有点了夸张,配件改成了银色的,音响换了,空调口风口也换了,这在后面的几次坐车中都看到了更新鲜的玩意,总之一个字“土”。现在看来新疆的收入水平和沿海城市差距真的很大,在这里每月一千块的收入已经算很不错的工作了,不过这里街道两边的建筑倒还是蛮气派的,也许这里始终能拿到国家的拨款吧,这些大楼是杭州所不能相比的,但是感觉就少了点人文的气息,简单的线条构筑了这个城市,剩下的只有一个字“脏”。或许在城市设计上就已经有了些缺陷,人行道使用格子的结构,总是在缝隙间找出无数的垃圾,多少让人遗憾。不过也看到电视上介绍住在新疆的哈萨克族,无论家里是怎么富甲天下,都还是穿着脏兮兮的外套。可能是这样的人们太多了,大家对那肮脏的环境再也没啥想法了,再加上满街的烤羊肉串那烟熏火燎,这城市也就那样子了,何况我们要来体验的不就是那个味道哦。 <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2.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55 4 只看该作者
  来这边工作还特忙,伴随着松散的管理前期原本所谓完成的工作几乎没什么是完整的,当然,这些事情也不用在这里费时间来说了,反正那些事情已经惹得公司的小伙子喊着要杀人。不过工作是严谨的,只能扎扎实实地干,因此我们还得静下心来完成我们手中的活。 <br />  趁中午休息沿周边街道逛了一圈,刚走到街边“杭州小笼包”居然成了一个店家的招牌。我只晓得上海的小笼包才算得上明堂,小笼包怎么也成不了杭州的名点吧。看着这家店的架势,我没什么想法要进去瞧一下子了。 <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3.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56 5 只看该作者
  “人民广场”很小,和内地的没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那纪念碑上的文字是用汉字和维吾尔语书写的,街上跑的公交车也是双语报站的,只是这里的公交车跟内地几乎有几年的差距吧。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杭州的新疆人总给人们那样的感觉,因为每每看到路边擦鞋子的小孩总是有那么一种警觉,坦白地讲应该是我们怕这些小孩,所以总是把自己的摄影包开口朝内侧背着。 <br />  街道是蛮繁华的,人也特多,商店的装饰也是蛮时尚的,该有的品牌这里都能找到,甚至在杭州绝迹的在这里也有,只是招揽顾客的音乐几乎全是维语,但我听上去怎么有点“胡利奥”的感觉,估计他们跟欧洲人沟通该不成啥问题的。 <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4.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56 6 只看该作者
  显然,现在感觉到自己还是个路盲,又一个中午走出来绕到了个转盘,那里每个路口都有地下通道,而且比较夸张的是象上海的地铁那样,居然还安上了电动扶梯。只是下去之后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绕着这个市场走一圈,出来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一路走过,看着人们的打扮也没想去问路的意思,最后悔是这次没把我的 GPS 给带上,上次去萧山看焰火我还带着,找路太方便了,记得下次一定得带,特别是想这个汉人少的地方。过了几个街区才忍不住去问一个报刊亭的汉人,唉,居然真的是走反了。 <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5.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58 7 只看该作者
  逛了两次街,乡亲父老们交待的任务还是没完成,我咋看不到有啥漂亮的维族 MM 啊?阿娜尔罕怎么样啊,可惜咱就是见不到。乌鲁木齐我感觉还是那些维族老太太倒是蛮有个性的,沧桑的脸庞带着他们波斯人特有的微笑,头上扎着头巾,穿着长长的风衣,似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般。 <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6.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58 8 只看该作者
  工作总算有进展了,整理一团乱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尽管我的系统还是秉承一贯的传统,一用就灵,哈哈。在等待公司的回音的间隙,总算稍微跑了远些,去了趟“国际大巴扎”。 <br /><br />
发表于 2006-1-11 00:59 9 只看该作者
  公司的同事已经支边快一个月了,而且是多次造访西域,对“大巴扎”已经非常熟悉了,先逛“二道桥”。这个不起眼的名字,在我随后到“高昌古城”时门口有卖碟片的那个小摊放着的歌曲就是赞美“二道桥”的,显然这个地方一定是当年丝绸之路非常关键的一个通商口岸,历经千百年的变迁,现在已经算是乌鲁木齐很繁华的一个商贸区,但凡来这里的人,都会跑那里走一招的。 <br /><br />  感觉有点象我们那里的小商品市场,只是摆摊位的一般是异域人士,白皮肤、高鼻梁,深眼眶,只是从来不敢正视女生的眼睛,所以直到现在我也没注意到她们是否张着一双蓝色眼睛。一家卖地毯的商铺是首先吸引我眼球的,于是便走进去瞧瞧。这个门面很小的地毯店,里面的空间却是很大。欣赏着精美的地毯、挂毯,心里总记挂着如何把这些运回家,无论是谁都会被这些波斯地毯所倾倒的。 <br /><br />  进门有架织机,上面放着一幅织品的图案,织机上坐着两个女孩,一汉一维,呵呵,看着样子我的任务可以完成,总算能看到一个比较像样的维族女孩了。 <br /><br />  “这挂毯怎么卖” <br /><br />  “二百八” <br /><br />  “能便宜点吗?” <br /><br />  “你要二百五” <br /><br />  呵呵,这时我插话说:“这个数字不太好吧!”。 <br /><br />  “听不懂”,语调总是转个弯向上提的,完了,轮到我说话就听不懂了。好在坐在她旁边的汉族女生又用慢一拍地语速给她重复了一遍,感觉有点象 VOA 的“ Special English ”里播报新闻那样,尽管那样看她的疑惑还是一知半解的。 <br /><br />
发表于 2006-1-11 01:00 10 只看该作者
  维族女孩还是很大方的,我拍了些她的照片,看着 LCD 上映出自己的形象,女孩满意地笑了,“漂亮,漂亮!”她自己这么说,不晓得江南的女孩会不会那样对自己的形象说那样的词,我想她可能因为汉语的词汇实在是太有限吧,不过我想应该算我第一次看到还过得去的维族 MM 了。 <br /><img src='https://image.8264.com/portal/photo/200601/20060110-4/7.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