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丢哥 于 2017-1-3 14:35 编辑 楼下几位朋友均留言提到按活动进行选择装备,发帖的时候漏掉了,本文的装备是按照春夏秋三季高海拔徒步露营进行选择配置的,可以兼容大部分的低海拔的活动路线,而且低海拔地区重量还可以做出减轻(比如睡袋,衣物,保温壶)等等,在此说明。 轻量化对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背的越轻走的越长久的理论已为很多玩家所接受。 一直以来轻量化被很多人理解为大把大把的钞票,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本文讨论的就是简单和高性价比的轻量化装备。 毕竟土豪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追求性价比是最佳的选择。 现在一种流行的分类方法:除去重量会随时变化的物品(水、食品、燃料等),全程都会背负在身上的物品重量在 10磅(约4.5kg)以内属于UL即超轻; 10-20磅(约4.5-9kg)属于Light 轻量; UL对于使用者的要求较高,需要一物多用,熟练搭建庇护所,可能牺牲部分舒适性等,玩家相对小众一点。 对大多数玩家而言,Light是更为适合的出行方式,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舒适性。 刚参加户外的时候,我的四大件(背包、帐篷、睡袋、睡垫)超过8kg,短途出行都不会低于15kg,现在我的四大件重量降低了一半,轻量化第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四大件。 背包:只参加2-4天左右的露营,那么50L基本满足使用,现在1.5kg以内,价格800以内的有不少,一个背包是可以用很多年的,所以不要去买那些看起来便宜的垃圾货。 背包罩:50L的涂硅罩在可以做到100g以内,价格几十块,大牌背包罩质量和重量没有任何优势,价格奇高,除非你有特殊情怀,建议不要买大牌的原装罩子。 帐篷:现在重量1.5kg以内的帐篷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单层金字塔可以做到更轻,几百元就能买到,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 睡袋:温标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数据,仅供参考,最好是以充绒量来选择,建议上高原徒步的按男士500-700g、女士700-1000g不低于700蓬松羽绒,睡袋皮一般300g上下,睡袋可以用几十年,尽量选择好一点的。 睡垫:一般的蛋槽或搓衣板都可以,可以用短版蛋槽+铝箔,120cm蛋槽自重大概240g左右,铝箔可以根据身材裁剪,重量100-150g左右,这样你的睡垫可以控制在400g以内,只要几十块就搞定了。 在此说明一下:我个人体会是有无铝箔是有明显区别的,我现在出行都会带一张铝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按照以上搭配,四大件基本能够控制在4.5kg以内,这样负重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其他的小件: 炉头:轻量化炉头可以做到50g以内,价格大概100多,经常去高原的话建议用soto带稳压器的款,一步到位。 套锅:铝锅重量210g左右,大锅800ml,刚好可以放入230g气罐和小炉头,一个人用完全足够了,几十块一个。 竹筷子:60元一把的进口钛叉勺17克左右,而一对竹筷子自重不到10g,还可以截短一点,价格嘛自己去超市看。 保温水壶:1L的大概500g,500ml的大概300g,国产品牌几十块一个,保温性能完全够用。 高原火机:高海拔必备,一块钱一个。 吸水毛巾:吸水性好的洗碗布就可以了,几块钱大把,性能不输于几十块一张的大品牌毛巾。 救生毯:几块钱,高海拔必备。 登山杖一对:国产的一对400克,300元不到,如果买大牌注意不要买带减震的。 护膝一对:可以买那种弹性布料的,贴身穿的,重量比传统带弹簧的要轻很多,而且不会打滑。 头灯:一般徒步60流明100g以内,尽量选择品牌货。 屁垫:可以当作枕头、坐垫等等,几块钱一个。 充电宝:不同容量的重量差别很大,按个人需要配置即可。 对讲机:用轻量的带调频的,USB充电,自重150g左右。 服装:不同身材的人重量差别较大,通常高原长线徒步一般背包里面的服装在2-3kg之间。 下表是我收集的一些轻量化装备,按照春夏秋三季高海拔徒步露营要求进行配置,大部分装备对低海拔活动可以进行兼容。包括了主要的露营装备,经我本人及朋友多次在川西高原地区使用,可以满足多数环境使用。避免广告嫌疑,不提供品牌。 ![]() 说明: 服装不同环境下重量差别较大,通常高原长线徒步背包里面的服装在2-3kg上下。 GPS、卫星电话、摄影器材、对讲机等个人物品差别较大,在此略过。 药品、洗漱用品重量占比较小,在此不进行讨论。 上表所列出的基础装备接近6.5kg,价格2800元,这只是一件高档冲锋衣的价格,但是已经可以让我们轻松愉快的徒步了。 假设一条5日徒步线,基础装备6.5kg,衣物2.5kg,个人物品1kg,食品3.5kg,燃料1kg,饮水1kg,减掉穿着和随身携带的物品,那么第一天出发时候背包重量能够控制在15kg以内。 这个重量对大多数驴友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本文所选择的装备都是基于高海拔徒步露营活动,在更为轻松舒适的环境,重量还可减轻,,如使用单层帐或混帐、更轻量的睡袋、减少保暖衣物、多人合用炊具、更轻的鞋子等等。 多参加活动,多学习总结,实际上轻量化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昂贵和困难,走的路多了,很多事情自然清楚,不出去走永远也不会明白。 以上内容是本人的经验之谈,因所知有限,难免错漏,恳请指出。 希望更多的使用者能够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轻量化装备及建议。 本贴目的是为广大玩家减轻负重、节省Money,希望理性探讨,不要出现互相攻讦、谩骂的情况。 |
本帖最后由 丢哥 于 2017-1-3 13:50 编辑 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减轻负重的前提下,更加经济的搭配装备。不建议购买大量的装备,东西太多有时候并不是好事,会增加选择障碍,一套装备就能满足大多数路线使用,少量物品可以根据需求购买不同规格以适应不同环境(比如睡袋、帐篷、手套、袜子、保暖衣物等等),合理组合,正确使用比装备本身更重要。 户外装备选择方法和极简主义有很多共同之处: 1、不买过多的装备; 2、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买更好的; 3、不迷信品牌,买适合的而非昂贵的; 轻量化的核心取决于使用者是否有不断减轻重量的想法。比如剪掉无用的标签,剪短过长的带子,剪短筷子牙刷,不带多余的物品等等,只要能想到并付诸实施,那么你的背包就会越来越轻。 |
1L保温壶? 110g护膝?炉头45g? 另: 移动电源1W的紫米170g。 雨披和底布可合并。 |
都说根据路线选择装备,那么,假如说手中如果只有一到两套装备,国内上百条线,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选择,还是说搭配,就算搭配,两套装备能搭出玩上百条线的装备?请老驴明示。 |
并非为难楼主,超清,包括普清都是对线路清晰度和线路状况有依赖的,所以装备对线路的适合程度也比较重要。 因为看过楼主整理 收集的一些经典徒步路线装备评测贴 https://bbs.8264.com/thread-5292119-1-1.html 建议楼主给自己的装备推荐或者分析 加上一个适合线路。 现在轻量化的信息传递相当混乱,上月还有人要在12月份越野跑鞋轻量化徒步黄草梁(京郊)。 可否做的更细一些,模拟一条路线或者多条路线,这样讨论起来有依据。 |
本帖最后由 scoop 于 2017-1-2 19:29 编辑 ul这个词由ryan jordan和bpl网站大力的推广,演变到现在很多人觉得ul和一般徒步是不同的运动。事实上任何徒步都需要思考负重,减去没有必要的重量。比如lz短途的话就不用带充电宝了,对讲机这种东西中国特色,完全没用,每个方面都减掉一点重量, 加起来就轻很多。国内的线路比较容易,两套装备足以应付了,其实也主要是羽绒服、睡袋和背包这三样东西。 |